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融合教育课件.ppt
《学前融合教育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融合教育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融合教育,主讲 赵 斌,内容导航,融合教育是什么融合教育的产生融合教育的理念融合教育的对象融合教育模式学前融合教育学前融合教育发展学前融合教育教学策略学前融合教育:理想与现实自闭症儿童融合教育案例解读,一、融合教育是什么,融合:inclusive“包容”之意。1982年4月美国明尼苏达州一次会议上桑塔格博士(Dr.E.Sontag)首次提出。1994年美国教育研究机构NCERI提出“包容”定义:对所有学生,包括重大残疾学生提供得到有效服务的机会,包括得到需要补充的工具和辅助性服务并安置到学校与其年龄相适应的班级,以使学生在社会中像所有成员一样拥有富裕生活,1994.6.7-10西班牙萨拉曼
2、卡召开世界特殊教育需要大会通过萨拉曼卡宣言和特殊需要教育行动纲领提出融合教育融合教育:指让身心障碍儿童和普通儿童在一起学习,它强调为身心障碍儿童提供正常化的教育环境,在普通班中提供所有的特殊教育和相关服务措施,使特殊教育和普通教育融为一体,融合教育是一种用来描述障碍学生融入正常学生的班级、学校、社区环境,参加学习和社会活动的专业术语,其基本含义是不要把障碍儿童孤立于隔离的、封闭的教室、学校、交通设施和居住环境之内,主张那些有特殊需要的儿童能真正地和正常发展的同伴一起参加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最大限度地发挥有特殊需要儿童的潜能,融合教育的特点要求在普通学校的普通班级内教育所有学生,无论他
3、们有何种残疾,也无论残疾程度如何要求教师与其他人员组成针对特殊需要儿童的工作小组,提供专业支持由一般课程和个别化教育计划构成,案例1:德国的融合教育,2004年5月3日,德国布莱梅融合教育结构。阿斯腾儿童日托机构100名左右的幼儿,四个班级,其中20名不同程度的残疾。一名蕾娜的女孩,由于早产,运动功能发生障碍,4岁的孩子看起来只有几个月大,不会走不会站不会坐也不会说话,但智力是正常的。在一名专职教师寸步不离的帮助下,她和所有孩子一起游戏、生活和接受教育。虽然,她不会说话,但从她的脸上看出她是幸福的蕾娜是不幸的,但她生活在实施融合教育的幼儿园却是万幸的。,布莱梅融合教育还普及到义务教育阶段。杜鹃
4、花小学由一个普通班和一个特殊班组成姐妹班,合用一个套间,一扇门将两个教室有机联系起来,中间有一宽敞的大厅供两个班级公用。平时有些课(如数学、德育)两个班分开教学,有些课程(如手工、音乐等)合起来开展。下课时,学生一起在大厅里休息、游戏,残疾儿童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与正常儿童相处。,二、融合教育的产生,人们对残疾人的态度变化残疾人命运变化教育界对残疾人的关注焦点变化,特殊儿童被安置到相对隔离的教育环境中,缺乏与正常同伴之间的交流互动经济发展、公平理念使人们开始质疑针对特殊儿童的隔离教育安置方式融合教育兴起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特教领域将残疾儿童放在普通学校中进行“一体化”教育或“回归主流”运动“
5、回归主流”是美国等教育发达国家实施特殊教育的一种思想体系,英国称为“融合”、“一体化”融合教育是发生在特殊教育领域某一个特定时期内的教育形式,三、融合教育教育理念,关注环境的适宜性最少受限制环境关注个别差异个别教学计划关注教育辅助需要资源教室,四、融合教育的对象,美国融合教育对象,中国的融合教育我国多年来实施以视力残疾、听力残疾及弱智儿童为主的隔离制特殊教育,直至1994年才在全国范围内开始推广随班就读。随班就读是中国大陆目前最为广泛的融合教育形式,我国融合教育对象低视力重听(包括有残余听力经过康复具有一定语言能力的)轻度智障肢体残疾(基本能自理日常生活)学习障碍(包括学习困难和功能性障碍)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融合 教育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7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