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总结.doc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总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总结.doc(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2016年XXX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总结2016年,我县作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国家级示范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各相关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农民培训工作的通知(农科(教育)函201568号)、甘肃省农牧厅关于认真做好2015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的通知、2015年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意见和2015年XXX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方案等文件精神,我县紧密布置,科学安排,工作取得了良好进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培训任务完成情况2015年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县下达了
2、300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培训任务,其中生产经营性新型职业农民215人、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50人,现代青年农场主35人。我县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工作进行了安排布置,并确定县农广校为项目实施单位。自6月份开始,县农广校深入全县各乡村分产业开展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后备学员库,采取分段式的培训方法,分别在明花、马蹄、祁丰、皇城四个乡镇和县社会服务培训中心,集中举办了生产经营型和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7期,赴外观摩和参加实训8期,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07人,其中生产经营型新型职业农民247人,社会服务型新型职业农民60人。完成2015年新
3、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234人。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后期跟踪服务也正在根据各项农牧业生产工作的开展加以跟进,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主要表现在培育学员的科技文化素质明显提高,专业生产技能水平显著改善,在农牧业生产中产生的效果虽然还不能立竿见影,相信将在今后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会得到具体体现。二、主要工作措施(一)制定方案计划,明确工作任务根据甘肃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实施意见,县领导小组办公室紧紧围绕我县现代农牧业发展,结合农牧业产业发展现状,及时制定了培育工作方案,确定了工作目标任务,参照农业部发布的培训规范,根据不同类型新型职业农民从业特点及能力素质要求,坚持生产经营型分产业、社会服务型按岗位的
4、办班原则,从教育培训(包括培训对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教师遴选、教材选编、组织实施等)、认定管理、政策扶持、总结评价等方面科学制定操作性强的培育计划。为确保培育工作取得实效,县农广校严格按照培训计划,认真开展每一个阶段的工作,并把各个阶段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上报主管部门,为切实做好培训工作奠定了基础。(二)深入调查研究,认真遴选学员根据我县产业特点,县农广校重点从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培训需求、产业结构、收入结构、务农意愿、发展策略等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密切相关的问题入手,组织XXX农广校干部和各乡镇农牧服务站分组进村入户,进行面对面走访调查,把姓名、性别、年龄、地址、产业及规模等信息登记
5、造册,掌握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状况,建立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资源信息库,围绕主导产业初步确定培训对象,为制定教育培训计划,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了重要依据。(三)实地调查摸底,申报现代青年农场主。遵循立足产业、农民自愿的原则,县农广校与各乡镇通力协作,开展了摸底调研,了解了本地青年农场主的创业情况,对各乡镇申报的符合条件的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经营者、农民合作社骨干、返乡创业大学生、中高职毕业生、返乡农民工和退伍军人的信息进行了审核和汇总,确保推荐人选质量。(四)广泛动员宣传,落实培训任务为保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顺利开展,采取多种方式开展了广泛深入的宣传。一是通过会议宣传,分别在全县农村工作会
6、议和乡镇分管领导会议上宣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意义;二是通过新闻媒体宣传,定期在县电视台、县人民广播电台上宣传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各项政策;三是通过张贴“通知”进行宣传,由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构发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通知,对培训机构及其所承担的培训任务、岗位等进行了公示,张贴通告300多份;四是通过开展活动宣传,农广校组织全体干部分别深入各乡镇,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政策释义,面对面交流等形式组织开展了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党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惠农政策和我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岗位等情况,鼓励农民参加技能培训;五是印制新型职业农民宣传挂历1000册,制作大型宣传牌7块,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扩大了宣传覆盖面和新
7、型职业农民的影响力,有效提高了农民参训率。(五)认定培育机构,分解培育任务按照培育机构四个认定基本条件,领导小组办公室认定以XXX农广校为主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分解了培育任务。即农广校培育生产经营型农民215人(绒毛用羊),社会服务型农民50人(农机操作与维修),现代青年农场主35人。(六)扎实开展培训,提升培训质量1.采取“分段式”模式开展培训。结合不同类型职业农牧民的从业特点和能力素质实际,详细制定了2015年新型职业农牧民培育对象培训计划,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根据不同培育对象,按“一班一案”,分期分段安排课程,分门别类开展培训。截止现在全县共开展理论培训7期,开展
8、实训及参观交流8期,为保证教学质量,使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在培训中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采取集中办班与自主学习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同一内容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通过固定课堂、流动课堂、空中课堂和田间课堂,采取启发式、互动式、参与式、咨询式教学模式。在上好理论课的基础上,注重实际操作演练,把培训班办到了田间地头,羊棚牛舍,使田间地头和羊棚牛舍成为了广大学员的实训基地,现场解决学员生产实际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使学员学有所得,有效地解决了产学脱节的问题,有效的提高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效果。2.选择合适的教材。选择通俗易懂、实践操作性强的适合我县农牧民特点
9、的培训教材,共选购农产品网络营销、牛羊屠宰加工技术、牛羊生产技术、村级动物员实用技术手册、农业机械保养与检修技术、农机合作社建设法律法规及制度选编等各类专业教材1350本,影像教材900套,制作教学课件30余个,同时结合我县农牧业生产实际和产业发展现状,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围绕细毛羊标准化生产、舍饲养殖、疫病防治以及牧草种植、饲草料加工、农机具维修等实用技术和涉农政策法规,编印了农牧民实用手册,进一步提高了培训质量。3.聘请优秀培训教师、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立足我县区域特色经济、农牧优势产业发展实际,按照培育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社会服务型职业农牧民的总体要求,加大培训师资力量建设,一是通过聘请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职业 农民 培育 培训 总结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916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