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北师大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课件-北师大版.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呢?,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课标:1.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2.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第 7 课,第7课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一、辛亥革命的背景二、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三、辛亥革命的高潮中华民国成立四、辛亥革命的结果五、辛亥革命的评价,1.组织基础:(1)兴中会: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第7课 辛亥革命
2、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一、辛亥革命的背景,2.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2)同盟会(纲领),一部反映辛亥革命的电影,下列出现的场景,你认为哪一个不符合史实()A大部分农村在丈量田亩,实施“平均地权”交谈着B袁世凯与帝国主义国家代表“亲切地”交谈着C一位革命党人在街头演讲,大声疾呼民主共和D外国军舰在长江耀武扬威,向革命党施压,A,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A民国从未试图过要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B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C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消息未到达农村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B,第7课
3、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二、辛亥革命的爆发: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晚2.结果:武昌被革命军占领,湖北军政府成立,3.影响:清朝统治土崩瓦解,武昌起义后全国十三个省宣布独立,三、辛亥革命的高潮中华民国成立,1.成立概况,概况,时间:总统:国旗:国都:,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南 京,五色旗,性质:,资产阶级革命政权,(1)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3)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2)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4)约法特
4、别规定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可以驳回总统的意见,总统发布命令必须由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反对君主专制,反对封建等级制度,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及“人治”观念,维护共和制度,限制袁世凯,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1、主权在民2、自由平等3、三权分立4、责任内阁,意义:,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性质:,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维护民主共和制度,第7课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四、辛亥革命的结果,课堂讨论 有人说:“辛亥革命胜利了,因为它推翻了清王朝。”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因为革命果实被袁世凯
5、窃取了。”阅读材料并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你赞成哪种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五、辛亥革命的评价,五、辛亥革命的评价,政治: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习俗:推动了人们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进步。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也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对内对外,胜利了(进步):,失败了(局限):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中国半殖半封的社会性质没有发生改变,五、辛亥革命的评价,在“共和革命百年”即将到来之际,著名学者杨天树在走出辛
6、亥革命评价问题的困境一文中指出,(辛亥革命)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下列各项最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B选举了临时大总统和参议院C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人民获得一些民主自由权利,C,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是“国”,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中是个“王”字,而辛亥革命后又有人将“国”写为“囻”,“”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C前
7、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B,中华民国成立后,列宁高度评价了孙中山及其革命的卓越贡献,并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这场革命“正在破坏欧洲资产阶级的统治”。列宁的这一看法肯定了()A革命派从此登上中国政治舞台B孙中山防止了社会的贫富分化C孙中山为救国救民而不懈努力D辛亥革命打击了列强在华势力,D,回顾与小结,评价,辛亥革命,爆发,武昌起义,高潮,结果,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背景,第7课 辛亥革命和中华民国的建立,组织基础,军事基础,“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
8、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何哉?”最确切的回答是(),A清政府舆论管制不成功 B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C革命成功重在舆论宣传 D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二十世纪中国的崛起指出:“一个民族的觉醒,通常要有两个条件:第一,这个民族面对着或者经历了以往没有遇到过的严重危机,甚至整个民族被逼到生死存亡的关头,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第二,还要这个民族能看到出路,燃烧起新的希望,深信只要奋起救亡,勇于变革,就可以改变目前的艰难处境。”下列能够反映20世纪中国“旧格局再也无法继续保持下去”和“奋起救亡,勇于变革”的史实是()A马关条约的签订和公车上书 B瓜分狂
9、潮和义和团运动 C辛丑条约的签订和戊戌变法 D辛丑条约的签订和辛亥革命,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由此推论,梁启超认为辛亥革命()A增强了国家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和自由权利,A,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是20世纪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它的丰功伟绩将昭示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在探索富民强国的道路上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小 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核心,推翻满清贵族统治,推翻君主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未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未能实施,未能发动广大群众,有了坚定的意志,就等于给双脚添了一对翅膀。一个人的价值在于他的才华,而不在他的衣饰。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读一切好的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说话。最聪明的人是最不愿浪费时间的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27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