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平面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课件.ppt
《国家平面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平面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课件.ppt(6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大地测量学基础,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大地测量学的定义:,技术任务:确立地球参考坐标系并建立大地控制网,为地形测图和工程测量提供基础控制。科学任务: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重力场,提供地球的数学模型,为地球及其相关科学服务。,大地测量学是通过在广大的地面上建立大地控制网,精确测定大地控制网点的坐标;研究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学科。,是在一定“时间-空间”参考系统中,测量和描绘 地球及其他行星体的一门学科。,大地测量学与普通测量学的区别:大地测量学是在广大的地面上建立大地控制网,研究测定地球形状、大小和地球重力场的理论、技术与方法的学科。普通测量学是研究地球表面较小区域
2、内测绘工作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学科(测定点位、测绘地形图、施工测量)。,大地测量学重点研究的内容如下:1、大地测量基础知识(基准面和基准线,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地球重力场等);2、大地测量学的基本理论(地球椭球基本的理论,高斯投影的基本理论,大地坐标系统的建立与坐标系统的转换等);3、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经典的、现代的);4、大地控制网的建立(包括国家大地控制网、工程控制网。形式有三角网、导线网、高程网、GPS网等);5、大地测量数据处理(概算与平差计算)。,本章内容:1、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2、国家高程控制网建立的基本;3、工程测量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4、大地测量仪器
3、;5、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6、精密测角仪器;7、精密电磁波测距方法;8、精密水准测量方法;9、天文测量、重力测量、GPS测量方法;10、大地测量数据处理数学模型、数据库简介。,第5章 大地测量基本技术与方法,5.1 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建立的基本原理,本节内容: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方法;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基本原则;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大地控制网优化设计。,大地测量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高精度的大地测量控制网,以精密确定地面点的位置。地面点位置:坐标和高程。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国家大地控制网作用:1、为地形测图提供精密控制。限制测图误差积累,保证成
4、图精度。统一坐标系统,保证相邻图幅拼接。提供点位的平面坐标,保证平面测图。2、为研究地球形状、大小和其他科学问题提供资料。3、为国防建设和空间技术提供资料。,5.1.1 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方法,1、常规大地测量法1)三角测量法;2)导线测量法;3)三边测量及边角同测法。,三种方法:常规大地测量法、天文测量法、现代定位新技术。,1)三角测量法:,1、网形:三角形网状。2、坐标计算原理:正弦原理、坐标正反算。3、三角网元素:起算元素、观测元素、推算元素。,优点:图形简单,结构强,几何条件多,便于检核,网的精度较高。缺点:易受障碍物的影响,布设困难,增加了建标费用;推算边长精度不均匀,距起始边
5、越远边长精度越低。,2)导线测量法:,优点:布设灵活,容易克服地形障碍;导线测量只要求相邻两点通视,故可降低觇标高度,造标费用少,且便于组织观测;网内边长直接测量,边长精度均匀。缺点:导线结构简单,没有三角网那样多的检核条件,不易发现粗差,可靠性不高。控制面积不如三角网大。适用于地形困难,交通不便的地区。,优点:边角同测网的精度最高。缺点:相应工作量也较大。在建立高精度的专用控制网(如精密的形变监测网)或不能选择良好布设图形的地区可采用此法而获得较高的精度。,3)三边测量及边角同测法:,2、天文测量法,天文测量法:是在地面点上架设仪器,通过观测天体(主要是恒星)并记录观测瞬间的时刻,来确定地面
6、点的地理位置,即天文经度、天文纬度和该点至另一点的天文方位角。优点:各点彼此独立观测,勿需点间通视,测量误差不会积累。缺点:精度不高,受天气影响大。用途:在每隔一定距离的三角点上进行天文观测,以推求大地方位角,控制水平角观测误差积累对推算方位角的影响。,1)GPS测量,3、现代定位新技术简介,全球定位系统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可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三维速度和时间信息。,GPS系统的应用领域相当广泛,可以进行海、空和陆地的导航,导弹的制导,大地测量和工程测量的精密定位,时间的传递和速度的测量等。,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系统(VLBI)是在甚长基线的两端(相距
7、几千公里),用射电望远镜,接收银河系或银河系以外的类星体发出的无线电辐射信号,通过信号对比,根据干涉原理,直接测定基线长度和方向的一种空间技术。,2)甚长基线干涉测量系统(VLBI),长度的相对精度10-6,空间位置可达0.001,由于其定位的精度高,在研究地球的极移、地球自转速率的短周期变化、地球固体潮、大地板块运动的相对速率和方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3)惯性测量系统(INS)惯性测量是利用惯性力学基本原理,在相距较远的两点之间,对装有惯性测量系统的运动载体(汽车或直升飞机)从一个已知点到另一个待定点的加速度,分别沿三个正交的坐标轴方向进行两次积分,从而求定其运动载体在三个坐标轴方向的坐标增
8、量,进而求出待定点的位置,它属于相对定位。优点:完全自主式,点间也不要求通视;全天候,只取决于汽车能否开动、飞机能否飞行。缺点:相对测量,精度不高。,惯性导航,现代大地测量技术与方法特点是:,都是在一个全球的参考系中直接测定地面点的三维坐标,从而建立一个三维大地控制网,解决全球的大地测量问题,统一全球大地测量成果,为国际间合作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有力条件。,5.1.2 建立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基本原则,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布设原则:,应分级布设、逐级控制;大地控制网应有足够的精度;大地控制网应有一定的密度;大地控制网应有统一的技术规格和要求。,1)应分级布设、逐级控制:,2)大地控制网应有足够的精
9、度:,表5-1 不同比例尺测图对相邻三角点相对点位精度的要求,3)大地控制网应有一定的密度:,表5-2 对三角点的密度要求,4)大地控制网应有统一的技术规格和要求:,制定统一的布设方案和作业规范,作为建立全国大地控制网依据;,大地测量法式(1958)、一、二、三、四等三角测量细则(1959)、国家三角测量和精密导线测量规范(1974)、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1992)等。,1、常规大地测量方法布设国家三角网1)一等三角锁系布设方案 布设目的:是国家平面控制网的骨干,作用是控制二等以下各级三角网的建立,并为研究地球的形状和大小提供资料。,5.1.3 国家平面大地控制网的布设方案,一等三
10、角锁简介:它一般沿经纬线方向布设。锁系两个相邻交叉处之间的三角锁称为锁段,图中AB-CD,CD-GH,AB-EF,EF-GH等即为四个锁段。锁段的长度一般在200km左右。由互相连接的纵横锁段构成锁环。三角锁段的平均边长为25km(山区),20km(平原)左右。三角形内角不小于,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小于0.7。,2)二等三角锁、网布设方案 布设目的:既是地形测图的基本控制,又是加密三、四等三角网(点)的基础。与一等同属国家高级控制点。,二等补充网(旧二网1958),二等全面网(新二网1958后),旧二网:它在一等锁环内先布设纵横交叉的二等基本锁,将一等锁分为四部分,然后再在每个部分中
11、布设二等补充网(两级布设);,二等锁段的平均边长为15-20km。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小于1.2;补充网平均边长为13km,测角中误差小于2.5.,二等网的平均边长为13km。补充网平均边长为13km,测角中误差小于1.0.为保证精度,需在网中间加测起始边,其测定精度要求同一等点。,新二网(全面网):在一等锁环内直接布满二等网。,二等三角锁简介:,3)三、四等三角网目的:为了控制大比例尺地形测图和工程建设需要,在一、二等锁网基础上,还需加密三、四等三角网。使大地点的密度与测图比例尺相适应,以便作为图根测量的基础。,(1)三、四等插网,插(2)三、四等插点,三等网的平均边长为8km。由
12、三角形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小于1.8。,四等网的平均边长为2-6km。由三角形闭合差计算的测角中误差小于2.5.,4)导线控制网,优点:布设灵活,推进迅速,易克服地形障碍等。缺点:控制面积、检核条件以及控制方位角传算误差时不如三角测量。,导线测量分为四个等级,一等沿主要交通干线布设,二等导线布设在一等导线(或三角锁)环内;三、四等是在一、二等导线网(或三角锁网)基础上进一步加密。,我国20世纪60年代青藏高原大部地区是采用导线法布设稀疏的一、二等控制网的。,5)我国天文大地网基本情况简介,20世纪50年代初,60年代末基本完成,先后共布设一等三角锁401条,一等三角点6 182个,构成1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国家 平面 控制 建立 基本原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77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