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剧投资(市场和案例).doc
《影视剧投资(市场和案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视剧投资(市场和案例).doc(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影视剧版权价格回调(2012) 土豆优酷联合效应初现2009年年底,一部热门电影首播权报价涨到180万200万元,一年内上涨了近十倍。如今,连续上涨多年的影视剧网络版权价格似乎初现回落。近日,多位国内视频网站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的信息显示,今年影视剧网络版权价格已经开始回调,幅度超过了10%,甚至有人士表示,高价位的影视剧已经“有价无市”。巧合的是,此番影视剧网络版权价格的回调,与多年来版权争夺的两大豪门优酷与土豆的并购同步而来。这不得不让人联想,两大视频网站的整合,是否让影视剧网络版权市场形成了有利于买方的新格局?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自2010年年初,国内的视频网站连续引发诉讼,其中版
2、权是最核心的问题。如此激烈的竞争背后反映出的是购买版权带来两大收益:广告收入和平台影响力。版权价格疯涨后回调此前,每当有热门电视剧、电影等推出,各视频网站都蜂拥而上,使得视频版权价格涨幅到了让人瞠目结舌的地步,业界恶性竞争也不断涌现。尽管全国卫视竞争格局已初步形成,但收视争夺却依然激烈。不少目前处于二线的电视台,具有强烈动力提升收视份额,这必然刺激其加大在优质电视剧上的购买力度。搜狐视频总编辑尚娜表示,目前版权的价格已经进入冻结期,基本没有交易。不管是互联网采播版权还是电视台的采播版权都一样,一些二三类的内容会被淘汰,价格可能上不去。合理的内容结构是:三分之一的版权内容,三分之一的自制,三分之
3、一的用户,这样才不会被任何版权方所挟持。56网(微博)副总裁李浩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单集30万元基本上已经是热播剧的价格,最近的情况是热播剧价格有所回调,回调幅度大致在15%20%。“今年网络版权价格确实在往下走,很多普通剧集可能没人要,下降的原因可能是网络视频同质化,以及资本上游的一些压力。”作为上游内容方,北京华录百纳影视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去年180万元一集的电视剧不太可能出现,A类剧集可能在80万100万元左右,并且数量会很有限,可能只有2030部。网络视频版权销售现在基本上都只销售给一家,再由网络视频网站再进行分销。“目前影视剧的版权价格确实出现了波动,但是一线
4、热播影视剧的价格依旧坚挺,这也是其价值的体现。”乐视网高级副总裁高飞认为,影视剧的价格,特别是热播影视剧的价格长期看来仍将上涨,这是因为随着网络视频影响力的增强,影视剧在视频网站播放所覆盖人群、带来的广告收益都将大幅增长。影视剧资源对视频网站带来的其他价值也将得到更好的体现。优酷土豆或联手压价2012年北京春季电视节目推介会大量成片没有成交,剧集遭到视频网站冷遇的现状,被媒体及业界关注。爱奇艺运营副总裁耿晓华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视频网站目前在挑剧选剧方面会更加慎重和挑剔,不会像去年,只管抢,导致整个市场价格疯涨。谁是之前版权价格畸高的推手已毋庸置疑。优酷总编辑朱向阳在回复每日经济新闻的疑问
5、时称,之前的版权价格虚高,与资本市场和市场竞争都有很大关系。视频网站近两年的版权之争战况激烈,影视剧版权价格随之疯涨。朱向阳此言也道出了优酷与土豆的版权激战,双方激战不单是公司之间的矛盾,也是行业矛盾积累最终爆发的一个结果,因为高昂的版权费用已经到了令视频网站难以承受的地步。此后,两家突然“闪婚”促使这对老冤家多年的版权之争画上句点。易观国际(微博)视频分析师张颿表示,早期,视频网站无非是想要通过版权的形式把视频行业的壁垒提高,以此减少市场的不正当竞争。随着市场几轮清理之后,行业已经快速洗牌,抬高版权价格意义已经不大。购买一个独播剧,给视频网站带来的用户资源、流量或是黏性用户,并未达到一个合理
6、的水平,投资回报率也很低。对于视频网站而言,只有打品牌获得的利益才是长久的。艾瑞咨询(微博)iUserTracker最新数据显示,2012年1月,在网页端,优酷和土豆的用户浏览时长市场份额高达42.4%,另外57.7%大多被爱奇艺、搜狐、乐视、腾讯等企业瓜分,整个市场基本处于巨头垄断状态。尤其是在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资本市场又无心介入的情况下,以广告为主要营收的新晋者和行业内排名靠后的企业将因为缺乏核心竞争力,导致生存空间被压缩。李浩认为,优酷和土豆合并,从经济意义上来讲,双方会在三方面联合以降低成本:首先是版权联合采购;其次是带宽联合采购;第三是广告联合议价,包括跟广告代理公司佣金的谈判方面。
7、ChinaVenture投中集团高级分析师冯坡也指出,作为国内在线视频行业市场份额最高的两家网站,优酷与土豆的合并将有效降低双方的带宽、版权、人力等运营成本,增强在内容采购和广告销售中的议价能力,从而实现企业品牌、资源、用户等多方面的协同效应,提升市场竞争力。对于未来优酷土豆是否会形成买方联合体,土豆对相关问题并未作任何回应,优酷有关人士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称,一切皆有可能,只是目前两家尚属独立运作。有业内人士表示,优酷和土豆最终会希望能成为独立的大买家。但对于片方而言,大家也会考虑相应的对策。从自身利益而言,版权机构不愿意看到他们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对此,高飞显得很乐观,乐视网与土豆网共建
8、视频合作平台仍在按照合同进行中。目前,主要有影视剧正版视频业务的有优酷、土豆、乐视、爱奇艺、搜狐视频、腾讯视频、新浪视频等诸多视频网站,优酷与土豆的合并是否会形成买方联合体有待市场检验。“要成为联合体整个时间较长。尽管优酷、土豆从大的框架上进行整合,但就很多业务而言,整合难度很大。”易观国际视频分析师张颿认为,单从营收来看,两家在广告投资上就较难整合。版权中介空间缩小优酷和土豆的结合,最直接的影响则是版权中介的升值空间会极大缩小。李浩解释称,视频网站中超过一半以上的版权是通过版权分销商购买,也有几个有钱的视频网站独家购买,然后再进行分销,或者互换独播剧。当然,就算视频网站自己采购独家,然后再进
9、行分销,同行之间总会存有一些顾虑,因此版权中介仍有运作空间。“优酷和土豆结合后,个人认为会有越来越多的视频网站自己去购买版权。那么,版权中介可以分销的网站相对就会变少。”李浩认为,优酷和土豆购买分销版权的可能性也会降低,版权纯中介公司自身的议价空间就会变小。根据财报数据显示,去年乐视网实现营业收入59855.59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1.22%,主要原因是网络视频版权分销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571.72%,增长原因主要是公司自成立以来不断大量采购独家热门影视剧网络版权,开展高效的网络版权分销业务所致。对于价格如若见顶是否会影响乐视网的业绩,高飞称,版权分销只是乐视网的阶段性策略,乐视网的营收是
10、全方位的。影视城大跃进恶果显现 经营约八成亏损近年来,一波以影视城(基地)为代表的投资热潮迅速兴起,其规模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目前国内的影视城已有千座,估计总投资约500亿元,且规模仍在持续扩大中。实际运作中,仅有5%能够盈利,多数影视城处于靠场租和门票勉强糊口的窘境,80%处于亏损状态,但仍挡不住新的影视城不断涌现,圈地砸钱,重复建设,“中国上下5000年的古建筑几乎被仿建完了”,影视城大多“千城一面”。业内人士表示,真正能称得上“影视产业基地”的只有13家,能胜任影视剧拍摄的则更少,多数影视城(基地)只是虚有一个旗号而已。影视城“千城大战”的激烈竞争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资源浪费?影视城的
11、出路在哪里?肖欢欢 陈庆辉 梁国瑞千座影视城 八成属重复建设1987年,我国最早规划建设的影视拍摄基地央视无锡影视基地落成。当时,国内影视业正处在起步阶段,出于对“拍戏”的好奇、对明星的热捧,无锡影视基地一时间成为热门旅游景点。无锡影视基地的成功,刺激了市场。此后20多年间,轰轰烈烈的“造城”热潮席卷全国:广州西樵山梦工场、厦门国际影视城、合肥国际影视城、珠影影视城、江苏盐都影视城、荆州三国影视城、天津蓟县华人影视城、涿州央视影视基地、央视威海影视城、镇北堡西部影视城这股投资热潮,在上世纪末曾一度冷却,大多也没有形成成熟的盈利模式,长时间没有剧组进驻。2009年以后,影视城投资热潮“卷土重来”
12、,在许多地方政府的旅游规划中,影视旅游成了不可或缺的要素,获得审批立项的也不在少数,最终在2011年达到高潮。2011年9月,杭州余杭区的英皇影视文化村投资逾60亿;2011年11月,浙江海宁的海宁中国武侠(影视)文化产业基地,占地2000亩;2012年3月,湖北襄阳的唐城、汉城影视基地陆续开工,总投资分别是30亿、22亿。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影视城的总投资约500亿元,而且还在继续放大中。影视基地带来旅游业的繁荣和产业链的衍生,是很多影视城建设的直接动机。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齐勇锋表示,目前国内几乎每个省都有影视城,一些影视城集中的省则有数十个,全国影视城已有近千个。数据显
13、示,新建影视城中,有95%投资过亿,但相对盈利难。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影视中心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的影视城中,有80%亏损,15%温饱,只有5%可以盈利。尽管多数不赚钱,投资却丝毫没有降温势头,在业界人士看来,其背后有着强烈的“圈地”冲动。早在2010年,本山传媒便在海南琼海市博鳌镇圈下800亩土地,用于建设本山影视基地。其中,400亩用来建设影视城,剩余的400亩则是建宾馆、酒店等配套设施。广州中山影视城有限公司董事长喻立建表示,很多投资商都想通过一部戏,建一座影视城,带动当地旅游业,这种概念本身是错误的,影视城必须综合周边环境、自身特点、剧组需求去建设。喻立建还说,争相建设仿古建筑是很
14、多影视城都在做的事,且投资动辄数亿元,“中国上下5000年的古建筑,现在几乎被仿建完了,从春秋到汉朝,一直到民国,哪个时代的建筑都有了。”他苦笑说:“目前国内的影视基地已严重超载,80%都是多余的。雷同造成了场租费的恶性竞争,你一万,我八千,你八千,我五千。未来20年不再新增影视基地,都足够影视剧拍摄需要了。”同质化藏危机 近半未来或被淘汰“美国几十年下来才形成了几十家主题公园,而我国20年间就建成了近万家主题公园,肯定有一大批要被淘汰。”齐勇锋说。他认为,影视基地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环节,在仅仅为制片方提供取景地的单一功能下,目前已过多过滥,总量上已严重供过于求。影视城扩张速度为何如此生猛?他
15、认为,主要是各地区之间有不同的利益,有些地方政府见别处有影视城,而自己也不缺土地,就也想建一个。“比如说汉城、宋城,你可以建,我可以建,他也可以建。结果大家都建,甚至有些影视城的创意团队都是同一个,盲目投资,最后必然亏损和恶性竞争。”齐勇锋分析说,当前国内影视城的硬伤之一是雷同。古装剧流行的汉、宋、明、清等几个朝代的古建筑,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严重供过于求。但影视剧的增长速度却远没跟上。目前我国每年影视剧产量约500部,即便是美国的年产量,也不过七八百部。由于多数影视城缺乏竞争力,剧组选择的空间很大,有时拍个外景就走了,而影视城一旦建成,就面临着日常维护成本和折旧。硬伤之二是产品单一,没有形成完
16、整的产业链。影视城行业,特点是高投入、资金回收周期长。很多影视城建成后,缺乏后续资金投入,十多年都没有改造过,对剧组和游客都没有吸引力,最终陷入困境。以云南大理的天龙八部影视城为例,当年的天龙八部电视剧播放的热度一过,便很难再吸引游客,影视城出现闲置。多数影视城 劣势都在产业链上广州的中山影视城,是华南地区唯一入选中国十大影视基地的影视城。喻立建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盈利300万元,偿还投资商的利息后,有一些亏损,“但我的土地在升值,1998年时每亩9万元,现在起码每亩四五十万元,现在拍卖出去,肯定是赚的”。中山影视城的现状,是目前国内影视城投资膨胀的缩影。喻立建表示,去年共有18部电影在中山
17、影视城拍摄,地处南方也是一大优势,在北方冬天不具备拍戏条件时,这里却还是拍摄旺季。虽然如此,喻立建也坦承,中山影视城也有劣势。一是产业配套还不健全。影视产业链一环扣一环,剧组来不光是拍戏,还有吃住行,还有群众演员、摄像器材租赁等。有一次,他到现场去看拍戏,开拍后,有一名群众演员拿着枪却露出手表,还有群众演员开拍之后还在打手机。“群众演员的素质,也是影视城的软实力。一个剧组一两百人,群众演员素质不高就会影响拍摄进度,一天的损失就是几十万元。”目前,中山影视城还没有摄影棚,不具备后期制作的条件。为此,他们将配套建设上档次的酒店,对群众演员进行培训,引进影视制作公司,拉长产业链条,以此来争取游客。链
18、接“造城”热潮为何来?记者:新建影视基地中,95%的项目投资过亿元,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建设热潮?陈少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很多地方是想推广城市。但真正对城市有推广作用的,都是自然风光。即使是横店影视城(微博),对周边也没有带动作用。靠影视基地推广城市,这种思考是错误的。还有的地方是影视基地和主题公园结合,但又没有主题,缺乏持续内容。还有的人是圈地,这一点很突出。政府补贴多,地又便宜,没有产业就通过地产、物业赚钱。好多都是房地产公司想把土地变成地产开发,借各种名义圈地,里面没有实际的产业效益。目前的影视基地,大多数没有找到可行的商业模式,收入少,盈利难,再建没有意义。余泳(影评人):
19、现在的影视基地太多了,好多省级电视剧中心也要搞。有的是为了拍戏,有的是为了旅游。很多都是当地政府招商引资的,面积很大,其实很浪费,建设也没有差异化。现在每年(生产的)电影已经大量积压了,能上院线(放映)的很有限。电视剧年产2万集,能上星(播出)的少之又少。很多人搞影视基地是为了征地,主要是看准了土地的升值空间。在很多经营者眼中,这是一种保值增值的手段。记者:这种“文化地产”对文化产业会有什么影响?陈少峰:文化地产是通过文化来实现地产增值,但现在根本没有文化,这是一种泡沫。对文化产业没有帮助,也是土地浪费,本来该投到文化上的钱投到地产上去了。变相房地产开发要严审近期,央行、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文,
20、明确提出:“对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城市水源地的观光农业等国家明令禁止或限制发展的旅游项目,应严格禁止或限制发放贷款。对于可能借旅游项目名义变相进行房地产开发的,应从严审查。资本狂潮下的电影乱象 受伤的热钱是地狱?涌入的热钱能在电影行业里留多久?中国影视投资 100亿、63%的年增长率,中国电影行业最简单的财务数据足以让那些带着梦想且投资无门的热钱疯狂。就在此时此刻,可能在北京的咖啡厅、酒楼里,有无数的人正在游说着那些茫然又兴奋的投资人,向他们描绘电影行业的美好形势。投资者们带着“爱”进来,已经有一些怀着“恨”出去。涌入的热钱能在电影行业里留多久?无论如何,他们的去留将决定中国电影未来的发
21、展势头。电影投资 带着爱来怀着恨走是天堂,还是地狱?涌入的热钱能在电影行业里留多久?近一年时间,新影联副总经理高军成了资本界纷纷“朝圣”的对象,他投资电影从未亏损的佳绩吸引着至少四路电影资本同时与他频频联络:即将完成募资的汇利基金想让高军成为管理人,把控投资项目;国内首只人民币影视基金壹股权基金则准备跟投高军即将投资的所有项目;此外,由一个身份神秘的美籍华人牵头、数额较大的电影基金也想让高军加盟;而一家大型国企则想并购高军掌舵的盛世华锐等一系列公司,然后将其打包上市。这四路野心勃勃的资本不过是近两年涌向电影行业的“热钱”的代表,几乎每个身处这个行业的人都能感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资本带来的灼热感。
22、汇利基金的负责人詹幼文平时要接触大量的投资人,一个刚刚在国外买了两个矿产资源的投资人在询问她投资电影是否赚钱后告之:“今年五六月份还会有一笔钱,我给你投一两个亿吧。”与此同时,创建大中电器的张大中之子也与詹幼文接洽过,他们正在筹备成立一家影视投资公司,雄心勃勃地准备挺进影视行业。2010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超过百亿大关,较2009年增长幅度高达63%。这在其他大多数行业几乎是不可想像的增长,同时电影行业反经济周期发展的特性也是吸引众多资金的重要因素。然而,与“大军入境”的热钱形成对比的是,2011年进入了黄金(1886.70,57.60,3.15%)十年第三年的中国电影尽管建立了行业发展的初步基
23、础,但是远远还未成熟。2010年上映的电影中80%都在亏钱。人们看到,以往业内人士不看好的剧本忽然投拍了,大家不看好的导演忽然有人投资了。这令高军等资深业内人士颇为担心:热钱带来的泡沫坏了行业规律的同时,一些不专业的业内人士更是伤了投资人的信心,这可能影响电影行业的后续发展。一个典型案例是,几年前台湾鸿海集团创始人郭台铭想重振台湾电影,斥巨资投资了影片白银帝国,结果惨败,对于独具慧眼又打着精明算盘的郭台铭而言,投资电影远比做生意复杂,有很多不可控的人为因素。原本想投资100部台湾电影的郭台铭暂且搁置了他的投资计划。电影导演、影评人江小鱼说,现在台湾一年也就生产十几部电影,如果有100部电影的资
24、金,那么能带动台湾电影行业进入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但是因为一些不够专业的业内人士,把一个特别热爱电影的投资人伤害了。“现在,台湾电影业又重新坠入黑暗之中。”江小鱼说,台湾只有一个郭台铭,大陆则有无数个,他们带着爱进来,已经有一些怀着恨出去。就在此时此刻,可能在北京的咖啡厅、酒楼里,有无数的人正在游说着那些茫然又兴奋的投资人,向他们描绘电影行业的美好形势。但是这些投资人能在电影行业里留多久,我们很难预料,他们的去留也将决定中国电影的发展势头。基金管理人分道扬镳 梦想难以照进现实近两三年,涌入电影行业的资金剧烈增长,天使之翼影视投资公司创始人戢二卫告诉我们,这些资金中有一半是行业外投资者。业外投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影视剧 投资 市场 案例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83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