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复习正午太阳高度及应用课件.ppt
《专题复习正午太阳高度及应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复习正午太阳高度及应用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太阳高度和正午太阳高度,判断:正午太阳高度一定是90;,90一定是正午太阳高度。,(一)概念 1.定义 00 h 900 2.表现形式 如:图1、图2、图3,P,o,M,画出并计算:P 点的正午太阳高度,H=900(-),图3,此时:A、B、C的太阳高度:A 00 B 00 C 00标出此时太阳高度为90的点。,=,(二)太阳高度分布,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绘出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北极圈、北极点五地夏至日的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三)太阳高度日变化,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示意图,实线为等太阳高度线完成,(1)此时,北京时间为A.7时 B.15时 C.21时 D.
2、17时(2)若两点经度相同,两点纬度相同,则此刻的太阳高度()AB CD(3)此时Q点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图是,D,D,例:等太阳高度线问题,知识依托:,某一时刻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时间的计算,太阳直射点,N,二、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纬度差的计算:同半球相差,异半球相加.,H=90纬度差 即:H=90,2.极昼区和极夜区:(1)极点:正午太阳高度等于直射纬度 且全天不变(2)刚好出现极昼的纬度:正午太阳高 度等于直射纬度的2倍(3)已经出现极昼的纬度:正午太阳高度与零时太阳高度的和等于直射纬度的2倍3.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值,例:下图为某地一天中太阳高度的变化图,回答12
3、题。1该地的地理纬度是 A30N B75N C60N D8326N2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那一天的太阳高度日变化曲线是下图中的,0时的太阳高度为0,说明该地刚好发生极昼(即极昼区的最低纬度)。极昼(极夜)区的最低纬度与直射点的纬度互余。极昼区最低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2X直射点的纬度,4.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例:(09浙江省)1如图,当a,c值相差20时,该地的纬度值为A23N B63 NC43.5N D27 N,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正午太阳高度/度,B,下图中N为北极点,AB为晨错线的一段,且B为晨昏线与某一纬线的切点,这一天B点最大太阳高度为40B、C在同一经线上,读图,完
4、成13题。,1A点位于()A昏线上 B晨线上C可能在昏线上,也可能在晨线上D昏线和晨线的交点上2B点的纬度是()A6634 B70 C75 D803位于NB之间的任意点C此时太阳高度最可能是()小于051525A B C D,A,B,B,由 H=90可知:从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某地与太阳直射点相差多少纬度,正午太阳高度就相差多少度。(两地纬度差就等于其正午太阳高度差),1.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变化规律,三、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规律,0,2326N,2326S,6634N,6634S,90N,90S,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
5、化,分布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90,例:读下图,这一天,甲、乙、丙、丁四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80、60、40、20,那么就纬度而言,判断下列说法哪个正确?A.甲地可能在南半球也可能在北半球B.丙地纬度可能高于也可能低于乙地C.乙地自转线速度可能小于也可能等于甲地D.丁地肯定在寒带范围之内,C,绘出200N、北回归线、300N、北极点四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示意图,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太阳高度,时间,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春分,90,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2.正午太阳高度的季节变化规律。,南北回归线之间:,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冬至日达到最小值;,夏
6、至日达到最小值,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赤道以北,两次直射时为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90,冬至日达到最小值;赤道上,两次直射时为最大,两至日最小,正午太阳高度为6634;赤道以南,两次直射时为最大,夏至日达到最小值。,结论:直射点移来正午太阳高度增大,直射点移去正午太阳高度减少,例:读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年变化折线图,回答:,根据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判断该地可能位于:A、北回归线以北地区B、北回归线以南,靠近北回归线的地方C、南回归线至赤道之间D、南回归线至南极圈之间的南温带,B,高考对接:(07宁夏卷)我国某校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把世界上四地年内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及方向绘成简图,回答:,1可能
7、反映该学校所在地正午太阳高度年变化及方向的是ABCD,2当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时A地球公转的速度较慢B其他三地正午太阳所在方向不同C该学校所在地天气炎热D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北返,.,C,D,在图7中,赤道上P点与经线上Q点的正午太阳高度相等,P点位于O点以西,弧OP与OQ相等。完成45题。,4此时AP地为正午 BQ地昼长大于P地 C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D太阳直射点将北移5当P地位于O地最西时,P地经度为A153EB1765EC17175WD113W,B,A,1.确定时间: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时。2.确定纬度:H=90-纬差(所求点和直射点之间
8、的纬度距离)。3.确定房屋朝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始终位于北方,房屋朝北。4.判断日影长短及方向:正午太阳高度越高,日影越短,且日影方向总是背向太阳。5.计算楼间距:一般来说,纬度越低,楼间距越短;纬度越高,楼间距越大,6.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要最大地利用太阳能,应使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面与太阳光热垂直。故热水器与地面的夹角等于该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例1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立杆见影的方法,逐日测中午太阳高度,并根据记录画在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记录太阳在a位置时,测算正午太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专题 复习 正午 太阳 高度 应用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235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