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矩分配法两个例题课件.ppt
《力矩分配法两个例题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矩分配法两个例题课件.ppt(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与前面两章比较说明力矩分配法的优缺点。本章所介绍的力矩分法只适合于连续梁及无侧移刚架的计算。由于力矩分配法是以位移法为基础的,因此本章中的基本结构及有关的正负号规定等,均与位移法相同。如杆端弯矩仍规定为:对杆端而言,以顺时针转向为正,逆时针转向为负;对结点或支座而言,则以逆时针转向为正,顺时针转向为负;而结点上的外力矩仍以顺时针转动为正等。,第一节 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一、名词解释,表示杆端对转动的抵抗能力。,1、转动刚度S:,在数值上=仅使杆端发生单位转动时需在杆端施加的力矩。,SAB与杆的i(材料的性质、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杆长)及远端支承有关,,2.传递系数C 对于单跨超静定梁而言,当
2、一端发生转角而具有弯矩时(称为近端弯矩),其另一端即远端一般也将产生弯矩(称为远端弯矩),如图所示。通常将远端弯矩同近端弯矩的比值,称为杆件由近端向远端的传递系数,并用C表示。,显然,对不同的远端支承情况,其传递系数也将不同,下面表示的是三种单跨超静定梁的传递系数,MAB=4 iAB A,MBA=2 iAB A,MAB=3iABA,MAB=iABA,MBA=-iAB A,二、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下面,我们以具有结点外力矩的单结点结构为例,说明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利用结点A(图b)的力矩平衡条件得,M=MA1+MA2+MA3=(SA1+SA2+SA3)A,所以,A=,将所求得的A代入前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力矩 分配 两个 例题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18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