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旅游市场调查研究.doc
《西安旅游市场调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安旅游市场调查研究.doc(3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09级工商管理班市场营销课程设计 导言一、 调查的背景西安享有“十三朝古都”的美誉,也是著名国际旅游目的地城市。在中国一百零九个旅游资源类型中,西安拥有八十个。改革开放以来,依托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伴随着西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西安旅游业经历了从起步到繁荣的30年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大市的跨越。旅游业逐步壮大为西安市五大主导产业之一,成为西安经济新的增长点。但在其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制约着西安旅游业的发展。二、调查的目的此次调查通过探讨西安市旅游市场的现状,研究造成这样的现状的原因及内外部因素对游客旅游倾向的影响,进一步讨
2、论西安市旅游市场所存在的一些问题。通过研究、讨论、分析之后得出应对措施。二、 调查的意义1.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使学生融会贯通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设计计算过程,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如何对市场进行调查和预测的初步技能,全面分析考虑问题。利用EXCEL处理调查资料和实现预测以及编写设计文件的能力。2. 通过此次调查可以发现西安旅游市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小组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为西安市的旅游发展扫清障碍。三、调查的形式和基本方法此次调查主要通过网上搜索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搜集资料,引用图表及调查问卷真实反映了西安市旅游市场的情况,从中发现问题,并依据
3、市场营销学的相关理论,结合统计、管理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与研究成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应对措施。四、调查的内容及研究思路1、西安市旅游资源概况。2、西安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状况,包括西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和西安市旅游业对当地经济的贡献量大部分。3、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西安市旅游市场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4、对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与分析5、得出结论、并提出应对措施6.活动总结第一章 西安市旅游资源概况西安古称长安,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交流的中心。 西安的文物古迹、文化遗存极为丰富,现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4处,其中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全市共有文物点
4、4000多处。西安也因此享有中国天然历史博物馆的美称。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近年来西安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产品,努力让写在书本上的历史走出来,让躺在地下的历史站起来。此外,西安自然生态优美,饮食文化悠久深厚,美味佳肴品种众多。因此,古都西安成为了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游客从全国各地甚至从外国前来西安旅游。历史文化 西安,在史记中被誉为“金城千里,天府之国”,是中华民族的发祥之地,由周文王营建,建成于公元前12世纪,先后有21个王朝和政权建都于此,是13朝古都(一说17朝),中国历史上的四个伟大时代周、秦、汉、唐均建都西安。198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西安确定为“世界历史名城”,
5、是国务院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西安建城史已有 3100 多年,建都时间超过1200年,汉唐时期,西安是中国对外交流的中心,是当时最早超过百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在其发展的极盛阶段,一直充当着世界中心的地位,吸引了大批的外国使节与朝拜者的到来。“西方罗马,东方长安”是其在世界历史地位中的写照,“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西安向世界展现了文明中国拥有的自信、开放、大气、包容、向上的民族精神,铸造了炎黄子孙永远为之自豪的文化高地。著名的丝绸之路以西安为起点;“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则展示了这座城市雄浑、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民族的历史”,西安,这座中国历
6、史文化的首善之都,以世代传承的雍容儒雅,满腹经纶,博学智慧,大气恢弘,成为中国历史的底片,中国文化的名片和中国精神的芯片。主要旅游景点秦始皇兵马俑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坐落在距西安37千米的临潼县城东,南倚骊山,北临渭水,气势宏伟,是全国重点的文物保护单位。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上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俑阵经发掘对外开放后便轰动世界。1978年,前法国总理希拉克参观后说:世界上有了七大奇迹,秦俑的发现,可以说是八大奇迹了。不看金字塔,不算到埃及,不看秦俑,不算到中国。从此秦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西安城墙西安城墙位于西安市区中心区,呈长方形,墙高12米,底宽18米,顶宽15米,东墙长2590米,
7、西墙长2631.2米,南墙长3441.6米,北墙长 3241米,总周长11.9公里。有城门四座:东长乐门,西安定门,南永宁门,北安远门。西安城墙是在唐皇城的基础上建成的。完全围绕“防御”战略体系,城墙的厚度大于高度,稳固如山,墙顶可以跑车和操练。现存城墙建于明洪武七年到十一年(1374-1378),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是中世纪后期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城垣建筑之一,是我国至今唯一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城墙。钟楼西安钟楼,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位于西安市中心城内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是我国古代遗留下来众多钟楼中形制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西安是明代的全国军政重镇,西安
8、钟楼无论从建筑规模,历史价值或艺术价值各方面衡量,都居全国同类建筑之冠。钟楼记录着西安苍海桑田的历史,它铭刻着西安人心中的悲怆与骄傲。两千年一步步朝我们走近,在新旧世纪交替的夜晚,对未来充满希望的西安人,将在钟鼓楼广场敲响千面锣鼓,迎接新千年。钟楼是古老的,钟楼是年轻的。它与鼓楼晨昏相伴,与西安四门遥相呼应。由此东去,是西安最繁华的商业大街,由此北行,是西安最年轻最宽阔的大街,往南去,是名楼林立的科技文化区。钟楼与西安人一起迈向辉煌的未来。鼓楼西安鼓楼是所存在中国最大的鼓楼,位于西安城内西大街北院门的南端,东与钟楼相望。鼓楼始建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十三年,清康熙三十八年和清乾隆五年先后两次重修。
9、楼上原有巨鼓一面,每日击鼓报时,故称“鼓楼”。1956年8月6日,陕西省人民委员会公布鼓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公布鼓楼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雁塔大雁塔建于唐高宗永徽三年,因坐落在慈恩寺,故又名慈恩寺塔。大慈恩寺是唐长安城内最著名、最宏丽的佛寺,它是唐代皇室敕令修建的。唐三藏玄奘,曾在这里主持寺务,领管佛经译场,创立佛教宗派。如今大雁塔北广场,是一个规模宏大的音乐喷泉广场,东西宽218米,南北长346米。它是亚洲雕塑规模最大的广场,广场内有2个百米长的群雕,8组大型人物雕塑,40块地景浮雕;拥有全世界最豪华的绿化无接触式卫生间,保持最清洁、世界上坐凳最多、世
10、界最长的光带、世界首家直引水、规模最大的音响组合等多项纪录。 。 大唐芙蓉园大唐芙蓉园位于古都西安大雁塔之侧,是中国第一个全方位展示盛唐风貌的大型皇家园林式文化主题公园。早在历史上,芙蓉园就是久负盛名的皇家御苑。 今天的大唐芙蓉园建于原唐代芙蓉园遗址上,以“走进历史、感受人文、体验生活”为背景,展示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全园景观分为十二个文化主题区域,从帝王、诗歌、民间、饮食、女性、茶文化、宗教、科技、外交、科举、歌舞、大门特色等方面全方位再现了大唐盛世的灿烂文明。每晚上演的全球最大水幕电影,集音乐喷泉、激光、火焰、水雷、水雾为一体,带给游客震撼的立体感觉。如今,大唐芙蓉园以它独特的魅力和无可
11、比拟的历史地位,已成为华夏子孙寻根追梦的文化祖庭和重温盛世的精神家园。骊山骊山中国名山之一,她是唐华清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森林景观独具特色,有千亩侧柏林、骊山拧拧柏、八戒显形树等。其山势峻峭断层地貌别具一格。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在骊山均留下烙印,古迹遗址星罗棋布、历史文化博大精深、离宫别墅皇家风范、地热温泉极具魅力。“骊山云树郁苍苍,历尽周秦与汉唐。一脉温汤流日夜,几个荒冢掩皇王。”郭沫若先生的这两句诗恰到好处地向人们诉说着骊山的历史。这里已构成了一处殊堪神往的旅游胜地。另外,西安还有曲江池遗址公元、大明宫、兴庆宫等著名景点,这些景点风景优美、各具特色,备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饮食文化西安作为一个
12、在全国乃至全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未来的国际化大都市,到此旅游的人日益增多。在旅游的六大要素中,吃是排在第一位的。并且,从旅游者的角度来看,吃不仅仅是填饱肚子,更是欣赏、了解、品味一个地方、一座城市的饮食文化和饮食特色。所以,一个城市的饮食文化是一个城市的品牌形象之一。北京的烤鸭、天津的狗不理包子、西安的羊肉泡馍,已经成为这些城市的地理标志之一。西安饮食文化的历史性西安是十三朝古都,有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300多年的建都史。而城市的发展、繁荣,人口的增多,城市规模的增大,必然带动饮食文化的繁荣。西安的饮食文化开创于周秦,兴盛于盛唐。陕西作为中华文明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同样是中华饮食文化和
13、文明的发祥地之一。这里创造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多项之最。西安饮食的文化性饮食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西安的饮食文化和全国各大菜系比较,文化味更强、更厚重。一方面,西安饮食文化之博大精深与其历史悠久有很大关系。西安饮食文化更多表现为皇室文化、帝王文化、宫廷文化和地域文化。全国很多地方的一些传统吃食、民族小吃,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消失了。而西安的大多数吃食都很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西安饮食的文化性,还体现在很多饮食的背后都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或者一个美丽、动听的故事。当你品尝着西安的美食时,实际上你正在品读着西安的历史文化。西安饮食的多样性西安的饮食与外地饮食的最大区别是它的多样性、丰富性和庞杂性。在西安,不论大
14、菜、小吃、糕点都是品种繁多,各式各样。中国的菜系一般都有很强的地域性,更有很强的物质属性。比如粤菜的海鲜、川菜的肉、鲁菜的河鲜、新疆菜的牛羊肉、云南菜的山珍和菌类,但西安的大菜(即陕菜),古代、现代加起来有上千种,它们山珍海味肉禽,无所不包。据省烹饪协会统计,陕西的小吃有上千种,仅西安就有几百种(这还不包括民间的一些小吃),风味独特,一品一味。陕西(尤其是西安)回民小吃,更是陕西小吃一绝。不仅品种多,而且做工精致、风味独特、营养卫生,已经成为中国民族菜、清真菜中很重要的一支;西安的糕点更是品种繁多,数不胜数。西安饮食文化的包容性在西安,你可以吃到粤菜、川菜、鲁菜、湘菜、淮扬菜、云南菜、新疆菜、
15、贵州菜、东北菜等全国几十个菜系的佳肴,各地的上万种小吃,而且还能品尝到香港、澳门、台湾的各色美食。同时,也能吃到全世界几十个国家的餐点,如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韩国、日本料理,巴西烧烤,新加坡快餐,法国大餐和印度菜等等。西安餐饮市场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现象,那就是外地、外国的一些餐饮形式、菜系、小吃,一旦进入西安就能火起来,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安城市的包容、西安人的宽容以及西安文化的多元,从而引发了西安饮食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此外,近年来西安的休闲娱乐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种休闲公园、广场相继建成,游乐场以及娱乐场所不断开发,还有各种高档酒店与商厦相继落成,这些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西安
16、的旅游业。西安这个具有独特魅力的城市,以她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日新月异的现代化都市风貌,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游玩。第二章 西安市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状况一西安市旅游资源的开发1.西安市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人文旅游资源是指以社会文化事物为吸引力本原的旅游资源,它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进程中由人类社会行为促使形成的具有人类社会文化属性的悦人事物,其形成和分布不仅受历史、民族和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而且还受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人文旅游资源的构成比较复杂,包括有形的人文旅游资源和无形的人文旅游资源两种。其表现形式主要有历史文物古迹、民族文化及有关场所、有影响的国际性体育和文化盛事、以主题公园为代
17、表,富有特色并具备一定规模的现代人造游乐场所或其他消遣娱乐型的现代人造旅游景点等。例如不同时代留下来的历史建筑、文明遗迹、宗教庙宇和寺院、展示民族艺术和风俗习惯的博物馆、艺术馆及民俗活动等,它是吸引旅游者浏览观光的重要资源,也是促进旅游文化发展的重要依托。西安市作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古都,是中华文明的发源之地,有着3100多年的悠久,历史及1100多年的建都史,周、秦、汉、唐等许多有影响的历史朝代都在此留下,重要的文化遗迹,因而人文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其独特的历史古迹、文化遗迹、革命旧址等遍布整个市区,大量的碑刻、典籍、绘画、音乐、戏剧等方面的多种实物和其他文化遗存,凝聚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西安大力
18、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2004年以来,西安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的发展观念,以及“文化名市”的发展方略,将文化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来发展,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重视。西安市的旅游业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2006年,西安市旅游业总收入首次突破200亿大关,达到204.3亿元,同比增长14.45。至今,西安市人文旅游仍是吸引游客观光的重要资源。2.西安市会展旅游资源开发近年来, 陕西十分重视会展业的发展。大力支持发展会展经济, 已成为加快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2011 年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举办, 也将加快西安的会展旅游发展。加之西部大开发战略的
19、实施, 国家政策向西部倾斜, 为争取中央支持办展提供了有利条件。较好的外部条件和政策支持, 为陕西发展会展业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把会展活动和旅游相结合的新兴旅游方式, 既要求有先进的举办会展活动的基础条件, 又要求具有良好的旅游吸引物。结合西安会展旅游发展条件来看, 会展旅游市场成功开发主要依托以下几方面:建立会展旅游市场化运作机制, 大力扶持和培育市场主体西安会展业尚处在起步阶段, 市场化运作与政府主导应协调发展。先由政府主办一些大型会展,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予以支持, 将其中一些具体的服务项目交由展览公司进行场运作, 待打造出陕西的会展品牌并扶持展览公司逐步壮大后, 再完全交由
20、展览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 做大做强陕西的会展业。要引入竞争机制, 鼓励来陕落户的外地会展会信息化发的排头兵。它们除了搞好自身的信息化建设以外, 还应更加积极地增强学校与社会各方的信息交往能力, 这不但能够有效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增强学校对社会的适应能力, 还会促使学校在信息化建设中与社会各方形成全方位合作关系, 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院校信息化建设已经取得目前成效的基础上, 学校与社会各方实现更加广泛的信息互联与交往, 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总之, 高校在社会信息化建设中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 既可以抓住机遇, 加快发展, 取得更大成果,又应当迎接挑战, 勇敢地承担起自己的使命,
21、 在波澜壮阔的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发挥更为积极的重要作用企业与陕西会展企业进行合资、合作、合营, 以尽快提高本省企业的商业运作能力, 充分调动会展企业的积极性。完善会展旅游服务综合能力,开发具有西安特色的会展旅游产品参展商和观展者作为会展旅游当中的潜在旅游者, 具有不同于一般旅者的特点, 他们的商业意识强, 文化素质高, 消费力度大, 且时间观念强。他们参加旅游活动, 通常有很强的独立性, 不愿受人支配, 旅游也只是发生在参展之后, 只是就近或顺道旅行, 追求的是放松、自由自在。因此, 相对于西安传统的观光旅游、生态旅游、高科技旅游以及一些参与性极强的旅游项目对他们的吸引力会更大。 集中打造西安
22、区域国际会展中心, 着力打造陕西会展品牌完善曲江国际会展聚集区。以西北地区最大的西安国际展览中心为依托, 打造中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全世界著名的国际文化交流、会展、旅游聚集区之一。以浐灞国际会议中心为载体, 打造西部国际会议中心。依托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众多和国家级高新区的技术产业优势, 打造高新技术展览展示和科技、学术交流区。依托人文底蕴、国际性旅游资源和城区综合服务优势, 打造城墙内的国际文化交流区。依托三桥西部国际车城, 打造三桥国际汽车专业会展区。当前可以把高技术、果业、畜牧业、旅游、国防科技、能源化工六大优势特色产业, 作为陕西会展业发展的突破口和载体, 尽可能办成固定的、具有陕西特色的会
23、展品牌。加快会展旅游人才培养, 提升会展旅游专业化营销要加强企业内会展在职人员的培训工作, 要定期聘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开展有关会展组织设计、经营管理、服务理念等方面的讲座, 从根本上提高会展旅游业的策划、服务、管理、现场操作水平。 要加快人才的引进, 直接从国外引进精通会展业务、了解中国情的高层次的会展管理人才, 从他们当中吸取先进的会展管理经验, 推动会展业务的开展。加快会展专业人才培养, 提高会展业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注重培养高级会展管理人才, 是会展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可在省属大中专院校设置会展相关专业或专业方向, 加速培养一批既有创新和策划能力, 又有现代经营理念的会展高级管理人才,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安 旅游 市场调查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15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