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鹿养生保健品综合开发项目11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鹿养生保健品综合开发项目11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鹿养生保健品综合开发项目11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评报告.doc(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1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1.1环境监理11.1.1 环境监理组织与实施11.1.1.1 环境监理机构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条例规定,该项目建设应执行环境监理。原则上建设项目环境监理是在地方环境管理行政主管部门领导监督下,由受雇且独立于项目建设单位和承建商的第三家机构环境监理机构执行。环境监理机构向地方环保部门和建设单位负责,执行工程环境监理手册中的有关环境状况监测、施工工地巡视、减缓措施执行情况监督及报告编写工作。该机构人员可由具备环境监测资质和环境影响评价资格和经验的人员兼任。本评价拟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提出项目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内容,由环境监理机构以此为依据,提出环境监理工作计划,并报送市
2、级、区级环境保护局和建设单位。建设单位应当将工程环境监理要求的各项环保措施纳入与施工单位签定的施工合同条款中,并在建设过程中监督施工单位逐项落实。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有相当部分是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如施工扬尘、水土流失、施工噪声等。虽然它仅发生在施工过程,但它对居民正常生活的干扰及对环境影响的后遗症是不可忽视的。实行对施工过程的环境污染控制,是国家关于建设项目环境管理规定中“三同时”制度的具体化,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的具体体现。环境监理制度就是对建设项目施工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对项目环境影响作出快速反应的程序、制度和管理体系。是保证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在工程施工期得以贯彻实施的必要手段。13
3、.1.1.2 环境监理目的实施工程环境监理的目的是监督和审核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建设项目施工期落实环境污染防治措施,以减缓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采用以防为主的途径,防止施工期水土流失、扬尘、生态和景观破坏以及运营期的水污染等。确保严格遵守有关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的法规,识别施工、运行活动期可能产生的潜在环境问题,并在问题发生之前提出防治办法。环保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管理,并对出现的环境质量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通过工程环境监理制度实施,以确保工程在施工期和“三同时”的环保措施。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应对本项目进行工程环境监理与审核,减缓其在施工和营运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以便在将来采取随环
4、境状况变化而改变的保护措施。该项目的工程环境监理计划主要是对工程在施工期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工程环境监理组织与实施。13.1.1.3 环境监理的组织1)环境监理是在项目施工期实施的环境保护措施。本项目环境监理工作应由业主委托的、具备环境监理资质和环境影响评价资格的环境监理单位实施;2)环境监理单位应成立环境监理工作小组,环境监督小组由下列人员构成:组长 1名大气、噪声监督员 1名技术监测人员 1名场地巡视人员 1名(兼)3)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小组应根据环评报告书中工程环境监理内容及项目建设实际情况,提出工程环境监理工作计划,并报送环境保护局和建设单位。13.1.1.4 环境监理的实施1)职责和程序
5、 建设单位应当将环境监理要求的各项环保措施纳入与施工单位签定的施工合同条款中,并在建设过程中监督施工单位逐项落实。 环境监理工作小组应设立专门的投诉热线电话,并通过适当方式使公众知道该热线电话。环境监理工作小组记录其投诉并及时调查处理。 环境监理工作小组应按照工程环境监理工作计划内容,对建设项目施工现场组织定期巡查和监测,实地了解施工活动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与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各有关部门联系,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并督促落实。 承担环境监理工作的单位须根据工程环境监理情况,编制每月工程环境监理报告,项目完工后编制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总报告,并将每月工程环境监理报告和总报告分别报送建设单
6、位和环境保护局。2)工地巡视与特别监测为了有效控制本项目施工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环境监理工作小组须在问题发生以前采取有效措施以识别可能发生的问题,而不是仅仅依赖于反映现状的监测资料。在确认了潜在的问题后,环境监理小组应通报建设单位,并建议采取适当的减缓措施,建议进行下列几方面的工作。 现场调查:环境监理工作小组应定期进行现场调查,以审核承建商遵守环境条款的情况,了解是否存在环境问题并识别潜在的环境问题。应在现场对所有观察结果进行记录,必要时还应拍照。如果有任何破坏合约或有现存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以及解决途径,应通知业主和环保局。 特别监测:现场调查时,如有必要,环境小组应进行必要的特别监测。所有
7、的特别监测数据均应作记录。3)投诉调查工程环境监理工作小组应设立投诉热线。不论投诉是通过热线还是以文字的方式反映,都应进行调查,看是否与工程有联系。仅仅那些与施工活动有关并且起因于承建商不遵守法定限制或合约要求的环境问题才予考虑。这些问题应提交业主,并予解决,所有的投诉都应由环境监理工作小组或业主予以书面回复。4)报告提交环境监理单位应在施工期每月向业主提交工程环境监理报告一份,运营期半年后向业主和环境保护局提交工程环境监理报告一份。项目完成后向业主和环境保护局提交工程环境监理工作总报告。环境监理小组依次开展下述工作:在了解该项目具体施工计划后,环境监理小组需根据环评制订出具体详细的监理计划,
8、并在每季度根据施工具体情况修正计划。监理计划需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施工期间环境监督小组应至少每周一次视察施工工地,以便及时向建设单位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汇报工作。除定期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提交环境监测结果和审核报告外,还应主动了解施工进度安排,积极提出预防可能出现的环境影响的减缓措施。11.1.2 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施工期环境监理计划项目列于表11-1-1。表11-1-1 项目施工期环境监理工作计划监理分类主要项目主要阶段措施名称具体内容频率 执行 单位监督机构大气环境 施工扬尘工程准备依法申报见第十五章表15-1-1纳入工程监理日常巡视范围至少每周一次施工单位监理小组建
9、设单位环保局规格和内容边界围挡土方工程土地清理防尘土方工程防尘基础主体结构工程建筑外侧防尘采用预拌商品混凝土安装与装修工程纵向输送作业防尘内外装修防工业场地和道路管理建筑材料防尘道路硬化与管理持续洒水降尘措施建筑垃圾防尘运输管理运输车辆防尘措施运输车辆冲洗挥发气体施工装修屋面及防水内外墙面等装修生活废气施工营地采暖设施使用清洁燃料食堂清洁燃料使用食堂油烟净化水环境生产废水地基工程基坑排水回用全过程机械及车辆冲洗水处理生活污水施工营地进入沉淀池沉淀后回用声环境施工噪声全过程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合理安排机械作业严禁夜间打桩作业连续夜间作业依法申报固废环境建筑垃圾弃土指定地点倾倒生活垃圾施工营地集中封闭
10、收集定期拉走生态环境生态保护土方工程土方平衡全过程水土保持环境投诉各要素全过程即时受理、调查和处置即时监理小组环保局监理报告环境监理月报告每月监理小组建设单位环境监理半年报告半年建设单位环境监理总报告最后环保局11.2环境管理环境保护的关键是环境管理,实践证明企业的环境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企业计划、生产、质量、技术、财务等管理同等重要。它对促进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了明显的作用。环境管理的基本任务是以保护环境为目标,以清洁生产为手段,促进企业的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大环境管理力度,确保公司的“三废治理”设施的正常运转,实现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本项
11、目的环境管理体系可分为管理机构与监督机构。11.2.1环境管理机构企业作为项目的主体,有责任和义务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企业管理和生产计划中,并应制定合理的管理监督及污染控制指标,实现企业污染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目标。企业环保机构的工作将直接影响企业的污染控制水平,是最直接的环境管理机构。本项目具有污染产生点位多、污染成份复杂、操作条件严格等特点,工程设计中虽针对以上各项污染来源规定了必要的污染治理和防治措施,但保证其同步安装和顺利运行还需要通过必要的环境管理手段来监督控制。11.2.1.1环境管理机构的设置环境管理是保证评价规定的环境保护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安装和顺利运行的必要手段,也是保证各项环保
12、措施稳定运行的前提。本次环评要求在厂内设置独立的环保机构,统一负责全厂的环境管理和监测分析工作。环保机构共配3名人员,其中科长1人 ,全面负责厂内的环境监理和监测工作,传达上级环保部门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及精神,培训工作人员,监督内部环保工作的实施情况;科员2人,除监督、巡视各环保设施的运行情况外,还负责厂内各废气、厂界噪声的监测、分析工作。11.2.1.2环境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责如下:1、确定环境影响因素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不仅体现于项目施工、建成运行及运行期满这一全过程中,而且包括了气、水、渣及噪声等不同的污染方面。不同时期的环境影响性质也不尽相同,因此,环境管理部门的主要管理人员
13、应通过不断学习国家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具有判断和分析环境影响因素的能力,针对本工程环境特点,分析确定出影响产品质量和环境的主要因素。2、确定环境管理方案并贯彻落实(1)确定环境管理方案环保机构应根据以上确定的环境因素及环境目标指标,规定企业内部各职能机构及各层次职工的职责,以及完成以上目标的时间和方法。(2)管理方案的贯彻实施为方便有效管理,环境管理机构应按时将制定的阶段目标传达至车间或个人,并派具体人员负责对其进行定时监测与检查,及时准确的统计厂内污染物排放情况,监督管理厂内各项环保设施的运行。特别是设备布袋除尘装置、乙醇回收器等重点处理装置,
14、更应勤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最大限度保证其符合设计及评价要求。同时,企业应在当地各级环保部门的指导下,将环境保护纳入企业管理和生产计划,制定合理的污染控制指标,保证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满足总量控制要求。另外,本工程还应加强清洁生产及信息交流,定时派专人学习国内外先进经验,将其尽可能在企业内部消化吸收,提高企业污染控制水平。3、应急和响应对可能出现的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机构应制定专门的预防措施,并规定一旦事故发生,各级部门应做出的反应,以使事故影响降至最低。4、及时总结,及时修订机构应组织有关专家及职工及时总结各岗位的操作经验及操作困难,分析不达要求的因素及原因,寻求合理适宜的解决方法,并作为
15、规章制度予以肯定。对目标指标完成较好者,予以奖励,并制定新的目标,以不断完善和改进操作和技术水平。5、环保档案管理建立健全环保设施档案管理,施工期即应专人负责建立环保设施的安装记录清单,包括有设备名称、型号规格、供货单位、安装单位、安装位置、与设计是否有变更等内容,同时应聘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现场环境监理;运行期间则应建立环保设施运行档案,从开车时间的环保设施配套情况到正常运行后的运转率、事故出现及维修情况、污染控制效果或监测结果等均应列入档案管理范围。11.2.2环境管理手段11.2.2.1经济手段企业应根据生产中主要排污环节的排污状况,结合企业制定的车间环保工作考核标准,进行“职责计奖、超额
16、加奖”,使岗位责任制与经济责任制紧密结合起来,将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统一考虑。11.2.2.2技术手段由于企业污染排放水平与职工操作及整体管理水平有着较大的直接关系,且环保设施操作要求高,发展速度快,因而,企业应在项目前期进行人员技术和环保培训,并不定期派技术人员向国内外同类型环保先进企业进行学习和培训,熟悉操作规程、掌握操作要点、提高职工预先发现问题和及时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企业在搞好生产的同时保护好环境。11.2.2.3教育手段通过环保知识、环保法律、法规以及化工污染控制新技术、新工艺的定期学习和宣传,不断提高职工的生产技能和环保意识,以人为主体保证生产质量、减少污染排放。设置环保法规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鹿养生保健品综合开发项目11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养生 保健品 综合开发 项目 11 环境管理 监测 计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15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