第5章-电信支撑网课件.ppt
《第5章-电信支撑网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电信支撑网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五章 支撑网,5.1 信令网5.2 同步网 5.3 电信管理网,第五章 支撑网,在思考中学习,1.支撑网起什么作用;什么叫支撑网;支撑网具体包括哪几种网(逻辑上的)?2.什么是信令;信令起何作用?3.从信令的发展史来看,有哪些信令,他们各自的主要功能是什么?4.你认为七号信令有何优势吗,是否可成为电信网络的主流信令?5.信令有哪些分类方式,各有哪些信令类型?,第五章 支撑网,支撑网(supporting network)的概念,现代电信网运行的支撑系统。一个完整的电信网除了传递电信业务为主的业务网之外,还需有若干个用来保障业务网正常运行、增强网路功能、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的支撑网络。支撑网通过传
2、送相应的监测、控制和信令等信号,对网络的正常运行起支持作用。根据所具有的不同的功能,支撑网可分为信令网、同步网、电信管理网。信令网用于传送信令信号;同步网用于提供全网同步时钟;管理网则利用计算机系统对全网进行统一管理。,5.1 信令网,通信设备之间任何应用信息的传送总是伴随着一些控制信息的传递,它们按照既定的通讯协议工作,将应用信息安全、可靠、高效地传送到目的地。这些信息在计算机网络中叫做协议控制信息,而在电信网中叫做信令(Signal)。英文资料还经常使用“Signalling”(信令过程)一词,但大部分中文技术资料只使用“信令”一词,即“信令”既包括“Signal”又包括“Signalli
3、ng”两重含义。,5.1.1 信令概述,1.信令的历史 人类自1878年第一次使用电话交换机向公众提供电话业务以来就使用了信令。1:靠人工电话交换机的话务员用振铃发送信令;2:采用拨号脉冲发送信令,未使用;3:单音频带内信令;4:双音频带内信令;5:利用六个语音频率中的两个频率组合传送信令,即带 内DTMF双音多频信令;6:共路信令,报文长度固定28bit;7:共路信令系统,CCITT于1980年提出,此后,七号信令 经过多次扩展修改,已形成一个完整的信令体系。七号信令系统以网络消息方式在信令点之间传送信令,它和ISO的OSI模型有对应的关系。,DTMF,DTMF编号方案(全球采用统一标准),
4、2.信令的分类(1)按工作区域划分 信令按工作区域可分为用户线信令和局间信令。模拟用户线的用户线信令包括:用户状态信令、选择信令和各种可闻音信令。(2)按使用信道划分 按信令信道可分为随路信令和公共信道信令(共路信令)。随路信令用同一通路传送话音信息和与其相应的信令。公共信道信令用一条专门的数据通路来传送信令。(3)按信令功能划分 按信令功能可分为管理信令、线路信令和路由信令。,5.1.1 信令概述,共路信令系统示意图,具体过程参看25页接续过程,最适合采用64kbit/s的数字信道,也适合模拟信道和较低速率下的工作。多功能的模块化系统。可灵活地使用其整个系统功能的一部分或几部分,组成需要的信
5、令网络。具有高可靠性。能提供可靠的方法保证信令按正确的顺序传递而又不至丢失和重复。具有完善的信令网管理功能。采用不定长消息信令单元的形式,以分组传送和明确标记的寻址方式传送信令消息。,5.1.2 七号信令,1.No.7信令特点,N0.7 信令系统从功能上可以分为公共消息传递部分(Message Transfer Part,MTP)和适合不同用户的独立用户部分(User Part,UP)。消息传递部分的功能是作为一个公共传递系统,在相对应的两个用户部分之间可靠地传递信令消息。只负责传递,并不处理。用户部分则是使用消息传递部分传送能力的功能实体。No.7信令系统基本功能结构如图5-1所示。,5.1
6、.2 七号信令,2.No.7信令系统结构,5.1.2 七号信令,2.No.7信令系统结构,No.7信令系统垂直结构,MTP,UP,图5-1 No.7信令系统结构,5.1.2 七号信令,2.No.7信令系统结构,5.1.2 七号信令,2.No.7信令系统结构,消息传递部分分成三个功能级:第一级为信号数据链路功能级;第二级为信号链路功能级;第三级为信号处理和信令网路管理功能级;用户部分为第四级,即用户部分功能级。,5.1.2 七号信令,2.No.7信令系统结构,CCITT 建议使用的用户部分主要有:电话用户部分(TUP)、数据用户部分(DUP)、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
7、(SCCP)、移动通信用户部分(M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TCAP)、操作维护应用部分(OMAP)及信令网维护管理部分。,5.1.2 七号信令,2.No.7信令系统结构,消息传递部分的功能是作为一个公共传送系统的,在相对应的两个用户部分之间可靠地传递信令消息。因此,在组织一个信令系统时,消息传递部分是必不可少的。用户部分是使用消息传递部分传送能力的功能实体。每个用户部分都包含其特有的用户功能或与其有关的功能。ITU-T建议使用的用户部分主要有TUP、DUP、ISUP 等。用户部分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与OSI模型对应的No.7信令系统结构,在 No.7信令系统中,消息是以可变长信令单元的
8、方式传递的,它由若干个8位位组组成。信令单元的来源不同,其格式也不同。No.7信令有3种信令单元格式:,5.1.2 七号信令,3.No.7信令的基本消息单元,消息信令单元(MSU),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插入信令单元(FISU),用来传送第4级用户级的信令消息或信令网管理消息的可变长的消息信令单元(MSU);在链路启用或链路故障时,用来表示链路状态的链路状态信令单元(LSSU);用于链路空或链路拥塞时来填补位置的插入信令单元(FISU),亦称填充单元,当没消息信令单元或链路状态信令单元传送时就用FISU来填充。,5.1.2 七号信令,3.No.7信令的基本消息单元,No.7信令的3种信
9、令单元的分别作用如下:,5.1.2 七号信令,3.No.7信令的基本消息单元,上述3种信令单元中包括的字段如下:,标志码(F)。信号单元序号和重发指示位(BSN,BIB,FSN,FIB)。长度指示码(LI)。校验位(CK)。状态字段(SF)。业务信息8位指示码(SIO)。信令信息字段(SIF)。,No.7信令网是现代通信网的支撑网,是通信网向综合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基础。No.7 信令网是指一个专门用于传送No.7信令消息的数据网,是具有多种功能的业务支撑网。它由信令点(Signaling Point,SP)、信令转接点(Signaling Transfer Point,STP)以及连接它们的
10、信令链路组成。如下图所示。,5.1.2 七号信令,4.No.7信令网,信令网的组成,图 信令网的组成示意图,5.1.2 七号信令,4.No.7信令网,信令网的组成,通信网中提供No.7信令功能的节点称为信令点(SP)。完成No.7信令消息转发功能的节点称为信令转接点。信令链路是指连接各个信令点,传送 No.7 信令消息的物理链路,由信令数据链路和信令终端组成。,大多数国家采用分级信令网。三级结构的信令网第一级为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是信令网的最高级;第二级为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第三级为信令点(SP),是信令网的最低级。其网络结构如右图所示:,5.1.2 七号信令,4.No.7信令
11、网,5.1.2 七号信令,4.No.7信令网,信令网的网络结构,5.1.2 七号信令,4.No.7信令网,HSTP:对应主信号区,每个主信号区设置一对,负荷分担方式工作,采用独立型STP。HSTP采用 A,B 平面网,平面内网状连接,两平面间成对相连。所谓主信号区是指电话网的一、二级(长途)交换中心。LSTP:对应分信号区,每个分信号区设置一对,负荷分担方式工作,采用独立型STP或综合型STP。LSTP 连至 A,B 平面内成对的HSTP,所谓分信号区是指电话网的三级(本地)交换中心。SP:信令消息的起源点或目的地点,SP 至少和两个 STP 连接。,5.1.2 七号信令,4.No.7信令网,
12、5.1.2 七号信令,4.No.7信令网,信令网的网络结构,我国长途电话网的网络结构为分级汇接网,长途电话网的等级分为五级,C1为大区交换中心,C2为省交换中心,C3为地区交换中心,C4为县交换中心。到1992年底我国共有8个C1(北京、沈阳、上海、南京、广州、西安、成都),有3个国际局(北京、上海和广州)。本地电话网的网路结构一般设置汇接局(Tm)和端局(C5)两个等级。Tm局可分为市话汇接局、效区汇接局、农话汇接局等,C5称五级交换中心,即本地电话网端局。我国No.7信令网采用三级结构。第一级为高级信令转接点(HSTP),是信令网的最高级;第二级为低级信令转接点(LSTP);第三级为信令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信 支撑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30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