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第二版)第5章课件.pptx
《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第二版)第5章课件.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当代给水与废水处理原理(第二版)第5章课件.pptx(5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1,前言,给水处理的绝大部分问题是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微粒(固液分离过程)。所去除的微粒下限粒度为1nm,上限粒度约为10m。包括蛋白质、腐殖酸、病毒、细菌和粘土等微粒物。这些微粒使水产生浊度。,内容纲要,絮凝与凝聚 沉淀试验 浓缩池 滤床过滤 膜分离,2,Part One 凝聚与絮凝 5-1 基本概念,天然水中产生浊度的微粒主要是粒径小于10m的土壤颗粒。据Stokes公式计算直径10m的粉砂在水中下沉1m约需100min;而当直径缩小为1m时,其理论沉降时间将变为l0 000min。这些微小的颗粒由于受周围水分子布朗运动冲击,阻碍了其下沉运动,使之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待着悬浮状态即胶体颗粒的稳
2、定状态。因此不能靠自然沉降的方法将其从水中去除,混凝是一必经的过程。,凝聚:胶体的脱稳阶段 絮凝:胶体脱稳后结成大颗粒的阶段 混凝:代表整个凝聚及絮凝过程 按Stocks公式,颗粒的沉速与颗粒在水中的相对密度和颗粒粒径的平方成正比。大絮粒的沉速足以使它们在沉淀设备中被去除,但经过混凝过程的微粒不一定都能形成大粒径的絮体,细微絮体颗粒由于含水量大(相对密度小)以及粒径小则沉速太小的原因,仍然会随着原水通过沉淀设备流出来,需经进一步的过滤处理才能使出水浊度达标。,3,5-2 胶体颗粒的基本性质,胶体颗粒:指粒度在1nm1m间的颗粒。线性分子只要含有103109个原子,不论绝对尺寸,都属于胶体颗粒。
3、如高分子助凝剂聚丙烯酰胺,相对分子量500万时,展开长度达到20m,但由于相当7105个原子的线性分子,也划为胶体颗粒。无机混凝剂形成的氢氧化物沉淀也呈胶体状态无定形微晶体。,胶体的憎水、亲水性,憎水胶体,包括水中的粘土、无机混凝剂形成的胶体。亲水胶体,包括有机物质,蛋白质、淀粉及胶质。亲水胶体靠特有的极性基团吸附水分子,如100g淀粉含有0.62mol极性基团,可吸附0.44mol水(7.9g)。亲水胶体吸水自动分散成胶体溶液,脱水可恢复原状(可逆胶体);憎水胶体则不具备此性质(不可逆胶体)。,4,胶体的稳定性,胶体颗粒在水中继续保持分散状态的性质称为胶体的稳定性。憎水胶体,稳定性可以通过它
4、的双电层结构来说明。亲水胶体,虽然也具有双电层结构,但其稳定性主要由吸附的大量水分子所构成的水壳来说明。亲水胶体保待分散的能力,即它的稳定性比憎水胶体高。双电层结构的产生原因:憎水胶体的双电层结构讨论颗粒表面电荷的产生 Gouy-Ghapman扩散双电层理论 Stern-Grahame吸附层憎水胶体的稳定及脱稳电势,5,1.颗粒表面电荷的产生,在一般的水质中,粘土、细菌、病毒等带负电荷。氢氧化铝或氢氧化铁微晶体带正电荷。表面电荷产生机理:表面离子特异吸附:如AgI胶体吸附Ag+或I-,Ag+或I-称为电位决定离子,溶液中存在一特定的Ag+离子活度aa0(Ag+)使颗粒表面电荷为零电荷零点;根据
5、Nernst方程,这类胶体的表面电荷、电势取决于电位决定离子在溶液中的活度。离子型晶体溶解平衡:如铁、铝氧化物颗粒表面电荷的产生,其表面电荷、电势受pH值控制。离子化官能团解离:高分子有机物极性官能团的酸碱解离使表面带上电荷,其表面电荷、电势也受pH值控制。离子型晶体Schottky缺陷(某种粒子可在晶体内自由运动):如粘土或其他铝硅酸盐矿物颗粒,其晶体内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取代了表面晶格中的铝离子,引起表面带负电荷。这类胶体的表面电荷、电势不受溶液pH值或电位决定离子影响,不存在电荷零点。,6,Gouy-Ghapman扩散双电层理论,内层:Stern吸附层双电层 外层:离子扩散层 考虑颗粒表
6、面一个小局部,假设表面为平面。在此平面附近,液相中的离子发生静电迁移和扩散两个反相过程,存在下列平衡关系:(5-7)(5-8)其中:i 化学势 i 标准化学势 ni 数量浓度 zi 价数 扩散层中的电位 x 垂直方向坐标,7,Gouy-Ghapman扩散双电层理论(续1),(5-7)(5-8)式子5-8代入5-7并积分得:(5-9)当=0时,ni=ni0。式5-9表明,在扩散层中离子呈Boltzmann分布(图5-1b)。扩散层中空间电荷密度分布为:(5-10)扩散层中电位与电荷密度关系:(5-11)式中为水的介电常数,式5-11表明扩散双电层中电场强度 的变化与该层中空间电荷密度成正比,并与
7、水的介电性质有关。,8,Gouy-Ghapman扩散双电层理论(续2),(5-11)当表面电势较小ziekT 时,式(5-11)右边作级数展开并取前两项,得:(5-12)在主体溶液中,x时 在表面处,x=0时 对式(5-12)积分得:(5-13)式中,为Debye-Huckel常数:(5-14)式(5-13)表明,扩散双电层中电势随距离x呈指数函数降低,如图5-1(c)。-1代表了扩散双电层厚度,即界面静电场影响范围。,9,Gouy-Ghapman扩散双电层理论(续3),只有一种Z-Z电解质时,式(5-11)可简化为:(5-15)式中:式(5-15)积分得:(5-16)(5-16)适合表面电势
8、0高的情况。在距离足够远处有,所以:(5-17)式中 球形颗粒扩散双电层电势分布可由球坐标Poisson-Baltzmann方程求得,见(5-18)式。,10,Stern-Grahame吸附层,Stern-Grahame吸附层:在颗粒表面与扩散双电层间,由于强静电作用和表面对离子的专属吸附力,离子被束缚在一吸附层中。聚集的离子吸附层对颗粒表面电荷和电势具有很大影响。当表面吸附过量的反离子时可引起颗粒表面电荷负号。吸附层存在两个与表面平行的平面:IHP:内Helmholtz面,位于未水合的吸附离子(一般为阴离子)中心的平面;OHP:外Helmholtz面,位于水和的吸附离子(一般为金属阳离子)中
9、心处。Stern层可视为两个串连的平行板电容器,颗粒表面与IHP面间和IHP与OHP面间的电位呈线性规律,有:(5-19)(5-20)式中:0、i、d 颗粒表面、IHP面、OHP面电势 0、i、d 三处表面电荷密度 C1、C2 平板电容器电容,11,Stern-Grahame吸附层(续),依据电中性原理:(5-21)OHP面是扩散双电层的起点。OHP面电势称为扩散层电位,它等于图5-1中的0,即OHP平面之外的电势分布由式(5-11)决定。,图5-2(a)为负电荷表面吸附阴离子情况。图5-2(b)为正电荷表面过量吸附阴离子情况。颗粒表面电荷发生了反号,使热力学电势(0)与扩散层电势(d)符号相
10、反。,12,憎水胶体的稳定与脱稳,胶体颗粒表面存在双电层是其保持稳定的重要原因。简化考虑两平行平板双电层叠加(如图5-3):通过式(5-11),边界条件x=0和x=h时=0,x=h/2时d/dx=0;得x=h/2处电位:(5-22)与孤立平板双电层式(5-17)比较可知,在x=h/2处,由于双电层的叠加,该处的电势值增加了一倍。,13,憎水胶体的稳定与脱稳(续1),双电层叠加产生的静电斥力使两平板分开,静水压强差保持两平板间距,其平衡方程为:(5-23)式中:p平板间静水压强 平板间空间电荷密度 平板间电荷分布(5-11)代入(5-23)并积分得:(5-25)在xh/2时,d/dx=0,此处只
11、存在静水压强(pm)。两平板扩散双电层叠加静电斥力(FDL)等于(pm-p0)之差:(5-26)仅一种Z-Z电解质时(如NaNO3),(5-26)积分得:(5-27),电解质NaNO3的数量,14,憎水胶体的稳定与脱稳(续2),两平板间静电双电层作用势能(VDL):(5-28)两平板间范得华引力势能(VL0):(5-29)式中:AHamaker常数,取决于平板材质和介质(水)物理性质。天然水中Hamaker常数10-2110-20J。范得华引力是颗粒凝聚或平板粘附的主要作用力。相互作用势能(Potential energy of interaction):(5-30)该式表明,胶体化学作用势能
12、为间距h的函数。,15,憎水胶体的稳定与脱稳(续3),依据(5-30)计算的VT-h曲线图如下:,结论:扩散双电层厚度大致可取为3/,较强的胶体化学相互作用发生在6/处;范得华引力势能曲线取决于Hamaker常数,对给定的胶体颗粒不变。但双电层作用势能曲线随溶液条件变化而变化(n0、-1受溶液条件控制);双电层作用足够强时,VT-h曲线存在一正的极大值Vm(曲线1),随着双电层作用减弱,作用势能曲线下移,极大值减小以致最终消失或为负值(曲线2),这时颗粒间发生脱稳絮凝。,斥能峰:(5-31)极值点dm=-1(-1代表扩散双电层厚度,表征两双电层叠加斥能峰产生大致位置)。压缩双电层可降低斥能峰达
13、到颗粒凝聚,可通过增加溶液离子数量浓度noi和价数zi来降低-1。使斥能峰为0的电解质浓度称为混凝的临界电解质浓度cs。,16,电势,胶体颗粒在水中由于表面官能团的解离、电势决定离子的吸附以及晶格缺陷等原因产生表面电荷及电势。颗粒表面电荷大部分情况受水的pH控制并存在一电荷零点的pH(pH0)。固液界面处静电场受到吸附层中的吸附反离子和扩散层中的反离子的屏蔽作用。吸附层内电势呈线性降低而扩散层的电势则呈指数函数降低。影响胶体颗粒稳定性的主要参数是扩散层电位d和厚度(由参数-1代表)。增加溶液离子强度可使值增大,表现为扩散双电层变薄。当吸附层内过量吸附反离子可引起电荷反号,使表面电位0与扩散层电
14、位d符号相反,这都会引起胶体颗粒脱稳而凝聚。,由于0、i、d皆为热力学电势,难以直接测定。通常以微电泳仪测定颗位的表面电动电势,即电势,并假定:(5-33),17,亲水胶体脱稳凝聚讨论,电解质对亲水胶体同样起凝聚作用,但有别于憎水胶体,其特点是:1.离子的价数对凝聚无重要作用;2.亲水胶体凝聚沉淀的主要因素是阴离子,其对正、负电亲水胶体均起凝聚作用。常见阴离子凝聚能力顺序为:SO42-(C6H5O7)-(C4H4O4)2-CH3COO-Cl-NO3-Br-I-3.阳离子凝聚作用差异不如阴离子明显。盐析:当产生亲水胶体凝聚作用的盐浓度过高,中和了亲水胶体上所带电荷,同时起脱水作用时,这一过程为盐
15、析。如硫酸铵盐析蛋白质,硫酸根及铵离子均有很高的凝聚力(硫酸铵浓度2mol/L以上)。憎水胶体互凝:正负电荷胶体中和,包括与反电号的亲水胶体中和。亲水胶体互凝:也可由正负电荷胶体互凝。但有两反电号强亲水胶体混合不凝聚,或两负电荷亲水胶体混合仅一种沉淀的复杂现象。,18,5-3 絮凝动力学,脱稳的胶体颗粒互相接触才能发生凝聚。三种物理传输过程:异向絮凝、同向絮凝、差降絮凝。1.异向絮凝异向絮凝:脱稳颗粒因布朗运动相碰撞絮凝。半衰期:(5-42)水粘度p粘附效率因数 k Boltzmann常数 n0初始颗粒浓度 以p=1(颗粒相碰后即粘住),T=293K,k=1.3810-23J/K,=110-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 给水 废水处理 原理 第二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74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