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讲-小组动力-课件.ppt
《第八讲-小组动力-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八讲-小组动力-课件.ppt(9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第八讲 小组动力,2,小组动力?小组动力的因素?,知识回顾,3,(一)小组动力的含义 P41简单来说,小组动力就是小组在实现目标过程中,所有内在静态系统和外在动态系统交互作用所产生的影响力。小组动力影响小组的形成、发展、成熟、结束、跟进等整个过程。,4,(二)小组动力的因素 1、静态因素(1)机构的影响(2)小组的特性(3)小组工作者的因素(4)小组成员的特性,5,2、动态因素 动态因素主要有小组的领导、小组沟通和冲突、小组发展各阶段的特点、小组的评估等。总之,小组动力使小组成员之间发生交换、合作、竞争、冲突等一系列社会互动,在此过程中使成员发生积极的改变。,6,总结:,小组动力是一种现象
2、 小组动力是用来描述随时发生在小组中的现象(牵涉到复杂的能量),这种能量推动着每一个小组的活动。小组动力是社会科学研究的一个领域 小组动力学是社会科学的一种分支学科,运用科学方法研究小组行为的学科。小组动力是用来说明小组行为的一套实用性专业理论总之:小组动力是源自于小组成员间互动所产生的力量和现象,小组动力会影响小组的发展及小组成员的行为反应与情感支持。,7,小组动力元素(林万亿,台湾),小组规范(Social Norms)小组结构(Group Structure)小组发展(Group Development)小组成员组合(Group Composition)成员的角色(Members Rol
3、e)领导风格和技巧(Leadership Styles&Techniques)小组问题的解决(Group ProblemSolving)决策过程(Decision Making)小组成员间的相互交往过程(Interpersonal Process),8,小组大纲,小组结构内部结构要素外部结构要素小组过程/小组动力(1)小组发展阶段(2)小组互动过程小组的沟通与互动次小组、冲突与替罪羔羊小组的角色、规范与文化小组的凝聚力小组的领导与决策,参见第六章P104,9,第八讲 小组动力,小组的沟通与互动次小组、冲突与替罪羔羊小组的角色、规范与文化小组的凝聚力小组的领导与决策,10,一、小组的沟通与互动,
4、小组沟通沟通的概念、要素、过程影响沟通的因素有效沟通的原则社工视角:理解小组沟通小组互动互动的概念互动的方式,11,一、小组沟通 P105,人与人不能相处,是因为他们心存害怕;他们心存害怕,是因为彼此不了解;他们彼此不了解,是因为他们彼此没有好好沟通。马丁路德,12,沟通的概念 沟通(communication)是指两个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行为。在沟通过程中,信息从一个人(发出者),传递到另外一个人(接收者)。沟通是指可理解的信息或思想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群中的传递或交换的过程。简单地说,就是传递信息的过程。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语言、文字、符号等表现形式,进行信息、情报、思想和情感等交流、传递和交
5、换,并寻求反馈以达到相互理解的过程。,13,1.沟通首先是意义的传递2.信息不仅要被传递到,还要被充分理解3.有效的沟通是双方准确地理解信息的含义4.沟通是一个双向的、互动的反馈和理解过程,14,人际沟通图解,表达,倾听,反馈,15,沟通的要素沟通主体(信息发送者)沟通客体(信息接收者)沟通渠道信息内容,16,沟通的过程:信息源发讯人(编码发出)收讯人(接收解码回馈),17,影响沟通的因素?,思考,18,影响沟通的因素信息发送者的技能、态度、知识和价值观信息接收者的技能、态度、知识和价值观沟通渠道的选择外部噪声/干扰信息扭曲过滤作用选择性知觉情绪语言沟通障碍 文化障碍、知识障碍、心理障碍、技能
6、障碍、物理障碍、过滤,19,影响信息处理的因素,过去的经验刻板印象价值观和假设 沟通者的地位和态度 知识水平和背景知识文化社会条件,20,导致沟通不畅的原因,发讯人(信息发送者):认识不清,态度不佳,发讯不当。收讯人(信息接收者)听不清楚,听不明白,听不进去。,21,有效的沟通原则,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 减少引起防御性的沟通行为 利用支持性的沟通行为 强化沟通技巧,22,培养良好的个人素质 自我察觉 接纳 和同理心温暖,令人信任 开放的 表里如一专注,减少引起防御性的沟通行为评价式(批判式):控诉、批判、论定、评估的表达方式。控制式:表达出控制和支配的意念。策谋式:利用策略和计谋操纵别人 优越感
7、:自认为高人一等,使对方感到尊严受损,23,利用支持性的沟通行为 描述性语言:客观说明事实,并解释原因 问题导向:邀请对方一起面对问题,而不是强迫对方屈服于既定的方法。真诚:把自己的感受自然真诚地表达出来。同理:将心比心,接纳对方的感受和观点。平等:以平等的方式和态度与对方沟通。协商:协商的态度,愿意接受新讯息和想法。,强化沟通技巧关注的技巧:姿态、神态、眼神和身体语言 发问的技巧:开放式,单句问题积极的倾听和适当的回应敏锐的察觉对方的身体语言的意义 语言精练、恰当,24,社工视角:理解小组沟通,小组沟通是小组工作中的重要主题,小组的所有活动都是通过沟通来实现的。小组沟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互
8、相交换信息、传达意见的过程。沟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团体(小组),相互之间信息的交流行为。沟通是社会互动的主要成分。社会互动可以导致参与者行为和态度的改变。,25,社工视角:理解小组沟通(续),组员一直处在沟通之中小组中的沟通模式可以改变小组的沟通是有目的的所有的沟通都是有意义的组员有选择地接受信息传递过程中,信息可能被扭曲反馈和澄清将帮助有效沟通,26,1、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 语言沟通主要是指说话的内容、语气、语调等,非语言沟通指说话时的身体姿势、面部表情、眼神、手势等。“沟通,从非语言开始”。7%语言文字+38%语调+55%肢体语言 非语言沟通的SLORE原则:Square 直角90度12
9、0度角度说话 Lean 身体向前微倾 Open 开放的心态 Relaxed 身体姿态轻松 Eye 彼此眼神的接触,27,2、沟通的“相近性”原则 很多人坐在一起时,一开始一定是座位相邻的人之间先相互沟通,坐在中间的人可以轻易地与两旁的人沟通,坐在末尾的人却不容易主动与人沟通。坐在中间的人就成为沟通网络的核心位置。思考:为什么小组活动中座位安排尽量呈圆形排列?,28,3、小组的沟通方式 P107一般来说,小组沟通存在以下几种沟通方式:(1)链状沟通(2)丫状沟通(3)轮状沟通(4)环状沟通(5)开放式沟通五种沟通方式的比较,29,沟通的方式 链状沟通,30,丫状沟通,车轮状沟通,31,环状沟通
10、开放式沟通,32,五种沟通方式的比较,类型,层面,33,4、社工的沟通技巧 P111(1)不批评、非控制的态度(2)平等协商的态度(3)关注的技巧:谈话时在姿势、神态、眼神等各方面表现出关注(4)使用言语的技巧:多用描述性语言,少用评价性语言;多用开放式问题,少用封闭式问题;多用简单句,少用长句;语言表达要简练,不用摸棱两可的语言;等等。(5)积极倾听和适当地回应(6)敏锐觉察对方的非语言反应,并及时有效处理。,34,影响小组沟通模式的因素,语言和身体语言对组员的暗示作用(鼓励他们多讲或少讲)组员之间的情感联系和兴趣点次小组的作用(培养情感联系)小组的规范和场地安排组员的地位和权利关系,35,
11、促进小组良性沟通的策略,积极倾听善用反馈简化语言控制情绪重视双向沟通,36,促进小组良性沟通的技巧,社工要鼓励组员一直积极沟通,对小组的沟通连续进行评估。利用技巧,改变沟通模式:增加或减少组员间的情感联系;改变次小组、小组规模和结构;改变组员间的权利关系等。通过小组讨论,帮助组员理解沟通的动机和目的,帮助组员理解和欣赏沟通的意义。帮助组员仔细倾听他人的表达,明白语言和身体语言的信息,真正理解对方。帮助组员学习怎样进行积极的回馈和澄清,从而保证沟通有效进行。社工需要找到一个满足自己小组目标的沟通方式。,37,沟通游戏1:传话游戏/以讹传讹,活动目的:使组员明白单向沟通的困难及沟通过程中会出现不少
12、的限制。活动程序:将组员分组,每组人数均等,排成直线背向工作者。工作者向每组的第一个组员示范一套动作。第一个组员拍前面组员的肩膀,要求组员转身面向他,跟着会告知刚才的动作。以此类推,直至最后一位组员将所得知的动作,再做一次给工作者看。最接近原来动作的一组为胜方。胜负并不重要,但要注意单向沟通过程中的问题。,38,沟通游戏2:听写画图/撕纸,听写画图:每位组员分派1张A4纸。在座位上坐好,听工作者的指令,完成听写画图,不能提问,不能与组员讨论。撕纸:每位组员分派1张A4纸。工作者简介活动规则和程序:在整个活动中,组员不许发问任何问题请所有组员闭上眼睛请把纸张对折,把右上角撕下来再对折,把纸的左下
13、角撕下来再对折,把纸的左上角撕下来睁开眼睛,把纸张打开。可请组员重复上述活动指示,但是组员可以自由发问任何问题。,39,二、小组互动,互动的概念 作为一个社会学概念,指各种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互动过程与人际关系 社会互动、社会关系 互动是社会行为的内容当人们结合成一个团体时,人与人的互动于是产生。团体中的互动的基本形式:交换合作 竞争冲突,40,小组互动的概念与意义 是指小组中的组员彼此接触所产生的互相作用的力量,而此类力量会对组员产生行为及态度改变的影响。两种不同的小组互动方式工作者/领导者中心方式小组中心方式,41,影响小组互动的因素小组的组成时间小组的规模大
14、小小组中的权力与地位次小组如何改变小组的互动方式改变小组中的沟通方式提高吸引力和发展目标次小组的运用改变小组规模和物质环境安排调整小组成员的权力和地位,42,二、次小组、冲突与替罪羔羊,次小组小组冲突替罪羔羊,43,一、次小组(subgroup)P180,次小组是相对于小组这个“主小组”而言的,通常是指小组中的部分成员由于相同的兴趣、性格、气质、利益或价值观等而形成的组合或联盟。,44,次小组的形成成员的相似性:例如:外貌、价值观、人格特质、兴趣爱好等。小组的规模大小:当小组规模过大时容易产生。小组的情境使然:例如:小组开始阶段的自我揭露,导致惺惺相惜;小组分工;等。成员的安全需要:成员对于小
15、组或某些他人有恐惧感或不安,促使成员倾向于寻求次小组的保护。小组意见不一致:当小组发生不高兴的事情或意见分歧,次小组最容易形成。协同领导者造成的分裂:由于两位工作者有不同的吸引力、经验与人格特质,成员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与偏好下,可能倾向于支持某一位工作者。,45,次小组对小组的意义(Milson,1973)表示小组太大而不能满足面对面的需求;表示小组不能对大多数人的利益有所反映;表示小组不能迎合需求;表示已有了替代小组的满足方式;表示小组的聚会太少;表示小组尚未形成以小组为中心的认同。,46,次小组的影响:双刃剑1、负面影响(1)影响小组沟通,引发小组冲突,降低小组凝聚力;(2)抵制小组分工;(
16、3)可能会对非次小组成员产生排斥性。2、正面影响(1)说明小组不能反映大多数人利益或因规模太大而不能满足面对面交流的需要;(2)为成员提供特定需求,可弥补因小组过大而产生的疏离,从而起到协助成员增强沟通和相互支持的作用。关键:健康的小组发展要求每一个次小组都认同小组的共同目标。,47,如何消除次小组的不利影响 合理利用次小组,例如:合理利用次小组的领袖。调整座位。将小组再分成小小组,将次小组打散。要求某些成员更频繁地与其他成员互动。,48,二、小组冲突,冲突的定义当有互不相容的争议性的行为出现时,冲突就产生了。冲突是一个过程,A 通过阻挠性行为,抵制B的企图,使B在实现自己目标的过程中受到挫折
17、。冲突的特点异议性、不相容性、对立性和匮乏性、阻挠性。具有冲突双方存在互相之间存在利益和目标不一致性以对抗的方式来强制和攻击对方双方权力不均衡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发生的(匮乏是指资源的匮乏,冲突也是针对资源的冲突。),49,冲突的作用 1、正面作用(1)激发创造力:(2)改良决策:通过适度的争议,可以收集更多的解决冲突的方案,提高决策水平;(3)增加小组的向心力/凝聚力:解决冲突的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对小组的投入过程;冲突的解决则可以使各方达成共识,增进小组凝聚力。(4)重新评价自己的能力:(5)帮助小组适应变化:,50,2、负面作用(1)削弱小组目标的努力:(2)影响小组成员的心理:冲突会使组员产生
18、紧张、焦虑和不安,降低小组工作效率。(3)破坏小组的凝聚力:冲突解决好了可以增强凝聚力,同样,如果解决不好,则可能打击组员,降低他们的参与热情,破坏凝聚力。由此可见,冲突并不总是带来危害,只要处理得当,对小组就具有积极的意义。,51,小组冲突的类型从形式上看:真实冲突:指围绕小组目标实现过程中产生的冲突。非真实冲突:与小组目标实现无关的矛盾表现。实质冲突:指围绕小组目标的冲突。感情冲突:组员间情绪、性格上的冲突。从内容上看:理性及秩序性的冲突:指围绕实现小组目标时发现的冲突,表达方式是理性的。心理及情感性的冲突:指组员性格和行为不协调造成的冲突或指组员未能有效克制自己的情绪而产生的冲突。权力及
19、控制性的冲突:指组员间因争夺小组权力和影响力而产生的冲突。,52,小组冲突的判定:冲突的指标(形态)出现攻击/暴力行为:身体攻击、语言攻击技巧的语言争论:冷嘲热讽或使反对者受冷落寻求联盟:寻找支持者寻找权威决策:让某些权威人士来裁判,例如:告诉社工谁对谁错(找人评理)转移与延迟:将冲突的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件上;推迟小组决策等尊重不同意见:努力去了解反对者的理由,收集必要的资料,试图将冲突理性化。,53,小组冲突的解决 一般来说,解决冲突有以下几种方法:清除法:把敌对的一方成员或个别领导者清除出小组 压制法:强有力的次小组压制其他人接受意见 让步法(妥协法):双方各自让步 联盟法:冲突各方各持己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八 小组 动力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30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