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健康产业与产品市场营销趋势(可编辑) .doc
《大健康产业与产品市场营销趋势(可编辑)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健康产业与产品市场营销趋势(可编辑) .doc(2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3年大健康产业与产品市场营销趋势 2013年大健康产业与产品市场营销趋势发表时间2013-01-16点击81作者李从选内容来源有效营销基药制度的强力推行对基层普药市场的抢占OTC品牌产品的过度竞争媒体费用的高速增长和被大厂商的垄断OTC代表薪酬的增加和其能发挥作用的下降药店自有品牌产品和高毛利产品的拦截使得新的OTC产品的突破非常困难OTC产品进入连锁都很难上量营销处于艰难探索期究竟路在何方什么产品才是未来医药大健康零售市场的新宠呢笔者认为具备快速做大的唯有大健康产品品类 一大健康产业与产品未来商机所在1医药保健品和大健康产品市场需求发展趋势1经济发展导致需求升级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
2、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一篇文章第一句话成就了新中国今天我们做医药健康产业的企业和人同样应该从这句话中汲取营养对医药保健品的需求人群进行细分对不同阶层的不同需求以差异化的产品满足之对于新兴起的大健康需求进行大力挖掘我们先看需求升级我们完全可以定论富裕起来的消费者对健康的需求必然升级笔者分析和思考以及查阅相关资讯认为人们富裕起来后的需求升级方向是这样的疾病治疗是必须的但不是人的需求现代医学技术进步已经无法快速进一步改善我们的健康三高症状疾病呼吸系统等慢性疾病已经成为死亡主因而这些疾病目前医学界尚无好的解决方案人们对其治疗的需求也是固定和长期市场需求无法快速扩大也就是说人们治
3、疗疾病的需求基本都能满足了健康美丽快乐才是人需求渴求和欲望 人们对健康产业的需求必然是升级的2新医改推动及需求分化还有一个影响医药行业产业走向的一个因素就是新医改谁是医改后的大健康市场的主要消费者呢谁是我们服务和营销的对象呢笔者分析如下A新医改政策把患者分成两大类政府买单的中低端药品消费者和自费解决健康美丽问题的中高端消费者我们必须明白新医改是医改而不是药改药品只是医改过程中的配角医改的实质是政府准备拿出最少的钱用最廉价的药物免费解决最基层穷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就是说政府将通过自己举办基层医疗市场第三终端和第四终端社区卫生市场卖药直接补贴药费给穷人看病因此这部分消费者将不再是OTC市场的主要目
4、标顾客群比如广州市每月可以报销元医药费他们就在社区买药了不再可能到药店去买治疗性药品了但由于中国城乡二元化结构经济高速发展中的城市化自费药品和保健品消费人群也必将慢慢扩大他们又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刚进入城市定居外来中低端打工者以及刚刚大学毕业在城市就业的人群属于自费中的低端顾客群第二类是商务人士高级白领白骨精人群时间和精力对他们来说不容无谓浪费且他们对健康的需求大于治病的需求因此不会舍近求远到可以免费为穷人看病的地方去接受诊疗他们不会舍近求远到可以免费给穷人看病的地方去看病第三类是做生意的人士企业主人群属于高端顾客群有钱图方便和买好药和好的大健康产品以提升生活品质他们是不在乎价格的需要很好的大健康
5、系统产品与服务B治疗人群和保健人群治疗人群不是未来OTC及大健康产品市场的主力人群基层社区医疗市场政府买单但也只是治病而已不会解决保健保养的问题即低端的疾病治疗需求人群这群人怎样描述呢他们是城镇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离退休人员城镇居民他们在今后年内可能不是OTC大健康产品的目标顾客群OTC和大健康产品市场的主力消费群体是保健人群及具有保健需求和保健意识且有保健品消费能力的人群他们包括这样几大类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消费能力且有保健意思的人群和富裕人士中老年人这和慢性病人群吻合社区医疗机构只卖药但药店可以卖给他们保健品食品药食同源产品药妆器械以及疾病解决方案第三是亚健康人群高级白领等由于工作压力大身体处于亚
6、健康状态需要整体调理显然这群人对大健康产品的需求不再是药物需要的是保健品保健师队伍食品营养师队伍器械理疗专业人事对服务的需求可能也会凸显出来C便利性需求人群将是未来OTC大健康市场的顾客群体未来的OTC和大健康产品市场便利性需求的满足是其经营的必然趋势由于城市化的改扩建和搬迁以及车多导致的交通规划限制购物的方便性大大不如以前一条马路对面的一个药店就要走好远才能到达加上现代人群物质财富的增加和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对于多跑路多出汗去买一些低价产品已经不是很看重了很多人就选择就近方便购买因此药店未来的消费者就是选择性满足有便利性需求的顾客群体要留住便利性顾客群体就得和便利店士多店杂货店竞争就得研究消费
7、者的购买习惯给消费者一个非来你店来购物的理由大健康的深度需求也许是他们主要的需求也可先通过便宜吸引顾客在通过他们喜欢的品类的引进和改换慢慢提高品单价和客单价D新消费习惯培育起新的大健康市场我们知道十年前还没有药妆品的概念和这一品类但是现在很多消费者已经习惯到药店去买药妆品解决自己的问题皮肤而不仅仅是到商朝去购买一般的化妆品和护肤品消费习惯是慢慢会改变的一是和经济发展水平有关二是和商家的引导有关比如年前还基本没有沐浴露的概念洗澡就用香皂因此药店必须关注已经和未来将要形成消费习惯的产品品类和新的消费群体再如有无牙膏市场怕上火市场家庭护理市场老年尿不湿等大健康相关产业会迅猛发展2健康中国政府战略规划
8、主推大健康产业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2年8月发布了健康中国2020战略研究报告是一项旨在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国家战略是在准确判断世界和中国卫生改革发展大势的基础上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一项需求牵引型的国民健康发展战略健康中国战略思想的提出是科学发展观在国民健康领域的具体体现是卫生系统探索中国特色卫生改革发展道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卫生战线对中国特色卫生事业发展理论体系的丰富发展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维护和增进人民健康提高健康公平实现社会经济与人民健康协调发展为目标以公共政策为落脚点以重大专项重大工程为切入点的国家战略实施健康中国2020战略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9、重要基础性工程有利于全面改善国民健康确保医改成果为人民共享也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充分体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其中的提出的卫生事业四项原则中有一项是四是坚持预防为主适应并推动医学模式转变预防为主的含义笔者理解就是给予药企大健康产业的进入机会健康产业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形成四大基本产业群体医疗产业医药产业保健品产业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健康产业是一个散发着青春气息充满阳光饱含绿色孕育生机的蓬勃发展的产业国家新医改方案也把预防和控制疾病放在了首位这表明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治未病的重要性并将在这方面持续加大公共财政和人力资源的投入8500亿元中的20将用于公共健康教育现在人类的死亡原因
10、心脑血管引起的三高疾病艾滋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是主要原因而这些疾病都是因为健康生活方式引起的在医学高度发达的今天除艾滋病外传染病已经不对人类健康构成较大威胁要解决以上健康问题只要依靠大健康产业和健康教育培养起人们健康的生活方式3美国人十年前的观点财富第五波在大健康产业美国人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先生在2000年前后出版了著名的财富第五波在财富第五波里皮尔泽把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的全球第五次浪潮为大保健企业研发产品和开拓市场提供方向与建议包括保健产品营销业者医生脊椎按摩师以及保健产业其他新创专业人士健康产业其实涵盖面很宽既包括保健品健康食品也包括健康管理健康服务项目比如大家疲劳以后做的SPA足
11、疗等等目前国内的现状是1保健革命发源地是美国但已在全球各地迅速开花结果2今日保健产业主要靠个人企业家与小型企业推动3以往生产致病产品的大型食品公司都转向加入保健革命的行列4一般被认为销售易致病产品的零售和餐厅业者先在同样改弦更张加入保健行列5目前市面上已出现数千种新的保健产品和服务比如产后康复保健服务整形美容服务保健旅游家庭保健护理等发展较快6虽然保健产业产值在短短5年间从2000亿美元成长到5000亿而且有数百万新客户加入保健产业处女地却仍持续扩大我国约有70的人呈亚健康状态亚健康人数超过9亿这些构成了健康关联产业潜在的巨大需求人群健康产业正在成为中国的财富第五波中国人均保健投入占8 发达国
12、家占比高达48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讲也有一些说法人均GDP一定要超过1000美金之后人类才会提出更高的对生命质量的追求中国也是近几年达到这个水准的同样的为什么我们健康产业在这几年蓬勃发展是跟我们经济水平提高相锻炼另外这个产业存在这么大的差距还有一点就是大家对健康产业的构成还不是很成熟和丰富我们的产业中间知识产业比较大其他方面包括健康保健体系预防体系营养和绿色食品等方面还有非常大的空间这也是一个发展的过程第三个方面这也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大家对于市场秩序的稳定性上面还有一些缺乏如果这三个方面都有进一步提高的话这个产业一定会以更高的速度发展4大健康产业和传统医药产业的差异分析类别 传统医药产业
13、大健康产业目标 疾病治疗 保持健康疾病预防产业氛围 医药产品 OTC保健品健康品各种健康管理服务适应人群 有疾病人群 被动 普通大众主动适应情景 刚性需求医嘱 自我药疗食疗保健休闲养生产业规模 X 3-5X二大健康产品及其市场消费特点1什么是大健康产品药用消费品大健康产品和大健康产业业界并无明确的定义笔者试图定义如下大健康产品就是解决人们健康与美丽相关的所有产品确切的说就是具有一定预防调节改善治疗保健养生康复延缓疾病药妆等功能的药品食品功能饮料药食同源产品理疗器械药妆诊断用产品等都是大健康产品大健康产品又可以叫做药用消费品类药品准药品等设计大健康产品和服务的都是大健康产业2药用消费品的特点双重
14、性质大健康产品既有一定的药用功效性这一功能属性类似于药品同时它又有快消品的属性与食品日用品等快速消费一样具有快速重复消费的特性大健康产品具介于快速消费品和药品之间的一类产品因此大健康产品比较确切的名称应该是药用消费品长期食用和使用具有安全性-无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药品讲求对症使用而快速消费品则是可以长期使用无安全隐患药用消费品必须是长期使用安全的我国自古药食同源从这个意义上讲药用消费品可以看成是食品种类之一只不过它是功能性的食品不是用来充饥的食品而已3大健康产品的十大品类商务部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规划中有这样的内容创新药品经营模式鼓励批零一体化经营鼓励药品零售企业开展
15、药妆保健品医疗器械销售和健康服务等多元化经营满足群众自我药疗等多方面需求其中的药妆保健品器械等都属于药用消费品但仅限于这三个品类笔者认为大健康产品的概念应该扩展这样对于工业企业和零售企业都是很有利的到底药用消费品都有那些呢笔者做出以下的分类1药品类-OTC乙类产品中成药和营养补充剂一些OTC乙类药品各种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阿胶乌鸡白凤六味地黄等产品还有健胃类的健胃消食片等等都属于此类其营销的关键在于引导消费和市场培育2滋补类药食同源类产品3大保健品类-也就是常说的各种蓝帽子批文的保健品目前绝大部分大保健类产品还没有领导品牌市场机会巨大但需控制好品质和实施单品突破后面详细论及4药妆产品可采眼贴的短
16、时间营销神话蓝海市场有待培育国内产品尚无领导品牌5功能性洗护产品妆字号特妆字消字号洗剂类目前漱口液和口腔消毒水还没有起步6功能日化产品 白药牙膏西瓜霜牙膏双黄连牙膏7功能性凉茶饮料如王老吉和其正凉茶红牛营养快线8家用和便携式各类器械种类繁多包括健康饮水机9外用贴膏类白药创可贴家用型便携式医疗器械类产品10健胃和解决三高问题的食品目前梧州龟苓膏正在发力有望成为第二个王老吉4大健康产品的市场特点1大健康类产品是OTC市场的细分市场之一OTC乙类产品和保健食品功能性食品要是同源类中药参茸贵细类产品医疗器械药妆类产品本身就可以在商超销售因此药用消费品应该属于OTC市场的范畴大多用于保健养生延年益寿整体
17、调理健美等领域2大健康类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大健康类产品不同与药品具有重复消费长期消费适应人群广泛的消费特征重复购买和长期使用的几率很大因此理论上其销量可以做得无穷大另外药用消费品也没有药品的销售的诸多限制和一些刚性需求的约束3大健康类产品市场的产品具有副作用小可以长期固定消费为特色4OTC乙类产品应该可以算作大健康产品如东阿阿胶江中健胃消食片已经具备此类性质5大健康产品的渠道OTC药店是首选A药店由于新医改的冲击会把药用消费品等与药沾边的非药品类作为首选因此药用消费品的销售主渠道是零售药店尤其是意欲转型的连锁药店但是药店不会卖这些产品既是这类产品成长的瓶颈也是供应商的机会大健康产品的第二个销售渠
18、道是商超实施跨界营销-B跨界营销向日化或者商超等快消品渠道进军药品渠道和药品终端医院和药店是健康产品终端但消费者对药品有天然 的恐惧是非愉快消费品C大健康产品的第三个销售渠道是各种该细分品类的专卖店进入养生馆健康管理机构D大健康产品的第四个渠道是网络电子商务 三大健康产品营销新趋势1大健康产品的营销终端主要是药店药店是大健康产品的第一营销渠道也是最重要的营销渠道且是得天独厚的销售渠道药店传统就是销售健康相关产品的且有些需求似乎与医药相关的举例来说一个女性的美容问题是个内分泌循环与微循环皮肤保健相关的综合问题且与人的体质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我个人的观点是女人的美丽来自四个方面首先是吃出来的女人要会
19、吃中国自古讲求药食同源甄嬛传中阿胶的植入广告都是讲阿胶药食同源怎样调理治病的因此必须会吃有利于美容的食品保健品等慈禧太后就是食疗美容专家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有中医美容专业和相关中医美容师的相关培训可见中医药在美容中的作用而中医药很多方法就是用药食同源的中药来调理其次是睡出来女人必须睡眠好才会美经常失眠的女人会面黄肌瘦的睡眠好就得心态好会调理生活规律经常失眠就得使用保健品甚至药物调理第三是性和谐出来的女人永葆青春的方法之一就是有足够健康的性生活性和谐的女人什么时候都魅力四射兴致勃发想压抑的女性及时天生丽质内在的女性美也散发不出来第四才是化妆品遮盖涂抹出来的好的化妆品确实可以改善与延缓衰老但是仅凭化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健康产业与产品市场营销趋势可编辑 健康 产业 产品 市场营销 趋势 编辑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090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