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坝县厅城遗址公园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doc
《留坝县厅城遗址公园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留坝县厅城遗址公园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doc(2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留坝县厅城遗址公园公园修建性详细规划长安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二零一二年五月西安第1章建设背景71.1.区域背景71.1.1.地理位置:71.1.2.自然条件:71.1.3.人口概况:71.1.4.土地利用及公共服务设施现状:71.1.5.经济与产业概况71.1.6.道路交通及基础设施概况71.1.7.历史文脉71.1.8.环境资源7第2章现状分析82.1.基地现状综合分析82.1.1.自然条件分析82.1.2.建设现状分析82.1.3.景观资源分析82.2.外围环境分析82.2.1.留坝县国民经济概况82.2.2.留坝县旅游发展策划82.2.3.留坝县城市总体规划92.3.旅游市场分析92
2、.3.1.留坝县旅游消费市场综合分析92.3.2.厅城遗址公园客源市场定位92.4.SWOT分析102.5.旅游市场最新发展趋势102.5.1.从传统的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102.5.2.散客自驾车旅游时代到来102.6.太平山片区开发项目策划与分析102.6.1.市场导向理念102.6.2.城墙遗址公园的研究102.7.规划依据112.8.游人容量计算112.8.1.容量计算标准112.8.2.游人容量估算112.9.规划目标、指导思想与原则112.9.1.规划目标112.9.2.规划指导思想112.9.3.规划原则11第3章规划构思123.1.规划思路123.1.1.文化旅游发展思路
3、123.1.2.休闲旅游发展思路123.2.规划定位123.2.1.总体定位123.2.2.形象定位123.2.3.功能定位123.2.4.市场定位123.3.设计策略133.3.1.挖掘地方文化,传承场地文脉创造活的“文化绿色有机体”133.3.2.游玩、艺术、自然的融合创造活的“艺术绿色有机体”133.3.3.通过双功能的规划,实现生态效益最大化133.3.4.村落风貌再塑133.4.规划布局133.4.1.功能分区133.4.2.规划结构143.5.道路交通规划153.5.1.线路规划的基本要求153.5.2.路网结构153.5.3.道路等级153.5.4.停车场规划153.6.视线关系
4、分析153.7.游憩活动项目布置分析163.8.旅游线路组织规划163.8.1.指导思想163.8.2.规划原则163.9.竖向规划163.10.绿地系统规划163.10.1.种植规划原则163.10.2.重点区域的植物配置173.11.风貌规划173.11.1.总体风貌控制导引173.11.2.建筑风貌导引173.11.3.项目规划实施建议18第4章给排水工程规划194.1.给水工程规划194.1.1.规划依据194.1.2.规划原则194.1.3.用水量估算194.2.排水工程规划204.2.1.规划依据204.2.2.规划原则204.2.3.排污量预测204.2.4.排水体制204.2.
5、5.排水管网布置204.2.6.污水处理214.2.7.雨水量预测214.2.8.雨水管网布置214.3.电力工程规划214.3.1.电力现状214.3.2.规划依据214.3.3.规划目标214.3.4.规划原则214.3.5.用电量及负荷预测214.3.6.电源规划224.3.7.配电线路224.3.8.室外照明系统规划224.4.电信工程规划224.4.1.现状概况224.4.2.规划原则224.4.3.电信规划224.4.4.电信管线规划224.4.5.广播有线电视规划224.5.管线综合规划224.5.1.地下敷设一般规定224.5.2.直埋敷设准则234.5.3.架空敷设23第5章
6、环境保护规划235.1.现状环境质量235.2.环境质量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235.3.规划执行标准235.4.水源地保护规划235.5.环境保护总目标24第6章节能规划246.1.现状246.2.规划24第7章防灾系统规划247.1.防灾现状247.1.1.防灾规划24第8章环境卫生规划258.1.水源地保护规划258.2.环卫设施定额指标与规划258.2.1.环卫设施指标与规划26第9章人工湿地生物净化技术26第10章分期建设规划2710.1.一期建设项目2710.2.二期建设项目27第11章建设投资估算2711.1.工程建设成本2711.1.1.投资估算依据2711.1.2.工程建设内容2
7、7第1章 建设背景1.1. 区域背景1.1.1. 地理位置: 留坝县地处陕西省西南部,位于汉中市以北、秦岭南坡紫柏山麓。地理坐标东经1063810718,北纬38173353,东西长46.4公里,南北宽67.2公里。留坝东邻汉中市城固县、洋县,西接汉中市勉县,北靠宝鸡市凤县、太白县,南与汉中市汉台区相连。316国道(川陕公路)和210省道从境内穿过,县城距汉中市85公里,距西安市367公里。1.1.2. 自然条件: 留坝地处秦岭南麓腹地,境内群峰环绕,沟壑纵横。由于秦岭山地抬升的主轴偏北分布,故整个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2610.2米(紫柏山主峰),最低海拔585米(青桥驿蔡家坡谷底)。南部山
8、陵陡峭、河谷深切,多为“V”形谷,沟地狭窄;北部褒河支流沿线,河谷切割较浅,山势开阔,多为“”形谷,沟地较宽,形成串珠状的坝。县境地貌总体上东、西、北三面山岭环抱,中部、南南地势较低,形如簸箕。可按地貌特点分为:西北部高山区、中部中山区、南部中低山区。山区多为山垭、沟谷、山洞。1.1.3. 行政区划: 留坝县域总面积1970平方公里,总人口44571人。全县辖5镇4乡、97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340个村民小组。留坝县人民政府驻地在城关镇。1.1.4.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2009年留坝县内生产总值为4.52亿元,比上年增长12 %。其中,一产增加值15232万元,同比增长8.1%;二产增加值98
9、44万元;同比增长11.5%;三产增加值20238万元,同比增长14.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286元,比上年增长24.0%。1980年以后,留坝县实行改革,以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指定性计划项目减少,多为指导性计划。虽然财政收入方面留坝的财政收入增加很快,但由于近几年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财政支出大幅增加,收不抵支的状况一直在延续,并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2009年留坝县完成财政总收入1489万元,增长27.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938万元,增长56.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60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028元,净增560元,增长22%。 1.1.5. 基础设施建设一、道路交通
10、留坝县位于秦岭南麓腹地,是大西南通往大西北的交通要地,也是汉中的北大门;316国道、210省道横贯其中,在沟通川、陕、甘等地交通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2009年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884.65公里,已通公路61个村,不通公路37个村,硬化道路31个村。形成了以留侯、武关驿、江口、马道等为主的“Y”字型公路主骨架,以乡村公路为脉络的农村公路运输网络。城区现有汽车站一个,即汉运司留坝车站,全年累计完成客运量66.8万人次。二、市政基础设施1、电力设施现状留坝县境内有汉中供电局的330kv马汉线通过,县城有汉中供电局所属110kv留坝变电站一座,双电源供电,坐落在城关镇淘沙坝村,占地4.2亩。主变容
11、量为2MvA2台,自汉中引入的110KV留汉线全长61.08km,由宝鸡市凤县三叉引入的110KV留三线全长89.00km,线径为120mm2。该变电站35KV出线有太白部队备用专线留林线和留坝县电力局所属的留江线、留马线,另有为我县供电的10KV间隔4个,分别对留坝电力局所属的城关线、城西线、农庙线、农南线供电。城关线全长6.60km,城西线全长5.28km,线径为95mm2,农庙线全长65.53km,农南线全长75.94km,线径为35mm2。2、电信设施现状留坝县邮政业务主要包括函件、包件、汇兑、特快专递、报刊发行、集邮、邮政储蓄、速递、物流、代理及中间业务等。从总业务量来看,其发展是呈
12、上升趋势。2009年邮政业务总收入223.6万元,单程邮路总长度314公里,邮政局所6处,从业人数35人。截止2009年12月底,累计完成邮政业务175万元,邮政储蓄余额达到7138万元,累计净增1000万元。留坝县邮政网是由邮政局和邮政所二级体系构成的农村网络。邮政局是具有营业全功能和投递功能的综合局,属邮政企业自办性质;邮政所以营业功能为主,只办理部分邮政业务。有1个县级局、5个邮政所。邮运系统和投递系统基本为“运投合一”,各邮政网点间以公路衔接。3、燃气设施现状留坝县至今为此还未通天然气,现在正在施工建设的天然气管线从汉中市引入留坝县,预计天然气城区气化工程至2015年供应居民约1.2万
13、人和相应的公建商业、工业用户,总用气量约186.04万Nm3/年,其中居民用户85.35万Nm3/年,商业68.34万Nm3/年,工业23.05万Nm3/年,不可预见的9.30万Nm3/年。1.1.6. 历史文脉留坝县历史悠久,先民在此生息迄今已有6000余年。夏时,本境域为雍、梁二州交界处。西周时并梁入雍,境域属秦地雍州。春秋时期,境内由羌人所居。秦统一后,境属秦汉中郡,因地势险要,后划归陇西郡,统称“故道汉地”。汉代为汉中郡褒中县地,因境内有“汉张留侯祠”,遂有“留坝”之称。三国时期,本境成为魏蜀争夺要地。汉至元代,行政归属多变,尤其在南北朝、五代、宋金时期,本境为南北政权分界处,以今县城
14、南武休关为界,南为汉中郡褒中县地,北为凤洲梁泉县地。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设留坝巡检司,属凤翔府凤州。清代初,本境沿用明代建置。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汉中府水利通判迁驻留坝,乾隆二十九年(公元1765)十二月,设置留坝厅。中华民国2年(公元1913年),改留坝厅为留坝县,隶属陕西省。民国3年(公元1914年)1月,废汉中府,设汉中道,留坝县属之。民国17年(公元1928年)撤汉中道,直属陕西省。民国24年(公元1935年),汉中设为陕西省第六行政督察区专员公署,留坝县属之。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同年12月2日留坝县成立人民政府,隶属陕南行政公署。1950年
15、1月,将褒城县的铁佛殿镇划归留坝县。1951年,设南郑专区,留坝县属之。1954年,南郑专区改称汉中专区,留坝县属之。1958年12月29日,撤销留坝县治,划归凤县管辖,隶属宝鸡专区。1961年1月15日,将留坝县辖区划归汉中市管辖。1961年9月2日,恢复留坝县治,隶属汉中专区。1968年,改汉中专区为汉中地区,留坝县属之。1996年6月,改汉中地区为汉中市,留坝县属之。1.1.7. 环境资源留坝县旅游资源独具特色。境内生态环境优越,自然风光宜人,两汉三国文化积淀深厚,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独具魅力。位于县城西北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张良庙,始建于东汉末年,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集
16、南方园林之秀丽与北方殿堂之宏伟于一体,是全国保存最完整的祭祀张良的古建筑群;省级风景名胜区紫柏山为陕西三大名山之一,其独特的天坑地质奇观,世所罕见,构成了中国最大的天坦群落,目前全县正在全力创建张良庙紫柏山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境内栈道遗迹星罗棋布,褒斜栈道、连云栈道、陈仓古道穿境而过,历史典故众多,文化源远流长,故有“栈道博物馆”之称,依托古栈道遗址打造的漂流项目中国栈道第一漂,目前已初具规模,成为蜀道文化之旅的重要节点。此外,正在积极建设中的县城商务休商中心和风云寺、寒溪夜涨、狮子沟国际狩猎场、农业观光园等重要节点,也将成为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的好去处。留坝县政府驻地城关镇,镇区为连云栈道必
17、经之地,曾设安山驿。汉王城遗址座落在紫柏河西南岸。清代修筑留坝厅城,城墙石板围筑,城按三层,飞檐翘角,气势雄伟。镇东郊老鸦山下,有新石器时期村落遗址瓦窑沟遗址。享有盛名的“留坝八景”中的“鸦山雪雨”、“石洞观鱼”、“西寺闻钟”就位于城关镇。第2章 现状分析2.1. 基地现状综合分析2.1.1. 自然条件分析 规划片区由太平山、石峡子沟、瓦窑沟组成。太平山整体体现为北高南低,山上植被良好,山体东西两坡为苹果园,南坡为成型杂木林及油松林。西北区为石峡子沟,主要为苹果园及耕地。东边瓦窑沟部分主要为瓦窑沟村。2.1.2. 建设现状分析 主要建设为太平山厅城遗址旁,现修有登山步道,及六角亭及山腰的绿化公
18、园,仅修有一条通往山腰气象站的车行路。2.1.3. 景观资源分析(1)经果林资源分析 规划区现有属于石峡子沟村的经果林1800多亩,属于瓦窑沟村,以苹果树为主,依山势逐步上升,成片成区,逢夏秋之际漫山金红之色,水果娇艳欲滴,一片果实的海洋。(2)农家乐资源分析 石峡子沟现有一个农家乐,内有人工水池一个供游客垂钓之用。推出的菜品均为当地特色,适合各类人群在此地休闲度假。在享受过美味的食物之后,可以做一做有氧运动,在山里漫步,静静地享受大自然带来的清新。亦或泡一杯香茗,养养神,下下棋,修身养性。2.2. 外围环境分析2.2.1. 留坝县国民经济概况 留坝县通过实施“开放兴县、工业强县、农业稳县”的
19、三大战略,在“十五”期间取得了显著的建设成就,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提前一年实现“十五”计划的主要目标,工业、农业得到稳步而强有力的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迅速,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2005年末,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6.49亿元。“十五”期间所创造的基础条件,借助西汉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十天高速的建成,必将进一步推动留坝县经济的大发展,预计“十一五”期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41.3亿元,社会消费品总额达到10.5亿元。同时确定了把旅游资源作为开放开发的重点,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突出三国文化和自然山水景观两大特点;积极促进消费,发挥消费对经济的增长拉动作用,培育新的消费热点的第三产
20、业发展战略。2.2.2. 留坝县旅游发展策划 贯穿东西的汉江;南北逐步抬起的山麓;古建筑、古战场、古墓祠等赋予留坝县独有而又丰富的人文、自然旅游资源,两者交相辉映,共同打造着留坝县的旅游品牌,其中史实鲜明的三国文化、传奇色彩的武侯文化犹为突出,武侯墓、武侯祠、定军山即使对不了解留坝县的人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重要景点。再加上云雾山、黑龙潭、连城山等重要的旅游资源,必将塑造一个良好的旅游环境。 2003年,汉中市进行了旅游发展规划的修编,将留坝县定位为三个旅游组织服务次中心之一,主要特色为三国文化二日游:汉中武侯祠武侯墓定军山三国历史文化公园。2006年,留坝县进行了旅游发展策划的设计工作,根据留
21、坝县的旅游资源特点,将形成以定军山、武侯墓祠和温泉景区为核心、汉江为主轴的旅游发展重心;108国道为旅游轴线;云雾山、盘龙洞、连城山古迹、红岩沟为主的四大旅游片区的“一、一、四”空间格局。2.2.3. 留坝县城市总体规划 留坝县于2008年编制了县城城市总体规划,并确定2010年城市居住人口达到15万人,2020年城市人口达到20万人发展规模,规划用地分别为14.78平方公里和19.76平方公里,其中近期主要以建设东部用地为主。为了进一把留坝县建设为陕西省历史文化名城,汉中西部中心城市,以冶金工业为主的工业体系协调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的旅游城市,县城将按照“五轴双绿五组团,一江两岸绿色廊”的布局
22、形态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三园两区的工业布局。 太平山南靠留坝县委县政府驻地,位于留坝县县城城市规划用地范围内,其发展将受到县城影响,目前虽然城区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但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加强,将会有大量的商业金融用地。所以太平山目前可以发展相对高档旅游服务设施,但是为了保持日后的竞争力,必须强调特色,必须强调与城区的差异化,另外要特别注意太平山景区是留坝县县城双绿氛围的重要构成,必须尊重其经济林木、生态绿化的基本属性。2.3. 旅游市场分析2.3.1. 留坝县旅游消费市场综合分析 留坝县县城作为留坝县旅游的龙头,主要以三国文化产业游为主,其周边的定军山、武侯墓祠等资源也足以支撑这一主要旅游目标,
23、然而根据留坝县旅游市场调查的资料表明,尚存在以下的不足: (1)、59.2%的旅游者认为景点活动单一。42。9%旅游者认为景点分散; (2)、旅游产品线不够宽,其配套的相关娱乐和购物活动,较为缺乏;以上主要原因导致了大量游客(51.8%)仅逗留一天,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言,游憩时间偏短,进一步导致旅游消费较低(51-100元的消费者仅占33.3%);根据调查 53.7%游客希望在三国旅游项目的开发基础上增加民俗活动表演;35.2%游客希望拓展特色客栈,茶楼。这说明留坝县城区作为留坝县的旅游服务基地,相对较完善的旅游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建设亟待解决。城市化的旅游配套服务设施,是不可缺少的,但特色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留坝县 遗址 公园 修建 详细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85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