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项目经理部消防培训教材.doc
《标项目经理部消防培训教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标项目经理部消防培训教材.doc(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消防培训教材主要内容:共3讲:一、消防基础知识;二、电气防火知识;三、化学危险品防火。其中各讲内容:一、消防基础知识:第一节:燃烧与火灾;第二节:燃烧与爆炸的基本概念;第三节:可燃物的燃烧特点;第四节:燃烧产物及毒性;第五节:几类灭火介质的灭火机理。二、电气防火知识:第一节:电气火灾发生的特点;第二节:电气线路的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第三节:电气线路的火灾预防;第四节:常用电气设备的火灾原因及防火措施。三、化学危险品防火:第一节:概 述(什么化学危险物品);第二节:化学危险物品储存的消防安全;第三节:石油库和加油站的防火防爆第四节:液化石油气库的防火防爆;第五节:化学危险品公路运输的消防安全第一
2、讲:消防基础知识目的:通过学习,使学员对消防基础知识有个基本的了解,懂得燃烧与火灾的定义、灭火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以及几种常用灭火剂的灭火性能。内容:重点掌握燃烧与火灾、爆炸、典型的燃烧产物及其毒性以及几类灭火介质的灭火机理。第一节:燃烧与火灾燃烧是一种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的放热发光化学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光和发烟现象。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十分复杂,有化合反应,有分解反应。有的复杂物质燃烧,先是物质受热分解,然后发生氧化反应。燃烧是可燃物与氧或氧化剂反应的结果,但是这种氧化反应速率不同,或成为燃烧,或成为一般氧化反应。近代燃烧理论认为,可燃物质的多数氧化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中
3、间阶段反应;不是氧化整个分子,而是氧化链锁反应中间产物游离基和原子。可见,燃烧是一种极复杂的化学反应,游离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发生的物理现象。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和扑灭火灾,需要全面地了解燃烧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以便在掌握燃烧规律的基础上,通过破坏燃烧的基本条件,达到控制和扑灭火灾的目的。一、燃烧的必要条件为了更好地掌握灭火原理,首先应该了解物质燃烧的条件。任何物质发生燃烧,都有一个由未燃烧状态转向燃烧状态的过程。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助燃物)、着火源(温度)。人们总是用“燃烧三角形”来表示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只有在上述三个条
4、件同时具备的情况下可燃物质才能发生燃烧,三个条件无论缺少哪一个,燃烧都不能发生。但是,进一步研究表明,用“燃烧三角形”来表示无焰燃烧的基本条件是非常确切的。而对有焰燃烧,因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作中间体,因而燃烧三角形需增加一个坐标,形成“燃烧四面体”。因此燃烧的发生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引火源)、未受抑制链式反应。(1)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从化学的角度上讲,可燃物都是未达到其最高氧化状态的材料。一种特定的材料能否被进一步气体,决定于它的化学性质。(2)氧化剂:能帮助和支持可燃物燃烧的物质。(3)温度(引火源):供给可燃物与氧或助燃
5、剂发生燃烧反应的能量来源。(4)链式反应:当某种可燃物受热时,它不仅会汽化,而且该可燃物的分子会发生热链解作用,即他们在燃烧前会裂解称为更简单的分子。二、燃烧的充分条件具备了燃烧的必要条件,并不等于燃烧的必然发生。在各必要条件中,还有一个“量”的概念,这就是发生燃烧的充分条件。燃烧的充分条件是:一定的可燃物浓度,可燃气体或蒸汽只有达到一定浓度,才会发生燃烧或爆炸;一定的氧气含量,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低含氧量要求;一定的点火能源,各种不同的可燃物发生燃烧,均有本身固定的最小点火能量要求;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对于无焰燃烧,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燃烧就会发生。而对有焰
6、燃烧,除以上三个条件外,燃烧过程中存在未受抑制的游离基,形成链式反应,使燃烧能够持续下去;亦是燃烧的充分条件之一。以上论述的是燃烧所需要的必要和充分条件,所谓防火和灭火的基本措施就是去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条件,使燃烧不致发生或不能持续。三、火灾的定义及分类1、火灾:在时间和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2、火灾分为A、B、C、D四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纸张、棉、毛、麻等。B类火灾:液体火灾和可溶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乙醇、沥青、石蜡等。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氢等。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铝镁合金火灾等。四、热传播的几种途径:1、热传导:热量通过
7、直接接触的物体,从温度较高部分传递到温度较低部分的过程。2、热对流:热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3、热辐射:以电磁波的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热对流是影响初期火灾发展的最主要因素;热辐射是火灾处于发展阶段时主要的热传播方式。五、灭火的基本原理1、灭火:破坏燃烧条件使燃烧反应终止的过程。2、灭火的基本原理: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过程。3、冷却灭火:对于一般可燃物固体,将其冷却到其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到闪点以下,燃烧反应终止。4、窒息灭火:通过降低氧浓度,稀释氧浓度来灭火的方法。5、
8、隔离灭火:把可燃物与引火源以及氧隔离开来,燃烧反应就会终止。6、化学抑制灭火:能够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者能够降低火焰中H、OH、O等自由基的浓度,燃烧机会终止。第二节:燃烧与爆炸的基本概念一、闪燃及闪点闪燃:在液体(固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火焰的燃烧现象。也就是说,液态可燃物表面会产生可燃蒸气,因态可燃物也因蒸发、升华或分解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这些可燃气体或蒸气与空气混合而形成可燃性气体,当遇明火时会发生一闪即灭的火苗或闪光的现象。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表面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闪点是衡量物质火灾危险的重要参数。1、闪点的测定:闪点可用标准仪器
9、测定。2、液体的闪点:物品名称闪点()物品名称闪点()物品名称闪点()物品名称闪点()乙醚45乙醛17甲苯4丙酮10松香水6.2松节油32乙醇10汽油103、固体的闪点:物品名称闪点()物品名称闪点()物品名称闪点()物品名称闪点()松木240桂木270柏木253冷杉木2534、闪点在消防建审工作中的重要意义:(1)、闪点是生产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2)、闪点是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分类的重要依据。(3)、以甲、乙、丙类液体的分类为依据规定了厂房和库房的耐火等级、层数、占地面积、安全疏散、防火间距、防爆设置等。(4)、以甲、乙、丙类液体的分类为依据规定了液体储罐、堆场的布置、防火
10、间距,可燃和助燃气体储罐的防火间距,液化石油气储罐的布置、防火间距等。二、燃点、自燃及自燃点1、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固体)能发生持续燃烧的最低温度。(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物品名称燃点()物品名称燃点()物品名称燃点()物品名称燃点()汽油16煤油86乙醇6976木材250300蜡烛190烟叶222橡胶129棉花2102552、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明火焰等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自行燃烧现象。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物品名称自燃点()物品名称自燃点()物品名称自燃点()物品名称自燃点()蜡烛190棉花190樟脑70硫黄2
11、07纸张130布200无烟煤280麦草2003、可燃物自燃的机制(1)、氧化发热:好煤、金属等;(2)、分解放热:如硝化棉等;(3)、聚合放热:指低分子单体聚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的反应,释放出热量;(4)、吸附放热:因吸附空气中的氧而发生自燃。如:活性碳、还原铁。(5)、发酵放热:如稻草、树叶、玉米芯等;(6)、活性物质遇水:碱金属、碱土金属;(7)、可燃物与强氧化剂的混合。三、爆炸及爆炸极限1、爆炸: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使温度、压力增加或使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爆炸可分为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物理爆炸:由于液体变成蒸气或者气体迅速膨胀,压力急速增加,并大大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爆炸。如蒸
12、气锅炉、液化石油气瓶等。化学爆炸:因物质本身起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和高温而发生的爆炸。如炸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爆炸等。2、爆燃:以亚音速传播的爆炸称为爆燃。3、爆炸极限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火产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浓度。通常以体积百分数表示。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能使火焰传播的最低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下限(燃烧下限)。可燃性气体、蒸气或粉尘与空气组成的混合,能使火焰传播的最高浓度,称为该气体或蒸气的爆炸上限(燃烧上限)。爆炸下限为可燃气体分类:10%的气体为甲类,10%的气体为乙类。4、爆炸极限的测量(略)5、影响爆炸极限的因素:主要有初始温度、初始压
13、力、惰性介质及杂质、混合物中的含氧量、点火源等。6、爆炸极限的计算:根据闪点计算:L下100(P闪/P总)。L下液体蒸气的爆炸下限,P闪闪点温度条件下液体的饱和蒸气压,P总混合气体总压力。四、粉尘爆炸:1、粉尘爆炸的条件:(1)粉尘本身必须是可燃性的;(2)粉尘必须具有相当大的表面积;(3)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极限范围内的混合物;(4)有足够的点火能量。2、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1)颗粒的尺寸(2)粉尘浓度(3)空气的含水量(4)含氧量(5)可燃气体含量3、粉尘爆炸的特点(1)多次爆炸(2)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3)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项目 经理部 消防 培训教材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910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