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昆明)国际酒类博览会策划方案.doc
《中国(昆明)国际酒类博览会策划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昆明)国际酒类博览会策划方案.doc(2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2年中国(昆明)国际酒类博览会策划方案一、云南酒业市场发展概况 云南是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历史上各族人民就有酿制各具特色的酒产品,并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酒文化。同时,云南省是生态较好的省区之一,由于污染较小,当之无魁是一个天然绿色食品原料基地,有着酒产业发展的先天资源优势。云南还是酒类产品的重要消费地区,多数人都有饮酒习俗,每年酒类消费量达100多万吨,仅白酒消费量就近40万吨,居全国全5位。 近年来经过云南白酒生产企业的不断努力,云南白酒也有了可喜的发展,主要是茅粮集团、澜沧江集团、玉林泉酒业等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整个云南白酒业的发展,云南澜沧江集团年产2万吨的白酒厂已经在建,这标
2、志着云南白酒正在向规模化发展,而茅粮、玉林泉、澜沧江小白等品牌也逐渐占领了省内中档酒的市场,并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而这些龙头企业在生产、管理规范化上都有了长足进步。这证明了只要企业根据市场经济的特点不懈努力,政府相关部门重视,加大支持力度,行业组织、中介机构在其中穿针引线,云南白酒业依托本省市场,通过不断学习省外先进经验,夯实基础,近年来发展迅速。云南中高档白酒的市场规模正在扩大,这就可为更多名牌酒提供市场空间。随着云南省白酒市场秩序进一步理顺及消费水平提高,全省的白酒市场消费规模再次扩大。包括衡水老百干、酒鬼酒等一批省外名酒现已加快入滇布局,以期分一杯羹。面对云南白酒现状,云南白酒厂家与管理行
3、业应当树立名牌意识,发挥自身优势,走民族特色之路:力推独具特色的具有不同风味和风格的民族酒中珍品;走规模化、多元化、集团化的酒业之路。这样,云南酒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发展壮大起来。二、国内酒业发展状况 中国酒业发展拥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早在商朝时期中国酒已经掌握了利用酒曲酿酒的技术。其中白酒在唐朝又称为“烧酒”,明清时期白酒逐步替代了黄酒,成为中国人类最主要的酒类饮品。 中国白酒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 起步阶段:自新中国成立到78年中国白酒业从10.8万吨增长到了143.73万吨,增长了近15倍。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对对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白酒十分重视,白酒行业迅速发展。1956年,国务
4、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组织编制的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由轻工业部提出的将酒精改制白酒项目被列入纲要。 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起白酒产量增长步伐加快,“七五”期间增长了52,“八五”期间增长了50.6。到1996年,中国白酒产量达到了历史高峰,总量达到801.30万吨,是建国初期的80倍左右。 宏观调控阶段:为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总体要求,提高白酒行业的投入产出比和综合经济效益,国家对白酒行业指定了以调控和调整为基础的产业政策。“十五”规划期间,又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节粮、满足消费为目标”,走“优质、低度、多品种、低消耗、少污染、高效益”的道路,“重点发展葡萄酒、水果酒、积极发展黄酒,稳
5、步发展啤酒,控制白酒总量”。这一时期诸多大产业集团面对产业调整机会进入白酒产业,部分品牌迅速崛起并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复苏阶段:2001年酿酒行业实现总产量2869.04万吨、销售收入1092.27亿元、利润61.87亿元;到2010年则分别为6499.83万千升、5111.4亿元、530亿元,各项经济指标均几倍于2001年。我国的啤酒年产量已经连续9年居世界第一位。2010年中国企业500强榜单中,有15家酒类生产和流通的相关企业。酒业从注重量的增长转向走质量效益型的发展之路,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酒业的产品质量稳中有升,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大刀阔斧,实现利润、上缴税金大幅
6、增长;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的意识和成效有所提高,落后产能得到淘汰;企业的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引进各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体系。酒业对国家的贡献和社会的影响力显著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势头良好。 开放的市场格局使酒业告别了封闭,入世使酒业从局部开放转向全面开放。面对来势凶猛的洋酒和外资,中国酒业敞开胸襟予以欢迎,既不拒绝也不迷信,既要学习也要竞争,走出一条冷静、理性的开放之路。目前,外资的渗透正在从啤酒、葡萄酒行业向白酒行业转移,帝亚吉欧控制水井坊、轩尼诗收购文君酒厂就是例证。酒业在向外资开放的同时也向内资开放,联想、辅仁、宝光等数十家业外资本以各种方式介入酒业。全方位的开放不仅使酒
7、业获得了资金的支持、技术的升级、管理的提高,而且有利于酒企经风雨见世面。 过去几十年,酒业只从事产品经营,发展的路子很窄。入世让酒业开了窍:产业只有与资本结合才能做强做大,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一起抓才能使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酒业开始“以整合并购作为企业发展的加法、以产融结合作为企业发展的乘法”,上演了一出出资本整合、资本运作的好戏。如:啤酒行业从800多家独立法人企业演变为青岛、雪花、燕京、百威英博的四大寡头;洋河双沟强强联合,红星龙徽组建首酒集团;青啤、中粮等走出国门,到海外建厂或收购酒庄。特别值得自豪的是,有约40家酒企在境内外上市,酒类特别是白酒板块在A股市场上风光无限;其中泸洲老窖、茅台
8、、汾酒、张裕、洋河,还荣获2011年最佳董事会称号。 为确保食品安全、获取市场优势,酒业实行产学研相结合,深入开展酿造、贮存、灌装、分析检测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并取得了众多的成果,有11家大型酒企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酒业标准化、信息化工作取得重大进展,组建了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标准体系日益完善。酒业通过原始创新、集成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形式,多方改进生产设备,不断提高机械化自动化水平。 文化是产品的灵魂,是企业的根基。酒业开始全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报效国家、服务社会、回报股东、关爱员工”为宗旨,通过各种形式履行社会责任,打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同时大力发掘历史文化,赋予产品和品牌以深
9、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诉求,利用博物馆、工业旅游、广告宣传等多种手段,塑造感人的产品形象,实现品牌的再造与升级。 中国酒业的变化令人欣喜。但从严格意义上讲,这种变化还是学习型的而非创新领先型的、是量变型的而非整体质变型的。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是酒业大国但还不是酒业强国,在管理、营销、技术、装备等方面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较大差距。目前酒业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要切实完成酒业的整体性质变,就要使酒企实现脱胎换骨的改造,成为真正合格的市场主体,就要使酒业“走出去”成为全球市场竞争的积极参与者,实现这些目标还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奋斗。 三、云南酒业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 一是结构完善、品种齐
10、全、规模初具,但产业集中度低,企业小、散、乱。目前,云南已具备生产白酒、啤酒、黄酒、葡萄酒和露酒各个酒种的能力,各个酒种的分类品种也相当齐全。白酒中,不仅有云南独特的小曲香型白酒,也有浓香型、酱香型白酒。云南白酒酿造生产企业虽多,但集中度低,生产环境、生产设施、设备不理想、生产技术水平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中下水平。 二是资源丰富,条件优越,香型独特,但深度开发不够,发展层次低。云南地理环境优越,资源丰富,水质优良,气候条件独特,各种酿制白酒的粮食和经济作物在云南几乎都能生产,酒业发展的先天条件十分优越。2009年9月,云南白酒特有的“小曲香型”,被中国酿酒工业协会确立为中国第12种白酒香型。然而
11、,云南酒业(特别是白酒)开发程度不够,发展层次低。云南白酒的本省市场占有率为80%,而利润仅为20%,80%的利润空间被外省酒占据。 三是基础具备、品牌初展、蓄势待发,但企业资本金匮乏,没有全国性知名品牌,缺乏行业龙头企业。经过数十年的积累和沉淀,云南酒业已具备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如红酒中的云南红、香格里拉;白酒中的醉明月、玉林泉、鹤庆乾酒、地道云南等。但资金短缺已成为制约云南酒产业发展的瓶颈,整个行业还没有一家领军企业,更没有一个全国性的知名品牌。四是行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酒类产品品质明显提高,但竞争环境恶劣,经营秩序有待规范。“云酒”产业长期以来处于自然发展状态,缺乏发展规划和有力政策扶持。
12、全省数量巨大的无证酒企生产环境、设施、设备差,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与国家提倡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背道而驰,阻碍了云南酒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酿酒工业是我省传统产业之一,关联度高,带动性强,在调整产业结构、推动地方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拓宽就业渠道及扩大税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打造云南绿色经济强省的重要内容。因此,必须加快云南酒业的发展,实施名牌带动战略,以名牌产品带动企业产业发展,打造地方酒类名牌,提高全省酒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综合实力,把“云酒”打造成为云南继云烟、云茶、云药之后的又一重要特色产业,形成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 去年9月,省政府第47次常务
13、会提出,要通过发展白酒、葡萄酒、啤酒3大酒种,打造一批优势品牌,决定加大对酒业的扶持力度,并安排50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酒产业发展。去年12月20日,省政府出台关于以名牌建设带动云南酒产业发展的意见,同时下发的云南省“十二五”酒产业发展专项规划为全省酒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到2015年,全省规模以上酿酒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翻两番以上,年均增长速度在50%以上,达到200亿元。其中,白酒销售收入达120亿元,啤酒70亿元,葡萄酒10亿元。全省酒产量达到200万千升,其中,白酒产量35万千升,啤酒产量160万千升,红酒产量5万升。打造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企业集团1户,10亿元以上企业6户,5亿元
14、以上企业4户,1亿元以上企业10户,培育2个以上中国名牌和中国驰名商标,10个以上云南省著名商标。 据悉,省商务厅目前正加紧研究制定省财政支持酒类流通环节2500万元资金的使用方向和办法。第四、历届酒博会举办状况 2009年第一届酒博会以“振兴云南酒业,展示中外名酒精品、弘扬民族传统酒文化”为主题,旨在通过博览会的举办,进一步促进云南酒业与国内酒业大省的交流与合作,做大做强云南酒业。为期4天的博览会上还将举办云南酒类市场研讨分析及技术讲座、酒文化长廊等多项活动。2010西部(昆明)酒业博览会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开幕。除玉林泉、醉明月、澜沧江等我省知名企业外,还有五粮液、茅台系列酒等国内酒生产企业
15、90余家参展,共设展位240个,参展数量、展会规模和质量都较前两届有大幅提升。本次酒博会由省商务厅主办,云南省酒类行业协会、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有限公司和春城晚报社承办,为期4天,旨在加强地区间酒业的交流合作,促进云南酒业发展。展会期间除展览、展示、交易外,还将举办云南酒类市场研讨分析及技术讲座,酒文化展演及有奖竞猜,酒业、酒品推荐会,酒类团购等活动。2011西部(昆明)酒业博览会”将于2011年8月5日至8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新馆6号馆举行。目前为止,酒业博览会已成功举办了三届,展会规模由最初2007年的110个、2009年的146个、2010年的250个,到今年的270个标准展位。经过组委会成
16、员的共同努力,已有60多家企业参展报名,其中有澜沧江、醉明月、兰益松、香格里拉、云南云酒、杨林肥酒、鹤庆乾酒、滇西1944、玉林泉、地道云南等及省外青海互助青稞酒、上海伊思诺进口红酒、法国卡斯诺进口红酒、四川泸州老窖、贵州茅台酒系列、内蒙古腾格尔酒业、西藏藏缘酒业等企业。五、西部酒博会存在问题及改进意见 西部酒博会存在问题1、展会宣传 a、展会宣传不到位; b、展会宣传时间滞后; c、展会宣传地域狭小、空间范围狭窄,缺乏立体空间宣传推广; d、展会宣传缺乏科学、系统的规划。 2、展会组织 a、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展会受关注度较小,企业积极性不高; b、主办方与承办方各项工作开展不协调,缺乏科
17、学的管理流程,权责不分明也是导致展会组织不到位的原因; c、承办单位缺乏科学合理的组织管理,同时办展思路不开阔,办展模式不大气。 3、招商 a、由于缺乏政府支持力度,导致招商进度慢,招商范围狭小; b、展会主题不明确,不注重知名度和现实性的结合,同时也不注重展会的知名度及品牌的打造。c、展会招商渠道单一、模式简单,产品、市场、企业没有有机结合。西部酒博会的改进意见: 1、主题鲜明,具有吸引力。诚然这离不开组织大规模的招商,吸引国内开发区批量参加,逐渐形成品牌。例如,德国企业集群招商会,或德国机械行业中国投资推广会,形成一个长期的机制,连续几年办下去,可以吸引足够的国内人员参加。 2、注重知名度
18、和现实性的结合。邀请具有吸引力的企业参加要注重知名度和现实性的结合,世界500强之内的企业可以邀请,同时知名的、公众的政府或协会组织也要有,增强会展的宣传效应。但更多的与会者,应当是在本次展会中确实有投资意向的企业,将企业所属行当,合作项目名称等,向企业明示。 3、明确展会的收益来源。在中国地方政府和开发区的推广最终,参会者和赞助方才是会展的主要收入来源。有好的主题及知名企业参展的前提下让地方政府和开发区等受益者出钱才是最主要的。 4、打造展会名声和品牌前期宣传是关键。会展形式多种多样,既包括会议之前的主题宣传也包括对与会双方的需求,在网上的初步对接,形成网上和会场交互的双重效果。展会本身包括
19、展示、推介会、座谈等各种形式,加强双方借出和成交的记几率。 5、注重会展的可持续性。一炮打响,而后虎头蛇尾,是众多看似成功的会议的通病。更何况历届酒博会我们并没有将其品牌和名声逐步提升,因此办展会一定要形成会展的品牌,需要持续不断的运作,需要有过硬而有严格的展会流程和科学的组织管理,同时还需要高素质的运作队伍和稳定的专家团队及长期的信用。诸如:成都糖酒会、广州商品交易会、上海汽车展等展会在业内已经形成了较为成功的品牌。六、2012年酒博会项目分析项目介绍: 西部(昆明)酒业国际博览会Western China (Kunming) International Wine Fair (简称“WCIW
20、F”),由云南省商务厅主办,云南纽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办,自2009年创办以来,迄今已成功的举办了3届,一直都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批准与支持。WCIWF 是以市场为导向的行业专业展会,每年一届,立足于云南,面向大西南及东南亚、南亚酒业企业、商家服务,充分利用中国名酒产地:四川、贵州、云南和东南亚、南亚等地域和经济实力的优势,融合泛亚国际贸易及云南至东南亚、南亚开放型经济贸易桥头堡契机,为国内外酒类企业产品流通、贸易、技术、资源、信息的拓展提供最佳发展平台。 WCIWF 2011展会规模已发展到近1万平方米,展商涉及海外国家和国内10多个省市、地区,展出产品达上万个品种,得到了中外170多
21、家企业、协会及商务机构充分认可和参与,汇聚行业人士近10万人次,被酒类行业和业界誉为“西南酒业第一展”。展会组织单位介绍: 云南纽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海天为谋,思意常新。专注酒类行业项目发展,汇聚丰富行业资源为客户服务 云南纽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以下简称纽斯文化传播”是成立于2003年10月,自2006年开始步入广告行业.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品牌设计、艺术设计制作、广告代理发布、企业管理咨询、企业营销策划、承办会议及商品展览展示活动;民族民间文化的研究与交流等. 作为云南省酒类行业协会酒文化分会秘书处,公司多年来专业从事整合营销传播的研究与推广,为客户(特别是酒类行业客户)提供基于市场营销需
22、求的专门广告传播行为模式,力求使客户的广告投资实现效益最大化. 公司在营销4S、消费行为研究等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并获取得相应经验与成就. 公司立足云南,面向国内外发展,公司团队凭借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务实的作风取得了业界良好的口碑。公司主要依托品牌,市场策划、组织、执行,同时在展会的基础上延伸到网络、杂志、报纸,为客户的参展宣传效果及厂商树立品牌形象和寻找销售渠道提供一个完整、系统,更具有价值的商业平台。公司目前业务主要涉及食品、旅游业、环保、机械、节能等行业领域。与公司有过良好合作的国内伙伴关系的行业协会有:云南省商务厅、云南省旅游局、云南省酒类行业协会、四川省就类行业协会、贵州省酒类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国 昆明 国际 酒类 博览会 策划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09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