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流变学-课件.ppt
《血液流变学-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血液流变学-课件.ppt(5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血液流变学,一.血液流变学发展史1675-leeuwenhokRBC变形1687-牛顿粘滞定律1750-RBC轴流1906-血液粘度与管径关系1920-Bingham提出流变学1929-成立流变学会,二.血液流变学的定义和研究范畴 定义-血液流变学是研究血液及其组分流动和变形的科学。从研究角度上看,主要包括三个层次方面的内容:1、血液的宏观流动性,即粘度。2、血细胞的流变性,主要是红细胞的聚集性和变形性。3、血液生化物质对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主要是纤维蛋白原,球蛋白等。,三、血液流变学研究的重点(一)实验室检查方面 1、检测指标的建立 2、实验室方法学的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二)血液流变学在临床医学
2、中应用(三)已报道的血液流变学相关的疾病,四、基本知识(一)血液的流动形式 1、在血管中运动是一种表现为中央流速快,周边流速慢的套管式流动。见图1。,2、所谓套管式流动实际上是一种分层运动,又称层流,见图2。3、切变应力(又为内摩擦力),用F(达因)表示。4、剪切应力:在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切变应力,用 t表示。其计量单位是达因/平方厘米,用Pa(帕斯卡)5、切变率:快慢两层之间的速度差和距离差,公式是 速度差(cm/s)切变率(g)=-距离差(cm)计量单位是 1/秒(s-1),切变率高,液体流速快。,6、牛顿的粘度定律:剪切应力(t)帕斯卡(Pa)粘度()=-=-切变率(g)秒-1(S-1)
3、牛顿将粘度作为衡量液体流动时的内摩擦力或阻力。非牛顿液体:粘度是随切变率的变化而变化牛顿液体:粘度与切变率无关。,7.表观粘度:在特定切变率下测定出来的粘度。由于全血 中含有大量的红细胞,红细胞的数量显然对全血粘度 构成非常重要的影响,实际上全血粘度与红细胞比积关 系很大,,8.还原粘度:为克服红细胞比积对全血粘度的影响,使不同个体之间的全血粘度有可比性,将不同个体的全血粘度都以红细胞比积1%时来表示。b-p re=-p,9.泊萧叶定律:法国物理学家泊萧叶在研究液体在管道中流量发现通过某一管道的液体量符合以下公式:R2P t Q=-8 L R2P t则粘度的公式:=-Q8 L,10.比粘度:假
4、设我们让两种液体通过同一根毛细管,而且流量也相同。则依据泊萧叶定律符合 t1 t2 1 t1Q1=Q2-=-=-1 22 t2,五,检测技术和检测项目 粘度1.全血粘度方法:悬丝法和锥板法 悬丝粘度计:技术关键在于悬丝的设计和制造。到目前为止,只有悬丝法的仪器才可能将低切变率做到1S-1,所以是目前精度最高的仪器。锥板式:技术关键是锥板的抛光技术。,悬丝粘度计:,锥板式粘度计,条件:必须设定高,中,低三个切变率,在不同的切变率下测定全血的表观粘度。标准: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规定高切变率应当在150s-1,中变率应当在50-60s-1,低变率应当在1-5s-1。粘度与红细胞聚集及变形性的关系:
5、低切变率-红细胞易聚集;高切变率-红细胞易变形。,采用宝石支撑轴系以感应电涡形成的力矩进行驱动,切变率全程自动设定;粘度测定快速准确、用血量少;可拆卸测头(包括锥板和液槽)便于手工清洗;完成数据的自动输入和报告打印。,普利生LBY-N6锥板式粘度计,YDA-型血液流变测试系统,先进的对数均匀采样技术准稳态方式全程扫描全血沾度随切应力变化的动力学全面描述全血的非牛顿特性,保证性能接近稳态方法的前提下实现血液沾度的快速测量。,gd3-LBY-N6K,2.血浆粘度测定:规定在高切变率下(100 s-1-120 s-1)范围测定。采用毛细管法或悬丝法。毛细管式粘度计 适用血浆等牛顿液体的测定,竖直型可
6、调节试样用量,管端压力差大,切变率高,难于反映血液等非牛顿液体的粘度特性,(二)红细胞流变性 红细胞流变性1、红细胞聚集性(1)低切变率,最好是1s-1条件下全血粘度。(2)根据粘度计算出所谓的红细胞聚集指数。(3)血沉(ESR)和血沉方程K值 血沉测定值 血沉K值=-(血浆比积+en红细胞比积),(二)红细胞流变性 红细胞流变性(4)红细胞电泳率:红细胞电泳仪,在显微镜下观察和计算红细胞泳动的速度。(5)红细胞电泳指数:通过数学公式推导 RBC泳动的距离(mm)红细胞电泳速度(U)=-20个RBC通过平均时间(s)红细胞电泳速度(U)红细胞电泳率(V)(EPM)=-电场强度(E,V/cm),
7、影响因素 高分子桥连力 表面曲力 静电排斥力 红细胞受到的切变率或切应力,2、红细胞变形性 红细胞流变性(1)粘度法 高切变率,一般是1501s-1条件下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刚性指数。(2)微孔滤膜滤过法:红细胞滤过指数(IF)参照介质通过时间 1IF=-红细胞悬液通过时间 Hct(3)激光衍射法:RBC悬液在高切变率下使变 形,通过激光照射,将单个RBC的影象记录在胶卷底 片上,可直接观察RBC的形态变化,而且可计算 RBC体积的长径和横径直接反映RBC 变形情况。,六、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结果的因素(一)影响全血粘度的因素血细胞因素:1、红细胞因素:红细胞比积 红细胞大小 红细胞变
8、形性 红细胞聚集性2、血小板因素:血小板内粘度大于红细胞 3、白细胞因素:白细胞内粘度大于红细胞,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结果的因素血浆因素:纤维蛋白原-影响最大 球蛋白 血脂质 凝血系统 抗凝 纤容系统 血容量,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结果的因素其他因素:1、温度效应:血浆粘度随温度增高而减低;而对全血粘度来讲温度从37C升高到40C,红细胞聚集增强,变形性减低,粘度增高。2、年龄和性别,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结果的因素其他因素:3、PH和渗透压 4、切变速度和切变时间 5、血管壁和血管直径,影响血液流变学检测指标结果的因素(二)影响血浆粘度的因素 纤维蛋白原-影响最大 球蛋白 血脂质 凝血系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血液 流变学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27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