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课课件.ppt
《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课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社会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复习课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三单元 各具特色的区域生活,一、家住平原1、平原:平坦起伏小,大多由河流冲积而成,是人类的主要聚居地。有的一马平川,有的水网密布,有的覆盖着茂密的森林。,2、湄公河平原与美国中部大平原的比较:,3、商品性农业的必备条件:,农业区地广人稀,使用大型机械化作业,效率高,产量大,仓储条件好,交通发达,二、与山为邻,1、山区:地表崎岖不平,土壤不够肥沃,交通相对困难,人们生存条件相对困难、艰苦2、安第斯山区与阿尔卑斯山区的比较,安第斯山脉(秘鲁)阿尔卑斯山脉(瑞士)山脉位置和走向(1)山脉位置:安第斯山脉从北到南纵贯南美洲大陆,全长9000多千米,素有“南美洲脊梁”之称;秘鲁的大部分国土位于安第斯山
2、区。(2)山脉走向:南北走向。(1)山脉位置: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腹地;跨越的国家有:法国、德国、瑞士、意 大利、列支敦士登、斯洛文尼亚;是莱茵河、多瑙河、波河的发源地。(2)山脉走向:东西走向。山区景观特色秘鲁安第斯山区位于热带,中部地区平均海拔4000多米,使其从山麓到山顶形成差异明显的气候类型和自然景观。从山麓到山顶的自然景观依次为:热带雨林景观、暖温带灌木林景观、寒温带草原景观、寒带景观。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是典型的山地之国,瑞士地形以山地为主,平原面积小,地势起伏变化大,地形多样,景观奇特。,山区生产和生活特色在安第斯山区海拔较低的山谷和山坡处,印第安人开辟梯田,种植玉米、马铃薯、小麦和
3、大麦等农作物;在山区高海拔处,气候极为寒冷,形成广阔的干寒草原地带,印第安人在此放牧羊驼和骆马。畜牧业的影响:羊驼和骆马的奶、肉和皮革为人们提供了衣食来源;羊驼毛出口是秘鲁外汇收入的重要来源;骆马在崎岖的高山峻岭间行走自如,体小但耐饥耐渴,是当地居民的主要运输工具。瑞士阿尔卑斯山区一年四季都适宜旅游。瑞士主要开展的旅游项目有:登山、滑雪。瑞士阿尔卑斯山区成为旅游热区原因:(1)自然环境:海拔高,有冰川和积雪、风景优美。夏天成为观光和避暑胜地;冬天适合发展滑雪运动。(2)旅游设施:配套设施完备、精良,服务周到、细致。(3)交通条件:拥有发达的铁路公路;旅客乘火车可直接到达山峰观看冰川奇景;许多地
4、方有电缆车直达山巅。旅游业的影响:增加人们的就业机会;带来大量外汇收入,增加了人们的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带动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完善了基础设施共同点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体现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都面临着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的难题和困境。,三、傍水而居,(一)耕海牧鱼海洋渔业生产(以日本为例)1、日本的自然环境:是一个地域狭小、人口众多的岛国;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口;多火山、地震。(1)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岸,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2)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岛多(自北向南为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大岛,另有3900多小岛)(3)气候:北部为温带季风气候,其余
5、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降水充沛。(4)自然资源状况:自然资源匮乏,渔业资源丰富2、日本渔业发展的有利条件:(1)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2)渔业资源十分丰富,尤其是北海道附近、处于寒暖流交汇处,是世界四大渔场之一。,(3)强大的工业对日本的渔业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造船业、先进的纺织工业)(4)先进的电子工业,为远洋捕捞提供了现代化的技术和装备3、鱼对日本人们的生活、生产和文化的影响(1)促进了日本制造业的发展,如造船厂、渔网厂、制冰厂、冷冻库、水产加工厂等;(2)促进了日本经济贸易的发展,鱼市繁荣;,(3)影响着日本人的饮食习惯,鱼虾等水产品是日本人的日常美食;(4)影响着日本的文
6、化活动,渔民们不仅每年举行各种活动来庆祝丰收,还有一些与鱼有关的文字、艺术谚语、节日(如“男孩节”上悬挂鲤鱼旗)4、日本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对策(1)日本渔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使日本捕鱼的范围大大缩小;石油危机造成油价上涨,利润越来越少;日本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污染了沿海的水质;填海造陆和经济发展破坏了鱼类生长和繁殖的场所。,(2)解决日本渔业发展问题的对策:实施海洋渔业资源管理法,设定禁渔期;制定海洋环保法规,严禁废水的排放;大力发展人工养殖,建设“海洋牧场”。,(二)水上都市以威尼斯为例,1、因水而生(1)威尼斯城的位置特征:欧洲南部
7、,意大利东北部,濒临亚得里亚海。(2)建城原因:威尼斯属于海边的岛屿地带,地势低洼。威尼斯人在祖先选择在此修建城市主要是为了利用有利地形躲避外地,便于防守。(3)城市特色:主建于海边浅水滩上,由铁路、公路、桥与陆地相连。由118个小岛组成,并以 177条水道、401座桥梁连成一体,以舟相通,有“水上都市”、“百岛城”、“桥城”之称。,2、因水而兴,(1)威尼斯濒临地中海,1014世纪是东西方海上贸易的通道,曾一度成为世界的门户、欧洲的中心、地中海的霸主。(2)15世纪,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威尼斯的贸易霸主地位衰落,但威尼斯美丽的自然风景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使它成为欧洲最吸引人的旅游胜地,旅游业使威尼
8、斯继续保持着繁荣。3、因水而美:在威尼斯,水为道路舟为车(交通船、汽艇、贡多拉),沐浴在海风中的古老建筑以其无穷的魅力让人怀旧,让人遐想,此番美景吸引了各国游人。,4、因水而忧:威尼斯的“三忧”:地面下沉,海水倒灌与水位上涨,环境污染。,四、草原人家,(一)逐水草而居非洲热带草原1、非洲热带草原的分布:分布在非洲热带雨林的南北两侧,呈马蹄形包围热带雨林,地跨赤道,南北半球大致对称分布。2、非洲热带草原的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终年高温,有明显的干湿两季)。3、热带草原的降水对景观的影响:草原上的降水有着明显的季节差异,每到雨季,降水充沛,植物繁盛,郁郁葱葱;每到旱季,降水稀少,草木稀疏,草原一片枯
9、黄。,4、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的原因:热带草原气候一年之内有明显的干湿两季,这是马赛人“逐水草而居”的主要原因。同时,由于南北半球的旱雨季时间正好相反,这为马赛人“逐水草而居”提供了可能。5、马赛人独特的生活方式:(1)衣:穿红色的披风,是为了赶走狮子等野生动物,可以防身并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群;(2)食:牛是主要的食物来源(肉、奶、血);,(3)住:简陋的茅草房;(4)行:带着牛羊步行;(5)风俗:牛的数量是财富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养育牛群的草原是马赛人心目中的神灵。(二)现代化的牧场澳大利亚牧场1、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位于南半球的大洋洲,是世界上唯一占据整个大陆的国家。2、澳大利亚的地形:西
10、部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地势上总体较平坦。,3、澳大利亚的气候:气候比较干热,降水量从北、东、南三面向西部沿海和内陆减少。(能根据澳大利亚气候分布情况填图),4、澳大利亚牧羊带与气候的关系:牧羊带与降水带基本吻合,大致呈半环状分布。主要畜种是美利奴羊。5、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羊比人多”。6、澳大利亚被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的原因:澳大利亚是世界上放养绵羊数量和出口羊毛最多的国家;澳大利亚地广人稀,“羊比人多”。,7、澳大利亚畜牧业最突出的特点及原因:特点机械化、规模大。原因:澳大利亚草原平坦辽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社会 年级 上册 第三 单元 各具特色 区域 生活 复习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776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