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营销策划书.doc
《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营销策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营销策划书.doc(4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绿色食品基地营销策划书绿色食品生产基地营销策划书“假设我们将在重庆投资建立一个绿色食品生产基地” 它将是“拒绝添加剂,追求纯天然”一、何为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商标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特定的生产方式就是指按照标准生产、加工;对产品实施全程质量控制;依法对产品实行标志管理。绿色食品分为两级: AA级绿色食品和A级绿色食品。前者是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要求,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它有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
2、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后者是指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NYT391的要求,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产品。绿色食品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1)绿色食品必须出自优良生态环境,即产地经监测,其土壤、大气、水质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要求;(2)绿色食品的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即生产过程中的投入品(农药、肥料、兽药、饲料、食品添加剂等)符合绿色食品相关生产资料使用准则规定,生产操作符合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要
3、求;(3)绿色食品产品必须经绿色食品定点监测机构检验,其感官、理化(重金属、农药残留、兽药残留等)和微生物学指标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4)绿色食品产品包装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要求,并按相关规定在包装上使用绿色食品标志。 绿色食品标准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守、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性文件。绿色食品标准是国家行业标准,对经认证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来说,是强制性标准,必须严格执行。绿色食品基地是指根据特定标准认定具有一定生产规模、生产设施条件和技术保证措施的食品生产企业或生产区域。在绿色食品产业链条中,农产品原料基地处于源头和基础地位。能否为
4、人们提供安全、优质、营养类绿色食品,建设高标准的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是重要的前提条件。因此绿色食品生产基地建设是“从土地到餐桌”全程管理的源头所在,是绿色食品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分为: (1)绿色食品原料生产基地 (2)绿色食品加工品生产基地 (3)绿色食品综合生产基地 二、绿色食品的前景发展绿色食品,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扩大农产品出口创汇。这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工作。尽管相对于整个农产品和食品总量来说,绿色食品的开发规模还很小,但这项工作已经显示出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前景。从国内来看,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1、是收入增长引发了市场需求的变化,
5、安全优质的绿色食品日益受到消 费者的欢迎。2、是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引发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开发绿色食品成为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农产品供给相对过剩,市场约束增长,急需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农业发展在保证供给总量的同时,重点将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许多省区都将发展绿色食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领域,绿色食品以每年2025的速度增长。 3、是西部地区开发战略的实施也将推动绿色食品的发展。1999年,中央作出了开发西部的战略决策,重点是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西部地区工业发展相对落后,环境
6、污染程度较轻,具有适合绿色食品生产的自然条件,但是缺少技术和资本。1999年,西部10个省、区、市共有107家企业开发了248个产品,分别只占全国的15和18,这说明西部地区绿色食品发展的潜力很大。 4、是加入WTO将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和贸易产生深刻影响,发展绿色食品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我国加入WTO后,许多不占比较优势的农产品面临从根本上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的严峻挑战。发展绿色食品,一是有利于促进标准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二是有利于扩大产品出口。从全球农业发展的趋势看,常规农业向可持续农业转变的速度很快,其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我国绿色食品兼顾了可持续农业和有机农业
7、的特点,并结合了我国的国情,无论是从资源状况、技术条件等因素分析,还是从市场接受程度来判断,绿色食品更具有现实的发展空间和成长性。根据对以上形势的分析和判断,“质量与发展”将是绿色食品事业今后面临的两大主题,全面加快这项事业的发展既需要政府的推动,又需要市场的拉动。也就是说,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积极地支持这项工作,在政策、法规、技术、市场环境等方面为其创造一定的条件;另一方面绿色食品工作本身要通过完善技术标准、进一步规范管理,巩固产品质量信誉,吸引更多的农户、企业和消费者积极地参与,稳步扩大产品开发规模,逐步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目前,国际上类似我国绿色食品的有机食品、生态食品、自然食品生产和
8、贸易发展十分迅速,市场容量也在迅速扩大,使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标准、技术、管理、贸易等方面进一步与国际相关行业接轨,中国绿色食品的国际形象和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从而在国际市场上树立中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精品和名牌形象,促进我国绿色食品的出口创汇。为了进一步提高开发和管理水平,扩大规模效益,我国绿色食品发展将继续向农业、食品、加工、环保、卫生、外贸等相关行业和部门延伸。同时它也将在产业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个完整体系,包括质量标准体系、认证管理体系、质量监控体系、组织管理体系、产品开发体系、市场流通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人才培训体系等,如此说来,我国绿色食品将更具发展前景。三、绿色食品原料生产
9、基地的规划与设计基地选择原则:应选择在空气清新、水质纯净、土壤未受污染、农业生态环境质量良好的地区,应尽量避开繁华都市、工业区和交通要道。交通便利、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排灌方便。 基地有蔬菜种植传统,菜农有种菜意愿和发展蔬菜生产的积极性。 基地建设主要内容 1、水源及灌溉系统的建设。包括修建小型蓄水库,打灌溉水井及排灌沟渠(硬化)、简易道路平整等园田化建设项目。 2、大棚设施建设。包括购置标准钢管大棚、简易竹木大棚、农膜、遮阳网、防虫网等蔬菜反季节栽培设施。 3、良种、良法推广服务体系建设。 4、无公害蔬菜农药销售网点建设。在规划建设的商品蔬菜基地乡镇建立3040个无公害蔬菜农药销售点,对使用
10、无公害农药的农户及推广者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补助。 5、无公害蔬菜检测体系的建设。以重庆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为龙头,每个基地乡镇、城区集贸市场及大型蔬菜超市都要设立一个简易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点,购置必要的检测设备,以加大对蔬菜的检验检测力度。建立农产品准入机制,将农药残留量及有毒有害物质超标的农产品逐出市场、货柜,从而阻止滥用农药现象,促进无公害蔬菜的生产。 6、加强无公害蔬菜销售、流通体系的建设。无公害蔬菜销售可走优质优价之路,供销部门要在各基地设立收购点,在城区建立蔬菜批发市场,并组织好外地调入蔬菜的进城问题;同时,在集贸市场、超市、蔬菜专卖店设立无公害蔬菜专卖区,政府要多建立公益性的集
11、贸市场,对农民上市直销的自产蔬菜,应免交场租费、市场交易费等规费,从而降低交易成本,稳定市场菜价,让菜农从中得到实惠,激发菜农种莱的积极性。对运菜进城的车辆,凭有关部门颁发的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有效证件,免交过路费,鼓励和支持蔬菜基地的菜农由能人牵头,自我组织蔬菜生产与流通协会,做到产销一条龙,从而建立安全、快捷、高效的蔬菜销售和流通体系。基地选择: 绿色食品基地环境必须达到以下要求: 气环境质量要求:要求产地周围不得有大气污染源,特别是上风口没有污染源;不得有有害气体排放,生产生活用的燃煤锅炉需要除尘除硫装置;大气质量要求稳定,符合绿色食品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大气质量评价采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12、GB3095-1996所列的一级标准;主要评价因子包括总悬浮微粒(TSP)、二氧化硫(SO2)、氮氧化物(NOX)、氟化物;绿色食品产地空气中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空气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空气中各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的深度值mg/m3(标准状态)项 项目浓度限值日平均1h平均总悬浮颗粒物(TSP)0.30- 二氧化硫(SO2)0.150.50 氮氧化物(NOx)0.100.15 氟化物7(ug/m3) 1.8ug/(dm2.d)(挂片法) 20(ug/m3) 注:日平均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lh平均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连续采样三天,一日三次,晨、中和夕各一次;氟化物采样可用动力采样滤膜法
13、或用百灰滤纸挂片废,分别按各自规定的浓度限值执行,石灰滤纸挂片法挂置七天。 水环境质量要求: 要求生产用水质量要有保证;产地应选择在地表水、地下水水质清洁无污染的地区;水域、水域上游没有对该产地构成威胁的污染源;生产用水质量符合绿色食品水质环境质量标准。 主要评价因子包括:常规化学性质(PH值、溶解氧);重金属及类重金属(Hg、Cd、Pb、As、Cr、F、CN);有机污染物(BOD5、有机氯等);细菌学指标(大肠杆菌、细菌)。 类别可划分为:农田灌溉水质要求、渔业水质要求、畜禽养殖用水要求。a.农田灌溉水质要求 评价采用国家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84-92,绿色食品产地农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
14、含量不应超过农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农田灌溉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mg/L)项目浓度限值pH值5.5-8.5总汞0.001总镉0.005总砷0.05总铅0.1六价铬0.1氟化物2.0粪大肠菌群 10000(个/L) 注:灌溉菜园用的地表水需测粪大肠菌群,其他情况下不测粪大肠菌群。 b.渔业水质要求 评价采用国家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绿色食品产地渔业用水中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渔业用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 渔业用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mg/L项 目浓度限值色、臭、味不得使水产品异色、异臭和异味漂浮物质水面不得出现油膜或浮沫悬浮物人为增加的量不得超过10PH值淡水6
15、.5-8.5,海水7.0-8.5溶解氧5生化需氧量5总大肠菌群5000个/L(贝类500个/L)总汞0.0005总镉0.005总铅0.05总铜0.01总砷0.05六价铬0.1挥发酚0.005石油类 0.05 c.蓄禽养殖用水要求 评价采用国家地面水质标准GB3833-2002所列三类标准,绿色食品产地蓄禽养殖用水中各项污染物含量不应超过蓄禽养殖用水中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畜禽养殖用水各项污染物的浓度限值mg/L项 目标准值色度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混浊度3度臭和味不得有异臭、异色肉眼可见物不得含有PH值6.5-8.5氟化物1.0氰化物0.05总砷0.05总汞0.001总镉0.01六价铬0.
16、05总铅0.05细菌总数100(个/ML)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要求产地土壤元素位于背景值正常区域,周围没有金属或非金属矿山,并且没有农药残留污染,评价采用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同时要求有较高的土壤肥力。土壤质量符合绿色食品土壤质量标准。土壤评价采用该土壤类型背景值的算术平均值加2倍的标准差。主要评价因子包括重金属及类重金属(Hg、Cd、Pb、Cr、As)和有机污染物(六六六、DDT)。将土壤按耕作方式的不同分为旱田和水田两大类,每类又根据土壤pH值的高低分为三种情况,即pH7.5。绿色食品产地各种不同土壤中的各项污染含量不应超过土壤中各项污染物的含量限度。土壤中各项污染
17、物的含量限度mg/L耕作条件旱 田水 田pH值7.57.5镉0.30 0.30 0.400.30 0.30 0.40汞0.25 0.30 0.350.30 0.40 0.40砷25 20 2025 20 15铅50 50 5050 50 50铬120 120 120120 120 120铜 50 60 60 50 60 60 注: 果园土壤中的铜限量为旱田中的铜限量的一倍; 水旱轮作用的标准值取严不取宽。 c.土壤环境质量要求 为了促进生产者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生产AA级绿色食品时,转化后的耕地土壤肥力要达到土壤肥力分级12级指标,生产A级绿色食品时,土壤肥力作为参考指标。土壤肥力分级参
18、考指标项 目 级别 旱地 水田 菜地 园地 牧地 有机质(g/Kg) III 15 25 30 20 201015 2025 2030 1520 1520 金 氮(g/KG) III 1.0 1.2 1.2 1.0 0.81.0 1.01.2 1.01.2 0.81.0 有效磷(mg/kg) III 10 15 40 10 10510 1015 2040 510 510 有效钾(mg/kg) III 120 100 150 100 80120 50100 100150 50100 阳离子交换量(cmol/kg) III 20 20 20 15 1520 1520 1520 1520 质 地 I
19、II 轻壤、中壤、重壤 轻壤、轻壤 砂壤、中壤 砂壤、重壤 砂壤、轻粘土 砂壤、中壤 砂壤、中壤 重壤 砂土 四、食品加工品生产基地条件及规程 (1)条件: 加工产品必须为绿色食品、并为该单位的主导产品、其产量或产值占该单位总产量或总产值的60%以上。 企业达到大中型企业规模(按国家统一标准) 专管机构:原料供应、加工生产规程、销售等。 技术措施和保障制度。 绿色食品知识培训。 环保措施。 (2)生产操作规程 加工区环境卫生必须达到绿色食品生产要求; 加工用水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加工用水标准; 加工原料主要来源于绿色食品产地; 加工所用设备及产品包装材料的选用必须具备安全无污染条件; 在食品加工过
20、程中,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食品添加剂使用准则。五、基地建设资金概算据初步测算,新建一万亩无公害商品蔬菜基地需投资2105万元,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七个方面10项投入l、水利灌溉系统建设:基地园田化建设:据我们调查,拟新建的一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除有部分已进行园田化建设外,仍有70(约7000亩)的面积需要完善排灌沟渠和引水系统。按目前造价,每亩基地平均园田化建设资金为900元,总共需要建设资金630万元。灌溉水源及设施建设:在新规划建设基地内预计需要修建和加固小型蓄水库8座,约需投资50万元;打灌溉水井80口,约需资金48万元;需要安装25千瓦电排15个,需资金525万元;11千瓦
21、电排50个,需资金100万元;普通水泵80套,需投资金56万元;架设电杆、电线投资435万元。此项投入共需资金350万元。2、反季节栽培设施建设:总共建造1000个标准钢管大棚(分年度建造),需投资460万元;建造简易竹木棚6000个,需投资240万元,合计需资金700万元。此项投资可采取政府补一半,菜农出一半的办法解决,即政府需补助350万元。购置遮阳网和防虫网各20万平方米,用于反季节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此项投资一年需40万元。示范两年共需80万元。3、无公害蔬菜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完善重庆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的检测设施,添置设备费15万元;在每个规划新建商品蔬菜基地的乡镇都要建立一个
22、蔬菜质量现场监测点(站),配备无公害蔬菜农药残留速测仪,每年购置一批速测卡,城区各集贸市场及大型蔬菜超市也应购置,需投资金30万元,此项建设共需资金45万元。4、引进蔬菜新品种,推广使用无公害农药:新品种引进示范:每年引进30个左右蔬菜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从中筛选出适合FF市栽培推广的主栽品种。每年良种引进费5万元,示范推广费10万元,四年共计60万元。 无公害农药的推广应用:在全市各商品蔬菜基地设立40个无公害蔬菜农药专销点(站),每年补贴和奖励专销点(站)、优秀模范菜农15万元,四年共计60万元。5、技术培训及推广经费:每年20万元,主要用于开展蔬菜生产技术服务管理、技术引进、培训及外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绿色食品 生产基地 营销策划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155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