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消防安全培训记录.doc
《员工消防安全培训记录.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员工消防安全培训记录.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员工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教材一、消防的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二、公民的消防安全则任:一学习和掌握预防火灾科学知识,严格遵守消防法规,积极主动做好消防安全工作。二自愿保护消防设施,不损坏、不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不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占用防火间距。不堵塞消防通道。三不携带火种进人生产、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场所,不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四火灾发生后应立即报告火警;私有通信工具应无偿为火灾报警提供便利;不谎报火警。五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三、火灾的定义 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GB5907-86)四、火灾的分类 火灾分
2、为A、B、C、D四类(GB4968-85)1. A类火灾:指固体物质火灾。 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2. B类火灾: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3. C类火灾: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火灾等。4. D类火灾:指金属火灾。指钾、钠、镁、钛、锆、锂、铝镁合金火灾等五、灭火的基本原理 物质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着火源。根据这些基本条件,一切灭火措施,都是为了破坏已经形成的燃烧条件,或终止燃烧的连锁反应而使火熄灭以及把火势控制在一定范
3、围内,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这就是灭火的基本原理。冷却法:如用水扑灭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通过水来大量吸收热量,使燃烧物的温度迅速降低最后使燃烧终止。窒息法:如用二氧化碳、氮气、水蒸气等来降低氧浓度,使燃烧不能持续。隔离法:如用泡沫灭火剂灭火,通过产生的泡沫覆盖于燃烧体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把可燃物同火焰和空气隔离开来,达到灭火的目的。化学抑制法:如用干粉灭火剂通过化学作用,破坏燃烧的链式反应,使燃烧终止。六、灭火器材的介绍与使用目前常见的灭火器材有五种:1211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泡沬灭火器、酸碱灭火器、干粉灭火器,具体用途及使用方法见下表:种类大致介绍与主要用途使用方法1211灭火器
4、适用于仪表、电子仪器设备及文物、图书、档案等贵重物品的初起火扑救使用“1211”灭火器时,首先撕下铅封、拔掉保险销,然后在距火源153米处,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用力按下压把,压杆就将密封开启,“1211灭火剂就在氮气压力作用下喷出,松开压把,喷射中止。如遇零星小火,可采取点射方法灭火。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用于扑救贵重设备、档案、仪器仪表、600伏以下的电气设备及油类初起火灾,不能扑救钾钠等轻金属火灾手提式二氧化碳灭火器开启方式不同,使用方法也不同。如果是手动开启式(即鸭嘴式)的灭火器,使用时先拔去保险销,一手持喷筒把手,一手紧压压把,二氧化碳即自行喷出,不用时将手放松即可关闭。如果是螺旋开启式
5、(即手轮式)的二氧化碳灭火器,使用时,先将铅封去掉,翘起喷筒,一手提提把,手将手轮顺时针方向旋转开启,高压气体即自行喷出。泡沬灭火器MP型手提式泡沬灭火器主要是由筒体、器盖、瓶胆和喷嘴等组成。要将灭火器平稳地提到火场,注意筒身不宜过度倾斜,以免两种药液混合。然后用手指压紧喷嘴口,颠倒筒身,上下摇晃几次,向火源喷射,如是油火,使用手提式化学泡沫灭火器时,应向容器内壁喷射,让泡沫覆盖油面使火熄灭。在使用舟车式灭火器时,先将器盖上的手柄向上扳转,中轴即自动弹出,再启瓶口,用手指压紧喷嘴口,然后颠倒器身,上下摇晃几次,松开手指,按照上述方法灭火即可。酸碱灭火器适用于扑救木材、纺织品、棉麻、纸张、粮草等
6、一般固体物质,不适于油灯、电气、轻金属和可燃气体的火灾颠倒筒体,上下摇晃几次,不能将简盖或筒底部分对向人体,以防爆破伤人。在液体喷完前,切记不可旋转筒盖,以免伤人干粉灭火器有外装式、推车式、背负式使用手提式干粉灭火器时,应撕去头上铅封,拔去保险销,一只手握住胶管,将喷嘴对准火焰的根部;另一只手按下压把或提起拉环,干粉即可喷出灭火。喷粉要由近而远,向前平推,左右横扫,不使火焰窜回。灭火时应站在火源的上风,以避免火势过大,火焰对人造成伤害。七、火灾报警火灾报警应注意如下问题:1、牢记火警电话“119”。2、接通“119”火灾报警电话后,要向接警中心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什么东西着火、火势大小,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员工 消防安全 培训 记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926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