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一千零一夜》中的女性形象.doc
《浅论《一千零一夜》中的女性形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论《一千零一夜》中的女性形象.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论一千零一夜中的女性形象摘 要:一千零一夜是中古阿拉伯文学的典型代表著作,塑造了大量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笔者将以现代女性观点出发去认识书中塑造的各色女性,试图寻找当时阿拉伯女性的生存情况,并借此探究中古阿拉伯文化,以期更加了解阿拉伯文明。关键词: 一千零一夜;女性;形象;典型人物一千零一夜是中近东地区广大市井艺人和文人学士在几百年的时间里收集、提炼和加工而成的,是这个地区广大阿拉伯人民、波斯人民聪明才智的结晶。一千零一夜的故事,很早就在阿拉伯地区的民间口头流传,约在公元八九世纪之交出现了早期的手抄本,到12世纪,埃及人首先使用了一千零一夜的书名,但直到15世纪末16世纪初才基本定型。从成
2、书时间来看,伊斯兰教的兴起与繁盛对书中的人物形象的塑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因此书中的很多女性形象带有了浓重的伊斯兰教的色彩,例如男尊女卑的伊斯兰教义;另一方面,因为书中的故事大多是闲聊时的谈资,因此又不可避免的带上了民间传奇的色彩,例如哈曼丁中的人神之恋以及阿拉丁和神灯中都有这方面的反映;同时因为这些故事寄托了叙述着的美好理想,因此里面还有很多勇于解放、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例如桑鲁卓、马尔基娜等。总之,可以说一千零一夜中的女性形象体现着不同时期社会规范与个人追求的结合。一、顺从依赖的女性形象穆斯林民族是一个顺服安拉的民族,穆斯林女性在婚姻中充当顺服丈夫的角色。古兰经教导:“贤淑的妇女是服从的
3、,在暗中谨守安拉为她们防守的节操。” 古兰经,马坚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第88页。在伊斯兰教义中,妻子对丈夫的义务主要是“忠诚和顺从丈夫,孝敬公婆,生儿育女,管理家政,维护稳定和幸福的家庭。” 努尔曼马贤、易卜拉欣马效智:伊斯兰伦理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第218页。因此,伊斯兰女性长期在这种传统的思想观念的熏陶下,逐渐形成了顺从、保守、依赖的性格。她们更多的是选择呆在家里相夫教子,即使偶尔出门也在自己脸上蒙上纱巾以示遮掩,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逐渐失去了自主意识转而成为了男性的附庸。这种形象在第一个巴格达女人的故事中典型的代表:然而,正当我们生活十分快乐之时,
4、两位姐姐却对我说:“妹妹,我们还想结婚,我们必须要有丈夫,否则将无法生活。” 一千零一夜1,纳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106页。这个故事中两位姐姐结婚后和丈夫准备了一些货物带着父母留下的钱财出门旅行,两个姐夫在钱都花完了后就抛弃了两个姐姐,让她们在异乡流落街头,靠乞讨过日子。两位姐姐回到家乡时,衣服和鞋子已破烂不堪,头发散乱,像个疯子一样,是靠着妹妹的接济又过上快乐的生活,但是她们还是想要结婚,婚姻制度、男尊女卑观念已经深入到她们心里,她们早已经丧失了生活的自主权,男性和婚姻是她们的依靠。一千零一夜中很多故事都在传递一个信息:顺从的女子是有福的。最具代表性的是补鞋匠迈尔鲁夫的
5、故事中的公主,补鞋匠迈尔鲁夫通过欺骗娶到了公主,婚后计谋败露,公主并未告发丈夫,反而竭尽所能帮助他避难:“你去换一套宫服,带上我的私房钱共计五万金币,骑匹快马,尽量逃往父王管辖不到的地方去,并用这笔钱在当地从事生意买卖。一旦在他乡定居下来,便赶快写信来,让我知道你的情况,这样我便可以随时接济你,你就可以安心地客居异地。一旦父王逝世,我便会马上把消息告诉你,那时候你回来就会同样受人尊敬了。万一不幸,你先我而亡,或我先你去世,那就只有等来世再见面了。我觉得这样应付是对的。分别之后,只要你我安然活在世间,我可以不断地寄信、捎钱给你。现在你快去预备,星夜逃去,别待天明落到他们手中,后悔就来不及了。”
6、一千零一夜6,纳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80页。像公主这类的女性是符合伊斯兰教义的完美形象,她们的结局都是与爱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这部分的教义是和现代女性教育有很大出入的。 二、刻意丑化的女性形象红颜祸水,是最常见的污蔑女性的观点。这个观点源远流长、影响很大,一千零一夜中的一些故事,就宣扬了这个观点,如戛梅禄太子和白都伦公主的故事中说:“妇女是妖魔,是祸水,世间的一切灾祸,都是由她们搬弄出来的。” 一千零一夜2,纳训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第348页书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国王赭理尔德和太子瓦尔德汗的故事,故事中的国王荒淫无度,沉湎酒色,不听忠心宰相的多次劝告,反而
7、听信宠妃之言实行大屠杀,以宰相为首的大小官吏和许多有声望的人统统死于刀下,犯下了滔天罪行。然而书中将主要的罪责都转嫁给那些宠妃,说她们是:“罪不容诛,是死有余辜的”,而国王的罪名仅仅是滥用色情。故事对国王虽然也轻描淡写的说了几句,但实际上是为他开脱。他不但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仍旧作国王,和朝臣商讨处治宠妃们的办法。这个故事里的宠妃们最后被处死,成了国王逃避罪责的挡箭牌。而书中最冤枉的女性恐怕是左图黛娃仙了,出自长篇故事叔尔康、臧吾马康昆仲和鲁谟宗、孔马康叔侄的故事。故事中的大马士革国王努尔曼是个好色之徒,他奸污了罗马国王之女伊彼丽簪公主,公主在逃离途中被害,留下了一个男婴。由此,挑起了两国间
8、的事端,公主的祖母左图黛娃仙为报仇雪恨,先后害死了努尔曼及其儿子叔尔康。两国间战乱不断。后来,公主的遗婴鲁谟宗当上罗马国王,他和努尔曼之孙孔马康以叔侄相认,他们一致认为“一切战祸都是她(左图黛娃仙)惹出来的”,“她是祸国殃民的罪魁”,对她处以极刑。从此,战火熄灭,两国友好相处下去。在封建社会里,男子是拥有绝对的统治地位的,女性是没有地位、权利可言的,在阿拉伯世界这种情况则更为明显,即使贵为王后、王妃也无权过问国家大事。纵使有个别女性可以对国王施加一些影响,但决定权还是在国王手中的。所以,上述两个故事中两位国王毫无疑问应负主要责任,而故事则夸大了女性的作用和罪责,同时为两位国王开脱,并极力把女性
9、塑造成一切灾祸的根源。这些对女性污蔑,起到了欺骗人民、转移视线的作用,企图掩盖女性长期受压迫的事实。透过这些故事的描述,可以了解到当时女性备受欺凌的生活状态。三、追求独立的女性形象最初的阿拉伯人是生活在沙漠中的,游牧民族贝都因人是勇敢好斗、慷慨好客、崇尚自由、蔑视权贵的。虽然阿拉伯世界受信仰的影响,女性地位低,性格也大都温顺懦弱,但是流淌着贝都因人血液的阿拉伯人或多或少的承袭了这种牧民性民族性格。阿拉伯女性身上也带着这样相对稳定的民族性格,最为民间文学的代表,一千零一夜中不乏追求独立,尊重自我的女性形象。她们身上寄托了底层人民的心声。这种女性形象在女奴阶层有明显表现。阿里沙琳和祖曼绿蒂的故事中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千零一夜 浅论 中的 女性 形象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03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