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商业项目(服装商业中心)规划及招商方案.doc
《某商业项目(服装商业中心)规划及招商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商业项目(服装商业中心)规划及招商方案.doc(6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山西太原鸿金宝商业项目(服装市场)规划方案声 明ATTENTION本商业规划是在经过太原本地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制作完成的,在实施过程中亦将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有限的变动!本商业规划中的商铺分割情况将根据原设计院要求、工程实施情况而定,所有该数据仅为参考数据不作定论用!本商业规划属于商业机密,其版权为制作单位,若收件人与本案无关应及时退回,收件人应视同公司机密保管!未经制作单位核准,不得将本商业规划复制、拷贝并以任何形式散发,制作单位有权维护本商业规划案所有权!合约中约定的有关市场调查及商圈报告、业态业种配置等均在本规划中用不同形式出现表述仅此不再另行加述!自收件人收到本案之日起,视同执行上述声明,所
2、有声明在收件之日起自动生效!第一篇:太原概况报告第二篇:本案商圈调查第三篇:本案商业定位第四篇:本案商业规划第五篇:商业管理概述第六篇:周边引导环境第七篇:招商推广策略第八篇:本案财务分析太原市概况调查报告 城市概况:太原市是一个具有2500年历史的古城,史称晋阳,简称并,是山西省省会,始建于公元前479年的春秋时期,称为晋阳邑,战国初期为赵国都城。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太原一直是中国北方的军事重镇,史载有“控山带河,踞天下之肩背”的盛誉,郭沫若先生也有“远望太原气势雄”的诗句。 到清代,太原已发展成为我国北方重要的商业、手工业城市。民国时期,太原即为省辖市。 地理概况:太原位于华北地区黄河流域
3、中部,西、北、东三面环山,黄河的重要支流汾河,横贯全市,流经境内约100公里。市区东有太行山阻隔, 西有吕梁山屏障,座落在两山间的河谷平原上。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昼夜温差较大,无霜期较长,日照充足 行政概况太原是全国特大城市之一。现辖6区1市3县,全市共有51个街道办事处,493个社区居委会,54个乡、镇,1285个村民委员会,1805个自然 村。全市总人口为341.30万人,其中常住人口315.31万人。 人口结构:全市十县(市、区)总人口为341.30万人,全市文化人口占总人口的95.3%,每万人中拥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为1201人,目前,全市01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19
4、.8%,1564岁人口占总人口的73.4%,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8%,有逐步向老年型社会发展的趋势。全市男性人口为163.8万人,女性人口为151.5万人,性别比例为108:100。 经济概况:太原是我国建国初期的工业基地,经过50年的建设,已形成了以能源、冶金、机械、化工为支柱,纺织、轻工、医药、电子、食品、建材 、精密仪器等门类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加之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集中及商业物资供应中心的优势,国民经济实现了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2001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84.4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比上年增长11.0%和11.6%,增长速度均高于全国和
5、全省平均水平。三次产业比例为3.7:49.5:46.8,全市人均GDP为12319元。 太原市人民每日为国家创造GDP1.05亿元,创造工业总产值1.27亿元,农业总产值639万元,生产原煤6.7万吨,钢8410吨,发电量3.2万千 瓦小时,为全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交通状况:山西省现有公路3万多公里,有铺装路面里程约占84%,其中一半多为高-次高级公路,基本建成了以太原、大同、长治、临汾、侯马等地为中心。联络邻省保底、邯郸等地和本省各市县及95%以上乡镇的公路网。有国道8条、联系省内外的干线公路10余条,其中有二连浩特至河口的纵向国道干线,以及北京-太原-昆明的108国道、呼和浩特起经
6、本省至广西北海的209国道等。太(原)-石(家庄)高速公路已建成正式通车。 商业贸易:全市共有商业网点40546个,其中批零贸易业和餐饮业为26493个。在商业网点中,有综合商厦39个,超市160个,集贸市场 331个,餐饮业5604个,服务修理业8288个。营业面积总计354万平方米。从业人员24.2万人,其中:批零贸易业15.5万人,餐饮业3.8万人,服 务修理业4.9万人。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1.13亿元,近几年来,太原市注重网点布局、商业业态结构调整,各类新型商业业态应有尽有。各类综合商厦、超市、连锁店、便利店、专 卖店达4231个,占全市商业网点的10.4%。 城市建设:太原市大
7、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投资力度,调整投资结构,投资规模继续扩大。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 122.71亿元,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9.57亿元,更新改造投资38.64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21.14亿元,其它固定资产投资13.36亿元。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16亿元,第二产业完成投资57.03亿元,第三产业完成投资61.52亿元。城市居民住宅条件得到改善。全年住宅投资额29.83亿元,住宅竣工面积353.28万平方米,全年竣工的经济适用房52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上年的10.13平方米提高到10.55平方米。 人民生活:全市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据抽样调查显示,太原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
8、收入从1980年的451元,增加到2001年的6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也从1980年的156元增加到了2001年2738元的水平。 在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显著提高的同时,居民家庭各项支出稳定增长。2001年,太原市城镇居民年人均消费性支出5165元,农民人均消费支出1595元。居民消费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城乡居民一改过去以吃、穿为主的单一格局,呈现出生存资料支出比重减少,发展和享受资料支出比重提高的新趋势。2001年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 33.9%,比1980年下降近20个百分点。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截止2001年末,每百户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彩电117台,洗衣机95台,电冰箱(柜)103台
9、,家用电脑14台,空调器7台,家用汽车0.7辆,移动电话21部。每百户农民家庭拥有自行车144辆、摩托车19辆、轿车2辆、缝纫机62台、电视机93台、电冰箱27台、洗衣机59台、照像机10台,电风扇49台、空调1台、家庭影院14套,家用电话31部、太阳能、电热淋浴器3台。居民居住条件不断改善,居住面积逐年扩大。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由1980年的4.70平方米,提高到2001年的10.55平方米,增长1.24倍。城市中有90%的家庭住上了单元配套住宅,其中:有三居室及以上住房的户占25.3%。在住房面积增大的同时,自来水、煤气、暖气、卫生等住宅配套设施也得到完善。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高达26.20平
10、方米,其中钢筋混凝土及砖木结构面积占到91%。 太原1999-2001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情况:总人口(人) 国内生产总值(万元) 农林牧渔总值(万元) 工业总产值(万元) 一般预算收入(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万元) 城乡居民存款(万元) 社会消费总额(万元) 城乡固定资产(万元) 全部职工数量(人)1999 3501144 3180000 114662 3813354 203277 227313 3943100 1361741 871068 8949442000 3497493 3465305 122531 3764796 214828 245873 4196300 1477516 993386
11、 8626662001 3413017 3844025 119988 4193858 241578 297391 4701900 1611322 1169274 836041 华北经济圈报告简述山西是华东、华南和西南等区域连接“三北”(东北、华北、西北)地区的枢纽地带和商品流通中转站,是中国北方著名的商品集散地,是华北经济圈的核心。山西地处河北、河南、陕西和内蒙古自治区之间,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连接中西部地区的传送带,而在国家“十五”全国城镇发展布局规划中,太(原)大(同)侯(马)被列为省城城镇发展的核心,这也为北京到石家庄到太原再到西安这条经济带的形成挑起了重担。华北要想在全国经济中占有
12、一席之地,不被边缘化,加强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是必然选择,推进华北区域经济一体化已迫在眉睫。而山西在此间扮演一个特殊的角色。山西是能源重化工基地,是能源的储备站,为区域经济整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华北经济一体化发展存在诸多困难。首先是区域之间各地市场整合还存在许多制度障碍,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改革。其次在对外开放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各地都在盘算着自己一亩二分地的收成,没有从整个区域协作分工角度来考虑如何整体与国际经济接轨。另外,从行政角度分割区域,造成了利益冲突和对某一有限区域资源的竞争,也导致了区域之间重复建设、产业雷同、资源浪费等问题。山西、河北、内蒙经济实力较差,产业结构低级化,经济粗放型增
13、长仍未从根本上改变。因此,山西应当尽快启动该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破除区域经济发展的壁垒,立足各自优势,以市场配置资源为基础,推动区域一体化,与己与人都是有利的。山西高速公路及信息网络的建设将缩短华北区域间的时空距离,有利于区域间的流动,有利于打破市场分割,发展大商业、大流通,形成与高速公路为动脉的经济带。 现在山西已建成了大运、太旧、原太等省内及跨省高速公路,山西有条件依托这些公路,以太原为中心,整合资源,加快环华北、西北地区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做好与京津交通信息网络体系的对接工作,实现物流运作一体化、信息化、高效化运营。 太原商业情况调查报告简述太原,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商贸集散地。因精
14、于经营,太原人曾赢得了“晋人善贾”的美誉。晋商因“善殖利于外”,纵横驰骋于四方,在商界称雄达五百年之久,成为中外商业史上的珍闻罕事。“九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连年增长,2000年达到147.8亿元,比“八五”期末98.1亿元增长50.7%,年均递增8.2%。2001年、200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实现161.1亿元和181亿元,增幅分别为9.1%和12.3%,“十五”期末预计完成248亿元,年均增长10%。作为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商贸经济充分反映了太原经济的繁荣发展和综合实力。截止2002年底,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服务等商业网点35289个,总面积2875860
15、平方米,千人拥有商业网点10.3个,人均营业面积已达0.8平方米,从业人员达224281人。在各类商业网点中,各类批发市场62个、百货店及购物中心13个、大型超市20个、中小型超市156个、专卖店306个、便利店197个、餐饮店面5669个。与此相适应,商业建设管理也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绩,商业网络规划格局已经形成,“一主三副”(以钟楼街、柳巷、食品街和开化寺商业群体为主中心,三副是以下元、尖草坪、长风街与亲贤北街、朝阳街服装城为副中心)及“三级商业群”(一级是市级商业中心,二级是区域性商业中心,三级是社区商业中心)进一步完善。各类商品市场辐射功能不断增强,一批上规模、上档次的商业网点项目正在建
16、设和筹划之中。地方性法规太原市商业网点管理办法于1992年颁布实施,并于2000年9月修定,为今后商业建设管理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经过近十年的历程,太原的流通产业步入业态创新、经营方式创新的新阶段。新型业态中连锁超市、专卖店、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蓬勃兴起。首先,连锁商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推动了传统商业的改造,催生了大型超市的建设,促进了现代流通业的发展。到2002年底,全市共有限额以上连锁公司(总店)18个,其中零售连锁总店13个,餐饮连锁总店5个,从业人员1.2万人,营业面积26.6万平方米,门店数338个,年销售总额23.9亿元,其中零售总额达20.1亿元,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
17、1.1%,市场份额比上年增加了2.2个百分点。其次,部分商业企业实行了强强联合和重组,壮大了规模。年销售额上亿元的商场达12家。华宇购物中心、五一百货集团、美特好、燕兴商场、服装城、桥西综合批发市场年销售额达5亿元以上。华宇集团以年销售7亿元以上进入全国商业销售百强企业,唐久超市进入了全国连锁超市百强。天龙集团成为三晋第一“商业”股。再次,一批社会民营商业企业以科技为先导,积极发展现代流通。新技术、新设备开始在各商场和连锁便利店广泛应用和推广。华宇购物中心率先建立了大型商业计算机网络。美特好等商家开始尝试电子商务。整个流通业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2000年底,全市国有和集体经济的商业
18、网点比1995年分别减少了47.9%和74.5%。非公有经济商业零售额逐年增加,从2000年到2002年分别实现93.3、105.7和124.2亿元,市场份额比上年分别增加了2.0、2.5和3.1个百分点。2002年餐饮业继续呈现较高的增长态势,全年营业额25.52亿元,比上年增长13%。2000年-2002年,餐饮业实现的营业额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比重分别为9.7%、13.5%、28.9%。比重不断提高,地位和作用日趋显著。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消费能力的不断提高和行业规模的扩大,企业开拓与创新能力增强,世界连锁餐饮业巨头肯德基、麦当劳的进入等,都有力地促进了太原市餐饮业的持续快速发展。个
19、性化消费日趋明显,经营特色更趋突出;家庭私人消费比例继续攀升,节假日市场更趋红火。 太原服装业调查报告简述服装已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装点时尚生活的元素,服装市场也由此比比皆是。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不少各类独具特色的服装批发市场,规模大小不一,品类齐全。如今在山西,众多服装批发市场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服装服饰集约化产业链正在获得稳步发展。时下,山西太原已成为国内内陆地区又一大服装、服饰批发集散产业化基地。在山西太原市的朝阳街,一共坐落着大小20余家服装批发、零售市场,这对于一个重工业城市而言是非常难得的。难得之处就在于地处内陆却有如此大规模的客户群。进取精神: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
20、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犹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由利益而起动的进取精神,是明清山西商人鏖战于商场的精神动力;敬业精神:晋商的敬业精神,也是常为人所称道的。正是在这种悠悠历史长河所沉淀出的商业奇迹神话的映衬下,让山西太原的服装服饰集约化产业链得到了更大的发展,让坐落于太原的众多服装批发市场形成了名副其实具有真正战略意义的服装批发集散产业化基地。本章小结宏观范畴:作为中国经济规划区之一的华北经济圈,山西省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随着交通网络的建设和发展,以太原为中心的经济辐射能力可以远及内蒙古、河北省、陕西省、河南省等地区,辐射人口超过2亿,其经济潜力不容忽视。国家重视华北
21、经济圈的发展,以宏观调控方式在规划整个经济圈,这使山西对外形象不限于煤炭大省的口号,其将利用特殊的地理位置大力发展其它经济。作为山西省省会太原,又将是这个经济圈中的重中之重,为本案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商业大环境。微观范畴:太原作为山西省会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等的中心,是山西省煤炭资源对外联系的主要窗口,也是商贸、经济等的中心城市。人口结构整体趋于年轻,居民收入逐年快速成长,家用电器每百户拥有量均在山西省属于第一位。根据太原市政府对太原商业情况的发展报告表明,近年来,政府对太原市的商贸发展有着良好的扶持政策,社会中对零售、餐饮、娱乐等的投入在大量增加,商业面积也在逐年递增,零售批发的业绩快速上升
22、,这使本案的外部环境有着非常良好的推进作用。商圈范畴:根据对太原市服装城的调查报告显示,朝阳街已经从原有的地摊式小商小贩发展到现在具备整体规模的商圈,其功能辐射力已经超出山西本省的范围,大量外地客均在该商圈形成采购、销售、物流的习性,同时根据市政府的经济报告表明,政府仍然在加大其功能范围,并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大力改造其周边环境,使本商圈更加规模化、规范化。本案可以说在目前阶段占据了天时和地利的优势,其时机不容错过!本案商圈调查报告调查时间:2004年4月商圈范围:朝阳街沿线为主调查对象:沿路静态调查、随机和特定性对象问卷调查、原公司(售楼及开发商)人员调查问讯等调查方式:原由图纸及资料、抽样问卷
23、调查、现场拍照分析等调查人员:由上海天擎置业营销策划有限公司派驻人员实施抽样问卷数量:商圈供应商问卷214份销售部人员随即调查4人与董事会成员进行讨论例会3次供应商小型座谈会18次 本案商圈的平面示意图朝阳街平面示意图 商圈细分调查内容(一)1、 本商圈内步行人流基本从建设路进入的为主,由于前段路面狭窄,故人流相对拥挤,多数人流是通过交通工具进入本商圈,因为公交站点的关系,集中在以圣亚开始至精品结束这段人流相对密集,而且本段是业绩良好的几大市场的集中地段。2、 本商圈的经营业绩良好的为圣亚和精品,二店的位置分别位于该路段的中部和后部,从业绩上讲,并没有因为地理位置的先后而产生差异,由于可见本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商业 项目 服装 商业中心 规划 招商 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700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