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教学设计.docx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教学设计方案模版教学设计方案课程人造卫星宇宙速度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1.通过介绍我国在卫星发射方面的情况,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2.通过简述宇宙的产生过程,使学生明确宇宙将如何演化下去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探索,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内容分析(必须注明教材版本)本节教材重点讲述了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原理,推导了第一宇宙速度,应使学生确切地理解,第一宇宙速度是卫星轨道半径等于地球半径时,即卫星在地面附近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当轨道半径r大于地球半径时,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变小.在实际教学时,学生常根据课本图64所描述的情况得出离地球表面越高的地方,其运行速度越
2、大的错误结论,对此可向学生说明:卫星在椭圆轨道上运行时,它在各点的速度大小是不同的,在近地点速度最大,以后逐gm渐减小,在远地点速度最小.虽然公式v=只适用于描述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但是由椭圆轨道上卫星的运行情况,也可以大致印证当r变大时,y变小.教学目标L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2 .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3 .了解行星、恒星和星系等概念,知道宇宙的几个主要天体层次.4 .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学习目标通过用万有引力定律推导第一宇宙速度,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情分析1 .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2 .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的关系.重点、难点运行速率与轨道半径之间
3、的关系.教与学的媒体选择投影片、CAI课件(牛顿描绘的人造卫星原理图)、有关天体的录像资料.课程实施类型偏教师课堂讲授类偏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类备注教学活动步骤序号1投影本节课的学习目标L了解人造卫星的有关知识.2 .知道三个宇宙速度的含义,会推导第一宇宙速度.3 .了解行星、恒星和星系等概念,知道宇宙的几个主要天体层次.4 .了解宇宙大爆炸理论.学习目标完成过程2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的应用.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下列问题.1 .万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学上有何作用?2 .如何应用万有引力定律计算天体的质量?能否计算环绕天体的质量?3学生活动经过思考,PI答上述问题:L应用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造卫星宇宙速度 教学设计 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 教学 设计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00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