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广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doc
《贯彻落实广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贯彻落实广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20.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 附件1贯彻落实广州市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情况表(2012年度)序号工作任务工作事项责任部门牵头处室协办处室和单位2012年贯彻落实情况存在问题今后及明年工作计划1.1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实施我市加快吸引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意见及配套政策,逐步形成结构合理、活力充沛、持续创新的高层次人才集聚体系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人力资源市场处局属其他处室和单位1、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人才集聚工程的实施意见,对牵头11项、配合22项的工作分别制定了实施方案、经费使用办法,通过量化五年总体目标,细化每一年的任务目标,明确了推进的目标和重点。2、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创新人才
2、高地任务,配合市委组织部完成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区实施意见第六稿的征求意见和相关调研等工作。预计2012年全年引进各类人才超5万人(引进在职人才约9000人,接收本科以上学历非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超4万人)。3、全面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鉴定基地建设;成功推荐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有限公司、市轻工技师学院获国家人社部资助建设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建立了广彩大师工作室等五个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建成以大师工作室为核心的“岭南特色工艺美术传承基地”。人才集聚有关重点项目经费不足。1、大力推动实施人才集聚工程各牵头和配合项目的落实。抓紧完善各牵头项目实施办法、经费使用办法
3、。进一步细化年度任务目标,明确工作推进重点。2、根据职能范畴,重点做好人才资源服务产业园建设的启动工作,推进产业园用地规划、立项、项目论证等相关工作。1.2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大力引进科研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来穗发展,探索建立对业绩突出的科研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机制。市科信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组织部市发改委市财政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对外交流合作处人力资源市场处规划财务处1、落实了第二批创新领军人才优惠政策,拨付了600万元资助资金。已完成第三批创新领军人才评审。2、组织领军人才代表、投融资机构、省工商联等部门联合召开领军人才创新联盟筹备会。3、沟通48家领军人才企业
4、,就协同领军人才创新联盟活动商讨活动主题及具体操作,落实5家领军人才企业组办活动,已举办4期联盟服务领军人才企业系列活动。4、已为第二批6位入选“百人计划”专家发放了600万元科研经费与安家补贴。5、网上审核并接收创业领军人才纸质材料87份并转市科信局。网上审核创新领军人才申报材料32人,接收纸质申报材料21人。组织35位评委在网上进行通讯评审工作;邀请56位专家到现场评审,共组织8场现场评审会,最后有8人入选“百人计划”创业领军人才,8人资格等待公示。落实第三批创新领军人才优惠政策,拨付相关资助经费。1.3积极争取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规划的地方布点,继续采取部省市共建、市校战略合作等多种
5、形式,规划和建设一批共性和关键技术创新平台,依托科技重大专项等科技项目和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基地,大力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各类人才。市科信局市发改委市经贸委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知识产权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对外交流合作处1、指导广州大学成功申报设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我市博士后工作站及分站、博士后流动站总量达到57个;成立了“广州博士后联谊会”,开展学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宣传联谊等活动。2、开展了我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申报工作。6月13日在广州大厦举办了广州市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专业组评议会,组织专家评选出2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1、继续开展我市
6、第二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评选工作;按照市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组织开展对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动站的考核评估,评选表彰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先进工作站、流动站。2、做好申报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选拔推荐工作。1.4围绕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产学研结合,推动高端人才、高端项目、高端技术等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引进高层次创新人才,加大高新技术领域紧缺人才培训、培养力度。市国资委市经贸委市科信局市发改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协人力资源市场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对外交流合作处公务员培训与考核奖惩处1、落实市委市政府打造国际创新人才高地任务,配合市
7、委组织部完成了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区实施意见第六稿的征求意见和相关调研等工作。在示范区内实施体制机制创新战略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集聚。2、为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素质,深化实施高新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工作,将高新技术产业培训内容纳入新一轮知识更新工程,加大力度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专业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重点资助高新技术产业方向的高级研修班,加大相关人才培训力度。财政经费支持力度有限,需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1、深化实施高新技术领域人才培养工作,继续将高新技术产业培训内容纳入新一轮知识更新工程,进一步加大力度扶持高新技术产业专业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继续重点资助高新技术产业方向高级
8、研修班,争创有特色、高水平的重点项目。2、配合市委组织部制定印发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示范区实施意见,切实加强人才发展投入、优化健全人才创新创业扶持体系,实施引导人才向产业一线流动以及产学研合作培养创新人才的政策。1.5加强和改进市管专家队伍联系服务工作。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对外交流合作处广州留学人员管理中心(高层次人才服务窗口)积极联系我市领军人才和专家,认真解决他们提出的问题,市管专家服务1000多次。继续开展市管专家相关政策的落实工作,沟通相关部门,共同解决余下的政策落实。1.6深入推进“121人才梯队工程”、博士后培养工程。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信局市委组织部
9、市财政局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1、大力推进“121人才梯队工程”, 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121人才梯队工程”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的通知(穗人社函20122106号),重点明确培养责任、配套经费资助及使用、年度考核评估等要求,落实好73位后备人才的具体培养措施。2、大力推进博士后培养工程。指导广州大学成功申报设立两个博士后流动站,我市博士后工作站及分站、博士后流动站总量达到57个;组织专家评选出23个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加大青年创新人才培养力度;成立了“广州博士后联谊会”,开展学术交流、科技成果转化、宣传联谊等活动;2012年全年资助博士后站、博士后研究人员达2400多万元,资助220多人次。督促个别
10、单位落实好对入选第三梯队人选予以配套资助。1、2013年计划完成第一梯队2人、第二梯队10人、第三梯队29人共41人选拔工作。并下达2013年度经费。至2015年全部完成“121人才梯队工程”选拔培养计划。2、按照市人才集聚工程工作部署,大力推进博士后培养工程,继续开展我市第二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评选工作;按照市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办法,组织开展对博士后工作站和流动站的考核评估,评选表彰优秀博士后研究人员和先进工作站、流动站。1.7根据我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规划和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需要,加快引进和培养重点领域紧缺人才。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发改委市科信局市教育局人力资源市场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对外
11、交流合作处公务员培训与考核奖惩处1、根据人才集聚工程工作要点的目标任务,加快集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重点推进高技能人才精工工程、121人才梯队工程、百名外国专家引进项目、博士后培养工程等人才集聚重点项目。全年引进人才超5万人,其中引进在职人才9000人,接收非广州户籍本科以上学历高校毕业生超4万人。2、为全面提升专业技术人才的能力素质,深化实施现代产业人才培养工作,将现代产业培训内容纳入新一轮知识更新工程,加大扶持现代产业专业继续教育基地建设,重点资助现代产业方向高级研修班,加大相关人才培训力度。财政经费支持力度有限,需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层次。1、落实人才集聚工程工作要
12、点各项牵头项目以及市委新型城市化100项重点督办项目,加快集聚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2、深化实施现代产业人才培养工作,继续将现代产业培训内容纳入新一轮知识更新工程,进一步加大力度扶持现代产业专业继续教育基地建设,继续重点资助现代产业方向高级研修班,争创有特色、高水平的重点项目。1.8依托骨干企业,建立50个研究生培养创新基地。选择办学实力强、特色突出及与行业、企业结合紧密的高校和职业院校,建立20个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经贸委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公务员培训与考核奖惩处职业能力建设处技工教育管理处政府系统培训中心组织专家组历时3个月对全市继续教育基地进行了三年一度的检查考核和
13、评估,重新确认继续教育基地资格,指导院校型继续教育基地积极开展人才培训工作,充分发挥高校培训人才的作用。加强对院校型继续教育基地指导和支持,引导基地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展培训工作,为全市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专业化的优质培训服务。1.9建立由政府、企业(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人才培养投入机制。大力发挥各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和各类教育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建立紧缺人才的多层次培养体系。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教育局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公务员培训与考核奖惩处职业能力建设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组织专家组历时3个月对全市继续教育基地进行了三年一度的检查考核和评估,向各继续教育基地提出建设性意见。组织召开基地检查
14、考核工作总结会,确认73家基地,新认定5个基地,形成了专业较为齐全、行业分布合理、覆盖较为广泛的培训渠道,进一步规范办班行为,引导基地紧密结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展培训工作,为全市专业人员继续教育提供专业化的优质培训服务。财政经费支持力度有限,目前对基地建设缺乏支持。充分发挥现有78个市继续教育基地的作用,鼓励和支持各基地发挥行业专业优势,为全市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更充足更优质的培训服务。根据行业发展需要和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需求,继续发掘和培育培训机构成为我市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完善我市紧缺人才的多层次培养体系。1.10进一步加强人才和人才开发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引进海外人才和海外智力,
15、实施“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信局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侨办市留交办对外交流合作处人力资源市场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1、主办了5期“高端外国专家讲坛”,邀请了来自新加坡原总规划师刘太格先生、新加坡科技创业园区建设专家林良发及南洋理工大学张志斌、周孙铭、杨建伟等3位教授来穗举办讲座。2、通过引智项目专项经费资助广州大学、广州花卉行业办公室邀请业内的专家、教授举办专业论坛,形成了“高端外国专家讲坛”由政府主办、行业专办的局面,提高了我市利用国外智力的水平。3、引进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厄温内尔、诺贝尔奖得主芒纳星河发展研究院院长莫汉穆纳辛格博士来穗进行
16、交流与合作。4、引进2011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朱尔斯霍夫曼教授来穗参加了“免疫学前沿学术论坛”,同时与广州医学院进行了广泛的接洽,建立了中-法霍夫曼医学中心,与广州医学院联合开展免疫学前沿学术研究。5、举办了5场讲座,3次国际会议,邀请了600多位国外高层次专家来穗进行学术交流,培训了2200多名公务员、专业技术人员。6、提供全方位的“一站式”回国服务,切实帮助留学人员解决工作上和生活上的实际问题;7、在留交会上举办“广州海外人才现场对接会”,提供近800个岗位,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穗工作。76号令配套实施文件尚未出台,相关的优惠措施尚未落实执行1、继续开展“高端外国专家讲坛”积极打造
17、引进国外智力品牌项目。2、大力加强与海外机构合作,推进实施“万名海外人才集聚工程”。3、继续为留学人员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一站式”回国服务。4、组织市属单位赴澳大利亚、新西兰举办“广州引智揽才为国服务行动计划”,为我市引进更多海外高层次人才,促进留学人才、高新技术项目与创业园区的有效对接。5、继续建立留学人员实习基地。6、建立留学回国人员信息库和出国留学人员信息库。7、完善广州海外人才网,举办留学人员招聘活动。1.11坚持办好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进一步强化留交会办公室对外招才引智职能。在留学人员集中的重点城市、区域建立“接触广州”人才联络站,不断拓展海外人才联系渠道,逐步形成全球性人
18、才引进工作网络。市科信局市留交办市教育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侨办市外办对外交流合作处人力资源市场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1、积极筹备第15届留交会,邀请国家人社部、省人社厅、省外国专家局领导出席留交会,承办我市人才政策特装展和人社部“留学回国人员服务政策沙龙”。2、在留交会上举办“广州海外人才现场对接会”,提供近800个岗位,吸引海外留学人员来穗工作,同时在广州海外人才网发布相关招聘信息。此外,在现场提供回国政策、回国“一站式”服务以及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咨询。留交办收集到的海外人才信息没实现多部门共享,后续工作难以开展。配合做好留交会各项工作。1.12充分发挥我市海
19、外侨胞人数众多的优势,继续加大以侨引智、引才工作力度。市侨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信局市经贸委对外交流合作处人力资源市场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1、积极配合市侨办做好侨务引智工作,并协助完成了调研报告的撰写工作。2、根据原十号令,为海外侨胞提供工商注册、子女读书、居留许可等方面的服务,协助海外侨胞解决回国创业、生活等方面的问题。76号令配套实施文件尚未出台,相关的优惠措施尚未落实执行。配合市侨办开展侨务引智工作。根据76号令及配套实施办法,继续为海外侨胞提供子女读书、居留许可、创业优惠等方面的服务。1.13建立健全海外高层次人才信息库。围绕重点领域发展,开展人才需求预测,
20、建立和完善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发布制度,定期向海内外发布需求信息。建立与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对接的引才绿色通道。组织我市各主要用人单位赴海外举办高层次人才专场招聘会。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委组织部市科信局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市经贸委市发改委市侨办市科协市留交办对外交流合作处人力资源市场处 南方人才市场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市人事人才信息资源中心1、2012年组织市属单位参加省人社厅组织的赴法国、日本招聘海外高层次人才活动,向海外发布了我市海外高层次人才需求508个,需求人数736人,需求岗位的最高年薪达100万元人民币。2、积极利用海外宣传引智渠道,宣传我市优惠人才政策,加大招才引智力度。在著名科学周刊
21、Science(科学)杂志上和海外华人社区“未明空间(MITBBS.COM)”中发布了我市优惠的人才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及人才需求信息。3、积极利用“广州海外人才网”进行海外人才招聘,积极为构建海外高层次人才库服务。4、与高端人才服务机构午马猎头(香港)有限公司合作,启动“广州2012引智工程”,由政府引导、用人单位和社会力量共同推进,进一步拓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发挥政府资源的优势,结合市场运作方式,为企业猎取优秀人才。5、向全市有关单位下发关于开展人才需求调研的通知,251家企事业单位提供人才需求总量万余人,其中高层次人才需求岗位近千个。6、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广州海外人才网”的功能,依托
22、神州学人网站的海外渠道,在海外10个使领馆及海外学联、学生社团网站或论坛中进行宣传推广,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使之真正成为无国界、高效便捷的企业和人才人力资源配置的“网上桥梁”,为人才服务。网站排版需改版升级,网站宣传推广深度不够。1、完善海外高层次人才库建设。2、继续加大海外引智宣传力度,探索多渠道引进海外人才,营造良好的人才创新创业环境。3、进一步开发和完善“广州海外人才网”的功能,并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使之真正成为企业和人才人力资源配置的“网上桥梁”。1.14扎实推进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建设工作,抓紧建立1520个市级人才基地。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科信局市发改委市经贸
23、委市教育局市国资委对外交流合作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处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基地建设,并纳入了广州市鼓励留学人员来穗工作规定(市府令第76号)体系中。积极配合市委组织部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基地建设。1.15加强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建设,实现个性化和“一站式”服务。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外交流合作处广州留学人员服务管理中心1、大力支持留学中心开展各项服务工作,授权其开展海外人才各项服务,协调市直各相关单位落实各项优惠政策。2、2012年初至11月30日,共接待留学人员4214人次,为留学人员办理了国外学历学位认证、广州市留学人员优惠资格证、工作派遣证、户口、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贯彻落实 广州市 中长期 人才 发展规划 纲要 2020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87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