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水岸华庭项目营销推广方案.doc
《成都市水岸华庭项目营销推广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成都市水岸华庭项目营销推广方案.doc(7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目 录前 言2市场篇4第一部分、宏观市场调研4一、2006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态势5二、2007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趋势预测11第二部分 区域宏观市场形势分析12一、2005年城东房地产市场12二、东郊工业区调整历史回顾14三、城东两区(成华区、锦江区)发展目标16四、城东规划17第三部分 区域房产市场形势分析19一、区域代表个案分析19二、区域项目类比分析22三、区域目标受众分析25四、项目地块分析27五、小结29产 品 篇31第一部分 舒适品质居家型产品特色分析32第二部分 产品规划分析35一、整体概述35二、布局位置优劣势分析35第三部分、户型设计点评36第四部分、景观规划设计理念建议36一
2、、景观设计要点建议36二、景观设计理念建议36三、景观设计手法运用建议37四、重要提示38第五部分、社区功能配套建议39营 销 篇40第一部分 项目定位建议41一、本项目的总体定位41二、本项目的市场定位42三、项目SWOT分析43四、项目STP定位分析44五、本项目的市场竞争定位50第二部分 开盘价格预估50第三部分 项目营销策略总纲54一、项目总体营销策略54二、项目分期销售构想55三、各销售阶段的基本营销策略55四、销售中心及样板房建议56销 售 篇58第一部分 销售整体策略59第二部分 销售总体计划时间表59第三部分 销售节奏控制及应变措施61推 广 篇62第一部分 项目形象包装策略建
3、议63一、整体策略63二、总精神63第二部分 项目营销推广整体策略63一、整体策略63二、推广总精神66第三部分 分阶段推广策略建议67一、推广阶段的划分和推广各阶段主题思想提炼67二、分阶段广告思路构架69三、媒体传播策略73四、媒体费用预估74后记77前 言 本次报告是在前次与贵公司沟通后,我公司根据本地块实际情况,从市场端出发,针对市场需求、客群定位、产品规划设计、后期营销思路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预判。将相关工作汇总、深入、细化后,利用我公司的实战经验、专业知识,从宏观到微观,从定量分析到定性分析,从市场端口,到策略执行建议思路拟定,更全面、深层次的论证本项目的可行性并确定项目整
4、体定位,力求为贵公司提供更多开发投资的建议及参考。我们相信,通过贵公司及我公司的通力合作及不懈努力,我公司定能协助贵公司圆满完成水岸华庭的项目开发,为贵公司后继项目良好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市场篇锋芒,来自认知的深度第一部分、宏观市场调研一、2006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态势2006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背景下,成都房地产开发投资呈逐月强势增长态势,商品房施工面积大幅增长;房地产市场总体供需两旺,商品房供需总量均创历史新高;商品住宅市场表现活跃,是房地产市场主要增长点;二手房市场对税收政策变化反应敏感,在去年第三季度经历了短期成交量冷缩后在年底又较快地恢复到正常交易水平,并且去年二手房整体成交量仍然实
5、现稳步发展;住房价格涨幅回落,但仍然处于高位。2006年下半年,随着市政府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各项措施的实施,房价及其涨幅出现回落走势,宏观调控取得一定成效。总的来说,2006年成都楼市呈现出供需两旺,供求矛盾明显缓解,住房价格涨幅逐步回落,供应体系日趋完备,住房保障成效显著等特点。2006年成都土地市场成交情况统计总面积平均规模总成交金额平均单价2006年1770949亩9625亩271295125万15319万元/亩同比增长3685%,3835%7323%2658%2006年成都土地市场成交分布情况统计区域数量比例面积比例平均规模主城区83宗45.11%6391.21亩36.09%77亩郊
6、区101宗54.89%11318.28亩63.91%112.06亩总计184宗100.00%17709.49亩100.00%96.25亩 2006年成都市土地交易市场较往年相比呈现出明显的上升势头,在商品房市场迅猛发展的影响下土地市场迅速升温,土地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金额均大幅增加,成交单价也有明显地上升。2006年成都市主城区土地交易分布情况 (数据来源:成都国土资源局) 从上图可看出,主城区成交土地主要分布在城北、城西和城东地区。特别是城北区域,这是由于沙西线超大规模3055亩(深圳华侨城集团)宗地的成交,使得城北和城西区域的土地成交量大增 土地储备充足的城北区域特别是区位环境较好的城西北和城
7、东北区域将成为今后成都房地产市场的热点。 2006年成都城中区域的高价位土地供应量有所增加2006年成都市商品房供应情况类别成交(万平方米)同比增长供应面积(万平方米)同比增长全市商品房2004.2427.8%2351.4527.0%全市住宅1784.1835.7%1942.4435.1%五城区商品房1008.8018.9%1197.8224.6%五城区住宅864.1127.9%907.4731.0% 成交总量增长 2006年,市五城区商品房成交总量突破1000万平方米大关,其中五城区住宅成交面积占成交总量的85.7%。商品住宅需求旺盛,五城区拉动我市商品房成交总量大幅增长。 供求矛盾缓解 全
8、市新建商品房、住宅供销比分别为1.17和1.09;其中,五城区新建商品房、住宅供销比分别为1.19和1.05,从此组数据可以看出,市场供需两旺。成都近几年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分析 (资料来源:成都房管局)2006年,成都楼市呈现出供需两旺局面,总体特征表现为:成交增幅的放缓和供应增幅的加快,使供求关系逐渐趋于平衡。房地产开发投资规模分析 (资料来源:成都统计年鉴) 2006年房地产投资持续增长,但上涨幅度有所下降,国家政策调控略显成效。 2006年成都房地产投资已由2005年住宅、办公楼和商业地产齐头并进的态势,转变为住宅投资继续加大,商业地产投资明显减少的格局。商品房价格走势分析 (资料来源:
9、成都房管局)2006年五城区商品房成交均价为4472元/平方米,同比上涨9.5,其中住宅成交均价为4256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2.9,涨幅较2005年回落了3.4个百分点。随着我市积极调整住房供应结构,市场供求关系明显缓和,房价涨幅逐步回落。 商品房购买对象统计分析 购买群体外地市区市郊区总面积(万平方米)38062 4405413820所占比例397%459%144% 总的来说,成都商品房个人购买者仍以本市人为主。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完善,越来越多的外地居民在成都购房,并有上升趋势。据了解,城东区域聚集了庞大的外地购房人群,他们偏爱城东和近郊楼盘,其中以重庆、四川东部的南充、巴中、资阳等二
10、级城市的购房者居多。二手房市场分析(来源:成都房管局) 2006年上半年3、4月份,二手房市场悄然回暖。但5月-6月,受到营业税政策调整的影响,二手房成交量不断下滑。7月-8月,由于为了避开即将开征的个人所得税,二手房交易量短期内有所上涨。2006年,二手房在受总体房产市场的环境的影响,呈急剧上升状况。 根据统计,五城区二手房成交量,相当于全年商品住宅成交总量的39.4。由此看出,二手住房已成为部分市民解决住房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二、 2007年成都市房地产市场趋势预测1、房价还将继续坚挺 在刚刚过去的2006年,成都市场上只要有房子推出,销售现场便会聚集大堆前来选房的人群,无论体量多大的住宅
11、项目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销售一 空。从目前的情况看,无论什么地产项目,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应该是价格。市场的角度来看,2007年成都房价仍然看涨,但区域房价的涨幅可能有所放缓。 2、进入2007年,大盘仍将是楼市的热点和方向 2006年,成都房地产市场不断涌现的大盘无可争议地成为楼市耀眼的明星,进入2007年,大盘仍将是楼市的热点和方向。日前,2007年开发面积超过100万平方米的企业将达到10多个,包括中海、华润、蓝光、置信在内的主流房企都将大展拳脚,对市场的推动不容小视。2007年成都的地产开发量将出现一个“井喷”高峰。3、土地供应全面紧缩 2006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及
12、国家部委有关政策精神,无疑将在2007年得到全面贯彻和落实。今年在土地供应、土地财政、土地监管等关口进行全面紧缩。由于相关条件的约束,今年将不再会有大面积地块上市,今后凡是上市的土地多以小地块为主。随着整个地产市场的逐渐成熟,土地将不再是某些地产大亨的“豪门盛宴”。4、 二手商品房的交易量在2007年仍然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 2006年,在营业税、个税以及土地增值税的全面征收等一系列宏观政策的冲击下,成都二手房交易量在短期内出现了一个涨幅明显回落的状况。但是,在经历两轮的宏观调控之后,消费者已经从对政策的不理解慢慢变得理解,从以前对政策的不理性逐渐变得理性。尤其是交易环节的各项税费政策对买卖
13、双方造成的影响在慢慢弱化的前提下,二手商品房的交易量在2007年仍然会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升。第二部分 区域宏观市场形势分析一、2005年城东房地产市场2005年是沙河改造之后房地产市场全面发力的第一年。在魅力之城、蓝谷地、翡翠城以及卓锦城等诸多大型优质楼盘的强力带动之下,2005年的城东楼市波澜壮阔风生水起,日趋成熟稳定。与之同步,城东房价也一路攀升,据最新统计,2005年该片区楼房均价为3499元每平方米,同比2004年上涨了近15%。同时东二环的房价由于环境因素,比东三环房价低,形成房价的洼地,这一状况将2006年将得到改善 主要有三大因素强力助推了城东房价在2005年上涨。首先是随着沙河
14、改造,城东的居家环境得到前所未有的巨大改善,直接带动了该片区楼盘升值。其次,诸多精品大盘的面市,由于这些高品质楼盘的高端定位,其所产生的刚性成本也相应增加,在彼此呼应成片的趋势之下,拉动了该区域房价的上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城东房价本来就稍显偏低,其较大的上升空间在2005年得到了补涨。 而从住宅供应来看,2005年城东供应量增幅巨大,总供应面积为169.31万平方米,同比2004年上涨了62.61%。而从细小片区来看,其供应则主要来自成龙路沿线以及成仁路片区,仅两个地方就占了城东住宅总供应量的近60%,在2005年叱咤成都楼市风云的蓝谷地、翡翠城、卓锦城等核心大盘几乎都聚集在这两个片区。
15、与此同时洪河片区也在2005年成为市民购房热点,位于该片区的万科魅力之城、上东阳光等项目销售走势十分良好。但与城东的其它区域相比,城东核心地带成渝、成洛方向工业厂区密集,而且主要集中在二、三环路之间。由于这些厂区的存在,近几年来,城东地产的开发热点一直分布于“东北”和“东南”两极,而城东核心地带的二、三环之间区域,一直没有品牌开发商进入,也没有高品质居住产品供应,形成了城东地产的断裂带。 2006年东大街东沿线竣工开通,以及成渝高速三环至外环实行局部下穿改造,城东板块的交通格局将发生变化,东沿线的打通,沙河堡的数千土地将盘活,还有钢管厂3000多亩土地,城东将进入大盘时代。 2005年躁动一时
16、的“城东地王”、新规划的青羊新区以及“腾笼换鸟”后的的城东改造区,以及成龙路沿线、成仁路片区,则城东2006年城东价格上涨幅度较大的几个区域内片区。 总体看,放眼成都东西南北,城东的总体价位较低,今年将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无论是开发量,还是房价,都非常具有成长性。二、东郊工业区调整历史回顾东郊工业调整,从城市化进程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城市功能不完善,“企业办社会”的社区功能割裂了东郊工业区与城市社会及其城市功能的有机联系,阻碍了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如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娱乐、体育、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等配套相对滞后。 同时,城市道路交通、市政管网及设施的配套也因用地割
17、据而无法更有效地服务于城市,许多企业不配套,重复建设较多,一方面造成资源浪费,另一方面使城市公共产品的服务水平低下。 城市结构不合理,城市中心、副中心、片区中心、居住中心各自功能不清。随着万科、24城、龙湖项目等的开发,将进一步改善区域规划环境。 环保问题突出,城市环境差。东大街沿线通车、沙河沿线改造工程的顺利进行,使区域环境得到了相对改善。但区域内老居住小区等仍然阻碍着区域整体环境的发展。调整的总体思路: 根据城市发展的要求,在对东郊工业区进行结构调整的同时,辅之以沙河整治,进一步带动东郊的全面繁荣; 利用东郊与区县开发区土地的级差地租对企业“腾笼换鸟”、“退二进三”,通过招商引资、联合重组
18、、制度创新、技术改造、实现搬迁企业的发展壮大,争创东郊工业新优势,通过对企业搬迁后土地的综合整治和开发,改善东郊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调整的重点区域: 在一环路以外,南至府河以内,东至沙河以内,北起解放北路至驷马桥路,经八里庄、二仙桥、牛王路至沙河。涉及规模以上企业85家,总占地15207亩,其中:工业用地12006亩,职工人数116202人,总资产214亿,总负债149亿元。(2006年6月数据) 东郊工业结构调整决策做出后,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向东向南发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市政府及时制定了东郊工业结构调整规划。调整东郊的城市功能定位。将东郊的城市功能由工业为主调整为“生活居住、物流配送、金融
19、商贸、科技产业、旅游休闲”。对这一区域的工业企业实行分类处理,搬迁改造一批污染企业,淘汰退出一批劣势企业,就地发展一批都市型企业。在启动东郊工业结构调整的同时,投资30亿元,同步启动了流经东郊工业区的沙河综合整治工程。目前,沙河综合整治工程已完成,“沙河八景”成了成都市历史人文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城市增加了靓丽的景色,保护了生态环境。实现了工业结构调整与完善城市功能,塑造城市形象,促进城市转型,全面优化城市环境的有机结合。成华区是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主阵地(东郊企业绝大多数位于该区),也是结构调整的最大受益者。根据成都市的规划,东郊调整后工业用地将由目前的30多降到11左右,这意味着可以腾出
20、12平方公里土地,而现在成华区的建成区面积总共只有30多平方公里。三、城东两区(成华区、锦江区)发展目标成华区确立了打造“生态城区、活力成华”的发展思路,确立了以都市工业为基础、房地产业为先导、商贸物流业为支柱、生态旅游业为特色的城市发展规划。成华区:建成一核两带五区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0美元以上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500美元以上;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左右。描述百姓生活: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到2010年,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30平方米以上。未来发展格局:未来成华区将划分为“一核、两带、五区”。其中,一
21、核是休闲商务区;两带为沙河经济带和三环路经济带,五区为服务业优化发展区、龙潭都市工业集中发展区、城东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北城市功能拓展区、北郊风景区。锦江区:建西南第一大商业步行街区2010年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强区构建“时尚锦江、人文锦江、现代锦江、和谐锦江”,到2010年建设成为经济发达、人民富足、环境优美、社会稳定的全国一流强区。未来发展格局:全区划分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区、现代传媒区、工业集中发展区、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区。发展以盐市口、春熙路商圈与合江亭、水井坊商业延展区为主的商业核心区,建成西南第一大商业步行街区。今年锦江区将依托东大街发展轴,大力引进优秀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外资金融机构,积极发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成都市 水岸华庭 项目 营销 推广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134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