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威市板桥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宣威市板桥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及对策毕业论文.doc(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中共云南省委党校 / 云南省行政学院毕业论文宣威市板桥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及对策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专 业: 公共管理(专科) 年 级: 2008级 目 录目 录1一、板桥镇的产业结构及劳动力配比1(一)板桥镇产业结构现状1(二)板桥镇各行业劳动力配比1二、板桥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的主要趋势和特点21.劳动力转移人数逐年增加22.劳动力转移从女性为主转变为男性为主23.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地理半径上呈扩大趋势24.二、三产业成为成为吸纳劳力的主要行业25.劳动力存在一定的回流现象3三、板桥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31.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组织和引导32.转移的劳
2、动力缺乏技术和技能33.经济发达地区对外来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34.转移劳动力在外地的权益得不到保障3四、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促进板桥镇经济发展31.加强引导和管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42.加强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43.搜集各地就业信息,拓宽劳务输出渠道44.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45.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56.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培养种田大户,促进劳务输转。5五、结束语5参考文献:6宣威市板桥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问题及对策【摘 要】随着农业要素的不断投入,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会不断提高,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将不断减少;另
3、一方面,耕地却很有限,而且有进一步减少的趋势,农业就业的余地越来越少;另外,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也遇到了结构性困难,其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能力明显减弱。这三个方面的原因使农村劳动力的供给严重超过需求,外出务工的青壮年农民越来越多,农民外出务工得到的收入已成为近几年板桥镇农户家庭纯收入增加的主体。本文通过对宣威市板桥镇农村劳动力现状的调查,分析了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提出了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措施,为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本镇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关键词】农村 剩余劳动力 转移 经济体制【正文】农村人口数量庞大,人均耕地面积少,而且正呈现越来越少的趋势;同时,
4、随着科技的应用,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人多地少的矛盾开始凸显出来。这一国情导致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这部分劳动力边际收益为零甚至为负数,他们从农业中转移出来,即使不增加投入也不至于影响农业产品的总量。目前农业领域容纳劳动力出现了绝对量下降的情况,平均每年下降0.83个百分点。如何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逐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一、 板桥镇的产业结构及劳动力配比(一) 板桥镇产业结构现状板桥镇辖13个行政村,其中永安村为民族村,截止201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总人口76973人。全镇国土总面积252.4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05万亩,人均占有耕地0.656亩,总体呈现地少人多的
5、现状。2010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2568万元。在农业总产值中种植业7222万元、林业125万元、牧业4977万元、渔业244万元。全镇有企业700个,其中镇办企业1个、行政村企业26个、私营企业26个、个体企业670个,从业人员8020人,总产值51820万元。从中可以看出,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仅为19.52%。(二) 板桥镇各行业劳动力配比从调查情况看,2010年全镇农村劳动力为4.32万人,占全镇农村劳动力总数(52318)的82.57%;其中从事农、林、牧、渔业生产的63.64%,从事工业、建筑业的占12.57%,从事商饮服务、交通运输业的占23.79%;从性别结构看,男劳动力占52.87
6、%,女劳动力占47.13%;从文化程度看:文盲半文盲占2.4%,小学文化程度的占25.78%,初中文化程度的占46.42%,高中文化程度的占22.52%,中专文化程度的占2.57%,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0.31%。从中可以看出:全镇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占了71.82%,人员素质不错,却不合理地分布在第一产业,从事着产出极低的农业生产。二、 板桥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的主要趋势和特点农村劳动力一直供大于求,只不过在计划经济时期处于隐性状态。改革开放后,农业生产体制发生革命性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使用权和经营权,解除了对农民经济活动的诸多限制,短缺经济和
7、计划经济下将农民禁锢在农村的粮油副食品定量供给彻底改观,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地相对变少了。同时,农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在家乡又找不到脱贫致富的好路子,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已成为一股热潮。据调查:全镇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人数1.37万人,其中省外0.19万人,省内1.18万人。总体上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呈现以下趋势:1. 劳动力转移人数逐年增加从板桥镇劳动保障所的统计结果来看,自2006年初至2010年底的5年间,板桥镇新增劳动力转移人数0.48万人,平均每年增长7.0%,并且有逐年上升的趋势。特别是2010年云南出现特大旱
8、灾后,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无法种植,节令错过,板桥镇更是出现了一股强劲的外出打工潮。2. 劳动力转移从女性为主转变为男性为主前些年外出打工者,多以女性为主,主要是未婚女青年到外面从事家政、餐饮、服务等工作。但近年来由于女性工种收入较低,而传统男性工种工资却增长较快,从家庭总体收入考虑,许多家庭经过权衡后,转而由男性出去打工,妇女则在家留守。因此许多妇女也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犁田耙地无所不能,再不济的只要照顾好老人、孩子,地里收成如何已不是考虑的重点。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在地理半径上呈扩大趋势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较以前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随着各类信息的增加,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经济的快速发展
9、,城市建设的需要,使经济发达地区为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许多就业机会,从而吸引了更多农民前往这些地方打工赚钱。农民打工的地点也从宣威、曲靖、昆明一直向广州、深圳、东莞等逐步扩散,越走越远。据调查,全镇2010年外出打工的就有81%分布在省内,19%则出省打工。4. 二、三产业成为成为吸纳劳力的主要行业从统计结果看,板桥镇农村输出的劳动力有74.6%从事工业和建筑业,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性别主要为男性。25.4%从事商业、餐饮、家政等服务业,主要以女性为主。5. 劳动力存在一定的回流现象有部分劳动力转移出去后,又重新回流,特别是在经济危机后的民工返乡潮中尤为
10、明显。回流的劳动力少部分再次从事农业生产,其余的人员在增长了见识,学习了技能之后,从事了经商或其它一些工作,实现了“就地转移”。出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是(1)近年来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对劳动力的需求趋于饱和;(2)一些重点工程在全市相继开工建设,相应的配套企业以及公路建设工地均需要一定数量的劳动力;(3)个体私营经济和农村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吸引了一部分劳动力回流。三、 板桥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近几年板桥镇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组织和引导由于信息不畅,农民工对各地的用工需求不了解,有的地方扎堆,而另外一些地方却
11、出现民工荒。目前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组织的少,各级政府没有出台相关的政策和措施,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2. 转移的劳动力缺乏技术和技能转移的劳动力素质较低,从事的是脏、累、苦、重的简单劳动,收入也不高。主要表现在体力型的偏多,经过专业培训和有专业技术的较少;低学历的偏多,高学历的极少。从统计结果看,在外出劳动力中仅有0.07万人接受了职业培训,只占到总人数的5.1%。3. 经济发达地区对外来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技术含量较高
12、的岗位往往招不到人。与此相反,简单劳动需要的人却人满为患,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各大城市的部分企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双重压力。4. 转移劳动力在外地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转移劳动力在外地的权益往往得不到保障,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四、 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地流动,促进板桥镇经济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从全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呈现的主要趋势和存在的问题来看,要想使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够找到好的工
13、作,要想使他们的收入不断增加,必须积极地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板桥镇劳动保障所已着手进行这方面的探索。1. 加强引导和管理,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流动板桥镇劳动保障所加强引导,让大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劳务输出不在于挣外地的钱回来建设自己的家园,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劳务输出,把外面的先进观念、先进技术、先进管理机制和先进的经营理念等学成回乡,积极带动地方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为了积极稳妥的开展好劳务输出,板桥镇劳动保障所目前已逐步建立劳动信息网络。劳动信息网络的建立将会使劳动力转移和跟踪服务更加规范、更加简捷方便,准确掌握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2. 加强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从
14、统计结果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人员占74.6%,多数务工成员只能从事普通体力劳动,有技术、特长的不足20%。针对这一情况,为满足农村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对技术的需要,提高就业率,必须对务工成员进行多方位的技术培训,坚持“先培训,再就业”的原则。通过培训,使他们一经转移就能上岗,在竞争的过程中处于主动地位,既有利于生产的稳定发展,又增加了务工人员的经济收入。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本镇范围内开展的培训较少,很多缝纫、厨师、美容美发、挖掘机等专业人员,都是自已到外面的职业技工学校学习的,所以今后板桥镇还将在培训方面进行加强。 3. 搜集各地就业信息,拓宽劳务输出渠道目前的劳动力输出一般都以熟人介绍、
15、以老带新的方式,盲目到经济发达地区找工作的,往往只能通过职介所,找到的工作也不尽如人意。针对这一现象,板桥镇劳动保障所及时与昆明等地的信息联络员联系,同时也上网搜索用工信息及动态,为本镇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提供信息支持。 4. 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经济发达地区的工资、待遇虽然比内地稍高,但工作时间长还随时加班,路程远耗时费钱,异地生活开销也比较大,更何况收入越来越接近本地。随着小城镇建设进程的加快,在给全镇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的同时,也给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带来了巨大机遇。一些打工回来的青年因外出开阔了眼界,学回了技术,积蓄了一些资金,他们不再安于现状,不满足当前传统农业经营带来的微利。对
16、于这些人,我镇应鼓励他们在本乡从事非农产业,离土不离乡,从事小手工业生产,有的就近到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及小型民房建筑队打工。同时也可以开办苗木、食用菌等特色农业生产基地,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一定就业岗位,实现 “就地转移”,从而也能加快小城镇建设的进程。5. 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在保证粮食生产能力稳定提高的前提下进行,不一定都要向农业之外转移。可以通过调整农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进而提升农产品质量,进行农产品精深加工。应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不断拓宽生产新领域,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向农业的深度和广度进军。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农业生产的整体效益和
17、农产品的竞争力,而且还可以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地转移。6. 加快土地流转速度,培养种田大户,促进劳务输转。可将土地集中在少数人手中,配置机械,聘请技术人员,进行集约化经营,让更多的人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在土地承包期内,对外出务工的农民,不论务工时间长短,都要保留其土地承包经营权,解除务工人员的后顾之忧,并鼓励愿意外出务工又不愿放弃承包地的农户采取转包、出租、转让、入股等形式依法把承包地流转到种田能手手中,促进土地集约规模经营,加快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使更多的农民转向二、三产业,从而减少农民数量,提高农民人均纯收入。五、 结束语 农村剩余劳动力是一个相对
18、的概念,是相对于特定国家、特定历史条件下和特定的生产力水平而言,即农村劳动力的供给超过需求的多余。农民收入难以通过农业大幅度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规模逐年扩大,在中国由传统农业本身排斥出的劳动力将会越来越多,2010年估计达到19亿人。如何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是板桥镇的课题,也是整个国家的课题。我们将通过不懈的努力,让“剩余”不再意味着浪费,让“转移”使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参考文献: 1. 傅勇.人力资本投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意义.人口与经济J,2004 ,(3).2. 张安良,金彦平.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宏观济管理J,2010 ,(12).3. 莫秋婵.论我国农村剩
19、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农村经济与科技J,2006,(11).4. 罗琴,周艳球.新时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安徽农业科学J,2008,(2).5. 蔡昉.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中国人口科学J,2007,(2).6. 张平飞,杨绍安.对当前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2007,(25).7. 李然,黄薇,郑炎成.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最优路径就地转移.农业科技管理J,2007,(5).8. 李品,李世平.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现代农业科技J,2005,(8).9. 王俊堂.浅论职业教育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J,2006,(3).10. 杜宾宾.浅议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广西城镇建设J,2009,(3).11. 甘卫星.浅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现代农业J,2010,(1).12. 宋元梁.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研究.甘肃社会科学J,2006,(3).13. 刘英华.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思考.现代农业J,2010,(11).14. 罗芳,鲍宏礼.农业机械化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关联度分析.湖北农业科学J,2010,(5).15. 曹淑连.浅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中国科技博览J,2009,(31).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888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