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行第25节课(仅供参考)教学提纲课件.ppt
《前行第25节课(仅供参考)教学提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行第25节课(仅供参考)教学提纲课件.ppt(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前行第25节课(仅供参考),课前顶礼,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人天之中人易得,无念见谛智慧地,获得人身易成就,深藏金刚乘道果,故说殊胜暇满身,乃为诸乘法所依。,大圆满心性休息颂,全知无垢光尊者造 索达吉仁波切译,第一品 暇满难得,(续前),前行第25节课,共修安排,复述:师兄串讲:师兄回答:第1题 师兄 第2题 师兄 第3题 师兄 第4题 师兄,第24节课 科判,复述第24节课,第24节课 内容,复述第24节课,第25节课 科判,前 行 广 释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第25节课 内容,
2、前 行 广 释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第25节课 原文,前 行 广 释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所以说,如果详详细细地观察自相续,那么单单具足十八暇满也必定有相当大的困难。即使获得了闲暇,但是十圆满完整无缺具足的人恐怕还是寥寥无几。尽管已经得到了人身,并且诸根完好无损,也有幸生在了中土,但是如果入于业际颠倒的邪道,不信仰佛教,那就只具备三圆满。如果后两者其中之一不具足,就只具足四圆满。尤其是做到业际无倒非常困难,如果三门造恶业,一切所作就是为了今生的目标,虽然被人们共称为贤者或智者,但实际上也是属于业际颠倒之人。,第25节课 原文,前 行 广 释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五种他圆满中,虽然佛已出世并传讲妙法,
3、佛法也住留于世,但如果自己没有进入佛门,那就只具足三种圆满。尽管皈入了佛门,但只是表面上求点法或得点法的人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佛教徒。作为真正趋入解脱道者,必须要了知轮回一切的一切无有任何实义而生起无伪的出离心。而身为步入大乘道的行者,还必须在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至少也要对三宝有“纵遇命难也不退转”这样坚定不移的诚信,如果没有这种决心,那么仅仅是装腔作势地诵读经文、身上穿着僧衣等等也不一定就是真正的佛教徒。因此,如理如实正确无误地了知、观察暇满之自性至关重要。,第25节课 原文,前 行 广 释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丁三、思维难得之喻:佛在经中说:在波涛汹涌的海面上漂浮的木轭孔与海底盲龟颈相遇极为
4、困难,而得到人身与此相比更是难上加难。意思是说,假设整个三千界变成一大海洋,在海面上有一连接耕牛角用的木材,通称为木轭,在它的上面有一孔隙。木轭随着波浪刹那不停地四处飘荡。在海底有一只盲龟,每一百年上升到海面一次。可想而知,这两者相遇必然十分困难,因为无心的木轭没有寻找盲龟的念头,而盲龟也不具备能看得见木轭的眼睛。当然,如果木轭静止在一处,它们也有可能相遇,可是它却一刹那也不停留。同样,假设盲龟经常游在海面,它们也有相遇的可能性,可是它每百年才浮到海面一次,所以这两者相遇相当困难。但是凭着偶尔的机缘,盲龟的颈也可能进入木轭的孔隙内,而获得暇满人身比这更为困难。依据经中所说的意义,怙主龙树对乐行
5、王教诫道:“大海漂浮木轭孔,与龟相遇极难得,旁生转人较此难,故王修法具实义。”寂天菩萨也说:“人身极难得,如海中盲龟,颈入木轭孔。”此外,涅槃经等佛经中也以“光壁撒豆,颗粒难留”以及“针尖堆豆颗粒不存”等比喻加以说明。由此,我们应当深刻地认识到人身实在是得之不易。,前行广释第25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所以说,如果详详细细地观察自相续,那么单单具足十八暇满也必定有相当大的困难。即使获得了闲暇,但是十圆满完整无缺具足的人恐怕还是寥寥无几。尽管已经得到了人身,并且诸根完好无损,也有幸生在了中土,但是如果入于业际颠倒的邪道,不信仰佛教,那就只具备三圆满。如果后两者其中之一不具足,就只具足四圆满。尤其是
6、做到业际无倒非常困难,如果三门造恶业,一切所作就是为了今生的目标,虽然被人们共称为贤者或智者,但实际上也是属于业际颠倒之人。,共同外前行,暇满难得,丙一(暇满难得),前行广释第25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共同外前行,暇满难得,丙一(暇满难得),在十八暇满中,八种闲暇容易获得,比如自己没堕入三恶趣,也没有生于长寿天,依靠人而安立的四种闲暇也不难具足。,三、完整无缺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极其难得,(一)八种闲暇相对容易获得,地狱,饿鬼,旁生,长寿天,佛不出世,边地,持邪见者,喑哑,六道:其余四道思维:无瑕之因无瑕持续时间,人道:从时间、环境、见解、意根上安立思维:无暇之因,思维:反复观想自己未堕于八无暇
7、中,并且已获得暇满人身,应当心生欢喜而精进修法。,地狱饿鬼及旁生,边鄙地及长寿天,邪见不遇佛出世,喑哑此等八无暇。,前行广释第25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共同外前行,暇满难得,丙一(暇满难得),从五种自圆满来分析:尽管对大多数佛教徒而言,获得人身、诸根俱全、生于中土并不难,但如果业际颠倒(变成妓女等低劣种姓,或不信因果的持邪见者)、不信佛教,那五种自圆满中就只具备三种了。如同车有四个轮子,倘若三个轮子都具足,而前轮爆了的话,不可能在高速公路上奔驰。同样,假如其他三圆满都具足,但相续中生起了邪见,或者不信仰佛教,那学佛一事也无法成办。,三、完整无缺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极其难得,(二)五种自圆满难以圆
8、满具足,为人根足生中土,业际无倒信佛法。,五种自圆满难以同时具足,前行广释第25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共同外前行,暇满难得,丙一(暇满难得),退一步说,如果具足了四圆满,业际颠倒与不信佛教中只有一者不具足,这行不行呢?也不行。尤其是生为业际颠倒者,即使没有造诽谤佛法、摧毁佛教等滔天罪业,但假设身口意三门无恶不作、为非作歹,或修行、念经、转绕、朝拜神山等一切所为只为了今生利益,那虽然被称为贤者、智者,实际上也属于业际颠倒之人。,三、完整无缺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极其难得,(二)五种自圆满难以圆满具足,为人根足生中土,业际无倒信佛法。,尤其是做到业际无倒非常困难,前行广释第25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共
9、同外前行,暇满难得,丙一(暇满难得),尤其是做到业际无倒非常困难,一切所作就是为了今生的目标,虽然被人们共称为贤者或智者,但实际上也是属于业际颠倒之人。,我见过有些所谓的高僧大德,他们言谈举止中,关心的全是眼前的事情,一提到来世,脸上就流露出不在乎的神情,认为即使来世存在,也不应该为此奋斗,而应当为了现世奋斗,如今有这种想法的大有人在。,作为一般老百姓和普通信众,多数学佛也是为了求平安、家庭和睦、升官发财,所作所为唯一贪执今生利益。,出家人,在家人,若如此,即使你是大和尚,或者大居士、大施主、大慈善家,实际上也入于了业际颠倒之流。为什么呢?因为你的目标只是今生,相续中不可能有出离心和菩提心。,
10、(二)五种自圆满难以圆满具足,前行广释第25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共同外前行,暇满难得,丙一(暇满难得),三、完整无缺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极其难得,尤其是做到业际无倒非常困难,在座的道友们,无论是出家人还是居士,每个人都想一想:自己学佛到底是为了什么?倘若只为了今生保平安,逃避现实的一些困扰,或者没有任何目标,在无记状态中得过且过,从不希求来世解脱,这样的话,就算你被公认为了不起的智者大德,实则连十圆满中“业际无倒”这一条也不具足。作为一个修行人,对来世的重视应当大于今世。你们不妨也看看自己:追求的目标是今生还是来世?在这二者之间,你打的是什么符号?大于号、小于号,还是等于号?“希求今生就是业际
11、颠倒”这句话,对很多人来讲也许是当头一棒,理应值得深思反省。一个人若不懂得自我反省,就跟旁生没有差别了。,(二)五种自圆满难以圆满具足,前行广释第25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共同外前行,暇满难得,丙一(暇满难得),三、完整无缺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极其难得,尤其是做到业际无倒非常困难,形象上的学佛、做法事,我们不大赞叹,我们赞叹的是成为名副其实的修行人,否则,一生中全是为了今生利益而奔波忙碌,这没有太大意义。假如只为了今生,那就是业际颠倒者,绝不能这样。以后为了来世的解脱,还是要做些准备,否则,只盯着人生几十年,目光就太短浅了,应该想到:我是希求解脱者,名闻利养没有什么价值。上师如意宝常谆谆教诫说:
12、“今生和来世相比起来,我更重视来世。虽不敢说百分之百是为了来世,但大多数都是为来世的解脱做准备。”,(二)五种自圆满难以圆满具足,前行广释第25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五种他圆满中,虽然佛已出世并传讲妙法,佛法也住留于世,但如果自己没有进入佛门,那就只具足三种圆满。尽管皈入了佛门,但只是表面上求点法或得点法的人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佛教徒。作为真正趋入解脱道者,必须要了知轮回一切的一切无有任何实义而生起无伪的出离心。而身为步入大乘道的行者,还必须在相续中生起无伪的菩提心,至少也要对三宝有“纵遇命难也不退转”这样坚定不移的诚信,如果没有这种决心,那么仅仅是装腔作势地诵读经文、身上穿着僧衣等等也不一定就是
13、真正的佛教徒。因此,如理如实正确无误地了知、观察暇满之自性至关重要。,共同外前行,暇满难得,丙一(暇满难得),前行广释第25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共同外前行,暇满难得,丙一(暇满难得),从五种他圆满来分析:五种他圆满中,虽然佛已出世、传讲妙法、佛法还没隐没,但如果自己没有皈入佛门,一种圆满就不具足了;既然没有皈入佛门,善知识慈悲摄受也就谈不上,这样一来,两种圆满都不具足了。五种他圆满中若只剩下三种,学佛绝不可能成功。有些人虽已皈依佛门,被善知识也已摄受,可是心经常反复不定,一旦对法失去了兴趣,天天靠外力来约束,也是不现实的,到了一定时候,你的“老虎皮”就会脱掉,显露出原有的丑陋面目。因此,在座
14、的法师也好、居士也好,内心中对法要有所认知,否则,整天都依赖上师或道友提醒,自己却没有坚定的信心,最终会不会从佛教团体中退出也不好说。,三、完整无缺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极其难得,(三)五种他圆满难以圆满具足,如来出世与说法,佛法住世入圣教,为利他故心悲愍。,五种他圆满难以同时具足,前行广释第25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共同外前行,暇满难得,丙一(暇满难得),三、完整无缺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极其难得,即便皈依佛门,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佛教徒,尽管你皈入了佛门,若只是表面上得点法,也算不上是真正的佛教徒。很多人认为,自己办了皈依证、取了法名,在某某上师面前得过灌顶、求过法,就是实至名归的佛教徒。其实这也不一
15、定。为什么呢?因为大乘法和小乘法并没有落实到你的行动上,你内心中尚未生起这样的信念。所以,你自认为是佛教徒,也不一定是佛教徒。名相上的佛教徒,也不是真实的佛教徒,为什么呢?因为在他相续中,大小乘的信念并没有生起来。,(三)五种他圆满难以圆满具足,前行广释第25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共同外前行,暇满难得,丙一(暇满难得),三、完整无缺具足十八暇满的人身极其难得,即便皈依佛门,也不一定是真正的佛教徒,身为步入大乘道的行者,还必须生起无伪的菩提心,发愿利益天下无边的一切众生。,(三)五种他圆满难以圆满具足,从大乘角度分析,前行广释第25课索达吉仁波切 宣讲,共同外前行,暇满难得,丙一(暇满难得),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前行 25 节课 仅供参考 教学 提纲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180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