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租房市场解决房地产两难处境.doc
《发展租房市场解决房地产两难处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发展租房市场解决房地产两难处境.doc(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发展租房市场解决房地产两难处境中国房地产:最大的财富再分配机器最大的储蓄政府投资转化器房地产关系到千家万户,关系到很多年轻人的基本生存需要,连续多年的房地产价格快速上涨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在这里,我不打算谈明年房价是涨还是跌,而是想从一个不同的角度来探讨,到底怎样看待房地产业的性质?它的经济后果是什么?它的社会后果又是什么?最后我提几点政策建议。一、 房地产是最大的“吸金器”:涉及面广、时间跨度长、财产金额大房地产业涉及的范围很广,是巨大的财富“吸金器”。从一个特定的时间截面上来说,购房会涉及到年轻夫妇双方的父母,甚至双方的爷爷奶奶,还有双方的亲戚朋友、兄弟姐妹;从时间跨度上来说,房地
2、产通常会涉及到一对夫妇过去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差不多所有的积蓄,同时也会涉及到他们未来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收入(银行按揭把他们未来的预期收入折现到现在的房子里)。同时,房地产业涉及的资源金额很大,是规模最大的单项商品。2009年商品房年销售额预计会达到5.8万亿(图1)。此外,从老百姓的开支来看,2009年房地产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例预计达到48.33%,接近一半(图2)。也就是说,房地产对经济社会、对老百姓等方方面面来说,都是一件很大的事情。图1商品房年销售额(亿元)图2房地产消费占居民消费的比例房地产把中低收入阶层老百姓的财富基本吸光了,现在很多人变成了“房奴”。从房地产中获利最大的是各级地方
3、政府和政府官员。这大大加剧了业已存在的收入分配的不平衡。从1992年到2008年期间,如果把1992年标准化为100,则200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是607,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是779,城镇+农村的人均收入是870,而财政的收入(预算内)是1761(图3),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超出居民收入增长幅度的两倍。图31992-2008年我国财政收入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趋势对比资料来源:财政部、国家统计局二、房地产的实质:储蓄-政府投资的转化器,财富再分配的机器1、房地产业的收入和资金循环为了说明房地产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以及财富分配中的极端重要性,我们先来看房地产业的收入和资金循环。如图4示,从左边开始,数额巨
4、大的国民储蓄被吸进房地产业以后,一部分直接或者间接地流入到政府部门(比如说土地出让金、直接或者间接的各种税费);另一部分资金进入银行和房地产业产业链中(上、下游其实也有各种税和费,该部分进入政府);此外,还有一部分资金正当或者不正当地由房地产直接进行分配了。这三大块资金最后都形成了投资(储蓄)与消费,投资和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产生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再回过头来变成居民储蓄。这就是整个房地产业的收入循环(或者资金循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看到,房地产业实现了财富的再分配和国民储蓄到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的转化。图4房地产业的收入循环2、房地产业是最大的储蓄(政府)投资的转化器我们现在来考察国
5、民储蓄是怎样借助于房地产业转化成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的。如图5所示,居民因为自住、投资或者投机等动机而购买房地产,居民收入和储蓄以购房款和银行给房地产商贷款的形式大量地进入房地产及其产业链。如果综合考虑房地产及其产业链的收入循环,应该有超过50%以上的资金直接或间接地、或早或晚地流入到政府手里。流入政府的资金又有两部分支出,一部分形成政府的投资,投资到国有企业和政府项目里去,另一部分因履行政府职能而形成的正常开支(工作人员的工资、集团消费和转移支付等)。流入房地产业的其余资金经房地产产业的循环,进行投资。我们知道,中国经济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投资,而投资中很大一部分是属于政府的直接或间接投
6、资。政府投资在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极端重要性,在这次经济刺激计划中得到了最好的注释。图5房地产:最大的储蓄政府投资转化器2009年预计有5.8万亿的巨额资金直接进入房地产业,此外,还有更大规模的社会储蓄通过银行贷给开发商及相关产业。房地产业及其产业链将其中的一大部分资金分流给了政府,政府以此进行投资,另一部分流到房地产相关产业。中国社会中最巨额的储蓄和中国老百姓中最大量的资金是通过房地产业进入经济中的。因此,房地产业是我国现行经济增长模式中,将社会储蓄转化为投资,特别是政府投资的最大的转化器。房地产的价格上涨是保证各级政府收入的需要,是巨额投资的资金来源,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模式的最重要支撑。如果改
7、变房地产业的现状,必然严重冲击现行的经济增长模式。换一种说法,如果在经济增长模式作出适应性调整之前,房地产业的重大调整将带来经济增长模式的崩溃。这也是很多人用来维护房地产业现行运行格局的理由。3、房地产业是最大的财富再分配机器为什么说房地产是最大的财富再分配机器?如图6所示,从收入上来看,居民财富通过房价和银行贷款(包括给买房者的按揭贷款和给房地产商的贷款)集中到了房地产,房地产开发商将一部分资金变成房地产业里的收入直接分配了,这是正当的收入分配;第二部分钱“漏出”去了(即不是正常的生产经营的需要,如利益输送、财富转移等),也就是给相关的关联方好处了;第三,通过土地出让金、相关的税和费以及开发
8、商的所得税等交给了政府,政府开支中有正当的支出,也有不正当的“漏出”;此外,还有一部分资金流入到产业链,产业链通过乘数放大其经济效应,产业链里也有各种税和费,这部分交给了政府,同时产业链里还有正当的收入分配,也有“漏出”。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收入和财富的分配和再分配。正如前面所说,房地产业涉及的金额是巨大的,对中国经济和中国老百姓来说是最大额的收入和财富,因此,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财富再分配机器。图6房地产:最大的财富再分配机器关于房地产业中的“漏出”现象。我们在现实中能够感觉得到,不少的文学作品也表现出,从规划、拆迁征地、评估、土地招拍挂、工程建设、安装、监理、采购、验收、,甚至销售等各个环节都有
9、很多人获得很大的利益。且不论前面那些与权力相关的各环节中的利益输送,以房子销售为例,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今天买房子还像二十多年前买家电一样,还要开后门。楼盘公开销售前大量的“内部预售”可以使得在“预售”中得到房子的人在短短的几周内获利数十万元。这显然是一种从房地产业“漏出”利益的行为,是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形式。正是因为房地产是最大的财富再分配机器,才使得从中获得巨额利益的人和阶层极力维护房地产业的现状。4、倒金字塔型的财富格局要靠金字塔型的权力结构来支撑接下来的一个问题就是要问,这种再分配形成了什么样的财富结构?通常情况下,从房地产中获利的大小与当事人的地位高低、权力大小成正比。哪个阶层的权
10、力越大,分配得到的利益就越多;那些在社会权力结构中处于底层的人,其本来就少的可怜的财富在房地产中“被”再分配给了别人。我们相信,通过房地产业实现的利益分配对于中国整个财富分布有很大的关系。有关统计显示,10%的富裕家庭占城市居民全部财产的45%,最低收入10%的家庭其财产总额占全部居民财产的1.4%,中国社会的财产结构是倒金字塔型的。这样的倒金字塔型的收入分配与财富结构决定于我国社会权力的金字塔型结构。这样严重失衡的倒金字塔财富结构是极其不稳固的,现在是靠金字塔形的权力结构支撑着(如图6)。这种靠强力维持的稳定又能够持续多久呢?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关于中国房地产的结论,从目前来看,不能简
11、单地把房地产只看成是老百姓居住或跟其他生活用品一样买卖的普通商品,它的本质是最大的财富再分配机器和社会储蓄向政府投资的转化器。一个人只要买房子,他自己及亲友的大部分储蓄就被房地产吸走,并且会带动更大额的银行贷款进入房地产业,这些资金将在多个经济和社会主体之间根据其社会地位高低和权力大小进行分配。与其它产业相比,房地产业的社会涉及面是最广的、调动的财富金额是最大的、时间的跨度是最长的。中国的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各级政府的直接或间接投资,政府投资的资金主要是通过房地产业聚集起来的居民储蓄。综上所述,房地产业是中国社会财富格局得以形成以及经济增长模式得以维持的核心。三、房地产引起的经济社会后果1、中国
12、经济增长缺乏持续性房地产把最大量的社会储蓄变成了投资,严重影响了老百姓的日常消费支出,导致消费需求不足;同时,投资中的很大一部分又是效率较低的政府投资。这种不合理的内需结构是我国目前经济增长模式的最重要特征,也是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最大隐忧。房地产能否持续支持这样的增长模式?只要把前述房地产的收入循环、房地产实现的储蓄-投资转化以及房地产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机制结合起来,我们就会发现在房地产业中存在着严重的效率损失和收入损失。主要体现在:一大部分储蓄转化为低效率的投资、一部分收入“漏出”到生产体系之外、不合理的收入和财富分配导致部分经济资源无法有效地回到经济中来并得到有效地再利用。以这种方式建立在房
13、地产业基础之上的经济增长一定是低效率的、低民众福利含量的经济增长。这就是为什么从社会效果和老百姓福利来看,我们的10%的经济增长只相当于别人的2%的经济增长;我们的经济增长到8以下,其经济和社会后果就像别人的经济衰退。像水的循环一样,如果在循环过程中不断地有一部分“漏出”到循环之外,这样的循环是不可持续的。那么,我国目前的房地产业乃至经济增长模式是靠什么维持的呢?是靠其产业循环过程中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以及大量廉价劳动力的投入才得以维持的。一旦无法持续提高劳动生产率,一旦依靠大量廉价劳动力创造新价值遇到困难,那么房地产就很难继续支持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2、最广大老百姓的贫困化面对快速上涨的房价
14、,无产阶层或者微产阶层根本没钱买房,干脆就死了这条心,只能望房兴叹。中产阶层有相对稳定的收入和一些积蓄,但一旦买房,他的全部积蓄和未来一二十年的收入(甚至连一些亲戚朋友的那点钱)都被搜刮一空,成为“房奴”。房产升值带来的“名义财富增加”对于只有一套自住房的人来说并没有实质的意义。没有了储蓄,未来收入早已被房子按揭“预支”,每月掐着生活费用的家庭,即使住在市场价不断上涨的房子里,也是日常生活中的穷人。3、社会的两极分化与食利阶层的形成房地产业再分配财富的依据是权力,结果是严重失衡的倒金字塔型的社会财富格局。尽管任何一个社会的正常财富格局都是倒金字塔型的,但通过房地产再分配形成的财富格局是有很大的
15、社会和政治隐患的。房地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以及与此相应的房地产投资和投机的收益以及“漏出”的收入和财富,更加快了这种财富再分配的速度,同时也更凸现了这种财富格局的不合理性和不稳定性。有了两套以上房子的人,就是拥有百万级可变现和可支配财富的富翁,这些人中的一部分将成为中国社会的食利阶层。4、年轻人的迷茫年轻人步入社会,面临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找到一个安身的地方。在租房市场没有发展起来的今天,买房变成了极其困难的独木桥。年轻人买房的钱从哪里来?除了自己的储蓄与朋友之间的一点借款之外,主要是父母在过去长时间内积累起来的储蓄。那些享受了公家分房的父母们,可以为买房的子女提供部分房款。但是,这部分房款来源已接
16、近枯竭。可以想象,自己买房的城市父母以及农村的父母是很难为子女在城里买房提供实质性的资金支持的。每年五六百万的大学毕业生,绝大部分无法摆脱住房的困境。读了四年大学,家里父母已经花费了很多钱,毕业后几乎没有人愿意(回)到农村去。他们即使能够顺利地在城市里找到工作,一个月也就是3000元左右的收入,而他们要买的房子,价低者几十万,价高者一两百万,甚至更高。即使仅仅考虑首付,也需要几十万,而要取得银行贷款也是需要满足严苛条件的。试想一下,如果是你我,我们会怎样?更何况是充满理想和憧憬的年轻人,我们能够替他们设身处地地想想吗?尤其是,出身于农村的年轻人,不管是否大学毕业,他们能够看到希望和出路吗?如果
17、有几千万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处于这种状况,那就不仅仅是宝贵的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是一个极其危险的炸药库。5、30年远望:将再次成为财富再分配的机器我们再往远想一想,30年后中国的房地产将是什么样子?从人口的因素考虑,30年以后,我们父母辈都100岁了,能留下的人数量很少,我们自己这代人,也差不多了。那时候,由现在的独生子女结成的一对夫妇,上面这么多的父母、岳父母,甚至再上面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走得差不多了。因此30年以后在座的你们每一个家庭可能有5套房子,8套房子,甚至更多套房子。那个时候房子很多,现在说“房奴”是房贷压着很难受,那时候的“房奴”真是被房子压着很难受。30年以后肯定是房
18、子供给很大,剩下的需求在哪呢?即使计划生育政策作了调整,30年以后城市里年轻人组成的家庭也是不多的,一个家庭最多可能2-3个孩子。另外要考虑的因素就是,城镇化的过程、从农村转到城市来的人,这些人对城镇房子的需求会增加,但他们能出的房价一定比不上城市里成长起来的房子需求者。从现在到那个时候,中小城镇的房子供给也是一个很大的数字。所以,如果不改变现有的趋势,我觉得在30年以后在城市里会碰到房子的供求变化问题,房子价格将有向下的压力,至少向上的压力将大大减弱。第二个问题是土地的使用权问题。法律规定住宅用土地使用权到期自动延续,但怎么延续是没有说的,是无偿还是有偿?有偿之下,是便宜还是贵?对不同套数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 租房 市场 解决 房地产 两难 处境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062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