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政企客户服务营销改进.doc
《中国电信政企客户服务营销改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电信政企客户服务营销改进.doc(5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国电信政企客户服务营销改进第二章中国电信政企客户服务营销外部环境分析2.1宏观环境分析(PEST)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全球电信运营市场发展的驱动力主要是用户规模的增长和技术的推动。根据Bloomberg提供的数据,2007年至2012年全球基础电信服务的销售收入复合增速保持在7%左右,净利润复合增速在3. 25%左右,净资产收益率11.16%,净利率9. 11%。从相关数据来看,略高于全球整体经济增速。经过2002年和2008年近期的两次电信行业的重点改革后,中国地区电信行业所处的环境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明确宏观环境及影响可以进一步明确中国电信在政企市场服务营销中的所在形势,为做出服务营销相关策
2、略的调整优化做参考。2.1.1政治因素2013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落地实施的重要一年,也是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新的国家执政团队全新亮相的一年。应该说,国家政局的平稳过渡是目前中国各方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的电信行业监管部门是国务院工业与信息化部。在行业监管方面,电信行业在全世界来看都是政府监管的重点区域,中国也是如此。电信行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有原邮电部时期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电信服务标准(试行)。此外,为了解决当前行业中的相关问题,推动行业发展,推进市场竞争,国家有关部门对电信法已有多年酝酿。新的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二零零二年通过重组后正式注册,属于国资委控股的三家大型电信企业之一。中
3、国电信集团总部是共和国电信运营商的长子,长期保持和国家有关部门保持密切联系,而政企客户事业部作为中国电信集团总部直属的事业部,具有一定联系基础。同时,通过多年来围绕各级政府所做的重点客户服务措施,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与各级政府的关系。2. 1.2经济因素近几年,由于美债危机隐患犹存,欧债危机持续扩散蔓延,导致世界经济增长乏力。根据世界银行对2013年和2014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的预测,2013年世界经济增速为3. 1%, 2013年增速为3. 5%。其中高收入国家2013年的经济增速为2%,2014年增速为2. 51应该说,整体世界经济相对处于发展缓慢态势。2.2、产业环境分析电信产业是我国信息产
4、业的重要支柱,也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工业与信息化部的数据显示,2011年全年全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相对2010年同比增长为10%, 2012年全年全国电信主营业务收入相对2011年同比增长为9%,并且连续几年累计完成额均在一万亿以上。截至2012年12月底,全国电话用户达到13.9亿户,跃居到了全球首位。其中固话用户达2. 78亿户,继续呈逐年减少趋势;移动电话用户为11.1亿,继续保持10%以上增幅。截至2012年12月底,3G电话用户已达2. 33亿户,在2011年净增8137万户的基础上,2012年又净增10438万户,保持了较高的增长率。截止目前的统计数字,我国网民总数约为5.
5、38亿,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40%,其中手机网民的数量已有近四亿人。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额接近80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6%;固定通信业务收入累计完成额接近30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9%。在电信主营业务收入中,非话音业务收入5000多亿元,同比增长近17%。2. 2.1中国电信行业发展历程中国的电信行业发展主要历经了以下几个阶段:1.电信初入中国时期-1871年,欧洲的大北电报公司在上海设立报房,建立了中国地区历史上的第一条电报传输线路和第一个电报局。1877年台湾设立电报局,这意味着中国人拥有了自己修建、自己掌管的第一条电报传输专线以及自己的通信局。1
6、882年,中国地区历史上第一个电话交换局幵通,以人工电话操作管理。1899年无线电通信幵始应用在中国的军舰上,也揭幵了中国无线电通信的序幕。此后的多年时间里,在官督商办的政策指导下,各地接连建立了电报专线,并幵通了主要用于民用的本地电话和长途电话;1908年,清朝政府将民营性质的商电局划归国有,改为邮传部来管理。2.电信经营起步时期民国元年(即1912年),当时的中华民国政府接管清政府邮传部,并改组为交通部,设立了远程收报处,接收欧美各国的广播新闻,打破了外国公司垄断传递国外新闻的局面。随后中国加入万国电报公约组织。1927年成立的沈阳国际无线电台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国际电台。1930年,与国际
7、主要金融城市开始了无线电报通信,这是当时唯一由国内经营的国际电信运营组织。清末和民国时期,通过技术引进,中国电信业幵始发展。这个时期,邮政和电信一直各成体系独立发展。3.政府管理和经营时期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同时建立了邮电部,同时下设电信总局。1951年北京通达原苏联的电话接通,这样我们有了第一条国际电话的通道,同时,由原苏联转往欧洲多国的国际电话线路也相继开通。从建国初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中间,共经历了7次体制性变革之后,基本建立了以邮电部为主的集中统一领导和邮电合一的二级管理体制。邮电部享有重大决策权及人事、财务、综合计划、国际邮电等事务管理权,独家垄断经营电信业,
8、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这种邮电体制一直延续到改革幵放初期。与此同时,军队、铁路、电力甚至煤炭、石油、地质等部门由于业务需要相继建立了自有产权的专用通信网。由于国家对电话资费有严格的价格控制,这个时期的电信业基本上是一个不盈利甚至亏损的行业,公共电信业的供给远远满足不了政企与公共电信服务的需求。这阶段我国通信行业及技术发展的主要诱因是赶上世界的先进水平。4.电信改革起步时期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国家开始对通信行业推行管理放权,实行部委总部及地方双重领导的体系。这个时期,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扶持通信发展的方针与政策,有利地调动了邮电和地方共同发展通信的积极性,促进了电信业的发展。八十年代后期,广州与香
9、港、深圳、珠海开通电子邮件,因特网正式开始商用。此时,国家推行探讨进行邮政和电信各自专业独立以及政府和企业属性分幵的“十六字”方针政策,并原则通过“三步走”实施战略。在政策体制上推行系统主管,地方政府辅助的方式,同时,覆盖全国的邮电管理局相继成立了通信行业管理机构,从组织、机构和人员编制上进一步保证了通信行业管理工作的正常幵展。5.深化改革时期九十年代初实施的初装费政策成为了支撑中国电信行业持续高速发展的一个重要的资金来源。1994年邮电部成立专门的移动通信局和数据通信局。并将电信以及邮政总局改制为独立核算的企业局,在负责必需的全国普遍服务的基础上,以企业经营的方式开展国有通信和邮政服务。同时
10、,中国通信行业的主要参与者中国联通成立,开始提供移动手机和和寻呼服务,这也意味着中国通信业独家垄断市场的状况结束 1995年,原电信总局进行商业企业注册,成立邮电电信总局,成为正式意义上的企业。1998年国家组建信息产业部,承担原电信总局的政府责任。至此,中国通信行业正式实现了政企分开。1999年,原中国电信重组,并剥离出移动、卫星、寻呼等业务,新的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以及中国卫通应运而生。在此同时,国家也改制了中国联通。这样,我国基础电信相关领威都同时有两家以上竞争,竞争格局基本形成。2002年,当时的中国电信被南北拆分,将北方九省一市划给网通,成立了新的电信集团公司和网通集团公司。期间形成了
11、电信、网通、移动、联通、铁通和卫通六方争霸的行业竞争新格局。从当时的重组结果来看,各家国有运营商的主体业务既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2008年,在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大潮下,新的行业主管机构工业与信息化部成立,并将原六大通信运营商整合为新的电信、联通、移动三大运营商。2009年初,工信部正式颁发第三代移动通信即3G牌照。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基于TD-CDMA制式,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基于CDMA制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公司基于WCDMA制式。至此,真正形成三大全业务运营商的新竞争格局。由于同期移动通信的高速发展,从主营收入和利润这两项主要指标来看,中国移动明显抢占了主要市场,竞争优势明显。在固话市场和
12、有线宽带市场份额方面,中国电信均表现出一定优势,中国联通次之。2. 2. 2中国电信基本情况中国电信即中国电信集团公司在2002年注册成立,具备电信全业务的运营资质,而且是当前三大国有电信运营企业中唯一拥有卫星通信资质的企业。中国电信的发展是在国家经济的稳步发展和客户的通信需求逐渐增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也伴随了中国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中国电信当前主要在传统固网领域占据一定优势,基础网络不仅覆盖全国,而且在全球各主要国家已开始驻地合作,业务可通达世界各地。在移动通信方面,拥有全世界最大、覆盖最广的CDMA2000制式第三代移动通信业务,目前移动业务总用户数已超过1.5亿。2004年幵始,中
13、国电信在带头人王晓初的带领下,全面按照市场化的方式,幵始由传统运营商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战略转型,在保持各项业务营收稳步增长的同时,收入结构取得了明显优化,移动业务、宽带业务、数据业务及政企行业应用带动了规模的发展同时强化了发展质量。近期,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中国电信提出下一步转型思路是“一去二化新三者”,从产业环境的角度来重塑企业,重启未来。2. 2. 3行业环境电信行业当前仍属于国家的基础性行业,是整个信息产业发展的基础,传统上在整个产业链中起主导作用。同时,由于历史原因及信息安全等原因,电信行业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国家管制,尤其体现在基础电信运营权及基础价格体系。1.行业政策分析电信行业当前
14、的三家主体运营商国资委下属的国有特大型中央企业,并主要接受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及其下属机构的行业管理。另外作为经营企业,在信息化经营领域还接受国家发改委、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国家保密局、国家公安部等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的政策监管。2.电信行业一般特点当前,电信行业出现了新的形势,但电信行业的一般特征还是体现明显,中国电信在政企领域的服务营销必须考虑这些一般特征。(1)规模经济性:电信经营企业要建设庞大的通信网络,必会产生很大的固定成本,同时可变成本较小。因而总体规模越大,用户越多,每个用户平摊的成本就越小、电信运营企业的经济收益和盈利水平就越好。(2)范围经济性:当电信运营企业拥有基础网或主
15、干网的时候,因为固定成本大大高于可变成本,而不同的通信服务都是通过同一张基础网络来传递,因此提供的服务和服务内容越丰富、种类越多,收入和利润就越好。出于收入和利润的追求,网络的拥有者肯定尽力提供更多的衍生性服务。(3)外部经济性:电信行业也会带动设备制造行业、终端制造行业、娱乐行业、游戏行业等一大批产业链相关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使得最终用户对基础通信运营业的依赖越来越天,从而使通信运营业可以进一步发展。当然,尽管具有一定的互补关系,通信运营企业和产业链其他组织在合作的同时,也存在着为争夺主导地位而开展一定较量,甚至寻求替代,需要时刻注意相互之间的竞争和合作关系。3.政企客户通信釆购特点通常,政
16、企客户釆购通信服务有明显特点,主要有:(1)决策时期较长,各过程均有变数;(2)注重后期的影响,如政绩或业绩;(3)独特的个性化要求较多;(4)看重服务、响应速度及质量;(5)内外部决策复杂,影响决策的条件很多;(6)可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7)规模较大、金额较高。在本文的服务营销领域改进研究中,这些方面都是研究的关注点。2. 2. 4竞争分析分析一个行业最常用的工具就是波特的五种竞争作用力模型。中国电信政企服务营销体系同样面临着五种基本竞争力量。这五种竞争作用力决定了中国电信政企事业部在服务营销领域与同行业之间的相互竞争地位,决定了自身的核心竞争力。1.新进入者的威胁(1)固网领域:即686
17、号文失效后,中国移动将大举进入;国家广电网络公司即将成立,将在政府宽带专线市场形成影响;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外网将利用政策对国家党政客户的带宽型电路组网形成威胁。(2)综合信息服务:IBM、华为等国内外设备商利用云计算等技术优势进入服务领域。2.替代产品的烕胁(1)移动领域:新型的通信方式如Skype、QQ、微博、微信、FaceTime等对传统语音通信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2)第四代移动通信预计在近期发牌,正式商用后将对第三代移动通信及低带宽的固定宽带接入形成替代。3.供应方的影响分析:随着移动互联网及行业应用的兴起和需求点迁移,终端、软件服务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客户最终决策。政企综合信息服务项目
18、中,软件、硬件供应商会与政企客户直接沟通以及选择多家运营商合作来提高议价能力。4.客户议价能力分析(1)全业务竞争时代,电信业目前已经全面进入买方市场,尤其是业务量较大的政企客户,对价格的影响越来越大,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利用引入竞争、招标等方式压低成交价。(2)传统通信服务领域,由于相关部门政策的推动,资费一直是下降的趋势。5.主要竞争对手分析2012年,三大运营商全年营收额总和略超一万亿元,净利润总和略超1500亿,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这三大运营商也一直是中国地区通信服务市场的主体公司,在政企市场相互之间也是主要竞争者。在当前的中国电信政企客户市场,直接竞争对手是中国移动新成立的集团客户子公
19、司和中国联通的改组的集团客户部。三大运营商在整体和政企领域的现状对比如下表2-1和2-2所述:6.政企客户市场SWOT分析通过优势、劣势以及机会威胁方面的详细剖析,可以定位中国电信在政企客户市场服务服务营销竞争中所处的位置,认清形势,进而制定正确的相关策略。SWOT分析是对中国电信政企部服务营销实力进行全面评价的可靠工具,具体分析如下:(1)优势(Strength)(a)最多的政企客户数量和最丰富的政企客户资源、相对稳定的重点客户关系。多年政企各行业领域有效渗透,具备了领先优势。(b)基础设施完善,拥有全球最大的固定网络和中文互联网,固网及3G网络覆盖率最好,网络稳定性较强。(c)最早建立全国
20、纵向一体化的服务营销体系,全国性的项目销售能力与服务能力较强。(d)从固网领域发展起来的一站式服务系统及应用开发能力有一定先发优势。(e)最早有服务国际化企业的经验,对越来越多有全球组网需求的政企客户有较大吸引力。(2)劣势(Weakness)(a)在服务营销中主要以业务导向为主,而不是从市场需求角度来考虑;(b)内部管理及运行体制属于稳定型,不适应较快的市场变化,效率较差;(C)从传统业务上沿袭出来的运作体系主要考虑固网产品需要,而当前的服务营销的前、中、后各个环节未完善;(d)对专业行业领域的较浅,行业信息化应用水平与国际先进的服务商提供商相比,有待进一步提高;(e)电信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技
21、术在网速方面相对联通有一定劣势,部分客户关注的移动互联网应用无法得到良好体验。(f)部分地区的用户基础、接入能力及响应速度,将影响全国性客户的选择。(3)发展机遇(Opportunity)(a)中国宏观经济和社会环境的较快稳定发展,以及国家出台关于“宽带中国”、政府信息化等远景规划,必将促进国内信息化建设步伐,为拓展政企客户市场提供了巨大的空间。(b)“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的产业结构调整,信息化必将成为重要工具,将为电信其中客户业务拓展开辟新的市场领域。(C)网络的融合和基础设施的完善,将产生新的客户需求点。(d)自身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可降低业务提供成本,增强整体信息服务提供能力。(e)大数
22、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规模应用,可以拓展电信政企服务领域。(4)威胁挑战(Threat)(a)原有优势领域中的固网产品同质化竞争严重、客户议价能力提高,将使政企客户电信业务收入的增长趋势降低。(b)由于国家政策的主导,广电网络、电子政务内外网的替代性将使电信主要收入的存量保有的压力增大。(C)苹果、三星、华为等设备厂商,以及应用服务商对客户的影响对来越大,将使电信在政企领域的竞争面临主导地位面临挑战。(d)以腾讯、新浪为代表的少数“轻型运营商”,借助微信、微博等可代替运营商基础业务的上层业务和移动应用,将主导产业格局。(e)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这两家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对电信传统优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电信 政企 客户 服务 营销 改进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10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