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之课标必背11篇古文练习》课件.ppt
《《中考复习之课标必背11篇古文练习》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复习之课标必背11篇古文练习》课件.ppt(10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考复习之,课标必背11篇古文练习,2、桃花源记,1、三 峡,3、小石潭记,4、邹忌讽齐王纳谏,6、出 师 表,5、岳阳楼记,7、醉 翁 亭 记,8、爱莲说,12论语十九则,9、陋 室 铭,10、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三 峡,一、生字难字阙(qu)叠嶂(di)(zhng)属引凄异(zh)湍(tun)绝yn(山献)沿s(溯)飞sh(漱)x(曦)月 xing(襄)陵,二、文学常识,1、三峡作者郦道元,字善长,范阳人,著名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2、本文选自水经注疏,水经注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3、三峡,巫峡、西
2、陵峡 和瞿塘峡 的总称。,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重岩叠嶂,高耸险峻如屏嶂的山峰(2)清荣峻茂水清树草山高草盛(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飞奔的马、快(4)不见曦月太阳(5)良多趣味 实在(6)晴初霜旦早晨(7)略无阙处通“缺”,断开(8)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上、顺流而下、逆流而上(9)绝巘极高的山峰(10)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11)属引动词,连接 延长,四、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空旷的山谷传来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消失。3、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
3、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4、悬泉瀑布,飞漱其间。高悬的飞泉和瀑布飞流冲荡。,五、课文内容理解,1、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三峡的山”和“夏季江水”的特点。山:连绵不断,高耸挺拔(遮天蔽日)。江水:湍急,水势大。2、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作简单的分析,语言表达力求简洁。“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写出三峡的水清澈的特点。“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写出了江水暴涨、速度之快。“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从侧面描写山的高峻。,3、作者在不到200字文章中,把三峡风光的壮美展现在读者面前,你认为作者最成功的写作手法是什么?请简略分析。抓住三峡的特征来写。作者抓住表现三峡风光特征的景物山、水,选取春冬、夏秋的
4、画面,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民风民俗,尽收笔底,激起读者对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4、文章结尾引用渔歌,请写出文中引用的渔歌及其作用。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从猿的叫声中,使人进一步感受三峡独特的地理特征:山高、岭连、峡窄、水长,通过对猿的凄惨叫声的侧面描写,渲染秋天悲凉、萧瑟气氛。,2、桃花源记,一、生字难字俨(yn)然 qin m(阡)(陌)垂tio(髫)怡(y)然造诣(y)刘子j(骥)遣人(qin)遂(su),二、文学常识,1、桃花源记选陶渊明集,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浔(xn)阳柴桑人,东晋(朝代)著名田园诗人。2、记,是一种文体,即记述事物的文章。本文是桃花源诗并序中的序,可独立成
5、篇。,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渔人甚异之 感到奇怪,认为奇怪 仿佛若有光 隐隐约约,形容看不真切 落英 落花 屋舍俨然整齐的样子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便要还家通“邀”,邀请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说 问今是何世 朝代 此中人语云告诉 便扶向路沿、顺 从前的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 欣然规往计划 既出已经 诣太守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遂迷终于 寻病终不久 后遂无问津者就、渡口 黄发垂髫老人、小孩,四、古今异义,1、阡陌交通 古交错相通 今邮业、运输等的总称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古妻子儿女 今男人的配偶;古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没有出路的境地3、无论魏晋 古不必说 今条件关联词 4、不足为外人道也 古不值得
6、 今不足够,五、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老人和小孩们个个都安闲快乐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渔人把自己听到的事一一详细地告诉了他们。(听罢,)他们都感叹起来。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与晋朝了。4、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花草遍地,鲜嫩而美丽,落花纷纷。5、渔人甚异之。渔人感到非常奇怪。,六、课文内容理解1、文中描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语句有哪些?(用原文回答)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2、用简洁的文字写出“渔人”的行踪。发现桃花源进入桃花源 离开桃花源 3、作者生活的时代,
7、政治黑暗,战乱频繁,可是作者描绘出了这样一个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请想一想并写出作者写作的意图。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意愿,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黑暗社会的否定批判。4、请写出本文成语至少4个。怡然自乐、阡陌交通、落英缤纷、鸡犬相闻 5、根据对本文内容理解,创作一副不少于五言的对联。优美富饶安定和平,生灵涂炭战乱频繁,3、小石潭记,一、生字难字悄怆(chung)佁然(y)俶尔(ch)为嵁(kn)参差(cn)(c)幽su(邃)hung(篁)竹 清li(冽)下ch(澈)摇zhu(缀)x(翕)忽,二、文学常识1、小石潭记选自柳河东集,柳宗元,字子厚,河东解县人,我国唐 代杰
8、出的文学家 和 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请写出其余7位:韩愈、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2、作品永州八记是一组有名山水游记,作者按游览顺序组织材料,抓住事物特征,用生动的语言借景抒发了凄苦忧伤 的感情3、“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托物言志。,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1)蒙络摇缀(缠绕)(2)潭中鱼可百许头(表约数,相当于“来”)(3)斗折蛇行(像蛇那样蜿蜒)(4)悄怆幽邃(深)(5)佁然不动(呆呆的样子)(6)俶尔远逝(忽然)(7)悄怆幽邃(忧伤的样子)(8)以其境过清(因为)(凄清)(9)水尤清冽(格外)(10)
9、卷qun石底以出(翻卷)(11)为坻(水中高地)(12)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四、翻译句子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小溪)像北斗星一样曲折,像蛇一样蜿蜒前行,忽明忽暗,忽隐忽现。2、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小石潭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心神凄凉,寒气透骨,令人感到悲哀。,3、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4、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阳光照到水底,鱼的影子遇在水底的石上。,五、课文内容理解1、文中第2段写了潭水和游鱼的特点,你认为
10、作者写作的妙处何在?文章对潭中游鱼的放慢画只有寥寥几句,却极其准确地写出了潭水的澄澈的程度和游鱼的形神姿态,写游鱼无一笔涉及水,鱼则“空游无所依”,澄澈透明,生动传神,境界幽深,令人汉为观止。2、三、四段文字依次写出了潭中景物、水潭溪流和潭中气氛。3、“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什么氛围,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幽深冷寂 孤苦悲凉,4、文中两次写“乐”,这和文章哀伤凄凉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不矛盾。先写“乐”,是初见小石潭时的心情。“乐”是忧的另一种形式。作者是借游历山水寄托自己被贬谪的抑郁情怀,乍见小石潭的乐,是一种暂时的解脱;小石潭环境优美秀丽而遭人遗弃和冷落,加上小石
11、潭凄清的环境,自然勾起作者对自己仕途坎坷的联想,悲伤苦闷之情和幽清的环境相契合,以致最后不得不离开。,5、你已学过不少描写景物的古代诗文,试着把其中描写山水的名句摘录下来,选择一句加以赏析。6、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以“览胜”和“抒怀”为尾词,写一组对偶句,要求不少于五言。贬永州怀愤懑于水潭览胜,坐潭上心悄怆感凄凉抒怀。,4、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根据读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zu(邹)忌 y(昳)丽 ku(窥)镜 暮qn(寝)王之蔽(b)期(j)年 bng(谤)讥,二、文学常识填空,本文节选自战国策齐策,它是一部国别 体 历史 著作,也称国策、事语、短书、长书、修书等。由西汉末年刘向 编订成书,
12、反映了战国时期策士谋臣的一言论和谋略。邹忌讽齐王纳谏是一篇历史散文。本文一个成语是门庭若市。,三、解释下列加点词,邹忌修八尺有余长,指身高 朝服衣冠穿戴 明日,徐公来第二天 期年之后 满 皆朝于齐 都讽齐王纳谏 讽谏、接受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认为美、偏爱 王之蔽甚矣 因蒙蔽而不明/受蒙蔽 闻寡人之耳者 使听到 孰视之 通“熟”,仔细地 窥镜 照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 过错时时而间进 间或、偶然,四、翻译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徐公比谁漂亮?2、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最漂亮的人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命令刚下达,官员们纷纷进言上谏,宫门口和院子里好像闹
13、市一样。4、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这就是所谓战争于朝廷。,五、课文内容填空,1、邹忌从妻、妾、客对邹忌及徐公之美的评价中,悟出了一个什么道理?现实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往往不会说出事情真相,由此悟出治国道理,身居高位者,难以听到反映客观实际的话。因此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2、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什么?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3、从文章来看,你认为邹忌和齐王各是怎样的人?邹忌是一个很有智慧,并善于观察和思考的人。齐王是一个心胸宽广,善听忠言的明君。,4、邹忌的“讽谏”艺术在现实生活中有何积极意义?有积极意义,因为在现实中我们总要与人交流,使自己的见解被
14、别人接受,达到交流的目的。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如能像邹忌那样生动形象地说理,由小到大,由浅入深,委婉表明自己看法,定能达到预期效果。5、请写出出自战国策的成语至少三个。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6、中国历史上不乏忠臣进谏的故事,但他们的命运各不相同,请举例说明。如果想劝谏成功,需要什么条件?比干劝谏纣王不要沉湎于酒色而被挖心。屈原劝谏怀王连齐抗秦而被放逐。吴子晋劝谏吴王夫差除掉勾践而身杀戮没。魏征等直言劝谏唐太宗而有“贞观之治”。如果想劝谏成功,不仅需要臣子以国家为己任,还需要臣子善于进谏,有高超的语言技巧,委婉说理,更需要君王有容人之量,察纳雅言,从谏如流。,6、出
15、师 表,一、根据读音写汉字或根据汉字写拼音崩c(殂)疲b(弊)zh(陟)罚 zng(臧)否 忠jin(谏)倾 f(覆)b(陛)下 斟酌(zhn)(zhu)驽(n)钝 rng(攘)除,二、文学常识填空,本文出自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作者诸葛亮,字孔明,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表”是古代向帝王上书陈情言事的一种(文体),三、解释下列加点词,咨臣以当世之事 询问 布衣 平民 由是感激感动 振奋 驱驰 奔走效劳 攘除奸凶 奸邪势力 不毛 不长草的地方 恐托付不效 完成,实现 以伤先帝之明 英明 以光先帝遗德 发扬光大 简拔以遗陛下 通“拣”,挑选给予 性行 淑均善平,不宜妄自菲薄 过分地看轻自己 以
16、彰其咎 表明,显扬、过错驽钝 比喻才能平庸 由是感激 因此 悉以咨之 都 恢弘志士之气 发扬扩大故五月渡泸 所以 临表涕零 落下猥自枉屈 辱 降低身份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衰败引喻失义 适宜、恰当,则责攸之等之慢 怠慢、疏忽 不宜异同 不相同 陟罚臧否 奖励、善恶 若有作奸犯科 奸邪事情、科条法令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托付 躬耕于南阳 亲自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确实、时刻 崩殂 死 后值倾覆 遇到 夙夜忧叹 早 攘除奸凶排除铲除以咨诹善道询问 察纳雅言 正,四、解释通假字,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阙 通 缺 义 欠缺尔来二十有一年矣。不足 通 有 义:又 五、写出本文成语至少四个妄自菲薄、引喻失义
17、、作奸犯科、苟全性命、三顾茅庐,六、解释古今异义词,1、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古义: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义:品德恶劣低下 2、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古义:痛心遗憾 今义:憎恨 3、诚宜开张圣听。古义:扩大 今义:商店开业 4、临表涕零。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七、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只想在乱世中保全性命,不想去向诸侯谋求高官显爵。2、臣本布衣。我本是个平民 3、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这就是我报答先帝并尽忠陛下的职责和本分 4、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这都是由于怀念先帝对他们特别优厚的恩遇,想把这种恩情报答陛下的缘故。,5、
18、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因而先帝选拔出来留给陛下。6、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现在天下三国鼎立,而蜀国人力物力疲惫困乏,这实在是危急存亡的关键时刻。7、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希望陛下把讨伐奸贼、复兴汉室的重要使命交付给我。,八、用课文原句填空,1、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向后主刘禅提出的最重要的一条建议是:亲贤臣,远小人。2、出师表是脍炙人口的名篇,陆游曾称它道:“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3、“遵义会议”之后,毛泽东同志确立了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请摘录文中 的句子来形容他当时的处境: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九、课文内容理解 1、诸葛亮自叙了“三顾茅庐”这一情节,请分
19、析他的用意。作者自述本志,回顾了先帝的“三顾茅庐”之恩,交代了追随先帝的原因,表达了对先帝的怀念感激之情和效忠刘氏父子的决心。2、请结合三国演义,说出诸葛亮与周瑜联手指挥的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是赤壁之战;再说出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是因为失街亭一事。3、在水浒传中,绰号为“智多星”的人是吴用,也被称为“赛诸葛”。他与一伙儿好汉在“黄泥冈上巧施功”,干的一件大事是 智取生辰纲。,4、在公众眼里,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历来被人们所称颂。除以上陆游的诗句外,有关他的典故、成语、名言警句以及俗语等还有很多,请列举三个(句、对)。(不必每项都列出,只要写出三个即可)舌战群儒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三顾茅
20、庐、空城计、草船借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5、联系文中情节评价刘备的为人。刘备求贤若渴,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有宽宏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6、诸葛亮的建议在当时和现在有什么重要意义?对当时的内政建设和社会风气的好转有一定的进步意义。在今天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小从公司,大到国家,只有任人唯贤,党风才能清政,干部才能廉明,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的飞速发展。,7、岳阳楼记,一、写拼音填汉字忧chn(谗)畏讥(j)岸zh(芷)汀(tng)兰 浩浩汤汤(shng shng)tng(滕)子京 朝hn(晖)qing(樯)倾 j(楫)摧 潇(xio)湘yn(淫)雨fi fi(霏霏)日星隐y
21、o(曜)ho(皓)千里,二、填空,1、岳阳楼记选自范文正公集,作者范仲淹,字希文,北宋 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他小有大志,做秀才时,就“以天下为己任”。2、文中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作者政治抱负的语句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3、文中表明作者以天下为己任,忧国忧民的语句(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突出“忧”的语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4、文中与爱莲说的结语“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意境相同的是:微斯人,吾谁与归?,三、解释加点字,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封建王朝官吏降职或远调、做州郡的长官 越明年 到了 百废具兴 通“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 通
22、“嘱”,嘱咐 巴陵胜状 胜景,好景色 浩浩汤汤水波浩荡的样子 横无际涯广远边,山岳潜形 山岳隐没了形体 樯倾楫摧 桅杆倒下,船桨断折 薄暮冥冥 迫近 波澜不惊起,动 去国怀乡离开国都 春和景明 日光 一碧万顷 极言其广 把酒临风 持,执 沙鸥翔集 鸟停息在树上 锦鳞游泳美丽的鱼 长烟一空 全 郁郁青青 形容草木茂盛 静影沉璧圆形的玉 此乐何极 哪有穷尽,宠辱偕忘 荣耀、一起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探求、思想感情 或异二者之为 或许 心理活动/两种心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因为 进亦忧,退亦忧 指居庙堂之高/在朝廷做官、处江湖之远/不在朝廷做官 微斯人,吾谁与归 没有、归依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
23、而乐在之前 在之后,朝 晖夕阴 早晨,日光 南极潇湘 尽迁客 骚人 降职远调的人、诗人 若夫 霪雨 霏霏像那、连绵的雨、雨(或雪)繁密的样子 连月不开 放晴 浊浪排空 冲向天空 日星隐曜 太阳和星星隐藏起光辉,四、翻译,1、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于是重新修建岳阳楼,扩增它旧有的规模 2、属予作文以记之。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这是岳阳楼盛大壮观的景象,前人的描述(已经)很详尽了,4、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登上这座楼啊,就会产生被贬离京,怀念家乡、担心诽谤、害怕讥讽的情怀,(会觉得)满眼萧条景象,感慨到极点而悲伤了
24、啊。5、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这时)登上这座楼啊,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爽快,光荣和屈辱都被遗忘了,端着酒杯,吹着微风,那是喜洋洋的欢乐啊。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7、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忧虑之前先忧虑,在天下人快乐之后才快乐 8、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看了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9、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感情,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心情。,五、拓展延伸,1、如何理解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话?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的看法?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复习之课标必背11篇古文练习 中考 复习 课标必背 11 古文 练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2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