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资料康师傅VS家乐福的博弈(word)可编辑.doc
《论文资料康师傅VS家乐福的博弈(word)可编辑.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文资料康师傅VS家乐福的博弈(word)可编辑.doc(5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康师傅称家乐福欲抽成涨幅一半 涨两毛扣一毛2010年12月22日昨日,康师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已经谈过一段时间,但是没有进展。我们产品要涨两毛,家乐福要扣除其中1毛,这是我们不能接受的。”虽然双方的谈判之门并未关闭,但要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尚存在一定难度。上述人士还表示,康师傅的涨价是针对所有卖场的,在其他卖场的加价已经完成,事实上一定范围的返点康师傅并不是不能接受。对于这一说法,家乐福相关人士以不知情为由未予置评。尽管家乐福方面一再强调双方的断货纠纷是由于家乐福不接受康师傅涨价所致,并一直表示在积极与康师傅进行和谈,但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获悉,与沃尔玛、欧尚等同业需
2、要保持低价不同,家乐福对供应商产品价格的涨跌并不是很在意,其最关心的是可以从供应商处获得多少分成及相关收费。比如同品牌的同一款纸巾,在家乐福的价格可能会比同业贵25%,只要双方谈妥扣点即可。另据接近该事件的人士透露,家乐福通过管制货物的方式向供应商施压并非首次,“所谓管制货物就是指家乐福方面停止向供应商下单,这样供应商货物就无法进入家乐福系统。直到双方谈妥家乐福才继续进货。”该人士透露,一年中往往会有超过30种商品遭遇“管制”。由于库存起到了一定缓冲作用,因此这些矛盾并不会立刻在终端体现,“但康师傅货物周转率较快,因此双方矛盾才会被激化。”持续僵持状态中,家乐福的存货已很难继续支撑。据家乐福内
3、部人员透露,由于康师傅是家乐福方便面产品中占最大销售份额的品牌,目前库存已不多,不确定还能坚持到何时。但康师傅并不担心目前的僵局。康师傅上述人士透露,全国现代商超渠道仅占公司销售总额的15%,而家乐福只是其中的一家,暂时的缺位并不会影响公司业绩。“我们在家乐福卖货是亏损的,家乐福对康师傅而言主要是一个货品展示的作用。”上述人士表示。康师傅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当季公司毛利率同比下跌5.17%,然而当季度公司溢利却同比上升34.33%,每股溢利从去年同期的2.64美分上涨为3.59美分。康师傅方面对此的解释为管理和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及规模效应。与此同时,据ACNielsen今年9月数据,康师傅方便面销
4、售量与销售额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上升至44.5%及57.6%,其中容器面和高价袋面销售额的占有率分别为69.8%及72.2%,稳居市场领先地位十余年,中价袋面亦处领导地位,取得72.3%的市场占有率。这些都是康师傅强势的底气。不少零售同业表示,在与康师傅、可口可乐、宝洁等强势供应商谈合作时,零售商都不敢提太高扣点,甚至近乎没有扣点,对方还对进货量和付款期有严格限制,比如宝洁会要求某些零售商每次进货量必须达到600箱,且账期仅7天,否则就断货,一些规模较小的卖场只能联合进货。因此,康师傅事件让诸多零售商深度思考与大型供应商的合作问题。家乐福担心康师傅断供引发蝴蝶效应2010年12月17重划利益切割点
5、 康师傅家乐福“停战和谈”贺文经过近一周的高密度媒体曝光,一度僵持的当事双方康师傅与家乐福,终于有望坐到一起。在12月15日双方都借媒体示意愿通过谈判解决分歧之际,本报获悉,家乐福与康师傅双方高层的协商即将展开。不过,变数仍然存在。占据主动的家乐福,坐到谈判桌前时会拿出什么样的方案?能否达成一致?这场方便面“一哥”与零售业巨头之间戏剧性的冲突,归根结底是厂商与零售商关于利益切割的争议。只是,在通胀压力突显、CPI一路高歌猛进之下,这种已然十分脆弱的零供平衡,变得更加难以荷重。缘起康师傅官方在给媒体的说明中反复强调,此次与家乐福的争议与康师傅之前的产品调价无关,而是缘于双方因商业往来的交易条件产
6、生歧异所致。本报获悉,为此次争议埋下伏笔,更早是在今年的七八月份。当时家乐福就有想法要提高康师傅的相关费用,并且在一些区域采用了一些施压的做法。不过,家乐福这样试探性施压,并没有立即奏效。11月初康师傅上调袋面系列价格,则成为引爆双方矛盾的导火索。在康师傅与家乐福争议发生之前,双方一直有正常的采购协议。基于11月初康师傅袋面零售价上调10%,一般来说厂家与零售商之间的进货价格也要发生相应的调整。问题出现了:作为厂家的康师傅,在涨价的袋装方便面上,给到家乐福的进货价该如何确定。换句话说,康师傅透过终端零售价上调的获利,该如何与通路商家乐福分割?如果这部分内容双方不能达成一致,康师傅只能沿用原来与
7、家乐福的供货协议,而涨价前的协议明显对康师傅更不利,即康师傅方便面给到家乐福的进货价不能“随行就市”,康师傅难以享受终端涨价带来的红利。有康师傅内部人士透露,康师傅此次之所以会让业界都有些意外地对家乐福断货,某种程度上因为它不能接受“流血经营”的情况出现。该人士称,康师傅袋装面涨价,某种程度上也成为家乐福要求重谈与康师傅采购协议的好机会。在康、家矛盾被曝光后,家乐福中国区总部给出的说明中解释道:日前接到康师傅涨价通知。在目前通胀的背景之下,家乐福考虑到稳定物价,暂未同意其调价,因此出现断货现象。博弈事实上,从康师傅经典袋面上调终端零售价格,到康师傅方便面停止供货家乐福,这期间还有很多不为人知的
8、谈判与博弈。本报获悉两个未经当事双方证实的博弈版本:家乐福同意上调康师傅方便面的终端零售价,但不同意给康师傅提高进货价;家乐福同意按康师傅的涨幅提高家乐福卖场的终端零售价,但提出要分得50%的上涨获利。不过,这些传言最终没有变成现实。一位大型零售连锁业人士认为,康、家此次矛盾的焦点,就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即在终端上涨带来的获利上如何切割归属厂商和零售商的利益。据本报了解,方便面领域的第一品牌康师傅,在家乐福的销售占其方便面的整体销售的份额并不大,但是家乐福的渠道资源对它却有着很重要的战略意义。“康师傅不会放弃像家乐福这样的渠道,尤其它还是方便面市场的第一品牌,长远来看,康师傅还是会与家乐福打交道
9、,所以反倒是家乐福在这场与康师傅的博弈中更占主动。”前述康师傅人士认为。这一说法得到零售同业的赞同。上述零售业人士透露,他们对合作供货商涨价的要求是,“只要有一家卖场还没有涨价,我们就不会涨”。该人士所在的卖场,也是康师傅方便面重要的渠道通路。即便如此,矛盾依然能化解。上述零售卖场的做法是,厂家“明涨暗促”,比如康师傅此次希望方便面的终端价格上涨10%,卖场调价的同时,会要求厂家提供“卖四赠一”的促销。不过,上述零售业人士称,只有占据足够分量渠道资源的零售通路商,才能在与厂家的相关政策谈判上更有力度。虽然家乐福被认为在康、家争议中更占主动,但是占据方便面市场超过50%的康师傅在家乐福的大面积缺
10、货,难免不对家乐福的正常经营造成影响。同时,舆论在这场争议中倾向性地站在零供矛盾中往往弱势的供应商。不过,家乐福最头痛的是,康师傅的强硬,会否在家乐福的供货商体系中引起蝴蝶效应?另一方便面品牌的北京市场负责人说,双方最终都会找到一个妥协的方案,不管是康师傅主动断货家乐福,还是家乐福向康师傅暂停采购,冲突的局面只能是双输。消费者:康师傅家乐福双方利益博弈不过是闹剧康师傅高调回应 家乐福选择沉默家乐福与康师傅的“断货”风波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康师傅出人意料打破沉默爆出双方矛盾的原因是“家乐福想拿提价返点遭拒”。面对康师傅的高调回击,昨天,家乐福方陷入沉默。记者昨天走访沈阳家乐福的多家门店发现,本
11、就数量不多的康师傅方便面已遭“雪藏”。一直关注双方事态进展的沈阳市供应商行业商会秘书长杜连生向记者透露,一些大超市“店大欺客”在业内早就广被诟病。现状:康师傅遭家乐福“雪藏”记者昨日在家乐福北站店看到,康师傅方便面已从以往的显眼位置挪至货架最高处,而口味也仅剩四种,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康师傅蘑菇肉酱面、康师傅西红柿炖牛肉面和康师傅酸菜牛肉面。其中康师傅红烧牛肉面的货架上仅剩两包,而本应放置康师傅方便面的区域全部被统一、东三福、三鲜伊面等代替。而在家乐福百联店,记者注意到,货架上的康师傅方便面已从三天前的四种口味变成了两种,即康师傅红烧牛肉面和康师傅干拌面,而且数量极少。一位正在整理货品的理货员告
12、诉记者,在家乐福里,康师傅方便面卖得最好,这段日子不断有消费者到店里买康师傅方便面,基本都扫兴而归。记者注意到,目前货架上存留的康师傅方便面还是原来的价格,并没有涨价。商会:康师傅的遭遇并非个案“康师傅的遭遇并非个案”。沈阳市供应商行业商会秘书长杜连生向记者透露,外界只知道康师傅和家乐福出现了矛盾,其实大超市高额返点不仅针对康师傅,许多中小企业也都在其中。杜秘书长告诉记者,个别大超市自从开业以来,与其合作的企业就叫苦连天。在2007年以前,家乐福对想进场的供货商收取商品陈列费、条码费等各种费用,后来经过工商和税务部门的几次整治,这些费用被强制取消。现在这些费用没有了,但个别大超市开始收取高额返
13、点。杜连生说,由于国家对商业返点的限制额度没有明确规定,导致各超市和商场的商业返点率比较随意。其中,返点最高的就是家乐福,高达20%以上。也就是说,卖10元的东西,家乐福要赚走2元的利润。如果返点率达到50%,供货商那就只能赔本赚吆喝。“我们在家乐福一直是亏损经营。”昨天,沈阳顶益食品有限公司东北区相关负责人再次爆料。据其称,他们之所以在亏损的情况下仍没在家乐福撤场,一是看中了家乐福优质的销售网络,另外是产品在家乐福售卖能起到广告宣传效应。记者了解到,从2009年开始,康师傅在中国方便面市场的份额突破50%,至今一直保持这种局面,而且康师傅在容器面、高、中价袋面领域的市场份额接近或者超过70%
14、。有了这样的业绩“撑腰”,康师傅终于向家乐福“防守反击”。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康师傅此次“发威”,似乎也在向以往的“示弱姿态”告别,从以前的一味退让到现在的要求“公平交易”。消费者:双方利益博弈不过是闹剧昨天,记者欲联系家乐福的相关负责人,但手机无人接听,短信也无人回复。对于此次家乐福和康师傅之间的矛盾,消费者反响强烈。市民李先生认为,商家间的利益争夺对老百姓来说都是浮云。我们看到的真相是,方便面要涨价了!”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双方都在为利益博弈,最终买单的还是消费者。这一点是不需怀疑的。家乐福康师傅纷争背后:通胀力压脆弱供应链家乐福和康师傅陷入纷争。12月13日,家乐福(中国)商业有限公司向本
15、报记者确认,家乐福确实存在康师傅产品断货现象。家乐福中国区公关总监陈波称,“断货的原因是,日前接到康师傅的提价通知,家乐福考虑到在通胀背景下,应该稳定物价,暂时没有同意康师傅的提价要求引发的。”到截稿时止,康师傅品牌所属的顶新国际集团还未有官方回复。零售业内资深人士认为,“家乐福和康师傅开战,是通货膨胀背景下,在并不牢固的供应商和零售商关系(供零关系)上,打开的一个缺口。两个公司的矛盾激化到停货地步,一定程度上,反应了通胀给社会商品供应链带来的压力。”强势对抗家乐福卖场中,康师傅产品断货,源于康师傅上月做出的提价举动。11月1日,康师傅旗下的“经典袋面系列”涨价,零售单价由每包2元人民币至2.
16、2元,涨幅为10%。作为商业价值链条上的联动企业,终端零售企业家乐福并未接受康师傅的涨价要求。陈波证实,“家乐福确实于日前接到了康师傅提出的涨价要求,但是,在目前通涨的背景之下,家乐福考虑到稳定物价,暂未同意其调价。”但有消息指康师傅方面称,如果选择接受家乐福的不涨价,将势必出现康师傅方便面产品的价格在零售终端出现混乱,“这是康师傅不愿看到的”。近年来,康师傅方便面品牌一直占据着国内该市场50%的份额。其中,在中高端产品上,康师傅在容器面、高价袋面、中价袋面的市场份额近70%,拥有强大的单一品类商品的话语权。家乐福多年来一直领跑国内综超市场。根据中国连锁协会公布的百强数据显示,2009年,家乐
17、福国内销售额为366亿元,增幅8.2%,居大润发之后。互不退让的局面,使得矛盾骤起。11月,从家乐福的河北门店开始,康师傅方便面产品的提价要求,被家乐福全国几乎所有门店拒绝。截至目前,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一月有余。按照零售行业惯例,供应商在提价之后,零供双方会对事先已经谈妥的进货价格、合同返点(销售返点)、促销等细节重新以谈判的形式,确认利益切割。有消息称,家乐福甚至要终止与康师傅的2011年年度合同。不过,事情正在走向调和。陈波称,家乐福正在与康师傅积极协商,早日争取康师傅相关产品重新上架。通胀压力康师傅提价可能将带来新一轮方便面产品提价潮。此前,众多方便面厂商纷纷采用了变相提价的做法。北京超市
18、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李燕川表示,在过去数月中,主渠道中的方便面厂商,很多企业已经将单包容量从200克变为180克,通过这种减少包装等形式涨价。这种现象与此前行业集体涨价如出一辙。2007年,方便面行业经历了集体涨价。康师傅、统一等,纷纷涨价,最高幅度达4成。当时,涨价的背景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当时,占方便面成本三成的面粉价格由均价2.04元/公斤,上涨到2.16元/公斤,由此影响到方便面成本增加了1.72%。11月1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称,10月,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了0.8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0.1%,非食品价格上涨1.6%。11月,全国农副产品
19、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显示,标一粉、特一粉全国均价环比数据分别上涨3.4%、2.9%。康师傅做出提价10%的举措,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家乐福方便也坦陈,通胀大背景下,涨价是一个两难举措。矛盾的焦点在于,如何切割价值链上归属厂商和零售商的利益。对于类似问题,此前,李燕川向本报记者坦陈,“很多(超市发的)供应商也在观望,部分的减少了一些敏感商品对超市的供货量,而超市与供应商的价格是联动的。我们能做的是,尽量为消费者提供相对低价的商品。”脆弱的供零关系事实上,通胀使得本不牢固的供零关系更加脆弱。北京供应商联盟代表姚文华称,今年通胀比较明显,超市供应商家的日子并不好过,供零关系又趋于紧张。供零关系
20、紧张的局面,从今年8月开始,已经陆续出现。家乐福和康师傅打架,仅是众多他所获知的供零关系事件中的一例。一位年销售额在5000万元的超市供应商称,零售终端强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是,近年来,这种情况变得更加严重。他以家乐福为例介绍称,他与家乐福的2009年合同扣点数(销售返点)为15%,2010年,该数据变为了21%。21%的合同扣点,是食品行业的最高额度,他预估2011年,该数据已经不会出现大的变动。合同扣点之外,每家零售商的采购策略并不相同。家乐福会要求供应商给出比竞争对手相对低的价格,而沃尔玛的采购人员则会核算出,供应商的最低供货价,会以最低供货价进货。该供应商认为,沃尔玛会给供应商一部分
21、毛利空间,比家乐福逐年挤压,相对“人性化”。不过,他也表示,他代理的产品,沃尔玛的单店销售相对家乐福会低一些。同时,该供应商认为,虽然2006年国家相关部委已经出台了零售商供应商公平交易管理办法,但是,供应商所交付给零售商的费用并未减少。他举例称,部分超市征收了进店条码费,而在开出的单据上,却显示为促销费。该供应商表示,自已企业的利润被零售商挤压得并无多少空间。“2003年销售额在400万元,今年销售额是5000万元,最终净利润相差无几”。针对上述情况,姚文华认为,“厂商、供应商、零售商三个价值链条上的个体中,最强势的是零售商,基于厂商对产品的出厂价有一定底线,所以,流通环节中收取各种费用、扣
22、取返点的零售商,也应该反思。”家乐福PK康师傅 业内称背后或是更多利益纠葛零售界真是难得安静。联华超市封杀卡夫饼干尘嚣未散,“康师傅”断供家乐福硝烟又起。昨天,记者了解到,方便面巨头“康师傅”和家乐福超市这次PK的原因是价格:家乐福不愿意接受“康师傅”方便面的提价方案。“想买点喜欢的食物吃,还得看超市和供货商是不是和颜悦色!”杭州白领周先生得知这条消息,不禁发出这样的感叹。河北、重庆家乐福“康师傅”缺货因成本原因,今年11月1日,“康师傅”宣布对旗下的营销占比达三成的“经典袋面系列”进行提价,零售价由每包2元提至2.2元,涨幅为10%,而“康师傅”和家乐福之间的供货价也有一定的提高。但家乐福,
23、却并不同意这样的价格调整。据了解,最先对调价说“不”的是河北的家乐福。“康师傅”随即中断向家乐福供货。随后,重庆家乐福也出现缺货现象。出现缺货的康师傅方便面品类包括新珍品香菇炖鸡五连包、面霸上汤牛肉五连包、面霸上汤排骨五连包、以及超级福满多红烧牛肉桶面、虾鱼板袋面等近十个品种。杭州家乐福暂停进货但尚有库存据称,家乐福在中国的所有卖场都拒绝了“康师傅”新的价格。而“康师傅”断供家乐福也在开始扩延。那么,杭州的家乐福有没有对“康师傅”方便面进行调价呢?昨日上午,记者在位于杭州延安南路的家乐福涌金店看到,方便面货柜上摆满了“康师傅”旗下的各种方便面,销售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但下午再看的时候,有部分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论文 资料 康师傅 VS 家乐福 博弈 word 编辑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17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