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课件.ppt
《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ICC置管术后常见并发症护理课件.ppt(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PICC常见并发症及护理,肿瘤科三病区 马玉君2017-4-9,何为PICC,外周穿刺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从外周静脉穿刺插管,其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导管,通常长度为55-65cm。为患者提供中、长期的静脉输液治疗(7天至1年),上腔静脉,锁骨下静脉,PICC适应症,高渗药液:如浓度10%的葡萄糖、TPN有刺激性药物的治疗(化疗药物等)长期静脉输液治疗压力输液外周静脉条件差23-30周的早产儿(极低体重儿1.5kg),PICC禁忌症,已知或怀疑有全身感染或全身感染源的患者缺乏外周静脉通道的患者既往在预定插管
2、部位有放射治疗史、静脉血栓形成史、外伤史或血管外科手术史的患者,患者预插管部位不能完成穿刺或固定乳癌术后患侧手臂的血管无法合作的患者严重的出、凝血障碍患者的体形不适合预置入的器材确诊患者或疑似对器材的材质过敏,PICC穿刺时的并发症、原因及处理,1、渗血、血肿 原因:导入鞘过大,穿刺不当、创伤性 穿刺、静脉损伤、血小板计数低、有出血倾向的病人、抗凝治疗(如服用阿司匹林)的病人、化疗病人(凝血机制障碍,营养不良,血浆蛋白降低),穿刺后活动过度,1、渗血、血肿,处理:穿刺后24小时避免过度活动;安装完毕后于穿刺点加压止血;有出血倾向病人术后第一个24小时采取加压敷裹,敷料湿了及时更换敷料;必要时给
3、予止血剂。,2、心律失常 原因:与导管尖端位置过深刺激上腔静脉神经丛有关;病人体位改变或测量静脉长度不准确,导管进入右心房。处理:退出导管少许,观察病人情况。预防:准确测量静脉长度,递管动作轻柔,3、刺激神经 原因:由于穿刺过深而刺激血管周围神经或穿过静脉瓣刺激瓣膜神经处理:避免穿刺过深;避免在静脉瓣处进针,4、空气栓塞,原因:未及时上肝素帽,空气进入血液系统,空气意外注入。表现:胸痛,气急,低血压,脉速,意识改变,休克甚至死亡处理:预防为主,处理包括体位(头低足高左侧卧位)、通知医生、监测生命体征,5、导管异位 原因:病人体位不当;选择头静脉穿刺;异常静脉解剖位置;既往手术史或外伤史;测量误
4、差处理:尽量避免在头静脉穿刺;改变体位;导管进入颈静脉可用20ml生理盐水快速冲管;可以走楼梯数次,或者等24h由于重力影响,血液的流动,90导管会自己下来。,6、送管困难 表现:阻力感,无法送管、导管皱起或蛇样弯曲原因:选择头静脉穿刺;病人体位不当;选择远端静脉,血管小、静脉瓣多;静脉疤痕;静脉分叉;病人情绪紧张。处理:等待,放松。在腋窝处扎止血带后送管;一边输液一边送管。重新穿刺。预防:尽量不在头静脉穿刺;选择肘窝下两横指处进针;,7、拔导丝困难 原因:强行送管,导管扭曲所致;在生理角度处;处理:不得强行送管;如遇阻力,调整穿刺时的体位,暂停1-2分钟后轻力拔出导丝8、穿刺入动脉 处理:拔
5、管,PICC穿刺后的并发症、原因及处理,静脉炎:机械性、血栓性、药物性感染血栓堵管导管断裂或破损局部皮疹肉芽组织增生,静脉炎分类(按发生分类):,机械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拔针后静脉炎,静脉炎分级,级别 临床标准 0 没有症状 1 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 2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 3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所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 4 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所状物形成,可触及的静脉条索状物长度大于2.5cm,有脓液流出,静脉炎,临床表现:沿静脉走行发红、肿胀、疼痛有时可以表现成局限症状-严重时触及条索状静脉,定义:机体对于外
6、来物质的反应产生的静脉无菌性炎症。最初常见后于穿刺后第一周(3-7天)原因:选择的导管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当;穿刺侧肢体活动过度;穿刺、置管过程中穿刺鞘和导管对静脉内膜、静脉瓣机械性摩擦刺激;导管尖端位置;病人状况;头静脉置入。,1、机械性静脉炎,机械性静脉炎,处理:在局部给以隔湿热敷,每天4次,每次20分钟,连续2-3天。抬高患肢,促进静脉的回流,缓解症状抗炎消肿药物:芬必得,扶他林软膏,如意金黄散,铁箍散,喜疗妥,静脉炎软膏等一些理疗仪器的使用(注意要恒温)当出现局部触痛时让病人经常观察局部变化若天后未见好转或更严重应拔管,机械性静脉炎,预防:穿刺前做好心理护理,降低应激反应穿刺中保持与病人
7、的良好交流穿刺中避免手套接触导管送管中动作轻柔,尽量匀速穿刺后常做握拳动作,、化学性静脉炎,原因:刺激性药物、PH或渗透压超出正常范围、不合理的稀释、快速输注、微粒、留置时间与导管尖端位置预防:确定导管尖端位置;充分血液稀释;合理药物稀释;滤器使用处理:通知医生;拔管,3、血栓性静脉炎 原因:穿刺时血管的内膜损伤(血管内膜形成血栓);选择导管的型号和血管的粗细不当(导管外周形成血栓);封管技术(导管尖端及导管内形成血栓)临床表现:手臂、肩膀、颈、面部肿胀,疼痛。手臂,颈部静脉扩张。皮肤颜色改变。肢端麻木,呼吸困难或心动过速。,血栓性静脉炎,处理:通知医生,静脉造影尿激酶溶栓拨管(医嘱),4、细
8、菌性静脉炎,原因:不正确洗手;不正确的皮肤消毒;未遵循无菌技术;穿刺时污染导管;敷料护理不良预防:严格无菌技术通知医生,根据成因处理;培养;抗生素;拔除导管,5、拔针后静脉炎,原因:1.老年人皮肤、组织松弛,拔针后不能马上愈合2.拔针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造成感染预防:1.选择导管柔软的留置产品2.避免在关节部位穿刺3.拔针后及时进行消毒,覆盖无菌物品,提醒病人要防水4.老年人特别要注意伤口防护,6.导管断裂或破损 原因:体外部分:未预冲导管,撤导丝时划伤导管,不正确的固定或换药不当;高压注射泵体内部分:损伤的导丝划破导管;(送导管时镊子损伤导管),6.导管断裂或破损,处理:(体外部分断裂予以修复
9、)体内断裂设法固定导管,用手指压迫导管远处的血管,或用止血带绑住腋下,病人制动,通知医生,必要时静脉切开/血管介入取出断裂之导管。,预防为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局部感染隧道感染全身感染,7.感染,局部感染,临床表现:-局部红肿,硬结-局部触痛-局部皮温升高-局部脓性分泌物(针眼2CM内),隧道感染,临床表现:局部红、肿局部触痛隧道式导管周围2cm的组织硬结,全身感染,临床表现:-寒战-发热-头痛,背痛-低血压-恶心,呕吐等,感染的原因,长期住院无菌操作,洗手病人的状况(如免疫力低下病人)护理措施(敷料更换频率?皮肤消毒?),无菌屏障中央静脉插管 细菌定植 菌血症 手套、口罩小铺巾(OR)23%4
10、%无菌手术衣、手套、口罩 11%1%大铺巾(SICU),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感染处理,预防为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1、局部及隧道感染的处理:加强换药,穿刺点涂百多邦,酌情口服抗生素。2、全身感染的处理:停止从该管道输液 通知医生,血和管尖培养。拔除导管,静脉用抗生素。,CR-BSI的检验与诊断1,血液培养注意事项:需抽取两次血。一次由静脉导管抽取或尖端培养,一次由对侧外周静脉抽取血液进行培养,抽取血液至少10ML。,导管移位 原因:病人过度活动;严重呕吐;胸腔压力改变;不恰当的导管固定,导管意外外移临床表现:滴速减慢;输液泵警报;无法抽到回血;外露刻度增加;输液时疼痛、呼吸困难、听觉异常,导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PICC 术后 常见 并发症 护理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25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