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接待中心初步设计说明.doc
《涪陵接待中心初步设计说明.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涪陵接待中心初步设计说明.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武陵山接待中心初步设计说明书工程编号:中铁工程设渝2011-94工程规模:40966.38平方米 院 长:总工程师:项 目负责人: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2012年07月目 录第一章 概 况 02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 07第三章 建筑设计 09第四章 结构设计 12第五章 给水排水 21第六章 建筑电气 28第七章 通风及防排烟 40第八章 燃气设计 43第九章 消防设计 44第十章 建筑节能 56第十一章 环境保护 60第十二章 绿化设计 62第十三章 人防工程 64附件:1概算第一章 概 况(一)工程概况表; 项目名称武陵山接待中心项目所在地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乡境内项目业主方重庆市涪陵区交通旅
2、游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建筑性质公共建筑建筑面积地上:8692.05 m2地下:6530.82 m2最大建筑高度18.1M最大建筑层数3F建筑占地面积4687.39m2建筑总面积15222.87 m2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类别丙类建筑场地类别II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主要结构体系剪力墙和框架结构是否高切坡否是否超限高层否人防保护等级异地建设最高日用水量386.21m3/d最高日污水量350 m3/d电力安装总容量2000KVA总冷/暖负荷 动力负荷概算总造价详见概算书备注无(二)设计合同及委托;1重庆市涪陵区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我方签订的设计合同。2重庆市涪陵区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提
3、供的用地红线图及电子地形图。(三)主要规范、标准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8年版);2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GB/T50353-2005);3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4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5、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房屋建筑部分(2009版)6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年版);7住宅建筑规范(GB50368-2005); 8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9汽车库建筑设计规范(JGJ100-98);10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11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4、GB50045-95)(2005年版);12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67-97);13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程(JGJ50-2001 ,J114-2001);14重庆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技术规定(渝建发2009126号);15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渝府令193号);16重庆市坡地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DB50/5031-2004);17重庆市建委、重庆市公安局关于执行高层建筑防火设计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渝建发201188号);18居住建筑节能65%设计标准(DBJ50-071-2010);19公共建筑节能标准(DBJ50-052-2006);(四)
5、方案批文 (五)工程所在地区的自然环境1重庆市属夏热冬冷地区,处于四川盆地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中的盆地南部长江河谷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常年平均气温18.5,极端最底气温为零下3。气候特征为:春早,始于二月下旬,夏长,近五个月,且多闷热天气;冬短、温暖,霜雪少见。盛夏多连晴高温天气,伏旱突出,十年八遇。雨水充沛,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在1092.0毫米左右,七、八月多暴雨,九月也偶有暴雨。秋季可达8090%,历年各月都以偏北风最多,且静风率高,年均为36%,风力微弱,年均风速1.4米/秒。2该用地性质是二类居住兼商业用地,用地呈不规则三角形,地块长边约为正南偏西10,东西北面与规划市政道路相接,南
6、面为待开发农田及丘陵;地块本身是缓坡地。地块内最高点高程266.47m,最低点高程263.06m,最大高差3m左右。用地为尚未开发的原始生态坡地,仍保留大量原生树种、草地植被和水塘凹地。地块地质状况符合建设用地条件。(六)社会经济环境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乡境内。武陵山乡位于武陵山脉乌江下游东岸,距涪陵城区42公里,幅员面积1033平方公里。2003年,武陵山乡党委和乡人民政府坚持以十六大精神为指针,紧紧围绕涪陵区“加快工业化、建设大城市、全面奔小康”的发展战略和133奋斗目标,按照既定的思路,心无旁骛谋划地方经济发展,乡域经济凸现出特色魅力。武陵山乡幅员面积103.3方公里,现辖5个行
7、政村,32个农业社,共2120户,7220人,其中农业人口7170人,非农业人口250人。集镇人口989人,(含住集镇的农业人口和寄宿学生)占总人口的13.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70人(七)用地分析该用地性质是二类居住兼商业用地,用地呈不规则三角形,两个直角边与规划市政路相邻,临街长度约300米,地势较平缓。小区用地东南高西北低,最大高3米。(八)工程概况和设计范围1工程名称:武陵山接待中心2建设单位:重庆市涪陵区交通旅游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3建设地点: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乡境内4建设功能:游客聚散、咨询服务、形象展示、综合服务、交通换乘5用地规模:34966.08平方米6拟建规模: 409
8、66.38平方米7拟建层数:-1F/3F。8承担的设计范围与分工:场地内建筑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初步设计。(九)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特点1.4.1在满足国家现行有关规范、规程及重庆市规划管理条例的原则下,力求将该建筑建成具有民居特色的新型景观建筑。1.4.2树立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结合区域内的环境特色及功能要求,设计着眼于创新运用新材料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满足现代使用功能的要求。1.4.3结合地形高差保证良好的建筑朝向,力求最大限度良好的通风和采光。(十) 总指标项 目单 位修详规要求数 值备 注建设用地面积34966.08其中:建筑物用地4687.77 铺地道路面积22496.3 绿
9、化用地面积8299总建筑面积15206.54计算容积率面积8165.03容积率0.23建筑密度%12.13绿地率%23.7停车泊位地上泊位辆59地下泊位125第二章 总平面设计一、总平面布置(一)规划构思1、地块拥有近300米的沿街面,占据城市发展方向的黄金口岸,因此沿街布置2层商业,打造新的经济中心。2、住宅沿道路和用地周边布置,在有限用地的中心留出大面积绿地,给小区住户提供优质景观。3、在道路交叉口处布置小区人行主入口,既有效地实现了动静分区,又通过商业街把整个建筑群串联在一起,商业街汇聚了人气,将极大地提升小区的使用价值和商业价值,达到效益最大化。4、小区主要车行入口分设在用地东西两侧侧
10、,在东侧入口处设置地下车库出入口,。车行流线不与人行流线交叉,实现纯步行商业景观流线系统。5、动态的人文轴与静态的景观轴交相呼应,丰富居民多层次、健康的生活。6、以曲线组织建筑空间,气韵流动,浑然一体。7、住宅区的规划采用错点式布置,最大程度地利用小区景观等自然资源,力求每户景观的均好性。8、小区内文化场所的构成,交往空间、领域的完善塑造。(二)建筑设计3.2建筑平面设计3.2.1根据总体布置,结合场地特点,充分利用地形地貌,满足体建筑的使用功能,确定每幢建筑物的平面布局、层数与高度。3.2.2一层设置了直接对外出入口、多功能厅、餐饮、电子资讯、沙盘陈列,票务中心。换乘大厅,后勤办公等功能。3
11、.2.3二层设置了4D影院、餐饮、办公、会议、展览厅等功能,让游客们有更多的休息观赏空间。3.2.4三层主要布置了商品售卖跟武陵山风景展览厅。料。 3.2.5地下室为一层,主要布置了地下车库和设备用房。3.3交通组织设计游客中心划分为三个体块疏散,共设置了五部疏散楼梯,其中一部楼梯可直通室外。一层处设置了五个疏散出入口。游客中心的西面为主入口,入口前面为大广场,广场接着是主干道。游客中心南面是后勤跟办公的出入口,流线清晰!3.4立面造型设计 建筑设计方案采用的立面构成手法均充满文化气息,以全新的思维及手法追求“古代”美感。本设计力争创造富有游客中心特色的古代建筑风格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立面采
12、用古代建筑手法处理,以匀称的体量,丰富的细节和悦目的色彩使该建筑群显得简洁、典雅和清新。建筑的外墙主调为米白色,屋面使用大气的三重歇山屋顶使旅游气氛更加浓烈!3.5剖面设计剖面设计根据使用功能、建筑造型、结构尺度、并结合地形高差综合考虑。游客中心的0.00标高为:1036.50。地下一层,地上两边为两层,中间为三层。3.6无障碍设计本项目游客中心主要入口处为无障碍设计的主要部分,主入口处均设置了无障碍坡道;入口大厅内设置了无障碍电梯;公共卫生间专门设置了无障碍卫生间 。第三章 建筑设计一 设计概况本项目的建设功能包含住宅、商业、地下车库。1建筑层高:住宅层高为3.0米,商业层高3.95.1米。
13、地下车建筑层高3.9米。2建筑物设计使用年限:50年3结构形式:住宅塔楼为剪力墙结构,裙房局部转换设计为框架结构,地下车库为框架结构。4耐火等级及防火分类:地上建筑耐火等级一级,地下建筑耐火等级为一级。防火分类详消防设计说明各单体建筑。5屋面防水等级:级,车库顶板防水等级:级6抗震设防热度:6度7建筑工程等级:一级建筑项目主要特征表项目名称武陵山接待中心备注编号1号楼2、3、4号楼1号商业地下车库建筑防火类别二类高层商住楼一类高层商住楼裙房商业三类车库耐火等级一级一级一级一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50年50年50年地下室防水等级级级级级建筑构造及装修墙体加气混凝土砌块地面住宅室内楼地面做瓜米石找平
14、,公共用房、楼梯及公共走道等部分只作水泥砂浆找平楼面住宅室内楼地面做瓜米石找平,公共用房、楼梯及公共走道等部分只作水泥砂浆找平屋面小区建筑屋面防水等级为级,采用一道4厚SBS防水卷材及一道1.5厚水泥基防水涂料,保温隔热层采用岩棉保温板。门住宅入户门采用防盗门或防火门,地下车库疏散楼梯间门为乙级防火门,所有设备用房的门均为甲级防火门,管道井壁上的门为丙级火门,住宅阳台门采用塑料窗框及中空玻璃窗外窗采用塑料窗框及中空玻璃顶棚天棚腻子刮平,喷涂料内墙面内墙面作水泥砂浆找平外墙面商业用房局部采用石材或面砖饰面,其余部分为外墙涂料饰面,住宅采用涂料饰面,外墙保温做法详节能专篇二 单体设计 小区内建筑,
15、4栋地上建筑和地下建筑组成。(一)1号楼1号楼为二类高层商住楼,地上11层,地下1层,13层设商业2层,411层为住宅,住宅层高3米,四层层高3.3米,总高度33.3米,结构选型为剪力墙结构,13层为框架结构。住宅标准层1梯2户。(二)2号楼2号楼为一类高层商住楼,地上18层,地下1层,13层设商业2层,418层为住宅,住宅层高3米,四层层高3.3米,总高度54.3米,结构选型为剪力墙结构,13层局部转化为框架结构。住宅标准层1梯7户。(三)3号楼 3号楼为一类高层商住楼,地上18层,地下1层,13层设商业2层,418层为住宅,住宅层高3米,四层层高3.3米,总高度54.3米,结构选型为剪力墙
16、结构,13层局部转化为框架结构。住宅标准层1梯7户。(四)4号楼4号楼为一类高层商住楼,地上18层,地下1层,13层设商业2层,418层为住宅,住宅层高3米,四层层高3.3米,总高度54.3米,结构选型为剪力墙结构,13层局部转化为框架结构。住宅标准层1梯7户。(五)1号商业位于2,3,4#住宅裙房,地上2层商业,吊层一层,地下一层。层高4.54.8米。(六)地下车库地下车库位于小区中庭下,与各栋核心筒相连,为类车库,共分为2个防火分区,停车99辆。(七)地下商业位于塔楼下,与地下车库相邻。层高4.5米,分两个防火分区。三 立面设计 建筑设计方案采用的立面构成手法均充满文化气息,以全新的思维及
17、手法追求“古代”美感。本设计力争创造富有游客中心特色的古代建筑风格使建筑与周围环境协调。立面采用古代建筑手法处理,以匀称的体量,丰富的细节和悦目的色彩使该建筑群显得简洁、典雅和清新。建筑的外墙主调为米白色,屋面使用大气的三重歇山屋顶使旅游气氛更加浓烈!四 建筑安全防护措施:1住宅的公共出入口位于阳台下部时,采取设置雨篷防止物体坠落伤人的安全措施。2底层外窗和阳台门、下沿低于2m且紧邻走廊或公用上人屋面上的窗和门,均采取防卫措施,住宅屋面至电梯机房屋面的外墙爬梯,采取防止儿童攀爬的措施。3建筑物外墙突出物,如雨篷、窗台、凸窗、阳台、空调室外机搁板、雨水管、装饰线条等设计采取防止攀登入室的措施。4
18、住宅户门采用安全防卫门。5全玻璃门、落地窗及玻璃栏板选用安全玻璃或采取防护措施,并设防撞提示标志。6阳台栏杆和女儿墙高度均按规范要求设计,低窗台外窗采取防护措施。7小区安全监控系统由甲方委托专业公司设计。第四章 结构设计一 设计依据1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4KN/m2抗震设防烈度:6度,抗震分组为一组,地震加速度为0.05g。3.本工程采用的主要法规和标准、规范、规程:(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 50068-2001);(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6年版);(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19、4)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6)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2008);(7)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50-047-2006);(9)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11)重庆市超限高层建筑工程界定规定(渝建发2010156号)4. 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的重庆市涪陵区武陵山乡境内光亮*阳光佳苑工程地质勘察报告。5. 业主提供的设计任务书6.本院建筑及公用专业提供的设计资
20、料二 设计安全标准1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级2基础设计等级:高层住宅:乙级地下车库及商业:丙级3建筑抗震设防分类类别:高层住宅及地下车库为标准设防(丙类)。4建筑建地场地的类别 类。5建筑抗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05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6.地下室防水等级为二级,混凝土抗渗等级P6.三 场地及地基(一)场地基本情况1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原始地貌中山深切槽谷地貌,现状地形整体平坦局部呈阶梯状,最高点位于南东侧,高程265.97m,最低点位于西侧,高程262.89m,最大高差约3.08m。地形总体坡度约18场地为第四系土层所覆盖。2地层结构: 根据地面调查及钻探揭露,场地地层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涪陵 接待 中心 初步设计 说明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034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