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课件.ppt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课件.ppt(9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四章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和内容,主 要 内 容,第一节 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分析第三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目标的表述第四节 从活动目标看健康教育与各领域的关系,第一节 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什么是教育目的?什么是教育目标?上述两者的区别?,问题讨论,在回答“教育的目的或教育的目标是什么”之前,就“什么是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这一问题达成共识是十分必要的。(P155)问题:这两个问题之间有何关联?是由“什么是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推理出“教育的目的或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吗?(第五组)提示:只是为了区分常见专业术语“教育目的”和“教育目标”,问题讨论
2、,“教育目标就是学生成功实现学习过程时,即达到了目标中所表示的学习结果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的变革,这体现了目标的具体性。”(P156)问题:这段话中的变革是什么含义?(第五组)提示:是想突出已有的变化,用“变革”更吸引眼球。,问题讨论,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是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根本依据。(p156)问题:在幼儿园教育中,由于每个班幼儿水平都不一样,所以我们在制定目标时是否应该以满足多数幼儿水平为主?面对水平较差或较高的幼儿,我们应该如何面对?是否需要实行分班教育?尝试解答:制定目标时我们应该以满足多数幼儿水平为主,面对水平较差或较高的幼儿,教师可以给予个别指导。提示:还可以有分组教学、区域活
3、动等形式。,问题讨论,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制订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最直接的依据,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应有助于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的整体实现,学前儿童健康教育也可以说是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p157)问题:如何理解“学前儿童健康教育可以说是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这句话?提示:上下位的关系。,问题讨论,江苏省卫生事业第十个五年规划提出了相应的目标:“努力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不卫生习惯、不卫生行为和不卫生生活方式,确立卫生健康观念,形成全社会人人讲卫生的风尚。”(P157)问题:如何从根本上改变?“根本”是什么?提示:官方文件非学术专著,无需过分斟酌字眼,知道大意即
4、可。“根本”相当于“彻底”,更多表达了一种决心。,第一节 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 续,根本依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你读懂儿童了吗?直接依据: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你学过相关法规条例了吗?重要依据:社会的发展与要求。你察觉到“目标”的变化了吗?,对话一:什么是高兴?我犯错误的时候人家都笑话我。为什么会高兴?我们班有个小朋友,我就笑话她。高兴了会怎么样?高兴不是好孩子。高兴对我们好不好?不好,因为高兴是不好的孩子。小朋友如果不高兴了怎么办?妈妈爸爸带我出去玩的时候,我看到有的小朋友在马路上哭,我就笑话她。,对话二:什么是勇敢?老拐子拐他的时候,他像奥特曼一样打他。为什么要勇敢?
5、把老拐子踢的很远。勇敢了会怎么样?打坏人。勇敢对我们好不好?好,打坏人的时候就把警察和奥特曼叫来,把坏人和老拐子打走。怎么样才能变得勇敢?让奥特曼和警察来。,对话三:什么是坚持?想小便,让他忍住,坚持。为什么要坚持?不忍住就会尿到身上。坚持了会怎么样?有厕所的地方再去小便。坚持对我们好不好,为什么?不好,忍不住就会尿到裤子上。怎么样才能坚持?不能急,慢慢来。,对话四:什么是失败?挖了一个陷阱,抓小鸟,小鸟飞走了,就是失败。为什么会失败?陷阱不够深。失败了会怎么样?不高兴。失败对我们好不好,为什么?不好,抓不到小鸟了。怎么样才能不失败?下次再努力。,第一节 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依据 续,根
6、本依据: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你读懂儿童了吗?直接依据:学前教育和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你学过相关法规条例了吗?重要依据:社会的发展与要求。你察觉到“目标”的变化了吗?,第二节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分析,分析:我国主要历史时期的学前教育目标 的基本特点细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 领域目标思考: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目标,纲要中的相关条文,健康领域: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纲要中的相关条文,语言领域的第一条:乐意与人交谈,讲话礼貌;科学领域的第五条:爱护动植物,关心周
7、围环境,亲近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艺术领域的第一条:能初步感受并喜爱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纲要中的相关条文,社会领域: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我国幼儿园健康教育的总目标及价值取向,身与心并重。保护与锻炼并重。健康行为的形成与健康态度的转变并重。纲要其他四个领域的相关目标在促进学前儿童的道德健康、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问题讨论,20世纪80年代初的学前教育目标:保证幼儿必
8、须的营养,做好卫生保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发展他们的基本动作,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提高机体的功能,增强体质,以保护和促进幼儿健康。(p15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健康领域目标:(1)身体健康,在集体生活中情绪安定、愉快;(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3)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会保护自己;(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p160)问题:对比80年代的健康领域目标,如何评价“纲要”中的健康领域目标提示:1.这个问题很好,但更应该通过自己深入的思考得到结论。请思考,上页问题参考答案:,更加重视心理健康。,问题讨论,21世纪初的
9、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既符合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又有所具体化、有所发展,强调开放教育、终身教育、生态教育、创新教育等教育理念,强调成人对儿童的尊重、儿童与成人的平等以及儿童潜能的发挥。(p161)问题:如何理解“开放教育”和“生态教育”?提示:自然是指的儿童教育理念。“开放”的对立面是“保守”;“生态”强调的是系统和谐。,问题讨论,由于学前儿童的身体健康与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方面,因此有的目标如“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既包含日常生活中的盥洗、排泄等生理意义上的卫生习惯,也包含没有吮吸手指等心理意义上的问题行为。(p162第四行)问题:为什么吮吸手指属于心理意义上的问题?尝试解
10、答:幼儿由于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或由于不适宜的环境、不良的教育造成吮吸手指的不良习惯,这种不良习惯会成为心理健康的障碍。,问题讨论,除了健康领域外,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在其他四个领域也有与健康教育相关的目标,诸如语言领域的第一条、社会领域的第一五条,科学领域的第五条、艺术领域的第一条等,这些目标在促进学前儿童的道德健康、促进人与环境的和谐方面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p162 第三段)问题:在上述的各领域中和健康有关的条目中,我们更多的看到的是幼儿可以和外界产生多样的联系(并乐于产生联系),在我们刚开始学习幼儿健康教育时曾说过不提及学前儿童的道德健康,如何理解此处说的道德健康?提示:一直担
11、心的“被误解”还是发生了“不提及”只是涉及儿童健康的内涵时,而非不进行儿童道德教育。,问题讨论,第二,保护与锻炼并重。目标既重视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提高保护自身的能力,又强调通过体育活动提高身体素质。(p162)问题:幼儿滑滑梯的例子,健康领域会指导幼儿滑下滑梯后,腿着地坐稳后再站起来;而在安吉游戏中有好多幼儿是头向下,用肩膀支撑滑滑梯,还有一些看起来比较危险的体育活动能锻炼幼儿体魄也是被认可的,但可能从健康领域来看是不被认可的。那么,健康领域与体育领域在保护与锻炼并重这方面如何融洽对接?提示:请考虑:1.为何选择某种锻炼类型?2.为达到某种锻炼目的,必须用某一种锻炼方式吗?3.儿童的骨骼等不同
12、于成人的发育特点是什么?4.以前、现在不出事,并不等于今后不出事。,问题讨论,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小班:知道过马路/乘坐交通工具、玩大型运动器械时要注意安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安全常识。(P163)问题:在目标中使用的“知道”、“了解”、“认识”等词语是否意味着对于幼儿的掌握水平的要求差别?如果有的话,“知道”和“了解”两种要求孰难孰易?提示:肯定是有所区别有层次的。“知道”是比较深入的“了解”。,问题讨论,在幼儿园健康教育的年龄阶段目标表述中:小班:知道自己的性别,(P163)大班:知道男女厕所,初步理解性角色期待。(P164)问题:为什么到大班才让幼儿知道男女厕所,而不是小班?提示
13、:不是“才让”,而是这个年龄段“应该知道”,“要求知道”。,问题讨论,台湾健康教育专家黄松元认为,行为目标在健康教育中运用的价值已经是显而易见的,首先,以行为方式来制定教学目标是分析教学过程的最有意义的方法,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拟定教学计划前势必仔细考虑自己的意向,这样教学就具有专业性的、作决定的功能。(p165)问题:作决定的功能如何体现?尝试解答:例如在一段时间后,幼儿是否养成了某种健康行为。提示:是指将教学目标定位在哪些行为上。,问题讨论,表现性目标对学前儿童活动及结果的评价是一种鉴赏式的批评,它不同于行为目标,无法追求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一对应关系。(p166)问题:这里的“鉴赏式的批评”
14、应如何理解?为什么不是“鉴赏式的评价”?提示:“批评”的是“目标”不是“儿童”,“批评”的前提是“鉴赏式”。,问题讨论,所谓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但生成性目标在实践中是较难确定的,因为有时无论教师还是儿童都不知道学习什么是最好的或是最合适的。(P166)问题:怎么理解生成性目标是“问题解决的结果”?生成性目标较难确定,那么在确定生成性目标时有什么注意点和诀窍吗?提示:指前面的问题解决的结果。是在前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产生的,既然决定了新的目标,那么意味着前面的问题有了结论。,p166 生成性目标这一概念不同于“生
15、成的目标”或“目标的生成”。问题:“生成性目标”与“生成的目标”有什么区别?我们的理解是:生成性目标是过去时,生成的目标是现在进行时。问题:生成性目标与教育实践中的结果有什么关系?能不能举个实例帮助解释一下生成性目标?提示:1.分析问题的视角不同:生成性目标:目标的性质 生成(预设)的目标:目标的来源 目标的生成:目标的确立过程 2.生成性目标可能带来的实践结果是开放式的,问题讨论,问题讨论,所谓生成性目标是指在教育情境中随着教育过程的展开而自然生成的教育教学目标,它是教育情境的产物和问题解决的结果。生成性目标的本质是过程性的,儿童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因而产生对结果新的设计,
16、“尝试”是生成性目标较为典型的表达方式之一。(P166)问题:生成性目标与生成的目标有什么区别?生成性的目标是过程中自然生成的,为什么可以写在课前的目标上?提示:生成的内容很可能是通过下一步活动完成的。,问题讨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制定中的常见问题第5条:表述过于笼统;第6条:表述不精炼。(p168)问题:有的时候,为了避免表述笼统的问题常常需要把目标写的具体一些,这样往往又会显得不精炼。那么,如何把握笼统和精炼之间的度,让目标看起来精炼又不过于笼统呢?提示:再仔细看一下教材中的举例。,问题讨论,我们在思考幼儿园健康教育目标这一问题时,不能不注意到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的高低与目标制订的密切关
17、系。(P169)问题:如何评估教育活动的结构化程度?结构化程度高低的标准是什么?提示:主要是指教学活动形式的选择、活动进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强弱等。,问题讨论,具体地说,应全面思考学前儿童身体发展的现状、心理发展的特点尤其是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同时还必须正确判断学前儿童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健康习惯,以期教育活动的开展有的放矢,教育内容易为学前儿童接受。(p172)问题:此处的“全面思考学前儿童身体发展.”中的学前儿童是否包括特殊儿童?尝试解答:是3-6岁的所有学龄前儿童,包括特殊儿童。提示:这里的“全面”指向的是身心发展的全方位,不是指儿童类型。,问题讨论,要尊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内在要求的同时兼顾学科
18、知识内在逻辑体系的要求也是必要的。(P172)问题: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如何兼顾内容的生成性与学科知识内在逻辑性?提示:首先要尊重儿童的发展需求,在此前提下,兼顾学科知识逻辑。比如,某个时间要根据儿童的需要选择饮食、安全教育但暂时缺失身体生长等方面的教育,在几者(指健康教育六块内容)皆可时,可优先考虑前面未曾进行的教育内容。,问题讨论,那些既与学前儿童当前的发展需要不相干也与学前儿童将来的发展需要没有多少联系的内容,就不适宜作为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的内容。(p173)问题:这一点具体的判断标准是什么?能否举例说明什么样的内容“既与学前儿童当前的发展需要不相干也与学前儿童将来的发展需要没有多少联系”。问
19、题:幼儿未来的发展是不确定的,与未来发展需要有关的内容也是不确定的,我们应如何确定这方面的教育内容?提示:这里在讨论“需要原则”,关注的重点应当是“需要”而不是“不需要”,强调的是与儿童生活的密切相关,所以应当把精力放在思考“什么是儿童最需要的”的问题上。,问题讨论,(二)有关饮食营养:4.初步感受中外饮食文化(p174)问题:如今有些孩子迷恋外国饮食,例如KFC、麦当劳、必胜客,是否这一点的设立与此有关?提示:不是。而是为了拓展饮食营养教育。,问题讨论,(三)有关身体生长 5.探索生命现象的兴趣。(p175)问题:这里的“生命现象”具体指那些?提示:生命的生长,生命的奥秘。,问题讨论,“社会
20、发展与需求是确定学前儿童健康教育目标的重要依据。任何社会都将人才培养的理想作为教育的目标,以期造就合乎社会需要的主体。”(P158)问题: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对幼儿园健康教育提出了怎样的要求?(第三组)问题:当社会需要与现有的健康基本理念产生冲突时,是优先考虑社会需要,还是更重视健康基本理念的贯彻?例如在一个国家的战争时期,社会需要的是拥有强壮体魄的人,并不重视甚至忽略心灵的健全,但众所周知,在健康的基本理念中,健全的心理与健壮的身体同样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健康教育应当顺应社会需要还是坚持自身的正确理念呢?(第五组)提示:1.“不跟陌生人走”是哪个时代提出的?2.注意“重要依据”与“根本依据”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儿童 健康 教育 目标 内容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79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