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业经营风险分析.doc
《混业经营风险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业经营风险分析.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混业经营风险分析摘 要本文通过讨论金融产业混业经营的历史背景,影响作用,在世界和我国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混业经营的一些现状,并重点对混业经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同时初步探讨了规避风险的方法,就如何更好的在我国实现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过渡提出了个人看法。本文包括以下五个方面:一、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涵义及对比二、混业经营在我国的发展状况三、混业经营风险四、风险控制五、走中国特色混业经营之路关键词:混业经营 风险 风险控制ABSTRACTIt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the financial mixed management,and
2、 the development of it of the world and our country. Meanwhile, the author also analyses the problems in practice and resolves them. It will be beneficial to the reality.This thesis can be divided into five parts:Firstly,it gives an introduction of the financial mixed management and the sub-sector m
3、anagement.Secondly, it shows how mixed management developed in China.Thirdly, it gives the risks that mixed management brings.Fourthly,it discussed how to avoid these risks.Lastly, it discussed how to develop mixed management in China in a better way.Key words: mixed management;risk;risk aversion 目
4、录一、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涵义及对比1二、混业经营在中国2(一)我国分业经营弊端2(二)目前我国已有部分“混业经营”的例子3(三)在我国推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3三、混业经营风险分析4(一)资本安全风险4(二)信息不对称风险4(三)高财务杠杆风险5(四)内部交易与关联交易风险5(五)操作风险5(六)监管风险5(七)同业竞争风险5(八)风险传染6(九)系统性风险及新技术风险6四、浅谈混业经营风险规避6(一)在宏观层面上,要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金融监管6(二)在中观层面上,要加快推进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进程7(三)在微观层面上,金融控股公司要加强内控制度建设7五、走中国特色的混业经营发展之路8六、结语9
5、主要参考文献10混业经营风险分析一、混业经营与分业经营的涵义及对比所谓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金融业的混业经营是指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机构的业务互相渗透、交叉,而不仅仅局限于自身分营业务的范围。分业经营则是指金融机构仅从事一项业务。混业经营制度的特征是国家对商业银行的经营范围如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业务、短期信贷与长期信贷业务、银行业务与非银行业务之间不作或很少作法律方面的限制。而分业经营是一种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分别设立机构独立经营业务的经营方式。目前,混应经营一般可分为三种模式:全能银行
6、模式全能银行模式以德国为代表,还包括它的邻居瑞士和荷兰、卢森堡、奥地利等国。这些国家的商业银行可依法从事包括接受存款和发放贷款、交易各种金融工具和外汇、承销债券和股票经济业务、投资管理和保险在内的一系列金融服务。银行母公司模式银行母公司模式以英国为代表。这类银行允许商业银行在符合一定的条件下,成立子公司,或由其控股公司成立的子公司兼营其他业务。即商业银行要进行投资银行业务时,必须以原银行为母公司,另外成立一家子公司。在此模式下,银行股东要影响证券公司,必须派人员参加该公司的董事会。当证券子公司需要融资时,第一个会找银行母公司帮忙。当子公司因经营不当而亏损时,只影响银行的转投资利益,不会影响银行
7、本业。银行从子公司享受的利润和承担的风险也是相对的,子公司的收益影响银行业外收入。金融控股模式该模式以美国为代表。 金融服务现代化法从法律上规定银行不允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如果商业银行想从事投资银行业务,应以控股公司形式,在同一机构框架内通过相互独立的子公司来从事其他金融业务。美国联邦法律规定银行本身或有直接投资关系的子公司不得经营证券业务,但银行控股公司另设立的子公司,则可在限定范围内经营证券业务。该经营模式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最为灵活的种类。混业经营制度通过多样化、综合化的业务经营,可以分散风险。相较于分业经营,混业经营还具有一些特有的优点:1混业经营增强了银行业对金融市场变化的适应性。
8、从业务开发来看,全能银行的多元化经营为银行的金融产品创建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从而极大的增强了商业银行对金融市场变化的适应性。2混业经营通过银行内部之间的业务交叉,提高了服务效率,特别是针对中小客户时,成本降低更为明显,有利于增强竞争力。3混业经营可使商业银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降低社会成本,促进金融机构的竞争,有助于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经济效率。4从政府的角度看,混业经营精简了金融机构,便于当局进行监管。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的协调配合加强,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二、混业经营在中国自20世纪90年代起,世界各国尤其是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逐步放弃了分业经营的商业模式,转而向现代金融混业经营模
9、式发展,这也使得混业经营成为世界金融的主流发展方向。90年代初期我国也曾实施过混业经营的经营模式,但由于监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巨大的漏洞,使得金融产业一片混乱,同时滋生了贪污腐败等社会问题,我国相关部门只得出台相应法律法规确定了中国金融产业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制度。但随着世界经济大潮的发展,分业经营已经明显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尤其是在我国加入了世贸组织之后,分业经营模式已经不能跟上世界金融业的脚步,逐步显现出疲态,因此,进行混业经营改革又一次被提上日程。(一)我国分业经营弊端金融市场是由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组成的,二者之间及其内部各个子市场之间必须通过合理渠道相互沟通,协调发展。因此,并不存在严格意
10、义上的分业经营。但中国的现实情况却是分业经营,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同时也损害了货币政策的效力,从这个层面上来说,也应该施行混业经营。其次,在中国目前的分业经营体制、分业监管体制下,可能会存在一些监管盲点,如根据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协议,中国能够自主选择分业经营的金融体系,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也必须遵照中国分业经营规定,但由于这些从事分业经营的外国公司的母公司是混业经营,这样国内监管部门在监控本行业的一些指标时,比如资本充足率,就可能存在疏漏。这是因为,对于国外混业集团来说,其同一笔资金可以用做在国内经营的不同分业经营机构的抵御风险的准备金,这就形成了监管盲点。无论从理论分析
11、还是现实紧迫感来看,中国商业银行都存在混业经营发展的必要性(二)目前我国已有部分“混业经营”的例子(1)1995年,建设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合作成立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建行拥有42.5%的控股权。作为一家投资公司,其业务涉及企业重组、证券承销、证券自营、投资咨询等活动。这是我国银行业进入证券业的最早例证。该公司已经为中国电信、北京控股等国内企业在香港上市完成推荐和承销工作,并取得我国内地A股的承销权。(2)1997年,中国银行成立中银国际,业务涉及股票承销、证券二级市场业务、兼并收购、企业重组、项目融资、资产管理等。(3)平安集团以保险业为主业的金融控股集团的混业经营。2001年12月后,中国
12、保监会批准的平安保险的分业方案,原平安保险股份公司更名为平安保险(集团)公司。2003年下半年,平安集团收购了福建亚洲国际银行,且可能更名为平安银行。现在,平安集团已成为集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业务为一体的大型金融控股集团。(4)中国光大集团由中国光大(集团)总公司和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组成,是以经营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为主体的国有特大型企业集团公司,管理着全资、绝对控股、相对控股、合资参股的60家左右的企业和项目。它拥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信托三大机构。同时持有申银万国79%的股权,还拥有在香港上市的3家子公司:光大控股、光大国际和香港建设公司。它还和加拿大的保险公司联合组建了合资
13、保险公司。光大集团的业务已渗透到了金融业的各个领域。(5)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12月,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中国中信集团公司出资设立的国有独资有限责任公司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经批准成立的金融控股公司。中信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将对中国中信集团公司的下列金融类子公司行使股东权力。包括:中信实业银行、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中信信托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信诚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中信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信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以及香港的中信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这几家公司的成功运营更加证明了混业经营在中国的适应性、优越性和发展性,为中国商业银行全面向混业经营模式过度提供了
14、良好的参考典范。(三)在我国推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是金融业应对加入WTO后来自外资金融机构竞争压力的需要,实施混业经营,达到金融同业之间的业务合作,必将有助于提高金融机构的整体效益。混业经营是优化中国金融企业资产结构、降低资产风险、提高经营绩效的需要,实施混业经营才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实现资源充分、合理配置。中国经济和金融产业的发展具备金融混业经营的条件,已有案例充分论证了其可行性。金融混业经营是打破我过国五大国有独资银行垄断的需求,是实现中小型银行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总而言之,中国传统的分业经营模式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市场要求,难以符合商业银行国际化、多元化的趋势,难以为中国
15、国内金融行业在国际竞争之中提供更多的生存力和竞争力,因此在中国推行混业经营已经是势在必行。改革不但意味着理念、方法的更新,更意味着新的挑战和风险,因此,在我国发展混业经营的道路上不能盲目模仿,更不能盲目乐观,应该依据现阶段我国经济市场的基本状况脚踏实地,有条不紊的进行。三、混业经营风险分析如上文中所说,混业经营模式的出现不仅仅促进了中国金融产业、商业银行业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原本简单的市场带来了更加复杂的组织结构、内部控制以及全新的风险,如若不能很好的认识和控制这些风险,并加强监管,很有可能适得其反,将原本的巨大进步变成一场金融灾害。个人认为混业经营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资本安全风险
16、资本是金融机构抵御风险的最后一道防线,是金融机构债务的最终保证,是金融机构属于高杠杆行业,维持最低资本保证,对维护债权人利益,保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有重要意义。由于混业经营要求金融机构参与多个金融领域,因此,非常容易出现资本不足的情况。当前由于我国三个监管部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之间在机构市场准入时的股权资金监管上缺乏协调,有些母公司、子公司之间互相持股,股权结构混乱,因此,在金融机构资本充足问题上隐藏着很大的风险。(二)信息不对称风险虽然我国金融控股集团在一定程度上因范围经济、规模经济而形成外在的正协同效应。但是,这种正向效应如果管理不好,可能会导致负面效果。这是因为,金融控股公司规模愈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业经 风险 分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17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