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ppt
《学前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心理学完整版ppt课件.ppt(3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学前心理学,1,PPT学习交流,学前心理学课程体系,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 第二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第五章 学前儿童注意的发展第六章 学前儿童记忆的发展第七章 学前儿童想象的发展第八章 学前儿童思维的发展第九章 学前儿童言语的发展第十章 学前儿童情绪的发展,2,PPT学习交流,第一章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第一节 什么是心理学 一、什么是心理学(一)心理现象 心理学通常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类:1、心理过程(基础作用):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个性
2、心理特征;自我意识(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应用实验手段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1882年,德国生理和心理学家普莱尔的儿童心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的产生。,3,PPT学习交流,二、人的心理实质(一)脑是心理的器官 唯心主义观点:心理即灵魂。唯物主义观点:早期认为是由心脏决定的。后期认为是由脑决定的。(二)心理是人脑的机能物质基础(即人脑是心理的物质基础)1、脑的结构 1)脑由延髓、桥脑、中脑、间脑、小脑和大脑组成,最发达的是大脑。2)大脑皮层分为四个部分,即额叶、顶
3、叶、颞叶和枕叶。其中额叶是最新发展起来的部分。,4,PPT学习交流,2、人脑的机能1)大脑的机能:主要是接受、分析、综合、储存和提取各种信息。大脑两半球的功能不同。皮层各部分既分工又合作。2)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反射按起源分为两类:无条件反射: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条件反射: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信号有两大类:一是具体信号,包括各种视觉的、听觉的、味觉的刺激物等。二是抽象信号,如人类的词语。总之,心理现象就其产生而言,是两种现象的有机结合。,5,PPT学习交流,(三)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 1、客观现实是心理产生的源泉反映内容 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
4、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她们都是人的心理的源泉,但是相比较而言,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举例:狼孩等。2、心理的反映具有能动性反映形式 心理的反映是能动的积极的反映。小结:人的心理是主观和客观的对立统一;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能动的反映。,6,PPT学习交流,第二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一、对象: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研究儿童从出生到入学前这一阶段(0-6、7岁)心理的发生、发展特点和规律的一门科学。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是指: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本质特征。包括:(一)儿童心理发展的趋势,即发展的方向、顺序(二)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和年龄特征(三)儿童心理的个别差异
5、(四)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各种因素,7,PPT学习交流,二、内容:有人将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概括为三个W:What?When?Why?(一)描述儿童心理发展的普遍模式(二)揭示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和机制(三)解释和测量个别差异(四)探究不同环境对发展的影响(五)提出帮助和指导儿童发展的具体方法,8,PPT学习交流,三、学前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发展心理学;普通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儿童解剖生理学 辩证唯物主义哲学;,9,PPT学习交流,第三节 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和意义,一、学前儿童心理学的任务 1、阐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 2、揭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原因,影响因素和机制二、研究学前儿童
6、心理学的意义(一)理论意义:1、能够丰富和发展心理学的一般理论2、为辩证唯物论提供心理学的理论依据3、是人类发展的需要,10,PPT学习交流,(二)实践意义:1、为儿童教育提供心理学的理论基础。2、为儿童医务、儿童文艺、儿童玩教具设计等应用领域提供必要的心理学知识。3、为父母亲提供教养孩子的心理学知识,11,PPT学习交流,第二章 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第一节 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 一、原则 客观性原则 活动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 教育性原则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的原则,12,PPT学习交流,第二节 学前心理学研究的类型,(一)横向研究和纵向研究1、定义横向研究又称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里
7、,对不同年龄的儿童进行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或特点。纵向研究又称追踪研究,是对同一个或同一群个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进行定期的观察、实验或测量,探究心理发展的规律。,13,PPT学习交流,(二)整体研究和分析研究 整体研究又称系统研究,即把儿童心理各个方面作为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研究对象系统,当成一个整体结构来进行研究。分析研究又称专题研究,是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某一个别的、局部的问题进行比较深入的研究。,14,PPT学习交流,(三)差异研究、相关研究和因果研究,儿童心理学的课题,比较多地集中于研究不同年龄儿童心理活动的区别,这种类型的研究称差异研究。相关研究是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现象
8、之间的关系或心理现象与其它因素之间的关系。因果研究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查明心理发展内部诸因素间的相互作用。,15,PPT学习交流,(四)双生子研究和跨文化研究,双生子研究的目的在于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说明遗传和环境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跨文化研究(亦称交叉文化研究),是指同一个课题通过对不同社会文化背景的儿童进行研究,以期探讨儿童心理发展的共同规律和不同的社会生活条件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16,PPT学习交流,第三节 研究学前心理的具体方法(一)观察法研究学前儿童最基本的方法1.定义:就是在自然的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记录儿童的语言和行为表现,从而判断儿童心理活动特点
9、和规律的方法。2.类型:(1)从时间,分为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2)从范围,分为全面观察和重点观察(3)从规模,分为群体观察和个体观察,17,PPT学习交流,3.观察法的实施 确定要观察的问题 制定观察计划 选择观察内容 设计观察提纲 进行观察 观察记录的程序和格式 观察记录的语言 观察者的反思 撰写观察报告,18,PPT学习交流,案例:“师生接触”观察记录表,19,PPT学习交流,20,PPT学习交流,21,PPT学习交流,(二)实验法1.定义:实验法是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儿童的活动条件,以引起其某种心理活动的恒定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心理活动之间的关系。2.类型(1)自然实验法:在儿童
10、的自然活动中控制或改变某些条件进行的实验。(2)实验室实验:就是在具有专门装置的实验室中利用专门的设备进行心理研究的方法。,22,PPT学习交流,(三)测验法:用编制好的心理测验作为工具测量儿童的某一行为表现,然后将测得的数据与心理测验提供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可以看出被试的个别差异。测验法的使用必须具备的两个要求:信度:是指一个测验的可靠程度。效度:是指某测验有效地测量了所需要的心理品质。,23,PPT学习交流,如:婴儿的智力测验:贝利婴儿发展量表(1969年)测量2个月至2岁半的婴儿。它包括:心理量表;动作量表;婴儿行为记录比纳西蒙量表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SB量表)韦克斯勒学前和小学智力量表(
11、1967年),24,PPT学习交流,(四)调查法包括问卷法、谈话法 1、问卷法:根据研究的目的,以书面形式将要收集的材料列成明确的问题,让被试回答。2、谈话法: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和计划直接询问儿童的看法、态度;或者让儿童做一个简单的演示,让他们说明为什么这样做,以了解他们的想法,从中分析其心理特点。,25,PPT学习交流,(五)作品分析法:这是了解儿童心理的辅助方法。儿童的作品有作业、绘画、手工、日记等,通过对儿童作品的分析,可以了解分析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兴趣、能力和性格等。,26,PPT学习交流,27,PPT学习交流,28,PPT学习交流,29,PPT学习交流,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方
12、法学习儿童心理学要关注心理学、生理学、卫生学的相关知识。熟练掌握基本概念、基本理论观点。理论联系实际的进行学习。关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现实问题,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运用主题讨论进行学习。认真做好读好笔记。课后思考题要重视。,30,PPT学习交流,作业:谈谈你对学前心理学的认识?(对这门学科的认识、有什么感想/悟、对自己以后的生活以及工作有什么影响等等)要求:800字以上,31,PPT学习交流,第三章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第一节 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一、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概念儿童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称之为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32,PPT学习交流,二、儿童心理发展
13、年龄特征具有稳定性和可变性1、稳定性的表现:儿童的大脑发育有一个稳定的顺序和阶段,它是从后向前发展的。人类掌握知识经验有一定的顺序性,儿童掌握人类知识经验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儿童从掌握知识经验到大脑机能发生变化也要经过一个大体相同的、不断量变和质变的过程。,33,PPT学习交流,2、可变性表现在:不同的社会和教育条件使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有所变化;儿童所生活的时代不同,也使他们具有不同的年龄特征;教育条件不同,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也会有所变化。年龄特征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是辩证统一的。,34,PPT学习交流,三、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现行阶段的划分我国现时通用的儿童心理阶段的划分1、婴儿期(又称乳儿期
14、):01岁 新生儿:出生的第一个月 婴儿早期:06个月 婴儿晚期:6-12月,35,PPT学习交流,2、先学前期(前幼儿期):1-3岁3、学前期(幼儿期)3-6岁 幼儿初期:3-4岁 幼儿中期:45岁 幼儿晚期:56、7岁4、学龄期:6、7-18岁 学龄初期:6、7-11、12 学龄中期:11、12-14、15 学龄晚期:14、15-17、18,36,PPT学习交流,四、有关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概念(一)转折期和危机期 在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阶段之间,有时会出现在短期内突然急剧变化的情况,称为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 我们把可能在儿童心理发展的转折期常常出现对成人的反抗行为或各种不符合社会行为准则的表
15、现,称为危机期,37,PPT学习交流,(二)关键期 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某种特征的形成或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某一个时期容易出现,错过这个时期就很难形成,这个使儿童心理获得显著而迅速发展的时期就是关键期。(三)敏感期或最佳期 所谓儿童心理发展的敏感期或最佳期,是指儿童学习某种知识和形成某种能力或行为比较容易,儿童心理某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38,PPT学习交流,(四)最近发展区: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提出来的是指儿童能够独立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儿童在成人指导下所能够表现出来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差距。前者称为儿童的第一水平,后者称为第二水平。最近发展区是儿童发展的每一时刻都存在的,同时,每一
16、时刻又都在发生变化;最近发展区因人而异;好的教学是能够促进儿童最近发展区不断发生变化的教学。,39,PPT学习交流,第二节学前期各年龄阶段的主要特征,一、人生第一年,婴儿期或 乳儿期(0-1岁)(一)初生到满月1、适应新生活2、依靠无条件反射呼吸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眨眼反射;觅食反射;吸吮反射,40,PPT学习交流,收缩反射;巴宾斯基反射;手掌抓握反射;摩罗反射;游泳反射;行走反射;强直性颈部反射;身体直向反射;,41,PPT学习交流,3、条件反射出现和心理发生(1)条件反射对儿童最初生活的意义(2)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3)条件反射出现的时间(4)心理的发生 4、认识世界和人际交往
17、的开始(1)认识世界的开始(2)人际交往的开端,42,PPT学习交流,(二)满月到半岁 1、视觉和听觉迅速发展。2、定向反射的作用增加。3、手眼协调动作开始发生。动作混乱阶段无意抚摸阶段无意抓握阶段手眼不协调的抓握手眼协调的抓握。4、开始认生。,43,PPT学习交流,(三)半岁到周岁1、身体动作迅速发展(1)儿童动作发展的规律。a.从整体动作到局部、准确、专门化的动作。b.从上部动作到下部动作(首尾规律)c.从中央部分的动作到边缘部分的动作。(远近规律)d.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大小规律)。e.从无意动作到有意动作(无有规律)。,44,PPT学习交流,(2)坐、爬、站、走的发展 坐、爬、站
18、、走这些动作都是在612个月期间学习的,45,PPT学习交流,2、手的动作开始形成(1)五指分工动作的发展。(2)双手配合。(3)摆弄物体。(4)重复连锁动作。3、语言开始萌芽4、依恋关系日益发展,46,PPT学习交流,二、13岁(先学前期)(一)学会直立行走(二)使用工具13岁儿童学习使用工具有一个发展过程,大致经过四个基本阶段。第一阶段:完全不按用具的特点支配动作。第二阶段:不再连续变换新方式,进行同一动作的时间有所延长。,47,PPT学习交流,第三阶段:主动去重复有效动作。第四阶段:能够按照用具的特点来使用它,并且能够根据使用时的客观条件改变动作方式。(三)语言和表象思维的发展(四)出现
19、独立性,48,PPT学习交流,三、36岁(一)34岁(小班)1、生活范围扩大 2、认识依靠行动3、情绪作用大4、爱模仿,49,PPT学习交流,(二)45岁(中班)1、更加活泼好动2、思维具体形象 3、开始接受任务 4、开始自己组织游戏,50,PPT学习交流,(三)56岁(大班)1、好问、好学2、抽象思维开始萌芽3、开始掌握认知方式4、个性初具雏形,51,PPT学习交流,第四章 学前儿童感觉和知觉的发展,第一节 感知觉在学前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一、感知觉是人生最早出现的认识过程 人对事物的认识是从感知觉开始的。儿童最初发生的认识过程也是感知觉。许多研究证明,儿童出生以后就有了感知觉。,52,P
20、PT学习交流,二、感知觉是2岁以前儿童认识世界的基本手段 儿童最初的2年,即言语形成之前,主要依靠感知觉来认识世界。三、感知觉在幼儿心理活动中仍占优势地位 在幼儿的认知活动中,感知觉占据重要地位。以感知和思维相比,感知在36岁儿童的认知活动中仍然占有优势。,53,PPT学习交流,总之,在幼儿的认知能力中,感知觉是最先发展且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领域,在幼儿认知活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感知觉属于心理活动中较低级的形式,它出现早,发展快。许多感知觉在婴幼儿期已达到成人水平。,54,PPT学习交流,第二节 学前儿童感知觉发展的一般趋势和主要阶段,一、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趋势(一)感知的分化日益细致 感知过程
21、必须从对所感知对象的分析或分解开始。儿童最初的感觉表现为无条件反射,已带有分化的成分。但是分化性很差。,55,PPT学习交流,(二)感知过程趋向组合和协调 儿童出生后已经开始有不同感觉器官的协调活动,如视与听、触与视等组合而成的知觉。出生后第一年,对时间和空间的知觉,对整个事件、物体和场所的知觉迅速发展起来。学前期,这些复合和复杂的知觉也有较大发展。(三)感知过程概括化和系统化 感知过程分析综合水平的提高,表现为既能对客体进行细致的分化,又能分清主要和次要,并且对事物的特征进行概括的反映,把主次特征组成系统。,56,PPT学习交流,(四)感知过程的主动性不断加强 儿童的感知从一开始就有主动性,
22、这种主动性随着儿童的成长而不断增长,儿童感知的目的方向性不断增强。(五)感知过程的效率不断提高 随着感知过程分化和综合水平的提高,感知过程系统性和目的性的增强,儿童感知过程的效率逐渐提高。,57,PPT学习交流,二、学前儿童感知发展的主要阶段(一)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 儿童一出生就有感觉,如新生儿有味觉、嗅觉、视觉、听觉等,这些是生理性活动,同时又是原始的心理活动。儿童最初的感觉是无条件反射。在原始的感知发展阶段,对刺激物的分析和综合能力很低。,58,PPT学习交流,(二)从知觉的概括向思维的概括过渡阶段 1岁后,随着语言的萌芽和发展,知觉的概括水平逐渐提高。2岁左右,随着语言和思维的发展,知觉
23、的概括性逐渐向思维的概括性过渡(三)掌握知觉标准和观察力发展阶段 3岁后,儿童对物体的知觉,渐渐和有关的概念相联系。与此同时,幼儿感知活动的目的性也逐渐提高,已发展到能够进行观察,59,PPT学习交流,第三节 学前儿童视觉的发展,一、视觉的发生与发展(一)视觉的发生 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个体视觉可能在45个月的胎儿期内已经发生。新生儿已具备一定的视觉能力,出生后便能立即察觉眼前的亮光。新生儿还能区分不同明度的光,只是敏感性远低于成人。,60,PPT学习交流,(二)视觉的发展1、视敏度的发展 视敏度是指精确地辨别细致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的能力,也就是发觉对象在体积和形状上最小差异的能力。即一般所谓视
24、力。视力主要依靠晶状体的变化来调节。,61,PPT学习交流,新生儿的晶状体不能变形,不能聚焦,因而投射到婴儿视网膜上的形象比成人模糊。即便是从近处看人的面孔,也是模糊的。,62,PPT学习交流,在出生后的前6个月是视敏度迅速发展的关键期。2岁儿童的视敏度已基本接近成人水平,45岁以后视力趋于稳定。要注意:对于年龄较小的幼儿,文字图画要大些,教室采光要足,这样有利于幼儿视敏度的发展。父母和幼儿工作者要注意了解视力有障碍的儿童。,63,PPT学习交流,儿童视力减退的原因(了解)遗传因素的影响。遗传与近视有密切的关系;光线照明不足或光线过分强烈;儿童坐姿不良,桌椅高度不合适,读写姿势习惯不好等;缺乏
25、户外活动和身体锻炼,近距离视力活动时间过长,不注意及时休息等;,64,PPT学习交流,2、颜色视觉的发展颜色视觉是指区别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也称辨色能力。颜色视觉与颜色的明度、色调、饱和度有关。新生儿是看不见彩色的。在他们的眼里,世界被知觉为黑、白、灰的世界。一般认为,儿童从3、4个月起就能分辨彩色与非彩色。,65,PPT学习交流,5岁的儿童基本能区别各种色调,而且注意到颜色的明度和饱和度。幼儿正确辨认颜色的百分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掌握颜色顺序是:基本色混全色颜色名称。幼儿对颜色的辨认,主要在能否掌握颜色的名称,主要依靠生活经验和教育。,66,PPT学习交流,第四节 学前儿童听觉的发展一、儿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前 心理学 完整版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78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