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指南.doc
《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指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指南.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附件:2013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指南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农办科201336号)和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农办财201336号)有关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指导,明确培训目标,探索培训模式,创新培训方法,确保培训质量,切实提高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制定本指南。一、 分类开展培训按照现代农业分工,新型职业农民相应分为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职业农民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中的地位作用不同,培训的目标方向有差别,培训的内容和时间也不一样,各地要分类型研究制定专门培训计划,以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2、和实效性。今年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的重点要放在培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上,以加快培育新型生产经营主体,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一)培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占有一定的资源、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有一定的资金投入能力、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他们是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的个体形态,是发展家庭农场的骨干力量。各地要把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合作社带头人,以及回乡务农创业的农民工、退役军人和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作为重点对象,选择1-2个主导产业或优势产业,分产业抓紧培训一批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粮食主产区或粮食生产大县,要优先安排培训粮食生产产业的生产
3、经营型职业农民。每个试点县利用今年阳光工程项目农业创业培训资金,保质保量培训200人;鼓励有条件的试点县,利用省里或县里安排的专项资金,进一步扩大培训规模,力争培训500人以上。(二)培训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是指在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生产经营主体中较为稳定地从事农业劳动作业,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农业劳动力,他们是农业工人或农业雇员等。各试点县要根据当地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需要和新型生产经营主体用工情况,确定培训工种和培训数量,利用阳光工程项目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以及省里或县里安排的专项资金,按工种培训一批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三
4、)培训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是指在社会化服务组织中或个体直接从事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并以此为主要收入来源,具有相应服务能力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人员。各试点县要根据当地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特别是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人员队伍建设需要,把农村信息员、农村经纪人、全科农技员、农机服务人员、统防统治植保员、村级动物防疫员等作为主要培训对象,利用阳光工程项目职业技能培训资金,以及省里或县里安排的专项资金,按岗位培训一批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二、 明确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目标,就是要确立培训的目的、培训预期成果和培训必须完成的任务,避免培训工作的随意性和培训要求的不确定性。新型职业
5、农民是现代农业从业者,各地要深入研究现代农业特别是现代农业产业发展要求,紧密结合当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和学员学习需求,分类型、分层次科学制定职业农民培训目标。培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要按照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要求和家庭农场的经营管理模式,分产业研究制定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培训目标;培训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要按照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分工和雇工单位用工岗位合理选择培训工种,以熟练掌握某项或某方面生产技能为基本目标,分工种研究制定专业技能型职业农民培训目标;培训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要按照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的服务领域和岗位划分合理选择培训岗位,以熟
6、练掌握岗位技能和提升服务能力为基本目标,分岗位研究制定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培训目标。三、 创新培训形式培训形式包括学员组织方式、培训场所选择和具体培训方法等,合适的培训形式有利于调动学员学习积极性、提高培训效率和增强培训效果。各地要针对学员对象的特点和培训内容的性质,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实事求是,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形成组织高效、务实管用、农民欢迎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模式。要顺应务农农民学习规律特点和生产生活实际,以方便农民和贴近生产为原则,鼓励就地就近下乡进村办班,充分利用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以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生产基地开展培训;积极探索“农学结合”分段
7、培训模式,按关键环节划分培训阶段,紧密结合农时季节组织培训,理论学习与生产实践交替进行,促进学用结合和学习、生产“两不误”,避免不尊重农民意愿和脱离生产的远距离调训和“宾馆式”培训。四、 落实培训环节落实培训环节是完成培训任务、保证培训效果和实现培训目标的关键,各地要加强培训管理和督导,确保培训各环节扎实开展、落到实处。(一)培训计划农业部正在抓紧编制并将分批颁布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规范,作为各地编制培训计划的依据。今年培训在即,各地要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目标要求,分班次科学编制培训计划,对培训内容、学时数、培训方式、培训教师、培训地点、考试考核等做出具体安排。要精心设计培训内容,特别是培训生产经
8、营型职业农民,要加强现代农业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政策法规等通用内容的培训;要明确“一点两线”产业培训内容,紧紧围绕产业开展专业化培训,突出从种到收全程技术培训,强化从生产决策到产品营销全程经营培训。要确保培训天数和学时数,培训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原则上不少于150学时,培训专业技能型和社会服务型职业农民原则上不少于50学时,其中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时数比例一般为1:2。(二)培训教材农业部正在抓紧编制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材建设规划,按照统分结合方式加强教材开发建设。今年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主要选用现有教材。中央农广校组织筛选了一批文字和音像教材(目录附后)供各地选用。对没
9、有合适教材的,各地可按照培训目标要求,组织编写培训读本。各地要高度重视培训教材选用,不得以简单的讲义、明白纸等替代。(三)培训教师各地要根据培训工作实际要求,研究制定培训教师选聘办法,明确选聘条件,加强选聘工作,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专兼职培训教师队伍。要加强对培训教师的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把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培训效果和满意度纳入考核内容。有条件的地方可积极探索农民培训导师制度,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相对稳定的互动式的师徒关系,对学员学习培训和生产经营进行引导、辅导和指导。(四)培训实施各地要严格按照培训计划,不折不扣开展培训工作。理论教学要讲究方法,教师讲授与学员研讨相结合,
10、既严肃认真又生动活泼;教师讲课要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和教具道具,加强音像教学、课堂教学、现场教学的综合运用,增强教学的直观性。积极探索创新教学形式和方法,打破学科知识体系,对应农时季节、关键生产环节开展模块化、情景式、互动式教学,提高培训效果。实践教学要不走过场,组织学员走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实地考察现代农业和新技术应用,到农民合作社和家庭农场体验式学习先进的生产经营经验,回家进行学用结合生产经营实践,每个实践环节都要有目的要求和具体指导。(五)考试考核考试考核是检验培训机构培训效果和学员学习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各地要根据培训对象、培训目标和培训内容等,积极探索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真实可靠的新型职
11、业农民培训考试考核办法,综合运用理论考试、实践考核和生产经营水平考察等多种评价方式。考试考核合格的学员颁发写实性培训证书,记载培训班次、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课程)、学时数、考试考核结果和培训机构等,作为认定新型职业农民的一个依据。(六)培训管理各地要加强培训过程管理,确保每个培训环节按要求组织实施并达到预期目的。培训机构要加强培训班管理,选好配强班主任做好日常管理,建立班委会引导学员自我管理。要加强培训档案管理,按班次建立真实、完整、规范的培训档案,主要包括文书文件、培训计划、教材教案、师资信息、学员台帐(信息)、学员满意度测评表、考试考核资料、图片影像资料及其它需要保存的资料材料。附表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型 职业 农民 培训 指南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91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