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课件.ppt
《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糖尿病并发症防治课件.ppt(5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糖尿病并发症防治,2,并发症预防的基本原则,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机理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的基本原则尽可能使血糖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控制好血压纠正血脂紊乱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选择科学的治疗方法,定期随访建立相互信任的医患关系患者要学习和应用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医疗、护理和保健知识,医生要充分调动患者及其家属的积极性,使之能够处理常见的糖尿病及其有关的问题,3,一级预防与二级预防,重视二级预防并发症预防是可行的、有效的、经济的DCCT试验UKPDS试验,4,并发症分类,急性并发症慢性并发症微血管并发症大血管并发症并发症与并存症,5,急性并发症,6,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患者由于胰
2、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又有酮体生成过多和酸中毒。当患者尿中出现酮体或血酮体高于正常为酮症。如在此基础上,又有恶心、厌食、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为酮中毒;如发展到酸血症(血pH值下降),为酮症酸中毒,7,酮症酸中毒,预防措施:防止相对的胰岛素缺乏控制诱发酮症的因素,如控制感染防止饥饿预防脱水,如退烧、止泻、止吐病人配合:一旦感到不适和代谢失控,应尽快就诊保持病情记录,如胰岛素用量、进食量、活动量、尿糖及血糖结果、尿酮记录等,8,酮症酸中毒,了解酮症酸中毒的征象,出现这种征象时,停用中效、长效胰岛素,改用短效胰岛素。加强血糖、尿糖监测,调整胰岛素用量出现意识状态、定向力、识别能力改变时,立即住院治
3、疗经常测体重以估计脱水程度,体重减轻超过5应予住院,9,酮症酸中毒,发烧时,应每4小时测一次体温,以观察退烧药的疗效经常观察呼吸、呼吸增快,每分钟超过36次,应予住院。观察、测试脉搏,了解患者所遭受的应激之程度对于有可能发生酮症酸中毒者,应测尿酮,必要时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10,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患者有严重的高血糖、脱水、血渗透压升高,但没有或仅有轻度的酮症病情危重,多发生于较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人,容易漏诊和误诊,死亡率高达2570发病时血糖往往高于33.3mmol/L(600毫克)发病前患者有高血糖加重的感觉有的患者可有全身的或局部的抽搐、失语、偏瘫、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
4、可有发烧等其它表现,11,非酮症高渗性糖尿病昏迷,防治措施早期发现和控制糖尿病,不使血糖过高防治感染、应激、外伤等造成血糖和血渗透压增高的诱因,及时补液、补充胰岛素。鼓励患者多饮水让患者和其家属了解高渗性昏迷的诱因和临床表现,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用或慎用容易引起血糖和渗透压增高的药物,在行脱水治疗、透析等治疗时,监测尿糖、尿量和血糖,12,乳酸酸中毒,乳酸是葡萄糖无氧代谢的产物。血乳酸升高并引起酸中毒,称之为乳酸酸中毒。乳酸中毒尚无满意的抢救方法,死亡率达50%以上由于病死率高和无满意的抢救方法,预防其发生很重要预防措施肝肾功能受损时,血乳酸易积聚升高,因此,凡有肝肾功能不全者,不应用双胍类
5、降糖药。这类药物有升高血乳酸的作用,13,乳酸酸中毒,有休克、心衰、呼吸衰竭等缺氧状态时,应尽早控制在老年人和肝肾功能受损者,避免使用使血乳酸升高的药物,如双胍类降糖药、乙醇、甲醇、木糖醇、水杨酸盐、雷米封、儿茶酚胺等用降糖灵治疗时,每天剂量宜在75毫克以下,不得超过150毫克。如每天用量超过150毫克,多数患者不能耐受,部分患者可发生乳酸酸中毒,14,慢性并发症,1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类 眼底表现背景性 视网膜静脉扩张微动脉瘤 视网膜出血硬性渗出黄斑病变黄斑水肿 迷漫性黄斑病变 环状黄斑病变增殖前期 软性渗出 静脉串珠状与折叠 小动脉外鞘增殖性 新生血管 视网膜前与玻璃体出血晚期 纤维增
6、殖 牵引性视网膜剥离,16,增殖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PDR)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软性渗出(棉絮斑)显著性 黄斑水肿视盘新生血管纤维组织膜视网膜前出血、玻璃体出血视盘新生血管纤维组织膜、视盘新生血管视网膜脱离、黄斑局部光凝全视网膜光凝,17,哪些人最可能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病期长的患者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与糖尿病发生时年龄及病期有关确诊年龄为0-19岁,7%的患者10年后将发生视网膜病变确诊年龄为20-39岁,10的患者10年后将发生视网膜病变确诊年龄超过40岁,25的患者10年后将发生视网膜病变门诊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均应记录确诊时年龄及其出生日期,18,还有哪些患者存在糖尿
7、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性?,其它部位出现小血管病变的患者,尤其是肾脏病变高血压患者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妊娠患者口服避孕药丸的患者吸烟的患者,19,糖尿病患者应多长时间查一次眼底,每个患者确诊时均应检查眼底如果患者主诉视觉症状,诸如眼前有黑的“漂浮物”“蝌蚪”或“蜘蛛”,应检查眼底1 型糖尿病通常在糖尿病发生数周内诊断时很难发现视网膜病变诊断时患者年龄小于19岁者当时即应检查眼底,如眼底正常,以后每年查一次眼底,待10年后每年查一次诊断时患者年龄为20岁或超过20岁者当时也应查眼底,如眼底正常,3 年后每年查一次,20,糖尿病患者应多长时间查一次眼底,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前数年可能已患糖尿病。因此,刚
8、发现糖尿病时可能已有相当明显的视网膜病变。这些患者当时即应检查眼底,如眼底正常,3年后每年查一次有其他并发症的患者更要经常地检查眼底已经有3期以上眼底病或黄斑病需要定期检查眼底,如半年1次,21,糖尿病眼底病变,防治措施控制好血糖并维持之保持血压正常纠正血脂代谢紊乱。定期复查,发现问题,如有必要,及时转给眼科医生戒烟如有必要,适时行激光或玻璃体切割手术,22,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病是微血管病变中的一种,是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之一肾病的发展阶段:肾小球滤过率增加微量白蛋白尿临床蛋白尿肾功能减退、高血压、血尿素氮和肌酐升高等肾功能衰竭合并肾病的患者往往有其他严重的并发症或其他问题,23,糖尿病肾病的
9、防治,控制血糖并维持在接近正常的范围低蛋白饮食控制好血压避免加重肾病发展的因素,如尿路感染、脱水、造影剂检查、肾毒性药物如某些抗菌素,24,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为及时检出糖尿病肾病,有必要注意以下事项。新发病的患者,应做尿常规分析。应查24小时尿白蛋白有蛋白尿者,每年应至少查血尿素氮、肌酐一次有尿蛋白或有尿白细胞或泌尿系感染的表现,做细菌培养,指导治疗有高血压,应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血肌酐大于毫克,请糖尿病专家和肾病专家共同会诊,25,糖尿病神经病变,并有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患者可以无症状或有疼痛、感觉缺失、无力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神经病变可以增加糖尿病患者的致残率和死亡率,也可以加重糖尿病的其它并发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糖尿病 并发症 防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26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