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意向分析报告.doc
《大学生就业意向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生就业意向分析报告.doc(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东南大学&南京大学【职业发展研习营】SEU&NJU - COB Career Development Camp, 2013 南京high金陵2014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意向分析报告【中海地产研习营第3课题组】二一三年六月名誉顾问 孙月宁 夏侯遐迩 主 编 张佳文 副 主 编 刘佳佳 编 委 李瑗涛 王淼 杜昱劼 贺佳 黄裕 赵紫 滕宏磊 王传淋 许准 张华 张健 目 录第一部分 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目的和意义11.2.1 理论意义21.2.2 现实意义2第二部分 2014届毕业大学生就业意向分析22.1 概述22.2 样本基本情况说明32.2.1 男女性别比例32.2.2 学历层次32
2、.2.3 学校比例及类别42.2.4 学科类别52.3 就业意向分析62.3.1 毕业去向62.3.2 就业前景态度72.3.3 就业首选地区和城市92.3.4 就业意向单位性质112.3.5 就业对口度要求122.3.6 就业希望选择行业前三名142.3.7 毕业后希望税前起薪142.3.8 就业预期期望调整16第三部分 2014届毕业大学生就业意向影响因素分析163.1分析说明163.2具体因素分析17第四部分 结论与对策建议244.1 结论244.2对策建议254.2.1宏观的视角254.2.2高校的视角264.2.3大学生自身的视角28附件:29第一部分 绪论1.1研究背景伴随着我国经
3、济体制改革,高等教育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过去国家计划经济时期“统招统分”的分配制度,逐渐转变为现在的“双向选择”就业体制。大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地位也在逐步发生变化,尤其是1999年我国实施扩招政策以后,大学毕业生人数猛增,实施大学扩招第一年的毕业人数仅为130万人,到2013年已经迅速激增至699万,毕业人数多,用人单位能提供的岗位有限,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我国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就业不但影响高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会对社会稳定产生一定的影响。当前,全社会都认识到大学生就业的严峻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虽然各方也采取了各种措施、手段和方法来帮助大学生就业,
4、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这些措施和方法针对性不强,所能带来的效果也甚微,不能够从根本解决问题。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之下,很多人将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归结于大学扩招,然而应当清醒的意识到,我国当前的受教育水平和程度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而且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甚至出现结构性短缺,所以片面地归结于扩招是不合理和不充分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归根结底是由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造成的,但笔者认为就业意向是大学生就业的门槛问题,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意向存在倾向性,加剧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拥挤,是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随着当前就业体制的变化和就业环境的日益恶劣,很多大学生的就
5、业意向和观念并没有随之而改变,在就业选择上盲目跟风,造成有些职位、地区的过度竞争,因此,对即将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意向受到很大挑战,在这种形势之下,研究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就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1.2研究目的和意义此次调查研究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及其影响因素,以便有的放矢地进行大学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增强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为建构一体化的就业服务体系提供实证材料。本报告根据2014年南京市三大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意向问卷调查统计的数据,对大学生未来就业意向特征进行描述分析,运用相关理论对大学生就业意向形成和选择行为进行理论解释,最后提出有利于改善大学生就
6、业意向及其就业状况的政策措施,以期使大学毕业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早日成功实现就业。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对将要面临毕业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就业意向和择业观对他们未来职业选择的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和流向有导向和推动作用,因此,了解和研究当今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和择业观,对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和解决有重要意义。1.2.1 理论意义通过研究前人对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理论成果和进展,努力借鉴和学习前人的研究方法,了解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从中找出研究较少或者不足的地方作为突破点加以弥补,希望从大学生自身的就业意向和择业观角度,不断完善和深化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同时,文章结
7、合所用的实际调查数据来说明情况,更具有说服力,为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提供数据佐证,且运用理论与经验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希望能对以后相关研究有所帮助。1.2.2 现实意义大学生顺利就业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关系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意义重大。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意向的特征进行描述,并对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期为大学生、用人单位、高校和政府等主体提供借鉴。对于大学生自身而言,将他们普遍存在的就业意向摆在他们眼前,让他们认清当前的就业形势和自身就业观念之间存在的问题,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合理的择业观和就业期望,做出明智的就业选择;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了解当前大学生的就业意向,有
8、利于安排他们到合适的岗位发挥职能;对于高校而言,能够把握住大学生就业期望和观念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就业指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提高就业数量和质量;对于政府等部门而言,有利于他们理清思路并把握大学生就业思想的特点,制定大学生就业方面的宏观政策,帮助大学生早日顺利就业。第二部分 2014届毕业大学生就业意向分析2.1 概述为了了解当前南京地区大学生就业意向方面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问题,南京中海地产研习营成立了“大学生就业意向分析”的课题组,于2013年5月底至2013年6月末对南京地区三个重点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次调查的对象是即将毕业走向职场的14届毕业本科生和研究生,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
9、问卷601份,回收问卷589份,其中符合要求的可用问卷数为580份,有效使用率为98.5%。本次问卷的设计理论依据主要来源于社会学理论基础、心理学理论基础以及经济学理论基础,问卷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关于大学生的基本内容情况,包括性别、学历、学校、学科、生源地等。第二部分是关于大学生的就业意向,包括毕业后去向选择意向、就业区域意向、就业期望的行业排名、就业单位性质意向、就业起薪意向、就业专业对口度意向等。第三部分是影响就业意向选择的因素重要性程度,包括学科类别、学历层次、性别、父母职业、父母意愿、地区综合水平、薪酬条件、单位性质、个人发展空间、就业压力等。2.2 样本基本情况说明2.
10、2.1 男女性别比例在本次580份有效样本中,男生样本量为382,占有效样本的65.86%,女生198份,占有效样本的34.14%,见图2.2.1所示。图2.2.1 男女性别比例2.2.2 学历层次从学历层次方面考察,本次调查的有效样本中,本科生为317人,占总数的54.66%,研究生为263人,占总数的45.34%。即使本科生稍占多数,但基本达到了本科生和研究生比例均衡的要求,见图2.2.2-1所示。图2.2.2-1 学历层次分布本次调查中的性别和学历层次的堆积分布如图2.2.2-2所示,即男生382人,其中本科生207人,占男生人数54.19%,研究生175人,占男生人数45.81%;女生
11、198人,其中本科生110人,占女生人数55.56%,研究生88人,占女生人数44.44%。图2.2.2-2 性别和学历堆积分布2.2.3 学校比例及类别 本次调查样本全部来自南京地区三所大学,其中东南大学189份,占总有效样本的32.59%,南京工业大学191份,占总有效样本的32.93%,南京大学200份,占总有效样本的34.48%,如图2.2.3-1所示。图3.2.3-1 学校比例按学校类别角度说明,南京工业大学为普通高校,样本数量191份,占总数的32.9%,东南大学和南京大学同时既为211高校,又为985高校,所以211高校样本数量和985高校样本数量相同,都为389份,分别占总数的
12、67.1%,如图2.2.3-2所示。图2.2.3-2 学校类别分布2.2.4 学科类别在学科类别分布上,本次调查比重最大的是工学,调查样本数为322人,占55.52%;理科类排名第二,调查样本数为74人,占12.76%,管理类排名第三,调查样本数为70,占12.07%,后两者从一定意义上均归属理学类,两者加起来样本数为144,占24.83%;文科类排名第四,调查样本为68人,占11.72%,教育类占比重最小,仅为1人,占0.17%。可以看出理工科占据大部分,比重高达80.35%。详见表2.2.4和图2.2.4。表2.2.4 学科类别分布比例 (单位:人)学科类别频数百分比工科类32255.52
13、%理科类7412.76%管理类7012.07%文科类6811.72%医学类122.07%法学类122.07%教育类10.17%其他10.17%总计数580100.00%出现这种样本情况,也是在调查预期之内,因为这与调查者的学科类别与被调查高校的学校学科设置有关。一方面调查者均为工科背景,其首选调查对象为周围同学,其也大多数为工科学生,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调查结果;另一方面,被调查高校中,东南大学是典型工科学校,工科学生被调查概率较大,南京工业大学也是偏重于工科,只有南京大学属于综合性大学,更偏向于理文类,而其余学科在这三所学校中的比例也很小,这与调查结果相符。图2.2.4 学科类别分布比例2.3
14、 就业意向分析就业意向分析是问卷的第二部分,为了能更清楚的了解到当今大学生对毕业后的就业意向,我们主要选择了如下八个问题加以研究,分别是:毕业后的去向选择、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持有什么态度、毕业后首选的就业地区和城市、毕业后首选的就业单位性质、希望从事的工作于在校专业对口程度要求、毕业后最想从事的前三名行业、毕业后期望的起薪是多少、找工作遇到困境时是否作出调整。2.3.1 毕业去向图2.3.1-1 毕业就业去向在对毕业去向的调查中,选择就业的比重最大,占64.83%;其次是选择读研的人,这其中包括了已经保研的和正准备考研的两部分,比重为22.41%,这一比重也反映出了目前仍旧表现出“读研热”的特点
15、;就业和读研两者比重之和占了全部样本的绝大部分,为87.24%,说明就业和读研是目前大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选择,并且占绝对优势。排名第三的是出国的意向选择,比例为7.24%,与前两者相比,已经有了明显的差距,当然这也与家庭条件有着很大的关系,毕竟出国的费用是不小的一笔开支,相对于普通家庭而言,负担较重。紧随出国意向的是自主创业,该部分比例为4.48%,比例较低,表明我国大学生自主创业始终未成气候,作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新途径,需要社会广泛的关注与支持。图2.3.1-2 男女大学生毕业去向对比对比男女在毕业去向上的选择,积极找工作仍是男女大学生选择的主流,男生选择职业就业的比例要高于女生7.18%
16、,其次是读研,在读研选择中,女大学生与男大学生的选择恰好相反,女大学生则比男生高,高出比例为10.44%。排名第三的不论是男生还是女生均为出国,两者比例非常接近,女生比男生仅高出0.51%,自主创业比例紧随其后,从图中可以看出,男大学生相对而言比例稍高,为5.24%,高出总体水平,而女大学生仅为3.03%,低于平均水平。从图2.3.1-2中可见,虽然就业对于女大学生而言是最优先选择,但相对男生而言,选择比较保守,读研选择倾向更强烈,也不会偏向于选择极具挑战性的自主创业途径,而男生比女生思想观念更为开放。图2.3.1-3本科生、研究生毕业去向对比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在毕业去向的意向上存在着明显的差
17、异,由表2.3.1-3可以看出,41.96%的本科生计划就业,而研究生计划就业的比例达到92.40%,这是本科生的一倍以上,几乎所有的研究生都打算就业,这与本科生有着巨大的差别。与此同时,37.85%的本科生计划读研,而研究生打算继续深造的仅为3.8%,差别也是巨大的。由此说明,相对于本科生倾向于继续升学深造而言,硕士研究生更倾向于毕业之后工作。在出国与自主创业方面,本科生分别为10.41%和7.89%,而研究生分别为3.42%和0.38%,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研究生大多数倾向于就业而造成的,因此这两者的比例均低于本科生,本科生在这两个方面表现的都较为活跃。2.3.2 就业前景态度表2.3.2
18、大学生就业前景态度 (单位:人)对就业前景的态度频数百分比乐观14825.52%一般29951.55%不乐观11219.31%不清楚213.62%总计580100% 从表2.3.2中可以看出,对未来就业前景持有的态度中占比重最高的是一般的态度,占51.55%,认为乐观的占25.52%,这两者的比例之和为77.07%,这可能与被调查的学校有关,即南京工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均属于比较优秀的大学,在全国范围内其就业率较高,因此大学生的态度保持较好。但与此同时,仍有19.31%的人对未来毕业就业前景持不乐观态度,分别为比持乐观态度的人少6.21%,比持一般态度的人少了近三倍的比例,虽然比前两者比
19、例均少,但这部分比例仍需要引起所有人的注意。另外,还有约3.62%的人持不清楚态度,这说明他们对当前和未来的就业形势感觉不够敏锐,对未来的就业没有做好相应的准备,需要从各方面对其加强就业意识的指导。总体而言,本次调查的样本对就业前景的态度处于较为保守的状态,但从持不乐观态度的比例较低方面来考察,整体也处于较理想状态。图2.3.2-1 男女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态度的比较关于男女对就业前景持有怎样的态度方面,从图2.3.2-1中可以看出,持一般态度的均占据主导地位,并且两者没有很大的差别,男女分别为51.83%和51.01%。但就乐观和不乐观两种态度两者的选择产生了分歧,对于男大学生而言,持有乐观的居
20、于第二位,占27.75%,高于占17.28%持不乐观态度的10.47%,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差距;同时,持乐观态度的男生比例比女生中持乐观态度占21.21%的比例也要高出一些,相差比例为6.54%。对于女大学生而言,则恰恰相反,她们中有23.23%的人认为就业前景不乐观,只有21.21%的持有乐观态度,这就表示着乐观态度位于第三,不乐观态度位于第二名,且比男生的不乐观态度比例高出5.95%。综上所述,对于男大学生而言,他们对未来就业前景持有的态度相对开放些,乐观些,而女大学生则相对保持,不乐观。图2.3.2-2 本科生、研究生对就业前景态度的对比相对于男女在就业前景态度上存在的较大差距而言,本科生
21、和研究生则表现的较为一致,比如持乐观的,本科生和研究分别为24.92%和26.24%,持一般态度的分别为52.37%和50.57%。当然,在某些方面也存在着差异,比如在不乐观态度上,研究生的比例要比本科生的高出5.02%,这也许跟研究生对未来就业的期望与实际待遇之间的差距有关,是一种心理要素影响下的选择偏差。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不清楚态度方面的选择差异,本科生的比例达到了5.68%,高于平均水平,而研究生的只有1.14%,控制在非常理想的状态,这表明研究生更清楚就业形势的现状和发展,而本科生则相对薄弱,在就业意识指导方面需要更多的针对本科生,如图2.3.2-2所示2.3.3 就业首选地区和城市表2
22、.3.3 就业首选地区和城市选择 (单位:人)就业首选地区和城市频数百分比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16027.59%其他省会等二线城市32656.21%三线及以下地级市417.07%县城、乡镇、农村地区71.21%没想法467.93%总计580100%如表2.3.3所示,超过一半的调研对象选择毕业后去其他各省省会及二线城市发展,接近30%的调研对象希望毕业后去京沪广深等一线城市发展,这两者的比重之和为83.80%,这些地方无论经济发展程度,市场化水平,还是企业数量,都远远超过三线及以下城市,农村地区更是远不能及,这能为刚刚踏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提供很多的就业机会和巨大的发展空间。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只有7
23、.07%的调研对象选择三线及以下地级市,这一比例不算高,随着全国城镇化的加速发展以及就业竞争的日益激烈,三线城市的发展潜力巨大,这些地方应成为大学生不错的选择。另外,在校大学生中愿意去县城、乡镇及农村就业的仅仅占到1.21%,这与大学生中农村出身的大学生比例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与大学生对工作地点的挑剔有关。除了能够清楚自己想法的之外,还有7.93%左右的调研对象对将来工作的地点暂时还没有想法。图2.3.3-1 男女大学生毕业首选地区和城市对比图对比男女在就业地区的选择上,男女大学生整体都偏好于选择省会等二线城市和京沪广深一线城市,选择去三线城市、农村地区的极少。这其中,选择其他省会等二线城市的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大学生 就业 意向 分析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887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