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工程案例分析课件.ppt
《基坑工程案例分析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坑工程案例分析课件.ppt(5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基坑工程案例分析,地下连续墙与地下室结构顶板、楼板、底板及梁连接时是否预埋钢筋或接驳器(接驳器每500套为一个检验批,每批检查3件,复验内容为外观、尺寸、抗拉试验)。成槽的垂直度,槽底的淤积物厚度、浇注导管的位置、混凝土上升速度、浇注面标高、商品混凝土坍落度,锁口管或接头箱的拔出时间及速度等。成槽的宽度、深度及倾斜度。混凝土试块的留置:每浇注50m3留置1组,每幅槽段不少于1组,(3)、水泥土墙,原材料的产品合格证、检验报告。水泥掺入量。水泥土墙布置的形式。高压喷射注浆水泥土墙的压力、水泥浆量、提升速度、施转速度、施工程序等。水泥土搅拌桩的提升速度、水泥浆或水泥注入量,搅拌桩的长度及标高等。,
2、水泥土桩与桩之间的搭接宽度。成桩工艺、水泥掺入量或泥浆的配比试验、高压喷射试验记录。垂直度0.5%,桩位偏差50mm。水泥土试块留置:水泥土桩每台班留置水泥土试块不少于1组。,(4)、土钉墙,土钉、钢丝网、钢筋、注浆材料等原材料的合格证及试验报告。土钉的位置、长度、直径、间距。注浆材料的强度。土钉与面层的连接。土钉成孔的偏差(允许偏差:孔深50mm、孔径5mm、孔距100mm,成孔倾斜5%)。喷射混凝土面层中的钢筋网铺设(钢筋保护层厚度20mm)。,(5)、锚杆,原材料(锚杆、锚具、承压板、斜支撑、台坐、横梁等)的合格证及复试报告。锚杆隔离架(定位支架)设置。锚杆杆件的保护层厚度(大于20mm
3、)。锚杆浆体(水泥砂浆或水泥浆)强度(不宜低于20.0MPa)。,砂浆强度试块留置:每30根锚杆不少于1组,每组试块数量为6块。锚杆的锁定拉力。锚杆的孔位、深度、角度、锚杆插入长度、注浆配比、压力及注浆、喷锚厚度及强度、锚杆的应力。坡顶或坡面位移、坡顶沉降及周围变化。,(6)、支撑体系,钢筋混凝土支撑所用原材料及混凝土试块的留置应符合GB50204-2002的要求。钢支撑所用的原材料及配件合格证或复试报告、焊接连接时焊工的专项上岗证。,钢腰梁与排桩或地下连续墙之间的填充(应采用C25细混凝土填充)、钢腰梁与钢支撑连接的加设劲板情况。支撑的允许偏差,且应符合附表1-1的要求,附表1-1,钢筋混凝
4、土支撑截面尺寸+8mm、-5mm 支撑中心标高及同层支撑顶面标高差 30mm 支撑两端的标高差 不大于20mm,支撑长度的1/600 支撑挠曲度 不大于支撑长度的1/1000 立柱垂直度 不大于基坑开挖深度的1/300 支撑与立柱的轴线偏差 不大于50mm 支撑水平轴线偏差 不大于30mm,(7)、SMW支护结构,原材料(型钢、水泥等)的合格证及试验报告。水泥土搅拌桩的质量要点同水泥土墙。型钢、钢板或其它加劲材料等的几何尺寸。型钢的定位、垂直度、长度等,3)、降水与排水,(1)、检查降水与排水的设计方案。(2)、是否对重要建筑物或公共设施进行了监测。(3)、检查排水沟坡度、井管(点)垂直度、井
5、管(点)间距、插入深度、过滤砂砾料填灌、井点真空度和电渗井点阴阳极距离等。*(4)、降水与排水施工质量检验标准见附表1-2的要求。,4)建筑深基坑工程检测要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江苏省规范基桩质量检测工作实施导则苏建工(2005)263号),(1)、排桩(灌注桩、预制桩、钢桩)灌注桩完整性检查:抽取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进行小应变检测,小应变检测结果影响受力时,采用钻芯法进行补充检测,其检测数量为总桩数的2%,不少于3根对于直径大于800mm的灌注桩应抽取10%进行超声波或取芯检测*,成孔的垂直度检查采用测斜仪测量,其数量为总桩数的10%,且不少
6、于10根*孔径检查钻孔桩采用井径仪测量,其数量为总桩数的10%,且不少于10根,预制桩焊缝探伤检测*对焊接接头抽取总桩数的10%完整性检查抽取总桩数的30%,且不少于20根进行小应变检测,钢桩对接焊缝(一、二级焊缝与三级焊缝的抗拉剪强度不同)检测抽取总桩数的20%的对接焊缝进行探伤检测,(2)、地下连续墙,混凝土质量检测抽取大于总槽段数20%的槽段,且不少于3个槽段进行声波透射法检查墙身混凝土结构内在质量成槽的垂直度、倾斜度、沉渣检查采用井径仪等,其数量为总槽段数的20%,(3)、水泥土墙(SMW支护深搅桩、基坑土体加固),成桩质量检查成桩三天内,轻便动力触探不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5根完
7、整性及其强度检测水泥土达到28天后,采用钻芯法检测完整性及其强度,其钻芯数量不少于总桩数的2%,且不少于5根*,(4)、土钉墙,承载力检测采用抗拉试验检测承载力。在同一条件下,试验数量不少于土钉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6根喷射混凝土厚度检测喷射混凝土的厚度采用钻孔检测,钻孔数为每100m2墙面1组,每组不少于3点,(5)、锚杆,锚杆抗拔力检测不应少于锚杆总数的1%,且不应少于3根进行抗拔力检测,(6)、钢结构支撑体系,焊缝探伤检测钢支撑的对接焊缝应抽取总数的20%进行探伤检测,5、建筑深基坑工程监测要求,1)、监测的基本规定(1)基坑设计文件中应明确基坑支护监测的要求,包括监测项目、测点布置、观
8、测精度、观测频率和临界状态报警值等。基坑监测单位必须制定监测方案,包括监测目的、监测内容、测点布置、观测方法、监测项目报警值、监测结果处理要求和监测结果反馈制度等*,(2)当出现下列情况时,应加强观测,加大监测频率,并及时向建设、施工、监理、设计、质量监督等部门报告监测成果。,监测项目的监测值达到报警标准;监测项目的监测值变化过大或者速率加快;出现超深开挖、超长开挖、未及时加撑等不按设计工况施工的情况;基坑及周围环境中大量积水、长时间连续降雨、市政管道出现渗漏;,基坑附近地面荷载突然增大;支护结构出现开裂;*邻近的建筑物或地面突然出现大量沉降、不均匀沉降或严重开裂;*基坑底部、坡体或围护结构出
9、现管涌、流沙现象。*,(3)当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及时报警;情况严重时,应立即停工,并对基坑支护结构和周围环境中的保护对象采取应急措施。,出现了基坑工程设计方案、监测方案确定的报警情况,监测项目实测值达到设计监控报警值;基坑支护结构或后面土体的最大位移大于附表3-3的规定,或其水平位移速率已连续三日大于3mm/d;基坑支护结构的支撑或锚杆体系中有个别构件出现应力剧增、压屈、断裂、松弛或拔出迹象;,已有建筑物的不均匀沉降已大于现行的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的允许值,或建筑物的倾斜速率已连续三天大于0.0001H/d;已有建筑物的砌体部分出现宽度大于3mm的变形裂缝;或其附近地面出现15mm的裂缝;
10、且上述裂缝尚可能发展;基坑底部或周围土体出现可能导致剪切破坏的迹象或其他可能影响安全的征兆(流砂、管涌等)。,(4)、观测数据应及时整理,沉降、位移等观测项目应绘制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并对变形和内力的发展趋势作出评价,根据设计和监测方案要求提交阶段性监测报告(内容包括:监测期相应的工况、监测项目、各测点的平面和立面布置图、监测成果的过程曲线、监测值的变化分析及发展预测)。,(5)、监测工作完成后,监测单位应提交完整的基坑工程监测报告(内容包括:工程概况、监测项目和各测点的平面和布置图、采用仪器、设备和监测方法、监测数据处理方法和监测结果过程曲线、监测结果评价)*,6、检测及监测备案,监测单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坑 工程 案例 分析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78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