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而探讨湿地自然净化工法对朴子溪水质净化成效课件.ppt
《进而探讨湿地自然净化工法对朴子溪水质净化成效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进而探讨湿地自然净化工法对朴子溪水质净化成效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生植物對污染水中污染物削減效果之研究,摘要 河川污染研究之工作,必須對河川全域之水水質特性與污染型態做一通盤詳細之瞭解,而本研究是以嘉義縣境內朴子溪域進相關之研究,朴子溪經嘉義縣七個鄉鎮市及嘉義市,為台灣二十一條主要河川之一,屬於環保署管之重要河川。由於長期承受大市生活污水、畜牧及工業廢水之排入,造成河川水質化,已影響水體之正常使用,環保署將朴子溪為重點整治河川之一。在污水下水道建設尚未完成前,可先用自然淨化工法截處已被污染的溪水,作為應急的水質改善措施。,本研究主要以嘉義縣朴子溪域之荷苞嶼溼地水質淨化系統,進而探討溼地自然淨化工法對朴子溪水質淨化成效。溼地處的主要目的是用淨水沼池中種植各種
2、型式之水生植物(包括沉水性、挺水性及浮水性植物)進淨化。其主要處機制包括膠凝、沉澱及吸附;並用附著植物根部之微生物分解水中污染物,且藉由水生植物之光合作用提供水中溶氧,以進好氧分解,達到污染物解及水質淨化之目的。同時,可於礫石溝渠中設置多處跌設施,增加水中溶氧,並且兼具部分礫間氧化處之功效。關鍵字:朴子溪、自然淨化工法、水生植物、好氧分解、溶氧,一、前言 台灣地區由於地狹人稠、經濟快速成長、環境變遷等使得各種污染急遽上升,生活污水、工業廢水、畜牧廢水、農業廢水、滲出水及雨水沖刷等大污水排入河川,造成河川的水質污染。由於河川水甚大,非以一般污水處廠之概即可直接處河水,因此,欲解決河川污染問題,以
3、使河川水體恢原乾淨水質,必須藉由河川域污染整治整體規劃著手,如:在上游河段部份應著重水土保持及集水區的經營及管;中下游河段則需做好污染源及污染排放的管制,包括訂定合的排放標準、加強防治策及措施、污水下水道之興建等,以低污染源之污染的排入,如此全河段於各項措施相互配合下,方能減輕河川污染的況,達成河川水體水質分標準,維護生態平衡並確保河川水質源之永續用。,臺灣地區由於長久以對土地過依賴與開發,對水源已隱含著產生水質化及水枯竭之大隱憂。對土地資源要如何合的規劃用及經營管並妥善維護水資源,係為水資源永續發展的目標(陳子淳,1998),除傳統污水處工程手段以外,近有許多污水處個案亦採用生態系統方式淨化
4、污水水質(宏才,2002)。如:高灘地漫地處法(張文,2005)、排水溝淨化強化法、蓄水塘氧化強化法、人工濕地法等(荊樹人,2003、惠民等人,2005)。本研究對象為人工濕地法中之自由表面動式濕地(Free water surfacesystem,FWS)工法,此工法係將應用於廢(污)水管及處上的一種自然淨化程序,具有將污染物同化及轉換的能,需能源的輸入,必經常性維護管,可自給自足等優點。但主要缺點仍為需要比其他設施大的土地建造。,FWS係依照水生植物的生長型態而設計,可區分為:,挺水型植物經常被應用於這種型的人工濕地系統(US.EPA,1997、US.EPA,1988、張弘,2001),主
5、要是因為此型的植物對環境的適應能很強,植物的根部種植於土壤或介質當中,莖及部分則貫穿水面,而空氣中的氧氣可藉由水生植物的根及地下莖傳送至介質的深處,以提供好氧性微生物的生長以生物淨化作用的進,即所謂的根區效應(政院環保署,2003),本研究選擇台灣水(自生組)、布袋、水芙蓉及水空心菜等水生植物探討各項水生植物對水質淨化成效,其主要原因為該等植生取得容、價且於維護管。,二、研究方法與材,溼地基本資明:(1)溼地設置地點:草鄉嘉45 縣道興橋下台用地(X:176188,Y:2593886)(2)溼地用地面積:2.76 ha(3)實際操作面積:1.59 ha(4)設計工法:人工溼地法(5)設計處水:
6、3,000 CMD(6)處水源:荷苞嶼大排(7)設計水質目標:去除-BOD:35%、SS:50%、NH3-N:40%,2.人工濕地法介紹:人工濕地法外觀功能與自然濕地似,係在深約 0.61.5m 之淺池塘或渠道中,種植各種型式之水生植物淨化水質,包括挺水植物、沉水植物、浮植物及漂浮植物。人工濕地除淨化水質外,亦具有棲地重現之功能,可吸引野生動、植物棲息。圖1 為人工濕地法圖示。,3.溼地水質淨化原:(1)沉澱吸附作用:顆污染物從水中沉澱或吸附於土壤。(2)微生物分解作用:水生植物根系發達,附著大微生物膜,微生物可分解水中污染物質。(3)植物吸收:植物生長會吸收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質。(4)植物
7、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產生的氧氣,可供水中微生物呼吸,促進污染物分解,並提昇水中溶氧。圖 2 為水質淨化原明圖。,4.濕地處方式明:,該溼地採表面式人工濕地(FWS)設計,操作程為以抽水井內之15HP抽水泵抽取荷苞嶼大排排水,經由進管(分為直接進及噴水跌進種進方式)至沉澱池後,再經深約0.61.2 m 之FWS 濕地,濕地種植各種型式之水生植物,包括挺水性植物(香蒲、葦、台灣水、過長沙、雲莞草及傘草等)、沉水性植物(如水蘊草、魚草等)及浮水性植物(如白花水、睡等),最後經放生態區後,重排放回荷苞嶼大排。目前植物種植如下所述,第一池種植之植生為水蘊草,種植面積約1160m2,第二池種植之植生為台灣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进而 探讨 湿地 自然 净化 朴子 溪水 成效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28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