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学校阶段式推进管理策略研究[].doc
《基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学校阶段式推进管理策略研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学校阶段式推进管理策略研究[].doc(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学校阶段式推进管理策略研究* 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 张盛春(2006.12.)内容摘要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指教师为实现职业目标,体现职业生命价值,伴随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职位变动等职业活动变化的知识、技能、信念、态度等的动态生长过程。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具有动态性,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呈现出上升或低落、快速或缓慢的动态变化特点;相对于每一个教师个体其职业发展路径、特征各不相同,职业发展快慢也不尽相同。本文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理解和考察,教师内职业生涯发展以职业生命价值追求为核心推动着教师外职业生涯的发展,表现为教师不断追求职业成熟的过程,即教师通过内化职业价
2、值、不断完善专业知识与能力、构建教育智慧、认同教师职业规范以及形成教师职业角色的自身发展过程。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虽然是属于教师自我发展内容,但通过职业生涯管理可以促进教师职业生涯的最佳发展。本文认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阶段性,每一阶段都有其阶段特征、发展核心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学校阶段式推进管理策略正是基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而提出来的。本研究以汕头市中小学教师为例,运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案例分析、现场观察等多种方法,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展开多层面、多角度的现状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学校阶段式推进管理策略的构建。论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问题的提出。第二部
3、分,分析国内外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的相关研究,并对相关概念进行界定。第三部分,主要分析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必要性与生涯阶段式推进的可能性。第四部分,以汕头市中小学教师为例,对这一地区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现状进行了解、分析。第五部分,提出基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式推进管理”策略,并提出教师职业生涯阶段式推进管理的理念,认为应具有发展性、人本化、动态性和差异性。提出教师职业生涯阶段式推进管理的原则,认为应具有“全程性发展与阶段性发展”相结合原则、“全体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相结合原则、“外控管理与自主发展”相结合原则、“使用管理与培养提高”相结合原则。然后,在对教师职业生涯各阶段特征“实然”分析基
4、础上,提出了推进各个生涯阶段发展的“应然”目标与策略的构建,即职业生涯早期前阶段“入职适应”关注:培养合格教师;职业生涯早期后阶段“教学风格”关注:培养优秀教师;职业生涯中期前阶段“倦怠危机”关注:培养县(区)级骨干教师;职业生涯中期后阶段“更新发展”关注:培养专家型教师;职业生涯晚期阶段“职业退缩”关注:培养顾问教师。关键词:教师生涯 阶段式推进 管理策略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一、引言教师既是一种职业行为,又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一种职业行为,教师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承载着社会期待,履行着职业职责,以学生发展为最高追求,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在促进学生成长中默默奉献。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教师以职业为谋
5、生手段,终身与学校“结缘”,以学校为学习、工作和生活场所,过着忙碌、单调的生活。长久以来,教师被认为是一种利他主义的职业,社会及学校只强调教师的社会责任,而忽视其生命价值和发展需要,忽略对教师人力资源的开发,致使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状况不佳。“不知不觉当教师,忙忙碌碌执教鞭,悄然退休无声息,平平淡淡走一生”是现实中许多教师职业生活的基本写照。绝大多数教师未能享受到理想的职业生活,职业价值和生命价值难以实现内在统一。当代社会人本理念呼唤教师能过上幸福的职业生活,教师的职业生活是多层面的,以职业生涯发展为职业生活模式是教师职业生活的一个层面。研究表明,“教师职业发展具有阶段性”1,每一阶段都有其阶段特
6、征、发展核心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而每一阶段发展得怎么样,主要问题解决得怎么样,将直接影响下一阶段的职业发展2。如果教师职业生涯的上个阶段得到充分的发展,就能为下一个生涯阶段的发展奠定基础;如果教师每一个生涯阶段都得以充分发展,将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历程的全程优化发展。权变理论认为“组织应该随着各种组织的目标和特性甚至组织所处的环境予以调整”3,方能实现有效管理。为此,学校关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历程各个阶段的特征及发展需求,创设一种阶段式推进管理的动态管理策略,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促使教师职业发展最优化,以实现组织目标与教师个体发展目标的共同发展,这是学校管理实践值得研究的问题。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7、一)案例:我的职业生涯故事W老师从事教育工作已经有十三年了,现为C中学历史教师兼政史学科组教研组长。下面我的职业生涯故事是W老师的自述案例。从教已有十三载了。从刚刚入伍时稚气未脱的“娃娃”教师,到如今日渐成熟的学科骨干教师,我对教师职业的酸甜苦辣有了粗浅的体会。说实在话,选择教师职业并非我当初所愿。但那时家庭经济很拮据,初中毕业后我不得不报考县的师范学校。中师毕业后我以优异的成绩被学校保送到一所师范专科学校就读,大专毕业后又很幸运地回到母校-C师范学校当上一名教师,走上了从教之路。下面是我对这十多年来教师生涯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回顾与感想:第一阶段(1993年,参加工作的第一年):这是我从一名大学
8、生转变为教师角色的阶段。这时期我的感觉是:自己跟学生的年龄相差无几,跟学生的话题比较接近,跟学生说得来,在他们面前更像是一位“大哥哥”,根本摆不出教师的威严。在教学方面也是新手,一些教育教学的方法和技巧都比较幼稚,心理上也不很成熟,但当这个“大哥哥”倒是挺喜欢、挺有趣,愿意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第二阶段(1994-1998年):这是我从一名新手教师成长为合格教师的阶段。这期间我连续当了几年的班主任,与学生接触得比较多,初步体会到了身为人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我也学到了不少东西,如协调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及工作方法等。在工作上存在一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的得过且过的敷衍心理,没有
9、心思来深入研究教学方面的问题,也曾做过“兼职”。本人所在学校是一所中等师范学校,没有普通高考的任务和压力,更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发教师竞争意识的管理制度。在对外学术交流上也很少有机会跟其他学校进行交流,整个学校死气沉沉,缺乏一种较为浓厚的教研气氛。第三阶段(1998-2004年):这是我舍弃“第二职业”、专心从教、教育教学能力日趋成熟的阶段。从1998年开始,我结束了四年的兼职生涯,重新一心一意地当好一位教师。在这个阶段我努力工作,主动向学校要求担任班主任,在教学和教研上下功夫,因而深感教学能力有所提高。我不是一个喜欢到处邀功请赏的人,对工作中个别教师为了评选优秀教师而弄虚作假、投机钻营的现象
10、深恶痛绝,但学校领导偏偏喜欢这样的人。如果学校领导没有做到明察秋毫、奖罚分明,不能给教师们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平台,或者是仅凭个人好恶,只重结果不重过程,那么,就会大大挫伤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第四阶段(2004至现在):这是我适应高中教学、摸索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的阶段。2004年9月,我校由中师改为高中,这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机会。第一年担任高一新课程教学,可以说我是踌躇满志,心中有一股喷薄欲出的力量在涌动着,我很投入地开展工作。在班主任工作上,我花费了很多心思去管理,但处于青春期的高中生心理比较脆弱和复杂,而我的教育方式可能比较单一,有时候对个别学生有“恨铁不成钢”的过急心理,也造成了个
11、别学生的不理解乃至对我工作的不支持、不配合。经过一年的摸索,我的心态稳定了许多,特别在教育和管理学生方面更注重一些技巧和方法。当然,在教育学生方面我也有很多困惑,比如,学生的早恋、传统美德缺失、学生自我意识较强等问题。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走出这些怪圈,这是我经常思考的问题。作为班主任,我也能体会班主任之苦:他们常常埋怨在教学任务较为繁重的情况下,还要花费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来苦口婆心地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我想,作为学校行政管理层是否也应该及时关注班主任的心理动态,及时给予心理上的抚慰、精神鼓励和帮助是非常必要的。也希望学校行政管理层能够以身作则,要求教师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还要树立服务意识,真正地为
12、教师们的工作和生活解决后顾之忧,而不是只把教师当作工具来使用,在学校管理中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更多地体现人情味。作为一名已步入而立之年的教师,展望未来,我踌躇满志、充满希望,也希望在未来成长道路上能得到学校领导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从案例可以客观地窥见教师职业生涯现状以及职业生涯周期阶段存在的现实性和真实性。依据案例可概括出教师成长历程的一些特征:1.教师职业生涯存在一定的阶段性,不同阶段有不同的特征和发展需求。2.教师生涯历程呈现动态性,有充满锐气的奋进,也有退缩的低潮。3.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需要学校的指导与管理。尤其是当教师处于新手适应阶段时,如果得不到学校的支持与帮助,将会延误教师今后的专
13、业发展。从案例可见,当前教师生涯状况处于自发发展状态。4.教师的成长状况取决于教师自我发展意识与能力以及自身的努力,学校环境因素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有较大的影响作用。5.“学校搭台,教师唱戏”是促进教师成长的有效方式。6.在学校管理中,学校领导如果办事公道透明,“一碗水端平”,将起到“不令而行”的管理效果。否则,调动教师积极性将成为一句空话。在职业生涯早期,绝大多数教师都期望学校是帮其成功的场所,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地方。他们往往踌躇满志,憧憬着把自己融于工作之中,干出一番成就来,期望在教书育人的同时获得自身的发展,实现人生价值,这是大多数教师的追求。但由于受教师主观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影响,现实中并非
14、每一位教师都能获得满意的职业发展。就外部环境而言,学校漠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忽略教师不同生涯阶段的发展需求,未能为处于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教师或具有不同个性的教师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这可能是延误或阻滞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外部因素。(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教师职业生涯研究作为我国教师研究的薄弱内容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认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研究教师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为达此目的,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既有一般的阶段性特征,也有属于教师个别的差异性特征,而这些特征都是研究教师生涯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职业生涯的阶段性特征虽然属于教师自我发展层面的内容,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同
15、样无法离开社会环境,特别是其所属学校的各种政策和条件的支持。本文试图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分析入手,探讨学校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有效管理策略,以实现教师职业生涯的最优化发展。本研究试图探寻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学校管理两者的最佳契合,在教育学和学校管理学上为教师发展理论和教师管理理论增添亮色。在实践上可为教师提供个人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指导,实现有意义的教师职业人生;也可为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激发教师积极性,促进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三、研究思路和主要方法本研究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辩证法为指导思想,将实证研究和理论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案例分析、现场
16、观察等多种方法,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管理展开多层面、多角度的研究。出于研究伦理考虑,文中所涉及的被访者均隐其姓名。首先,对汕头市中小学的部分教师发放问卷进行调查,辅之以个别访谈、案例分析、现场观察等多种方法,对这一地区教师职业生涯现状进行了解、分析。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学科知识构建促进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式推进管理策略。本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是生涯理论、管理理论和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等。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概念界定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研究(一)职业生涯概念教师职业生涯是指贯穿于教师整个生命历程的工作职位、工作单位、工作环境、工作内容、工作任务等一系列客观事件的变化,以及个人与工作相关的情感、态度、
17、价值观、需要和期望等主观知觉的变化。“职业是指人为维持自己生计,同时实现社会联系和自我实现而进行的持续的活动方式。”4关于职业生涯的含义,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学者对其解释有所不同。美国著名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专家薛恩(Edgar H.Shein,1992)教授认为职业生涯包括外职业生涯与内职业生涯两方面含义5:其中描述职业生涯客观特征的概念称之为“外职业生涯”或“客观职业生涯”,包括看得见的职业工作单位、工作地点、工作内容、工作任务、工作职位、工作环境等的变化过程;描述职业生涯主观特征的概念称之为“内职业生涯”或“主观职业生涯”,是指从事一项职业时价值观、态度、需要、个性、素质、能力等的发展趋势。内
18、职业生涯一般表现为个人对工作的满意度或获得成功的满足感,以及工作业务与家庭事务、个人消闲等是否达到平衡。格林豪斯(Greenhaus,2000)认为,职业生涯是“贯穿于个人整个生命周期的、与工作相关的经历的组合”6。可见,职业生涯的定义既包含客观部分的工作职位、工作职责、工作活动以及与工作相关的决策等,也包括对工作相关事件的个人态度、需要、价值观和期望等主观知觉。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职业生涯通常包括一系列客观事件的变化以及主观知觉的变化。本文借用薛恩和格林豪斯对职业生涯含义的分析框架,并且认为对中小学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也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理解和考察。(二)教师职业发展内涵依据国际教育
19、百科全书(1985)的说法,生涯发展是指个人选择或决定进入某一行业时,为谋求适应此行业中的种种规范或要求,扮演和学习该行业的工作角色,由低层级逐渐升迁发展到高层级(地位)的历程。“职业生涯发展,是指为达到职业生涯计划所列出的各种职业目标而进行的知识、能力和技术的发展性活动”7。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指教师的教育专业知识、技能与态度的提升与发展”,“包括教学的技术、教育的基本知识、学科知识、教室管理与学生辅导的技巧以及服务的热忱和不断地自我成长与进修”8。依据薛恩和格林豪斯的观点,教师内职业生涯发展是指教师从事该行业过程中知识、观念、心理、内在素质等的提高与发展;而教师外职业生涯发展则是指工作单位
20、、工作职位与职务、工作内容、工资福利待遇等外在客观条件的发展。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内职业生涯发展对职业生涯成功具有重要的作用。内职业生涯发展是外职业生涯的基础和前提,推动着外职业生涯的发展9。综合以上各种理论观点,笔者认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指教师为实现职业目标,体现职业生命价值而进行的与职业期望相关并伴随工作岗位、工作内容、工作职位与职务变动等职业活动始终的知识、技能、信念、态度等的动态生长过程。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动态性,从共性特点看,教师职业生涯历程并非一路正向发展,而是表现为一种变化过程,在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呈现出上升或低落、快速或缓慢的动态变化特点;从个性特点看,相对于每一个教师个体其职
21、业发展路径、特征各不相同,职业发展快慢也不尽相同。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中有多种因素推动着教师的职业发展,其中有源于外部需要的职务、职称、工作环境、工资、福利待遇以及工作岗位或工作内容的变动等,也有源于教师内部需要的职业价值追求,包括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信念、职业态度等的获得或形成,以及为适应职业期待所必须具备的职业热忱和不断地自我成长与进修的意识和能力。教师内职业生涯发展以内部需要的职业生命价值追求为核心推动着教师外职业生涯的发展,表现为教师不断追求职业成熟的过程,即教师通过内化职业价值、不断完善专业知识与能力、构建教育智慧、认同教师职业规范以及形成教师职业角色的自身发展过程。由于教师职
22、业生涯与教师专业发展之间具有某种联系,因此,我国学者在探究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这一问题时,常常将其与教师专业发展作为一个研究的领域。“从教育社会学的视角来看,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社会化、教师社会化、教师专业化发展实为同一概念”10。笔者认为,教师职业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应属同一概念,且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或称教师职业发展)过程是以专业发展为核心和主线的。学界对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相关研究,由于研究问题的视角不同,以致所揭示的内涵和关注点也略有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成果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研究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核心和主线的,教师专业成长
23、是教师职业生涯最主要的价值体现,离开教师专业发展去空谈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便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两者的内涵既有联系又略有区别:两者的主要联系是:教师职业生涯是一种专业生涯,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核心是教师专业发展。两者略有区别:一是价值取向不同。教师职业发展是一种谋生手段;教师专业发展是一种专门职业技术。二是发展动力的主要控制方式不同。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侧重外控式管理;教师专业发展则侧重内控自主管理。三是发展持续时间界限不同。教师专业发展随着教师职业退休而终止;教师职业生涯发展是一种生活方式,其发展是终身的,将持续到生命的终止。(三)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研究国
24、内外学者从不同的划分标准与研究角度出发,提出了不同的教师发展阶段论。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富勒(Fuller)教师关注论,卡茨(Katz)、伯顿(Burden)教师职业发展成熟论,费斯勒(Fessler)的教师发展周期论,司德菲(Steffy)的更新发展论,伯林纳(David C. Berliner)的教师发展五阶段论等。1.国外的相关研究美国学者富勒(Fuller)通过研究,认为教师的职业成长过程可依次分为三个阶段11:关注生存;关注教学情景;关注学生。美国学者卡茨(Katz)将教师的发展分为以下四个阶段:求生存(survival)、巩固(consolidation)、更新(renewal)和成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教师职业 生涯 发展 学校 阶段 推进 管理 策略 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887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