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仪器设计课件.ppt
《第2章-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仪器设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章-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仪器设计课件.ppt(4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2章 生理系统的建模与仪器设计,2.1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模型:对实体的特性和变化规律的一种定量的抽象。,属性:描述实体特征的信息称为属性。,实体: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及其运动形态统称为实体。,2.1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2.1.1 物理模型,物理模型:简化的、类似于实际系统的某些突出特征而设想 的一种物理系统。,1.静态物理模型:模型的属性与时间无关,反映系统处于相对静止状态时的情况。,比例模型:模型与原型的物理量及比例大小不同,现象的物理本质不变。,例如,地球仪、苯分子的环状结构模型、DNA的双螺旋结构模型,2.动态物理模型(类比模型):物理本质不同,而变量 关系类似的物理系统时,常用该模型
2、。,2.1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2.1.1 物理模型,作用:可帮助我们把比较了解和熟悉的系统,推广到还不甚了解和生疏的系统中去,劝两种系统进行类比分析。,人体肌肉的类比模型:,施加一外力使肌肉拉伸,此时肌肉呈现弹性机械的特点;,不受力时,其作用类似于无源机械;,肌肉组织的伸缩运动常常伴随着热量的产生和温度的增高,这些效应表现在肌肉组织内有某种类似于摩擦机构的作用,使得肌肉运动时一部分机械能做功,另一部分变为热能。,2.1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2.1.1 物理模型,(a)肌肉在受外力作用时被拉伸,(b)肌肉的力学类比模型,(c)肌肉的电路类比模型,2.1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2.1.2 数学模型,分类
3、:1.静态数学模型:一实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取值。,数学模型:用数学语言描述的模型。可以定量地描述事物 的内在联系和变化规律。,2.动态数学模型:实体活动引起的系统状态在时间轴上的变化。,其数学式通常是一个或一组代数方程。如线性统计模型:Y=AX+E,其数学式通常是一组微分或差分方程。,求解方法:1.解析方法:直接用现有的数学定律去推导和演 绎数学方程(模型)的解。,2.1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2.1.2 数学模型,2.数值方法(数值分析):用递推的方法,把方程中的变量,以表格的形式推导为数字量、从而得到随时间(或空间)变化的系列数字解。,例如:二阶线性常微分力程就可用解析法求得通解。但对高阶、非
4、线性、时变的微分和差分方程,就很难用解析求解。,应用数值方法求解的动态数学模型,即为计算机仿真模型。,2.1 系统模型及其分类,2.1.3 描述模型,描述模型:一种抽象的、不能用数学方程表达、只能用 语言描述的系统模型。,描述模型源于人工智能。在处理复杂系统时,描述模型是目前惟一可行的途径。当前人工智能中发展最快的领域是所谓“专家系统“;专家系统的主要问题就是建立具有专家知识和经验的“知识模型”,即描述模型。,2.2 建模的基本过程,实验观察,概念的形成与修正,构建(或修正)生理模型,根据模型进行新的实验,图2.3 系统建模的一般过程,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2.3.1 理论分析
5、法建模,理论分析:指应用自然科学中已被证明是正确的理论、原理和定律,对被研究系统的有关要素进行分析、演绎、归纳,从而建立系统的数学模型。,实例1:血氧饱和度(SO2)的无创检测,援引物理光学定律朗伯(J.H.Lambert)比尔(Beer)定律进行建模。,血氧饱和度:被氧结合的氧合血红蛋白的容量占全部血红蛋白的容量的百分比,表示血液中血氧的浓度。,传统的作法是基于有创测量的仪器分析。无创的测量,可利用光学的方法。,1.实验观察,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2.3.1 理论分析法建模,进一步的实验发现氧合皿红蛋白与还原血红蛋白对红光与红外光的吸收不一样:说明用光学的方法可能实现对血氧饱
6、和度的无创检测。,2.理论分析,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2.3.1 理论分析法建模,朗伯定律:,比尔定律:,改写为:,10!,采用波长为 光强为 I0 的近红外光,得透射光强度:,手指动脉搏功时,引起动脉血液吸光度变化为:,10!,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2.3.1 理论分析法建模,动脉血液中的血氧饱和度:,采用另一路波长为的红光对手指组织同时进行透射和测量,可得:,从而求得血氧饱和度:,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2.3.1 理论分析法建模,图2.5 HbO2与HbR对红光与近红外光的吸收系数曲线,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2.3.1 理论分
7、析法建模,当动脉血管搏动时,透射光强由最大值Imax减少到 Imax-Imax,由此而引起和两束光吸光度的变化量分别为:,3.仪器设计,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2.3.1 理论分析法建模,图2.6 指套式血氧探头及其电路结构图,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2.3.1 理论分析法建模,图2.7 血氧饱和度检测仪原理方框图,2.3 构建生理模型的常用方法与实例,2.3.1 理论分析法建模,(1)周期性地输出两路脉冲,作为红光和红外光的测量信号源。(2)通过串行D/A(或PWM)控制基线自动调整电路,使其输出的红光和红外光脉冲的基线电平恒定。(3)通过滤波将交直流信号分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理 系统 建模 仪器 设计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30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