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职业卫生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doc
《煤矿职业卫生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职业卫生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doc(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职业卫生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培训-职工培训学校曹钰宝时间:2013年8月18日职业卫生培训与考核要点 熟习煤矿职业危害因素与职业病的相关知识 了解煤矿职业卫生健康监护基本要求 大 纲第一节 煤矿职业危害的管理与防治第二节 煤矿职业健康监护第八章 煤矿职业危害第一节 煤矿职业危害的管理与防治一、煤矿主要职业危害二、我国职业卫生管理体系三、煤矿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与管理一 、职业危害因素 职业危害在生产劳动过程及其环境中产生或存在的,对职工的健康、安全和劳动能力可能造成不良影响的一切要素或条件的总称。 1、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劳动者职业活动中可能在作业场所接触到的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
2、等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有害因素。 (一)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生产性粉尘 煤矿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够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岩尘、煤尘、水泥尘和混合性粉尘等。是煤矿主要职业危害因素。 长期吸入会引起肺部病变,造成矽肺病、煤工尘肺病和水泥尘肺病等职业病。 2.有害气体井下由煤岩体涌出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利于人体健康的气体的通称。 生产中常见的有害气体有:致人窒息的沼(CH4)二氧化碳(CO2);爆炸性气体沼气( CH4 )和氢气(H2);致人中毒的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或氮的氧化物)硫化氢(H2S)和二氧化硫(SO2)等。3.生产性噪声和振动 主要来源机械化生产,危害大小主要取
3、决于生产过程、生产工艺和使用工具:风动工具。噪声比振动危害严重:局扇、综采机组、掘进机、井下泵房、井上压风机房、洗煤厂、选煤厂强度在90110dB(A)。 噪声危害:噪声聋 振动:可引起局部振动疾病。4.不良气象条件 气温高湿度大,不同地点风速大小不同、温差大等,这对工人健康影响很大。5.放射性物质 煤矿井下氡及其子体往往比地面高,对工人健康有一定影响。6.其他 劳动强度大、作业姿势不良是煤矿井下作业特点,容易造成职工腰腿疼外伤等。二、煤炭主要职业危害的基本情况1.生产性粉尘: 岩尘、煤尘、水泥尘、混合粉尘引起矽肺病、煤工尘肺、水泥尘肺。2.有害气体: CH4 矿井瓦斯主要成分,燃烧、爆炸;
4、CO2 来源:腐烂、呼吸、爆破。煤层缺氧窒息; CO来源:厌氧燃烧,爆破。剧毒; NO 、NO2 来源:爆破。刺激,肺水肿; H2S 鸡窝煤内,窒息,肺水肿、中毒性脑病。3.生产性噪声和振动: 噪声聋 局部通风机、综采机组、掘进机、井下泵房、压风机房、洗、选煤。4.不良气象条件 高温、高湿,低温,低压 对健康影响很大5.放射性物质 氡气危害 血液病 肺癌; 相关病:腰腿疼 外伤 鼠标手; 椎间盘突出 颈椎病 滑囊炎 股骨头坏死 痔疮,肠胃病。(二)职业危害对人体健康的损害 1.工伤 : 轻微 严重 终身伤害 死亡职业危害、缺安全生产知识不注意防护等过度疲劳、精神紧张、社会心理因素。世界:每年有
5、6800万15700万新职业病发生。 我国的职业危害比世界各国都严重,煤炭行业比其他行业更突出。2.职业病 四个条件 1、企事业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 2、必须是在从事职业活动过程中 3、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引起的 4、必须是国家公布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所列的职业病 115种 工作相关疾病与职业有联系原有病加剧。 职业病有哪些特点? 1、病因明确,其病因就是职业性有害固素,如果职业性有害因素得到消除或控制,就可防止或减少职业病发生; 2、所接触的病因大多数是化学因素或物理因素,通常接触量是可以检测的,而且接触量超过一定限度才能使人得病; 3、群体性:在接触同样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常常有一定人数发
6、病,很少只出现个别病人; 4、时效性:早期发现,合理治疗,较易恢复,发现愈晚,疗效愈差,而且不少职业病目前还没有特效治疗方法。 职业病是指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的劳动者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物质等因素而引起的疾病。(三)职业危害防控现状 预防和消除职业危害、防止职业病发生,是世界各国都很关注的主题。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非常重视尘肺病,消除规划2010年显著下降 2030年全球消除尘肺病 奋斗 二、我国职业卫生管理体系(一)职业卫生法律体系我国的职业卫生法律表现形式按其立法主体、法律效力不同,分为宪法、职业卫生法律、职业卫生行政法规、地方职业卫生法规
7、职业卫生规章等。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安全生产和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先后制定和颁布了多个相关法律法规文件。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预防、防护与管理、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提出了系统的规定。2011年12月31日修改。(1)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二条规定: “要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2)职业卫生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是我国第一部有关职业安全健康的法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六章专章规定 “劳动安全卫生”,以劳动基本法的形式对劳动安全卫生提出了基本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明确要求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煤炭企业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劳动
8、保护,保障煤矿职工的安全和健康。国家对井下作业的职工采取特殊保护措施。”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对职业病的预防、防护与管理病人保障监督检查、法律责任提出了系统的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已颁布:煤矿安全规程煤矿井下粉尘综合防治技术规范煤矿安全监察行政处罚办法关于搞好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和监察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煤矿职业卫生监察工作指导意见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2010121号 以上法律法规的制定为煤矿企业实施监督监察、规范安全生产管理、消除职业危害、促进煤矿企业发展,保护广大劳动者的健康权益均发挥了重要作用。(二)职业卫生工作方针、内容与职业病管理职业病防治工作坚
9、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实行分类管理、综合治理。 基本工作有三个方面: 职业性有害因素监测评价; 接触有害因素作业工人健康监护; 职业病患者诊断和治疗。职业病管理已由传统的行政管理、经验管理转向依法监督管理。职业病防治法修改安全监管部门职业卫生监管机构建设,明确监管机构,充实监管人员 等等。(三)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职能分工 1、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职责(1)负责会同安全监督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有关部门拟定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职业病防治规划,组织制定发布国家职业卫生标准。(2)负责监督管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工作等。2.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职责(1)起草职业卫生监管有关法规、制定用人
10、单位职业卫生监管相关规章。拟定职业危害因素工程控制、职业防护设施、个体职业防护等相关标准。(2)负责用人单位职业卫生监督检查工作,依法监督用人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和标准情况;组织查处职业危害事故和违法违规行为。(3)负责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审查及监督检查。(4)负责职业卫生安全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工作。(5)负责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依法建立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相关职业卫生检查等管理制度;监督检查和督促用人单位提供劳动者健康损害与职业史、职业危害接触关系等相关证明材料。(6)负责汇总、分析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
11、价、劳动者职业健康监护等信息,向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情况。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责(1)负责劳动合同实施情况监管工作,督促用人单位依法签订劳动合同。(2)依据职业病诊断结果,做好职业病人的社会保障工作。4.全国总工会职责依法参与职业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反映劳动者职业健康方面的诉求,提出意见和建议,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三、煤矿职业危害因素的防治与管理 煤矿企业必须加强职业危害的防治与管理,做好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和劳动保护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尘、毒危害,保证作业场所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煤矿职业危害防治制度:14种。 煤矿企业应建立健全职业危害防治领导机构、防治管理机构,还应建立
12、健全下列职业危害防治制度: 1、职业危害防治责任制度; 2、职业危害防治计划和实施方案; 3、职业危害告知制度; 4、职业危害宣传教育培训制度; 5、职业危害防护设施管理制度; 6、从业人员防护用品配备发放和使用管理制度; 7、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8、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制度; 9、职业危害申报制度; 10、职业病诊断鉴定及治疗康复制度; 11、职业危害防治经费保障及使用管理制度; 12、职业卫生档案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 13、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14、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业危害防治制度。一、煤矿粉尘危害防治(一)煤矿作业场所粉尘接触浓度管理限值判定标准表。粉尘种类游
13、离sio2含量%呼吸性粉尘浓度/mg/m3煤 尘5 5.0岩 尘510 2.51030 1.0 3050 0.550 0.2水 泥 尘 10 1.5(二)粉尘监测采样点的选择和布置要求表类别 生产工艺 测尘点布置 回采工作面 采煤机落煤、工作面多工序同时作业 回风侧1015m处 司机操作采煤机、液压支架工移架、回柱放顶移刮板输送机、司机操作刨煤机、工作面爆破处 在工人作业的地点 风镐、手工落煤及人工攉煤、工作面顺槽钻机钻孔、打眼、薄煤层刨煤机落煤 在回风侧35m处 掘进工作面 掘进机作业、机械装岩、人工装岩、刷帮、挑顶、拉底距作业地点回风侧45m处掘进机司机操作掘进机、砌碹、切割联络眼、工作面
14、爆破作业在工人作业地点风钻打眼、打眼与装岩机同时作业距作业地点35m处巷道中部锚喷 打眼、打锚杆、喷浆、搅拌上料、装卸料 距作业地点回风侧510m处 转载点 刮板输送机作业、带式输送机作业、装(岩 )点及翻罐笼 回风侧510m处 翻罐笼司机和放煤工人作业、人工装卸料 作业人员作业地点 井下其他场所 地质刻槽、维修巷道 作业人员回风侧35m处 材料库、配电室、水泵房、机修硐室等处工人作业 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 地面作业场所 地面煤仓等处进行生产作业 作业人员活动范围内 露天煤矿 钻机司机操作钻机、电铲司机操作电铲 司机室内 钻机穿孔、电铲作业 下风侧35m处 呼吸性粉尘浓度监测应在正常生产时段进行
15、,采取定点或个体方法进行。呼吸性粉尘所采集的粉尘空气动力学直径均在7.07微米以下,而且空气动力学直径5微米粉尘的采集效率为50,此粉尘为呼吸性粉尘。呼吸性粉尘能沉积于肺泡,对人体危害很大。1米=100厘米=1000毫米;1毫米(mm)=1000微米(m );头发直径大约是0.00005米,大约是呼吸性粉尘的5-10倍。 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对各种生产环境呼吸性粉尘的最高允许浓度有更严格的要求,重要的工业卫生标准有GBZ2-2002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煤矿生产性粉尘是指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并能够长时间浮游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如岩尘、煤尘、水泥尘和混合性粉尘等,是煤矿的主要职业危害因
16、素。长期吸入主要引起肺部病变,造成矽肺病、煤工尘肺和水泥尘肺等职业病。煤矿危害最大的粉尘:粉尘中含游离二氧化硅的量越高,则引起病变越严重,病变发展速度越快。如含游离二氧化硅70%以上的粉尘,往往形成以结节为主的弥漫性纤维化病变,病程进展较快,结节且易融合。而游离二氧化硅低于10%的粉尘所引起的肺内病变,则以间质纤维化为主,发展较慢,且不易融合。 呼吸性粉尘是引起尘肺的病因。 尘粒在呼吸系统的沉积分为三个区域即: 1、上呼吸道区(包括鼻、口、咽和喉部); 2、气管、支气管区; 3、肺泡区(包括无纤毛的细支气管、肺泡管、肺泡管入口、肺泡和肺泡囊)。 一般认为,空气动力径在10m以上的尘粒大部分沉积
17、在鼻咽部,10m以下可进入呼吸道深部,沉积在上呼吸道。煤矿职业病所占比例三)呼吸性粉尘浓度监测周期表呼吸性粉尘浓度监测应在正常生产时段进行,采取定点或个体方法进行。作业场所的总粉尘浓度,井下每月测定2次,地面及露天煤矿每月测定1次。监测种类监测地点监测周期工班个体呼吸性粉尘采、掘、剥工作面3个月1次其他地点6个月1次定点呼吸性粉尘1个月1次粉尘分散度6个月1次游离sio2含量6个月1次(四)粉尘监测人员及设备配备要求表测尘点数量 测尘人员数量 测尘仪器数量 60 4人 8台 露天煤矿和地面工厂 2人 4台 煤矿综合防尘(1)矿井必须建立完善的防尘洒水系统。(2)掘进井巷硐室时必须采用湿式钻眼、
18、冲洗井壁巷帮、使用水泡泥,爆破过程中采用高压喷雾降尘装岩洒水和净化风流等综合防尘措施。(3)在煤岩层中钻孔应采取湿式作业。(4)炮采工作面应采取湿式钻眼法,使用水炮泥;爆破前后冲洗煤壁,出煤时应当洒水降尘。(5)采煤机必须安装内、外喷雾装置。液压支架必须安装自动喷雾降尘装置;破碎机必须安装防尘罩,放顶煤的放煤口,必须安装高压喷雾装置;掘进机应使用内外喷雾等综合防尘系统。(6)采掘工作面回风巷应安设至少两道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7)井下煤仓放煤口、溜煤眼放煤口以及地面带式输送机走廊,都必须安设喷雾装置或除尘器,作业时进行喷雾降尘或除尘器除尘。喷雾压力不小于8MPa。(8)预先湿润煤体。 (9)
19、锚喷支护防尘。湿式钻孔,喷浆料预湿,作业点下风流方向100米内,设置两道风流净化水幕(作业规程、措施有具体规定)。 (10)转载及运输防尘。转载点落差应小于0.5米。实施喷雾降尘。在装煤点下风侧20米内,必须设置一道风流净化水幕。运输巷道内应设置自动控制风流净化水幕。 (二)煤矿噪声危害防治 (1)噪声判断:连续8小时,限值85dB(A),不足8小时,按接触噪声时间减半,噪声声级限值增加3dB(A),最高不得超过115dB(A)。(2)煤矿作业场所噪声每年至少监测1次。(3)监测点:凿岩机、风镐、主要通风机、局部通风机、乳化泵、采煤机、掘进机、带式输送机、运输机车等地点。取3个测点,取平均值。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职业 卫生 煤矿安全 生产管理 人员培训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91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