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爱的基本含义人生的价值观课件.ppt
《仁爱的基本含义人生的价值观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爱的基本含义人生的价值观课件.ppt(2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12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3)斯语矣。”【注释】(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这句话是说,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
2、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3)事:从事,照着去做。“忠”“恕”两字的内涵是什么?“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否矛盾?,答题参考:“忠”对人尽心竭力,指积极为人,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让别人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人飞黄 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待人忠心的意思。“恕”待人仁爱宽厚,指推己及人,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所 谓人
3、心都是肉长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自己 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三)阅读论语中的相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24(1)从上文中摘出孔子的原文,来概括“
4、忠”、“恕”的内涵。(1分)(2)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你如何理解孔子的“忠恕”观?试作简要评述。(3分),模拟试题,(三)阅读论语中的相关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24(1)从
5、上文中摘出孔子的原文,来概括“忠”、“恕”的内涵。(1分),模拟试题,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1分,错一处即不得分),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2)在现代社会的人际交往中,你如
6、何理解孔子的“忠恕”观?试作简要评述。(3分),模拟试题,(2)答案要点:孔子的“忠恕观”,意味着交往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和沟通,首先要以对他人的关心友好、仁爱和善为前提,以宽厚善良的心地和包容开放的襟怀接纳对方,尽心竭力,与人为善。(3分,如与上述观点不同,能自圆其说,酌情给分),问 题 探 究,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
7、?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上述章节是从哪些角度入手论述“仁爱”思想的?,问 题 探 究,1、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630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上述章节是从哪些角度入手论述“仁爱”思想的?,强调仁爱是修
8、身要务,学文倒在其次,提出“忠恕”乃待人的基本原则,提醒在实践仁爱的过程中不妨从小处着手,阅读下列文段,回答后面的问题。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从各自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怎样的性格?为什么说只有孔子的“志”最接近“仁”?,子路轻财重义,心地单纯,光明磊落。颜子有善而不自称,不夸耀自己的功劳,不把劳苦之事加与他人。子路偏于小圈子的荣辱,而颜回则心存人间大爱,其境界之高,是子路无法相比的。孔子老安、友信、少怀,心怀天下,境界更高。
9、,与墨子的兼爱比较异同,都主张人与人之间应相爱,孔子的仁爱,是以尊尊、亲亲为基础的有差等的爱。其根本点在于维护君君臣臣的等级关系和父父子子的宗族血缘关系。墨子的兼爱,是要取消等级差别的普遍之爱,这就破坏了严格区分上下尊卑的宗法等级制度。,(七)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2分)2孔子认为“圣”的境界“尧舜其犹病诸”,你如何理解?(2分),模拟试题
10、,(七)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1孔子在这里把“仁”与“圣”做了区别,这个区别的关键在哪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陈述。(2分),模拟试题,“仁”着眼于推己及人,侧重于主观愿望;“圣”追求博施济众,侧重于行为效果。,(七)阅读下面的文字,然后回答问题。(4分),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2孔子认为“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仁爱 基本 含义 人生 价值观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80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