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白生产培训教材.doc
《钛白生产培训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钛白生产培训教材.doc(8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部分 钛白粉的性能及应用第一章 概 述1.1名称钛白粉的化学名称:二氧化钛,分子式TiO2,分子量79.9,其质量组成中59.95%为Ti,O占40.05%。英文名:Titanic anhydride;Titanic oxide;Titanium dioxide;Titanium white;Titania;Titanium dioxide pigment。别名:钛白,钛白粉。通常人们把在涂料、油墨、塑料、橡胶、造纸、化纤、美术颜料和日用化妆品等行业中以白色颜料为主要使用目的的二氧化钛称为钛白粉、二氧化钛颜料或钛白,而把在搪瓷、电焊条、陶瓷、电子、冶金等工业部门以纯度为主要使用目的的二氧化
2、钛称为二氧化钛或非颜料级钛白粉、非涂料用钛白粉。1.2二氧化钛工业生产情况二氧化钛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原料,无毒、对健康无害,是最重要的白色颜料,占全部白色颜料使用量的80%。从全世界范围来说,所开采的钛矿90以上用于TiO2颜料的生产。1998年,世界总的TiO2颜料消费量为355万吨,按2000美元/吨的单价计其总价值为70亿美元,是仅次于合成氨和磷酸的第三大无机化工产品。许多发达国家都将其列为关键化学品行列,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其生产量与国民生产总值成正比,它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钛白粉的工业生产方法有氯化法和硫酸法两种,其中56%为氯化法产品,这种产
3、品的70%以上又产自美国杜邦、克尔麦吉公司和美资美联公司,其他国家的钛白粉工厂仍以硫酸法为主。我公司拟建的这套钛白装置也属于硫酸法。我国钛资源储量居世界之首,到2000/2001年上半年,全国各钛白生产企业的产能总和将达到38万t/a。除锦州铁合金总厂为氯化法生产外,其余厂家均为硫酸法。世界钛白粉生产的特点是技术高度垄断,迄今为止,世界上只有20几个国家、30多家公司、50来家工厂生产钛白粉。美国杜邦公司、英国二氧化钛集团、美国美联无机化工公司、美国克朗诺斯公司、芬兰凯米拉公司以及美国克尔麦吉公司拥有世界钛白粉生产能力的78%。由于其生产的高度垄断和广泛的应用范围,使得它又是一种贸易量很大的商
4、品。1.3生产消费情况及价格分析1.3.1国外情况1.3.1.1生产消费情况目前,世界钛白粉的生产能力约419万t/a,主要集中在北美、西欧和日本,这三个地区的生产能力约占世界总能力的80%。今后,世界钛白粉产能将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可达到522万t/a。世界钛白粉消费量:1996年为352.5万t;1997年为362.1万t;1998年估计为355t。今后全球钛白粉消费量将以年均2.7%的速度增长,到2005年将达到448.6万t。1.3.1.2价格分析1980年,美国金红石钛白粉价格为1400美元/t。1982年以后,全球产品短缺,价格连续上涨,到1989年则达到2270
5、美元/t,美国以外地区的钛白粉价格远高于美国,西欧金红石钛白粉的价格为3000美元/t,日本为36003900美元/t,我国台湾省为3150美元/t。1989年以后,受80年代高需求和高价格的刺激,致使90年代初期钛白粉生产能力扩张过度而使全球供应大于需求,加之美国及西欧经济衰退等原因,钛白粉需求下降,其价格从1990年开始一路下跌,到1994年第一季度已跌至1500美元/t。1994年下半年,随着世界绝大多数地区经济全面复苏,钛白粉价格也止跌回升,1995 年7月又出现一次价格高峰,全球钛白粉价格上升为2075美元/t。此后,由于世界经济的又一次衰退,导致1995年下半年到1996年的连续跌
6、价现象从1995年2月的2029美元/t一直降至1996年7月的1801美元/t。1997年初,由于欧洲和美国房屋和汽车市场的好转,疲软了两年的欧美涂料市场开始反弹这直接牵动全球钛白行业,使其进入新一轮的复苏阶段,价格不断上涨,至1999年5月,全球钛白粉涨至如下价格:亚洲和拉美地区19002000美元/t;欧洲20502250美元/t;北美21502350美元/t。根据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及钛白粉供需关系,预计今后全球钛白粉价格将在2200美元/t上下波动。1.3.2国内情况1.3.2.1生产消费情况我国钛白粉的研究始于50 年代中期,但其大发展却是在80年代中后期。1998年,我国包括生产非颜
7、料级在内的钛白厂家近50家,其中生产能力达到1万t/a及以上的有6家,它们是:镇江钛白粉厂、核工业404厂、重庆渝钛白、南京油脂化工厂、上海焦化钛白粉厂和锦州氯化法钛白。除锦州为氯化法生产外,其余厂家均为硫酸法。1998年,全国包括非颜料级在内的钛白总产能为1819万t/a,其中纯非颜料级的为2万t/a;在颜料级的总产能中,金红石型占5万余t/a(含锦州氯化法)。1998年,全国的总产量为14万t,其中金红石型1.8万t,锐钛型6.7万余t,其它产品5万余t。由于从1998年起的钛白行业大扩产,到2000/2001年(上半年),全国钛白产业的总产能将达到38万t/a左右。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稳定
8、、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各行业对钛白粉的需求量有显著增长,预计到2005年,我国对钛白粉的需求量将达到约30万t/a。1.3.2.2价格分析国内钛白市场价格分为两部分,即锐钛型和金红石型钛白粉。由于经济发展比较平稳,国产钛白粉的价格没有太大波动。目前金红石型钛白粉的价格约为1500016000元/t,锐钛型BA01-01价格约在1000011000元/t。进口金红石型钛白粉价格在国内市场波动较大,1989年最高价格为32000元/t,1992年最低价格只有12000元/t,近年价格多在1500021000元/t之间。价格波动的原因一方面是受国际市场价格影响,另一方面与人民币汇率有关
9、。第二章 二氧化钛的性质2.1晶体性质二氧化钛在自然界有三种结晶形态:金红石型、锐钛型和板钛型。板钛型属斜方晶系,是不稳定的晶型,在650以上即转化成金红石型,因此在工业上没有实用价值。锐钛型在常温下是稳定的,但在高温下要向金红石型转化。其转化强度视制造方法及煅烧过程中是否加有抑制或促进剂等条件有关。一般认为在165以下几乎不进行晶型转化,超过730时转化得很快。金红石型是二氧化钛最稳定的结晶形态,结构致密,与锐钛型相比有较高的硬度、密度、介电常数与折光率。金红石型和锐钛型都属于四方晶系,但具有不同的晶格,因而X射线图象也不同,锐钛型二氧化钛的衍射角位于25.5,金红石型的衍射角位于27.5。
10、金红石型的晶体细长,呈棱形,通常是孪晶;而锐钛型一般近似规则的八面体。金红石型比起锐钛型来说,由于其单位晶格由两个二氧化钛分子组成,而锐钛型却是由四个二氧化钛分子组成,故其单位晶格较小且紧密,所以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相对密度,因此具有较高的折射率和和介电常数及较低的热传导性。二氧化钛的三种同分异构体中只有金红石型最稳定,也只有金红石型可通过热转换获得。天然板钛矿在650以上即转换为金红石型,锐钛矿在915左右也能转变成金红石型。2.2物理性质2.2.1相对密度二氧化钛的相对密度随其结晶形态、粒径大小、化学组分、特别是与表面处理量大小有关,在制造过程中,随煅烧温度的提高和煅烧时间的延长而增长。在常
11、用的白色颜料中,二氧化钛的相对密度最小,同等质量的白色颜料,二氧化钛的表面积最大,颜料体积最高。锐钛型二氧化钛的相对密度3.83.9g/cm3,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相对密度为4.24.3g/cm3。2.2.2熔点和沸点由于锐钛型和板钛型二氧化钛在高温下都会转变成金红石型,因此它们的熔点和沸点实际上是不存在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熔点数值各资料记载不一致,一般认为在18001875,有资料介绍在空气中的熔点为183015,而在富氧中的熔点为187915,熔点与二氧化钛的纯度有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沸点为(3200300)K。2.2.3介电常数由于二氧化钛的介电常数较高,因此具有优良的电学性能。在外电
12、场的作用下,其离子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极强的局部内电场。在这个内电场的作用下,离子外层电子轨道发生了强烈变形,离子本身也随之发生了很大位移。二氧化钛晶型所含微量杂质等都对介电常数影响很大。金红石型的介电常数随二氧化钛晶体的方向而不同:当与C轴相平行时,测得其介电常数180;呈直角时为90;其粉末平均值为114。锐钛型二氧化钛的介电常数只有48。2.2.4电导率二氧化钛具有半导体的性能,其电导率随温度的上升而迅速增加,而且对缺氧也非常敏感。如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在20时还是绝缘体,但加热到420时电导率增加了107倍;按化学计量组成的二氧化钛(TiO2)电导率10-10s/m,而当二氧化钛失去少量氧
13、时如TiO1.9995的电导率却有10-1s/m。电子工业常利用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介电常数和半导体性质来生产陶瓷电容器等电子元器件。2.2.5硬度若以10分制标度的莫氏硬度计时(它的数值仅表示各种晶体硬度的级别并不表示其真实比值),锐钛型二氧化钛的硬度为5.56.0,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为67。硬度与二氧化钛的晶型结构有关,在生产中与产品的纯度和煅烧温度有关,温度高容易烧结,硬度也随之增高。正是由于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的硬度高,难粉碎因而对喷丝孔的磨损率较高,对辊筒的磨损也较大,所以不适用于化学纤维消光和照相凹板印刷。2.2.6吸湿性二氧化钛虽具有亲水性,但吸湿性不太强,锐钛型的吸湿性比金红石型大一些
14、。二氧化钛的吸湿性与其表面处理时的处理剂性质有关,也与其比表面积的大小有一定的关系,比表面积大的吸湿性也略高。2.2.7热稳定性二氧化钛属于热稳定性的化合物,在真空下强热时会有轻微的失氧现象,并伴随显出暗蓝色,该反应是可逆的,冷却后会恢复到原来的白色。2.3化学性质二氧化钛无毒,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几乎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是一种偏酸性的两性氧化物。与氧、硫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氨都不起反应,也不溶于水、脂肪酸和其他有机酸及弱无机酸,微溶于碱和热硝酸,只有在长时间煮沸条件下才能完全溶于浓硫酸和氢氟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TiO2 + 6HF = H2TiF6 + 2H2O TiO2+ 2
15、H2SO4 = Ti(SO4)2 + 2H2O TiO2+ H2SO4 = TiOSO4 + H2O其溶解速度与水合二氧化钛的煅烧温度有关,煅烧温度越高溶解速度越慢。为了加速溶解,可在硫酸中加入硫酸铵、碱金属硫酸盐或过氧化氢。这是因为硫酸铵等的加入,使硫酸的沸点增高,加速了二氧化钛的溶解。与酸式硫酸盐(如硫酸氢钾)或焦硫酸盐(如焦硫酸钾)共熔,可转变微可溶性的硫酸氧钛或硫酸钛: TiO2+ 2KHSO4 = TiOSO4 +K2SO4 + H2O TiO2+ 4K2S2O7 = Ti(SO4)2 +4K2SO4 + 2SO3能熔于碱,与强碱(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或碱金属碳酸盐(碳酸钠、碳酸钾)
16、熔融,可转化为可溶于酸的钛酸盐: TiO2 + 4NaOH = Na4TiO4 + 2H2O在高温下,如有还原剂(碳、淀粉、石油焦)存在,二氧化钛能被氯气氯化成四氯化钛,其反应方程式如下:TiO2 +2C +2Cl2 = TiCl4 + 2CO这个反应就是氯化法生产钛白粉的理论基础,但是此反应若无还原剂混配,即使在1800下,也不会与氯气发生氯化反应。同样二氧化钛与氯化硫蒸汽共热,或与COCl2、CCl4、SiCl4、POCl3等作用,也能被氯化成四氯化钛。二氧化钛在高温下可被氢、钠、镁、铝、锌、钙及某些变价元素的化合物还原成低价钛的化合物,但很难还原成金属钛。如将干燥的氢气通入赤热的二氧化钛
17、,可得到Ti2O3;在2000、15.2MPa的氢气中,也只能获得TiO,但是若将金红石型钛白粉喷入等离子室中,则可与氢气反应而被还原成金属钛。反应方程式如下: 2TiO2 + H2 = Ti2O3 + H2O TiO2 + H2 = TiO+ H2O TiO2 + 2H2 = Ti + 2H2O悬浮在某些有机介质中的二氧化钛,在光和空气的作用下,可循环地被还原与氧化而导致介质的被氧化,这种光化学活性,在紫外线照射下锐钛型钛白粉尤为明显。这一性质使二氧化钛成为某些反应的有效催化剂,它既是某些无机化合物的光致氧化催化剂,又是某些有机化合物的光致还原催化剂。2.4光学性质2.4.1折射率折射率是指
18、光线通过两个在光学上不同介质的界面时,因光的速度的变化而使入射方向发生改变,这种现象叫做折射。光线入射角与折射角的正弦的比值称为折射率,折射率随物质的化学组成、晶体结构以及光的波长不同而改变。二氧化钛的折射率在常见的白色物质中是最高的,甚至超过金刚石。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由于其单位晶格较小,原子堆积密度更紧密,因此比锐钛型二氧化钛的的折射率高。常见白色物质的折射率见表2-1。物 质折射率物 质折射率金刚石2.47氧化锌2.02锐钛型二氧化钛2.55碱式碳酸铅2.00金红石型二氧化钛2.71碱式硫酸铅1.93硫化锌2.37硫酸钡1.64氧化锑2.20滑石粉1.572.4.2散射力光的散射即漫反射,是
19、白色颜料最重要的物理性质之一,又是形成白色颜料重要的光学效应着色力(消色力)和遮盖力的物理原因。散射光主要包括反射光、折射光和衍射光。影响光的散射力的因素较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折射率光的散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颜料和基料(载色剂)的折射率之差,其关系可用弗莱斯公式表示如下: R=式中R为相对反射率,n2为颜料的折射率,n1为基料的折射率。颜料与基料的折射率之差越大,反射率就越大,体系中的散射能力也就越高。由于二氧化钛的在所有的白色颜料中的折射率最高,所以它对光的散射能力也最大。(2) 粒径涂料中的大部分漆料(树脂)的折射率在1.451.60之间。当光散射力最大时,颜料粒径D与入射光的波长、
20、颜料的折射率n1、漆料的折射率n2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式表示: D=2(n1-n2)可见光的波长为400700nm,二氧化钛粒子在可见光波长范围内,通常最适宜的粒径范围在0.150.35m。所以无论是锐钛型的二氧化钛还是金红石型的二氧化钛,都应将粒径控制在0.150.35m为好,这样才能获得最高的散射力,其颜色也更白。(3) 分散性无论光学性能有多好的二氧化钛颜料,最终都要看它是否能以微细的颜料,粒子形式均匀地分散到介质中,颜料中任何过多的凝聚、聚集和絮凝颗粒,都会对光的散射能力产生不良的影响。两种不同晶型的二氧化钛中,由于金红石型的折射率比锐钛型的高,所以在有机介质中,金红石型的散射力要比锐钛
21、型高20%。涂层中颜料粒子对光线的散射力的决定性影响因素是粒子的粒径和体系中颜料的体积浓度(pigment volume concentration,简称PVC)。二氧化钛颜料粒子的平均粒径和粒径分布是由生产工艺决定的,而二氧化钛颜料在应用体系中的颗粒粒径则取决于颜料的分散过程及分散效率。2.4.3光泽度光泽是人们肉眼对物体表面所反射的光线强度的感觉,是一种观察者的主观效应。物体的光泽度是指物质对投射来的光线的反射能力,反射能力越强光泽度越大。尽管在实际应用中颜料只是涂料组分的一种,颜料本身也并无光泽,涂膜才有光泽,但是颜料的特征却能影响涂膜的光泽。由于二氧化钛既有高的反射率(可达到标准氧化镁
22、的96%98%)又有高的不透明度,所以经它着色后的材料色调鲜明。涂膜中应用二氧化钛颜料的主要原因是利用其不透明度和白度。影响二氧化钛颜料成膜后光泽度的重要原因是它的粒径和分散性,如果二氧化钛的粒径很细并能均匀地分散到漆料中,则涂膜表面光滑平整,能折射出镜面般的光泽;如果二氧化钛颜料的粒径过粗,则其涂膜就会显得粗糙,光泽度就会降低,并会带有其它底色,着色后色调发暗。当然,如果应用体系中含有絮凝剂就会使颜料粒子絮凝导致涂膜表面不平整而对光泽不利。2.4.4耐候性耐候性是指含有二氧化钛颜料的有机介质(如涂膜)暴露在日光下,在氧气和水分存在的条件下抵御紫外线侵蚀,抵抗大气的作用,避免发生黄变、失光和粉
23、化的能力。耐候性主要取决于颜料的光学性质和化学组成,也与暴露在自然光下的条件有关。由于二氧化钛的晶格缺陷,使得它在日光特别是紫外线的照射及水等催化剂的作用下被还原为不稳定的三氧化钛,同时释放出初生态氧,这个氧使作为漆基的有机物氧化,发生高分子的断链和降解,变成可溶性或易挥发的物质而破坏了漆膜的连续性。工业生产中为了改善二氧化钛漆膜的耐候性,在偏钛酸煅烧前添加少量的盐处理剂,或对其进行包膜处理以堵塞其光活化点,隔绝二氧化钛与光(紫外线)的直接接触。2.4.5光色互变现象含有氧化铁、氧化镍、氧化铬等杂质的二氧化钛在阳光的照射下会变为褐色,离开阳光后仍恢复原色;或在氧化气氛中,将二氧化钛加热到2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钛白 生产 培训教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946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