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评价概述课件.pptx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评价概述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评价概述课件.pptx(5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与评价概述,开篇名言,教育者应当深刻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自己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才能够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的能手。(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第一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第三节,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学说,第四节,学前儿童心理评价,【想一想】,心理发展是怎么一回事呢?,你平时看到儿童在各种活动中都有哪些心理表现?,第一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问题,一、心理与心理的发展,二、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三、了解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一、心理与心理的发展,(一)心理的实质,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客观现
2、实的反映,客观现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案例分析,3.当教师给幼儿出示一个圆形中央一个小点的图案并问幼儿像什么时,幼儿会有不同的答案,这说明了什么?,1.“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现象说明了什么?,2.某幼儿园教师在组织幼儿科学“认识风”的活动中,教师问幼儿:“一位老爷爷挑着一担粮食走在路途中,天气很热,你们帮老爷爷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让老爷爷凉快凉快?”结果,幼儿的答案只有三个,即:电风扇、空调和吃冰激凌,请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一、心理与心理的发展,(二)心理现象的内容,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情感过程:喜、怒、哀、乐、悲、恐、惊
3、意志过程:自觉性、坚持性、自制力,个性倾向性:动机、需要、兴趣、理想、价值观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注意言语社会性,心理状态,二、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一)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阶段的划分,胎儿期(受精卵形成到出生)新生儿期(出生28天内)婴儿期(29天到未满1岁)幼儿前期(1至3岁)幼儿期(3岁到入小学前),二、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二)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1.从简单到复杂,2.从具体到抽象,3.从被动到主动,4.从零乱到成体系,比如,幼小的婴儿情绪只表现出笼统的喜悦和愤怒,之后才逐渐分化出愉快、喜爱、害怕、惊奇等各种各样的情绪。
4、,比如,儿童认为儿子总是小孩,他不理解“长了胡子的叔叔”也是儿子。,比如,大班幼儿不仅能知道自己要记住什么,而且知道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四五岁的孩子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集中,而在有的活动中注意力却很容易分散。,比如,幼小儿童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一会儿说东,一会儿说西。,为什么全世界的儿童都是先学会抬头,然后学会翻身、学会坐、学会爬、学会站,然后学会走?,为什么同胞兄妹,一个活泼开朗,一个沉默寡言?,【想一想】,二、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性,1.连续性,2.阶段性,3.个别差异性,发展速度上的差异发展优势领域上的差异最终达到的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二、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
5、四)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1.乳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01岁),新生儿期,满月到半岁,半岁到周岁,二、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四)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2.婴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13岁),二、学前儿童心理的发展,(四)各年龄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幼儿期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36岁),三、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意义,(一)理论意义,1.可以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提供科学依据2.有助于了解、丰富和充实心理学的一般理论,(二)实践意义,1.社会实践的需要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产生的根源2.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研究必须为社会实践服务,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一、客
6、观因素,二、主观因素,双生子爬梯实验,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实验:他让一对同卵双胞胎练习爬楼梯,其中一个为实验对象,在他出生后的第46周开始练习,每天练习10分钟,另外一个在他出生后的第53周开始接受同样的训练。两个孩子都练习到他们满54周大的时候,一个总共练了8周,另一个只练了2周。大家想想看,这两个小孩哪个爬楼梯的水平高一些?为什么?,一、客观因素,(一)生物因素,1.遗传2.生理成熟,(二)环境和教育因素,社会环境可以使遗传所提供的心理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环境影响遗传素质的变化和生理成熟的进程。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是制约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方向的最重要的客观因素,二、主观因素,
7、(一)学前儿童的心理活动,(二)学前儿童心理内部的矛盾(心理发展的动力),儿童心理发展动力直观剖析图,第三节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学说,一、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二、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三、行为主义学派的心理发展观,四、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五、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六、朱智贤的心理发展观,一、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成熟和学习不成熟就无从产生学习,而学习只是对成熟起一种促进作用 如:双生子爬梯实验,“一个人的能力是由遗传得来的,它受遗传决定的程度,正如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受遗传决定一样。”高尔顿,一、格赛尔的成熟势力说,遗传因素是引导和影响发展的主要力量
8、儿童的准备过程影响发展过程的机制的变化年龄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具有一般界标的作用个体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发展关键期或敏感期成熟是通过从发展的一种水平向另一种水平的突然转变而得以特定化发展变化在本质上具有结构性,二、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1.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本我与生俱来的生物本能自我人格中有意识的、理性的部分超我人格结构中的“良心”成分,二、精神分析学派的心理发展观,(一)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发展理论,2.弗洛伊德的心理发展阶段论口唇期(0-1岁):婴儿学会吮吸乳房和奶瓶肛门期(1-3岁):学会控制和排泄大小便性器期(3-6岁):俄狄浦斯情节的产生潜伏期(6-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儿童心理 发展 评价 概述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79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