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師如何強化創造力提升競爭力.doc
《中小學教師如何強化創造力提升競爭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學教師如何強化創造力提升競爭力.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資料來源:教育研究月刊。133期。頁11-18。2005年。中小學教師如何強化創造力提升競爭力郭秋勳1 / 郭美辰21 明道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2台北科大技職教育研究所博士生壹、前言 美國時報雜誌曾在上一世紀末報導,21世紀將是生物醫藥與電腦網路科技高度發達的世紀,而在這樣的時代中,企業的競爭力端賴員工有無創造與開發新產品潛力;是以,企業是否具備高度創造力人才,乃是能否永續經營具競爭力的基礎。由於教育是孕育未來社會工作人力的搖籃,所以,開發學童潛能的中小學教育,被認為是提升學童創造力的基石。心理學家指出,創造力並非個人先天所擁有,而是個人思維與社會文化互動的產物(張春興,1996);創造力
2、是知識與經驗的再生,也是文化符號改變心靈圖像的總體表現(岳修平,2001);亦即,創造力具有後天建構特性,是人類獨有的一種持續建構、解構、與重建思維歷程(Gagne,Yekovich, & Yekovich, 1997)。 本文藉由評析兩個與提升創意教學相關之行動研究(黃金焜、郭秋勳,2005;郭秋勳、陳啟明,2004)析論中小學教師實施創造思考教學之典型特色;再經由廣泛探討創造力與執行力中外文獻,提出可供中小學教師提升創意教學品質之建議,包括:1.中小學宜鼓勵教師採多元課程設計,將創造教學概念融入教學中;2.中小學校宜鼓勵教師加強領域課程創造思考教學研究;3.學校應支援教師建構創意教學網站,
3、提供創造主題遠距討論平台等,以豐富學童學習環境,增益其創意靈感與水平。盼望中小學教師能透過上述努力,提升自我創新教學能力進而提升學童創造力,從而對國家整體競爭力有所貢獻。貳、創造力是執行力的基礎 教育是主導社會進步、國家現代化的重要一環。當今世界各國莫不藉由教育力量提升國民素質及培育國家建設所需的人才,最近社會上流行的一句話:沒有執行力,哪有競爭力,正是這一思想意識的具體展現。Bossidy與Charan所著執行力一書中,執行的意義有三:1.執行力是紀律的展現,是策略與行動不可分割的一環;2.執行力是企業領導人的首要任務;3.在成功的企業中,執行力必須成為組織的文化核心;雖然Bossidy與C
4、haran所著的執行力主要係針對企業組織而作,但這一觀念運用在學校教育領域亦應無太大軒輊,因為學校是否具競爭力,是國家是否具執行力的先前指標(引自李明譯,2002);而一旦國家領導人認為企業競爭力係建立在優質的人力基礎上;同時,企業領導人亦認為永續經營的要訣在於獲得具有創造力與執行力的人才,企業要維持領先地位,關鍵在創造發展與不斷創新,能不斷地推出高附加價值產品,那麼學校就更應該儘早培養學童的創造力,以便於將來學童進入社會中,其研發能力可普遍提昇(洪榮昭、蕭錫錡、吳明雄,1997)。 人類活動歷經農業化、工業化、資訊化,到即將進入的創造化過程中,發明創新被認為是提供企業高度附加價值及持久競爭力
5、的有效利器(陳倬民、郭秋勳,1999)。早在20世紀末期,美國企業界即流行著:不創新即消失(Innovation or Evaporation)口號,Hewlett-Packard公司前總裁John Young曾說:創造力是美國剩下的唯一競爭優勢;而日本企業的經營者亦指出:沒有發明就不能傑出(李茂煇,1998);可見,世界各主要工業國家對於未來經濟必須仰賴創新發明的看法相當一致。國民教育層面學校為因應此一時代趨勢,美國的中小學教師乃不斷改進教學策略,提昇學童思考技能;日本亦頒佈學習指導綱領,將創造課題納入課程標準之中,學生可以自行選擇指導教師進行學習,並舉行成果發表與展示,以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
6、能力(佐藤弘幸,2000);而新加坡政府為提昇其科技水平,也著手編製一系列創思課程,來促進學生的批判思考與創意思考能力(黃金益,1998);由此可見,創造力教學已是世界先進國家當前中小學教育工作重點,亦應該是我國中小學校教育刻不容緩的新課題。 創造產品在實際的運用上,其具體表現常為發明專利與新式樣專利。本文作者之一於擔任經濟部專利審查委員時發現,通過專利審查的每100件作品中,只有大約5%作品可能商品化(郭秋勳,1997)。雖然創造發明作品不易商品化,但是一旦發明成為社會大眾喜愛的商品,其利基當不可勝數,其影響人類生活更是無法估計;例如,社會上熟知的新科技像桃莉複製羊技術,其產品將可能成為未來
7、人類器官移植的主要來源;又如治療陽萎新藥威爾剛(Viagra)商品一推出,立即受到全世界廣大的中老年男性關注;再如,電腦自從發明迄今,全世界中小學教育內涵深受其影響,可見一斑。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曾說:過去支援初級產業在台灣生根的教育制度,未來可能是科技發展的最大障礙(引自郭振堯,1999),因為傳統的教育制度在其課程中,幾乎看不到怎麼教導學童從事創造的影子;而創造力卻常是決定企業經營成功的關鍵。創造力可以使我們的生活環境變得更舒適、更安全,但是台灣教育體系長久以來卻缺乏培養創造力人才的課程教學,的確是值得吾人深入檢討(李茂煇,1997)。 為順應21世紀快速的社會變遷,中小學教育內涵必須不斷
8、地配合科技與經濟變革進行改革,才能符合社會大眾對教育的期待(周燦德,1985);是以,一位優秀的中小學教師必須能在教學生涯中不斷精練其專業知能,特別是在九年一貫課程實施後,創造教學已成為學童必須習得的十大基本能力之一,因此,教師們不僅要積極主動參加校內外創造教學研習進修,同時,亦應隨時在其課程單元中將國內外最新科技新知與發明編成教案,提供予學童參考與學習(EdwardMary, 1999)。 行政院於1996年公佈中華民國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提出多采多姿,活潑創新之現代化教育發展方向,為創造力教育時代揭開序幕。接著,經濟部與國科會亦積極推動一系列之創造力研究;社會各界亦不斷推出各項激發創造力
9、發展之競賽活動,例如,在科技化國家推動方案、知識經濟發展方案、新世紀人力發展方案、與第六次全國科技會議等方案中,創造力都是重要議題(教育部,2001);這些政府計畫方案的提出,其共同目的都在於提昇台灣在世界上之競爭力。此顯示出培養具有發明創新觀念與能力的人才,已是全國各界共同的期望。而身為培育未來世界工作人力的中小學教師,在這一世紀主流教學革新運動中當然更不能缺席,因為,發明創造概念在國民教育階段就應該建立。參、創造教學與創造力的提升 創造力其實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具備有正確的創造態度、技能和行動力的人,往往會產生改善人類生活與工作品質,研發新知識與技術,甚至提供對人類文明進化有貢獻的作品(
10、Howe,1997)。事實上,創造早在石器時代穴居時期就已產生,彼時的人類創造或發現了火和輪子,從此人類的創造就開始綿綿不絕(Shaughnessy,1995)。創造力的研究已成為探討人類整體智力的重要一環,其在多元智慧理論中業已佔有重要的一席地位。多元智慧理論係由Gardner所提出,其將智力定義為,在實際生活中解決所遭遇問題的能力、製造與提供對自己有價值的事物或服務的能力;更細緻區分,包含:語文智力、邏輯-數學智力、空間智力、肢體-動感智力、音樂智力、人際智力、自省智力、與自然智力等八種智能(Gardner, 1999;Brualdi, 1996);而運用下列多元變通策略,被證明可以培養學
11、童的創造力(Michaela,2001);這些方法包括:1.給予時間作創造思考;2.獎勵具有創造力想法;3.鼓勵冒險;4.允許犯錯;5.想像其他觀點;6.鼓勵對環境的探索;7.質疑假設;8.勿批評學童的創造力;9.提供合作而非競爭環境;10.提供自由而非嚴格管教;11.鼓勵不同意見和多樣性;12.培養學童走上成功之路;及13.不要求學童死背。美國專利與商標局(The Patent & Trade Mark Office)前局長奎格指出:發明家是指能將截至目前為止,人類社會所尚未看到的創作品,以圖像或具體實物,呈現在人們眼前的天才(引自郭秋勳,1989);學校教育如實施多元變通之教學策略,常能促
12、使學童將日常生活關注重心置於創造發明的主題上,對提升學童創造力應有一定程度貢獻。晚近創造教學的研究者所討論之各類型創意教學法,亦不外乎強調多元變通教學策略,認為其對學童創造力提升,存有一定程度的關聯性(李茂煇,1998;陳倬民、郭秋勳,1999)。教育部在2001年於中小學全面實施九年一貫課程積極推展創造教學活動的用意,即在協助學童隨時擁有一顆追求新知的心靈,亦即希望教師們能提供多元創意教學情境,來協助學童建構具發明基礎的認知心靈圖像。基於產業競爭的需要,創造思考之教育與訓練受到重視並從事系統研究反而來自企業界。早在1937年Osborn提出腦力激盪術的前一年,美國通用電氣公司便已開設創造力有
13、關的課程訓練員工(張玉成,1995)。因應快速變遷時代需求,國民教育改革的目標之一在於培育國民能在日常生活中進行批判思考,因此,近期內,美國中小學教師正逐漸改變其教學策略,強調高層次的創造思考技能;日本近年來對於教育改革投入甚多資源,企業界對於員工之創造力的開發更是不遺餘力;而新加坡政府為了提昇其科技水準,亦著手編訂一系列創造思考課程,以促進學童的批判思考及創意思考能力(鄭英耀,2000)。為了讓讓企業不斷注入新血創造生命力,中小學教育更應重視創意學習歷程,並宜藉刺激學童創意課程設計與生動活潑教學活動,來提昇學童的創造思考能力,讓學童懂得應用有效的發明策略與技巧,來解決生活中之一些難題。而由於
14、教師的思考、教學計畫是教學環境內涵的主要成份,在教學情境中,課程被教師詮釋及判定,因此中小學教師的思考與教學行為會影響學童思考發展(Howe, 1997;鄭英耀,2000);是以,教師如能具有創造思考觀念,並善用創思教學策略,對於提高學童創造思考能力,應能產生直接的貢獻。肆、兩個提升創造力教學的行動研究評析一、實施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創造力之影響本文作者與同僚(黃金焜、郭秋勳,2005)為探討實施創造思考教學對於高職學生創造力之可能影響,以高職學生為對象,採取實驗研究法,以吳靜吉(1998)修訂的創造思考語文及圖形測驗為工具,透過專業實習課程教學,探討創造思考教學對學生創造力之可能影響;這一個研
15、究結果雖然發現,高職學生實施專業實習課程創造思考教學後,其圖形與語文流暢力、變通力、獨創力等創造力雖未達統計上之顯著提升水準,但是在參與創造教學實驗後,學生對教師採擇多元課程設計,將創造教學概念融入課程教學活動中,並建構創意教學網站提供討論平台,表達高度滿意,認為這些教學活動可以豐富學生創意學習環境,增益其創意靈感與思維內涵。二、國民中小學課程教學的微觀面向-創意教學本文作者與同僚(郭秋勳、陳啟明,2004;郭秋勳,2005)為瞭解國民中小學於實施九年一貫課程後在創造思考教學方面的有效作法為何,於擔任台中市及澎湖縣國民教育訪評委員期間,以中小學教師為對象,探討何謂有創意的教學?透過臨場教室觀察
16、、批閱教師教學歷程檔案,瞭解教師如何進行多元教學評量,展現高度教師專業等向度的觀察上,我們發現優質的課程設計與卓越的創意教學典型,包括:1.具創意教學觀之中小學教師多從班級經營、師生互動、視聽教助運用、資訊融入各科教學等角度切入,提供學童生動活潑的教育活動;2.具高度創意教學概念的好教師,其與學生互動品質與其他照本宣科截然教師不同,臨場觀察通常可以看到全班學童聚精匯神,個個身體典型姿勢微微向前傾,一副絕不疏漏教師任何一句話的樣子,自然地流露在全班學童稚氣的臉龐上,這樣的教學情境,恁誰來評判,肯定是令人激賞感動的;3.中小學教師展現的創意學習活動,可從教師自行研發倍受學童歡迎的教學活動、充分運用
17、圖書館及網際網路教學進行啟發式教學等教學情境中看出端倪;而教師是否對創意教學專注投入,與學校經營者理念有密切關聯;大凡學校主事者強調創意教學者,易於在全校教師形成共識後,發展出一些優質創意教學典型(郭秋勳、陳啟明,2004:頁382)。伍、營造教學環境-教師如何建構具創意的情境管理大師Peter Drucker曾在1985年提出企業競爭三策略:低成本、差異化、專注策略,之後相繼衍伸出高品質、低成本、創新、合併等策略,Drucker認為:創新是可以被訓練、可以學習、可以實地運作的(引自湯明哲,2000)。美國3M公司的產品之所以能不斷創新,便是經由不斷的實驗,不斷地嘗試錯誤;有時錯誤的出現,反而
18、可以激發另一個新的靈感;例如,3M公司自黏貼紙以及輝瑞公司威爾剛(Viagra)的發明,均是一種嘗試錯誤後的新發明。創新,是現今企業的生存法則,但創新是一種想法,想法很容易被模仿,一個創新策略根據研究只有五年優勢;企業要避免因環境改變造成的創新失靈,擔心模仿者威脅市場優勢,解決之道是隨時要提出新策略,不斷在營運策略上進行創新,這才是企業永續生存之道(湯明哲,2000)。創意、創造、發明、與革新,都是創新的衍伸名詞,但是中央標準局對發明作品有一套特定的評量基準,亦即一件專利之所以被核准,一定要具備下例的要件:1.原創性;2.能正確動作;3.具市場行銷價值。Robinson 與 Stern(19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小 學教師 如何 強化創造力 提升 競爭力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0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