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疗法ppt课件.ppt
《刮痧疗法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刮痧疗法ppt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医刮痧疗法,西营镇中心卫生院 中医科,刮痧的定义,刮痧(Skin scraping)是中国传统的自然 疗法之一,它是以中医皮部理论为基础,用器具(牛角、玉石、火罐)等在皮肤相关部位刮拭,以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之目的。,刮痧的源流,关于痧症,早在元明时代的医籍中就有记载,如在痧胀玉衡中有言:“痧毒在气分者刮之,在血分者刺之,在皮肤者粹之,痧毒入腑者宜荡涤攻逐之”,另外,对刮痧的具体操作也描述较为详细。如“刮痧法,背脊颈骨上下,又胸前胁肋两背肩臂痧,用铜钱蘸香油刮之,或用刮舌刨子脚蘸香油刮之”。,刮痧治病原理,中医认为:痧症是人体受秽浊邪气所伤,经络不通,气血逆乱。通过刨刮人体一定部位,使经络
2、疏通,气血流畅,同时使体内邪热疫气外泄,宣邪透表,则实热可泻,痧毒可除。从现代医学角度看,刮痧能使神经系统兴奋,血液、淋巴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旺盛,激活机体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抗病能力。,经常刮痧,可起到调整经气,解除疲劳,增加免疫功能的作用。刮痧,就是利用刮痧器具,刮试经络穴位,通过良性刺激,充分发挥营卫之气的作用,使经络穴位处充血,改善局部微循环,起到祛除邪气,疏通经络,舒筋理气,驱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增强机体自身潜在的抗病能力和免疫机能,从而达到扶正祛邪,防病治病的作用。现代医学刮痧可以扩张毛细血管,增加汗腺分泌,促进血液循环,治疗肌肉酸疼、关节疼痛、落枕、肩周炎、腰肌
3、劳损、肌肉惊挛、风湿性关节炎、腰背部僵硬等所致的风寒痹症都有立竿见影之效。,刮痧时的操作技巧,刮痧板应与人体皮肤呈60或90角,刮痧板在刮拭时先涂抹介质,再以施术部位为中心,并尽量向外周扩大其范围。,刮痧工具,刮痧板 凡大小适中、边缘光滑的硬物均可作为刮痧的工具。从刮痧板的材质上分,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铁板,勺子,瓷器,玉石,水牛角,黄牛角等。这些来源都相当简单,只要手边有什么就用什么。市售的刮痧板多用牛角、玉石、砭石等制成。刮痧板的形状有椭圆形、方形、缺口形、三角形、梳形等,刮痧的介质,为了减少刮痧时的阻力,避免皮肤擦伤和增强疗效,在施用刮痧时常使用某些介质作为刮痧工具与人体表面之间的润滑剂。
4、刮痧通常用介质,可使用普通介质,如水、麻油、食用油等,也可根据疾病寒热辨证采用相应的药用介质。如葱姜汁或肉桂、丁香、川乌、草乌制成的油剂具有温里散寒之功效;红瑰油可活血祛瘀;提炼浓缩配制的威灵仙油具有祛风除湿的功 效等,刮痧的时间,每个部位一般刮20-30次,选3-5个部位;局部刮痧一般10-20分钟,全身刮痧宜20-30分钟。两次之间间隔3-6天或以皮肤上痧退、手压皮肤无痛感为宜。急性病痊愈为止,慢性病以7-10次为一疗程。,刮痧时各部位的顺序,头面部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施术者用刮板在患者前额部从前发际自上而下进行刮拭,并点揉印堂穴,百会穴和两头维穴。以印堂穴为中点,分别向左右两侧刮拭前额
5、,止于两侧太阳穴,点揉太阳穴。以皮肤红润为度。患者闭目。施术者用舌Ij板轻刮患者上下眼眶,并用刮板轻揉患者的两侧睛明穴、四白穴和迎香穴。施术者用刮板轻刮患者上唇和下唇周围,点揉人中穴和承浆穴。在患者两侧面颊涂抹少许介质,施术者用刮板自下而上轻轻刮拭面部;并用刮板轻轻点揉患者两侧耳门、听宫、听会穴,以面部皮肤红润为度。,刮痧的程度,刮痧是由轻到重,以能够承受为度,一般刮至皮肤出现潮红、紫红色等颜色变化,或出现粟粒状、丘疹样斑点,或片状、条索状斑块等形态变化,并伴有局部热感或轻微疼痛。对一些不易出痧或出痧较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项背部 患者取侧卧或俯卧位,医者侧立,先从后项发际下第七颈椎起至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刮痧 疗法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98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