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制图完整PPT课件.ppt
《工程制图完整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制图完整PPT课件.ppt(29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一 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1-1 制图基本规定1-2 绘图工具的使用1-3 几何作图1-4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绘图步骤,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一、国标、图纸幅面及格式,1-1 制图基本规定,二、标题栏(GB/T 10609.11989),注:1.尽量采用1:1的比例画图,也可以放大或缩小。2.图样不论放大或缩小,都应按实际尺寸标注。,三、比例(GB/T 14690-1993),比例是指图样中图形与其实物相应要素的线性尺寸之比。,国标规定绘制图样时应采用的比例:缩小比例:1:2、1:5、1:10、1:210n、1:510n:1、1:110n.放大比例:5:1、2:1、510n:1、
2、2 10n:1、1 10n:1:,按实际尺寸标注,四、字体(GB/T 146911993),字体大小分为:20、14、10、7、5、3.5、2.5、1.8共八种号数(汉字不小于3.5号)字高=字的号数 字宽一般为字高的2/3 笔画线宽约为字高的1/10,图样中的汉字、数字、字母要求:字体端正 笔画清楚 排列整齐 间隔均匀,1.汉字 国标规定应写长仿宋体字,要领为:横平竖直 排列均匀 注意起落 填满方格,2.数字、字母 分直体、斜体两种,一般采用斜体,与水平方向成75。,字母、数字书写示例,五、图线(GB/T 17450-1998、GB/T 4457.4-1998),图线名称 图线型式 图线宽度
3、 图线应用,细实线,粗实线,点画线(1mm),波浪线,双点画线(1mm),在线段处相交,小圆中心线可由细实线代替,点画线末端处应是线段(超出25mm),虚线处于粗实线延长线上需留有空隙,线段相交,1-1 制图基本规定1-2 绘图工具的使用1-3 几何作图1-4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绘图步骤,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一、图板和丁字尺,绘图时丁字尺的尺头靠紧图板的左导边。,1-2 绘图工具的使用,画水平线,画垂直线,丁字尺用来画水平线,与三角板配合使用可画垂直线及倾斜线。,二、三角板,三、圆规,画图时,圆规的针脚和铅芯都应与纸面垂直。,四、分规,分规可用来截取某一定长度线段或等分线段与圆弧。,
4、五、曲线板,找出各点,然后选择曲线板上曲率合适部分逐段贴合,勾描成光滑的曲线。,六、铅笔,圆规中的铅芯,铅笔中的铅芯,1-1 制图基本规定1-2 绘图工具的使用1-3 几何作图1-4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绘图步骤,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二、圆弧连接的基本几何作图原理 1.与已知直线相切 的圆弧圆心轨迹为定直线的平行线,其距离为半径R,切点为过圆心向定直线作垂线的垂足。,连接弧圆心轨迹,一、圆弧连接作图要点 确定连接弧的圆心及切点。,1.3 平面图形作图,2.与已知圆弧相切的圆弧其圆心轨迹为已知圆弧的同心圆弧。,外切时:该圆弧半径为两圆半径之和,切点在连心 线上;,连接弧圆心轨迹,内切时:
5、该圆弧半径为两圆半径之差,切点在连心线 的延长线上。,连接弧圆心轨迹,步骤:(1)找圆心,(2)找切点,(3)画圆弧,1.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直线,三、圆弧连接作图步骤,2.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步骤:(1)找圆心,(2)找切点 T1、T2,(3)画圆弧(不能超过切点),2.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两已知圆弧,步骤:(1)找圆心,(2)找切点 T1、T2。,(3)画圆弧(不能超过切点),3.用半径为R的圆弧连接一直线和一圆弧,步骤:(1)找圆心,(2)找切点 T1、T2,(3)画圆弧(不能超过切点),1-1 制图基本规定1-2 绘图工具的使用1-3 几何作图1-4 平面图形的尺寸分析和
6、绘图步骤,第一章 制图基本知识和技能,1-4 平面图形的绘图步骤,一、平面图形尺寸分析,1.尺寸基准-标注尺寸的起始点。,2.定形尺寸-确定各部分形状大小的尺寸。,3.定位尺寸-确定各部分相对位置的尺寸。,高度方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尺寸基准,1.已知线段大小和位置都已知的线段。如知道圆的半径和圆心的两个坐标。具有定形尺寸和两个方向的定位尺寸。,二、平面图形线段分析,2.中间线段已知大小和一个方向的位置的线段。如已知圆的半径和圆心的一个坐标。具有定形尺寸和一个方向的定位尺寸。,3.连接线段只知道大小而位置不确定的线段。如只知道圆的半径,圆心的位置需根据与相邻线段的连接关系来确定。具有定形尺寸无定
7、位尺寸。,画基准线和定位线;,选图纸幅面并画边框和标题栏;,画已知线段;,画连接线段;,画手柄(难点);,擦掉多余作图线并加粗;,标注尺寸填写标题栏。,R30,蓝色尺寸的弧为连接弧。,粉色尺寸为定位尺寸。,说明,挂轮架,华北电力大学XX班,制图,审核,班别,比例,三、平面图形画图步骤,第一章结束谢谢大家,第 二 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2-1 投影的基本知识2-2 点的投影2-3 直线的投影2-4 平面的投影2-5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2-6 换面法,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2-1 投影的形成及常用的投影方法,投影三个要素:投射线 空间物体 投影面,中心投影法,投射中心、物体、投影面三
8、者之间的相对距离对投影的大小有影响。度量性较差,投影特性,投射线,投射中心,投影面,投影,物体位置改变,投影大小也改变,平行投影法,斜角投影法,投 影 特 性,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的距离无关。度量性较好,工程图样多数采用正投影法绘制。,投影方法,中心投影法,平行投影法,直角投影法(正投影法),斜角投影法,画透视图,画斜轴测图,画工程图样及正轴测图,平行投影的基本性质,类似性,积聚性,真实性,从属性,平行性,定比性,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2-1 投影的基本知识2-2 点的投影2-3 直线的投影2-4 平面的投影2-5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2-6 换面法,采用多面投影。,过空间点
9、A的投射线与投影面P的交点即为点A在P面上的投影。,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不能确定点的空间位置。,一、点在一个投影面上的投影,a,2-2 点的投影,二、点的三面投影,投影面,正立投影面(简称正 面或V面),水平投影面(简称水 平面或H面),侧立投影面(简称侧 面或W面),投影轴,OX轴 V面与H面的交线,OZ轴 V面与W面的交线,OY轴 H面与W面的交线,三个投影面互相垂直,空间点A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空间点用大写字母表示,点的投影用小写字母表示。,X,Y,Z,O,V,H,W,A,a,a,a,向右翻,向下翻,不动,投影面展开,X,Y,Z,O,V,H,W,A,a,a,a,点的投影规律:,aaO
10、X轴,aax=aaz=y=A到V面的距离 aax=aay=z=A到H面的距离 aay=aaz=x=A到W面的距离,aaOZ轴,例:已知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投影。,a,a,ax,az,az,解法一:,通过作45线使aaz=aax,解法二:,用圆规直接量取aaz=aax,特殊位置点的投影特性,投影面上点的投影特性,A在V面上,B在H面上,C在X轴上,点在投影面上,其一个投影与空间点重合,另两个投影落在投影轴上;点在投影轴上,点的两个投影与空间点重合,另一个投影落在坐标原点。,三、两点的相对位置,两点的相对位置指两点在空间的左右、前后、上下位置关系。,判断方法:,x 坐标大的在左,y 坐标大的在前,
11、z 坐标大的在上,b,a,a,a,b,b,B点在A点之前、之右、之下。,X,YH,YW,Z,重影点:,空间两点在某一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为一点时,则称此两点为该投影面的重影点。,A、C为H面的重影点,a,a,c,被挡住的投影加(),(),a c,A,c,C,a(c),a,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2-1 投影的基本知识2-2 点的投影2-3 直线的投影2-4 平面的投影2-5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2-6 换面法,一、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直线在三个投影面中的投影特性,二、点与直线的相对位置,三、直线与直线的相对位置,两直线平行,两直线相交,两直线交叉,两直线垂直相交
12、(或垂直交叉),2-3 直线的投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将两点的同名投影用直线连接,就得到直线的同名投影。,直线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一、直线的投影特性,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投影重合为一点 积聚性,直线平行于投影面投影反映线段实长 ab=AB,直线倾斜于投影面投影比空间线段短 ab=ABcos,直线在三个投影面中的投影特性,投影面平行线,投影面垂直线,正平线(平行于面),侧平线(平行于面),水平线(平行于面),正垂线(垂直于面),侧垂线(垂直于面),铅垂线(垂直于面),一般位置直线,统称特殊位置直线,投影面平行线,在其平行的那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并反映直线与另两投影面倾角的实大。,另两个投影
13、面上的投影平行于相应的投影 轴。,水平线,侧平线,正平线,投影特性:,与H面的夹角为,与V面的角为,与W面的夹角为,实长,实长,实长,反映线段实长。且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投影面垂直线,铅垂线,正垂线,侧垂线,另外两个投影,,在其垂直的投影面上,,投影有积聚性。,投影特性:,一般位置直线,投影特性:,三个投影都缩短。即:都不反映空间线段的实长及与三个投影面夹角的实大,且与三根投影轴都倾斜。,a”,b”,a,b,a,b,A,B,a,b,a”,b”,a,b,例:分析AB、AC、BD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AB:正垂线,AC:一般位置直线,BD:正平线,例:已知水平线AB端点投影a、a,AB对V面的倾
14、角=45,长25,B在A的右前方,求直线两面投影。,求一般位置直线的真长,直角三角形法,a,b,a,b,B,A,Y,B0,Z,Z,TL,Z,X,Y,TL,Z,Y,X,TL,X,X,Y,Z,直角三角形法求真长的规律,此法是由直线的空间几何关系分析得到的,注意点是:(1)欲求TL和,需用水平投影ab和Z为直角边做直角,则斜边为TL,ab与斜边的夹角为。(2)欲求TL和,需用正面投影ab和Y为直角边做直角,则斜边为TL,ab与斜边的夹角为。(3)欲求TL和,需用水平投影a”b”和X为直角边做直角,则斜边为TL,a”b”与斜边的夹角为。,二、直线与点的相对位置,若点在直线上,则点的投影必在直线的同名投
15、影上。并将线段的同名投影分割成与空间相同的比例。即:,若点的投影有一个不在直线的同名投影上,则该点必不在此直线上。,判别方法:,AC/CB=ac/cb=ac/cb,A,B,C,V,H,b,c,c,b,a,a,定比定理,点C不在直线AB上,例1:判断点C是否在线段AB上。,点C在直线AB上,例2:判断点K是否在线段AB上。,a,b,因k不在a b上,故点K不在AB上。,应用定比定理,a,b,k,a,b,k,三、两直线的相对位置,空间两直线的相对位置分为:平行、相交、交叉。,两直线平行,投影特性:,空间两直线平行,则其各同名投影必相互平行,反之亦然。,a,b,c,d,c,a,b,d,例1:判断图中
16、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对于一般位置直线,只要有两个同名投影互相平行,空间两直线就平行。,AB/CD,b,d,c,a,c,b,a,d,d,b,a,c,对于特殊位置直线,只有两个同名投影互相平行,空间直线不一定平行。,求出侧面投影后可知:,AB与CD不平行。,例2:判断图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求出侧面投影,两直线相交,判别方法:,若空间两直线相交,则其同名投影必相交,且交点的投影必符合空间一点的投影规律。,交点是两直线的共有点,例:过C点作水平线CD与AB相交。,先作正面投影,1(2),3(4),两直线交叉,投影特性:,同名投影可能相交,但“交点”不符合空间一个点的投影规律。,“交点”是两直线上的一
17、 对重影点的投影,用其可帮助判断两直线的空间位置。,、是面的重影点,、是H面的重影点。,两直线相交吗?为什么?,2,1,两直线垂直相交(或垂直交叉),直角的投影特性(直角投影定理):,若直角有一边平行于投影面,则它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为直角,反之也成立。,设 直角边BC/H面因 BCAB,同时BCBb所以 BCABba平面,直线在H面上的投影互相垂直,即 abc为直角,因此 bcab,故 bc ABba平面,又因 BCbc,证明:,a,b,c,a,b,c,例:过C点作直线与AB垂直相交。,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2-1 投影的基本知识2-2 点的投影2-3 直线的投影2-4 平面的投影2-5
18、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2-6 换面法,一、平面的表示法,平面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三、平面上的直线和点,平面上取任意直线,平面上取点,二、平面的投影特性,四、圆的投影,2-4 平面的投影,一、平面的表示法,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直线及线外一点,两平行直线,两相交直线,平面图形,1.用几何元素表示平面,平面的迹线:平面与投影面的交线。水平、正面、侧面迹线。,迹线的集合点:两迹线相交时的交点,如图中的PX、PZ。,实际应用中,常用平面的一条具有积聚性的迹线来表示特殊位置平面,如投影面垂直面和投影面平行面,图c。,迹线平面:用迹线表示的平面。,二、平面的投
19、影特性,真实性,类似性,积聚性,平面对一个投影面的投影特性,平面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特性,平面对于三投影面的位置可分为三类:,投影面垂直面,投影面平行面,一般位置平面,垂直于某一投影面,倾斜于另两个投影面,平行于某一投影面,垂直于另两个投影面,与三个投影面都倾斜,a,b,c,a,c,b,c,b,a,()投影面垂直面,类似性,类似性,积聚性,铅垂面,为什么?,投影特性:,垂直投影面上的投影积聚成直线。该直线与投影轴的夹角反映空间平面与另外两投影面夹角的大小。,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有类似性。,正垂面,侧垂面,()投影面平行面,积聚性,积聚性,实形性,水平面,投影特性:,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
20、实形。,另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分别积聚成与相应的投影轴平行的直线。,正平面,侧平面,()一般位置平面,三个投影都类似。,投影特性:,P:正垂面,R:水平面,Q:铅垂面,例:分析立体表面P、Q、R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三、平面上的直线和点,平面上取任意直线,a,b,c,b,c,a,d,n,m,例1:已知平面由直线AB、AC所确定,试 在平面内任作一条直线。,解法一,解法二,根据定理二,根据定理一,有无数解。,例2:在平面ABC内作一条水平线,使其到 H面的距离为10mm。,n,m,n,m,唯一解!,平面上取点,先找出过此点而又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作为辅助线,然后再在该直线上确定点的位置。,例1:已知K
21、点在平面ABC上,求K点的水平投影。,面上取点的方法:,首先面上取线,利用平面的积聚性求解,通过在面内作辅助线求解,例2:判断点M、N是否在三角形ABC内。,b,b,a,c,m,n,a,c,m,n,X,O,M:不在平面内,N:在平面内,k,b,例3:已知AC为正平线,补全平行四边形 ABCD的水平投影。,解法一,解法二,a,b,例4:已知四棱台表面上点A、B的水平投影a、b,求另两面投影。,四、圆的投影,平行于投影面的圆,第二章 正投影法基本原理,2-1 投影的基本知识2-2 点的投影2-3 直线的投影2-4 平面的投影2-5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2-6 换面法,一、平行问题,直线与平
22、面相交,两平面相交,三、垂直问题,直线平面,平面平面,二、相交问题,直线/平面,2.平面/平面,2-5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相对位置包括平行、相交和垂直。,(公有性、从属性、平行实形性、可见性),2-5 直线与平面及两平面的相对位置,相对位置包括平行、相交和垂直。,一、平行问题,直线/平面,平面/平面,直线/平面,(公有性、从属性、平行实形性、可见性),a,c,b,m,a,b,c,m,例1:过M点作直线MN平行于平面ABC。,有无数解,正平线,例2:过M点作直线MN平行于V面和平面 ABC。,c,b,a,m,a,b,c,m,唯一解,平面/平面,投影特性:,若两相互平行的平面垂直于某一
23、投影面,则在该投影面上具有积聚性的投影一定平行。,二、相交问题,直线与平面相交,直线与平面相交,其交点是直线与平面的共有点。,要讨论的问题:,求直线与平面的交点。,判别两者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即判别可 见性。,直线与平面中至少有一个处于特殊位置。直线与平面中均处于一般位置。,a,b,c,m,n,c,n,b,a,m,(a)平面为特殊位置,例:求直线MN与平面ABC的交点K并判别可见性。,空间及投影分析,平面ABC是一铅垂面,其水平投影积聚成一条直线,该直线与mn的交点即为K点的水平投影。,求交点,判别可见性,由水平投影可知,KN段在平面前,故正面投影上kn为可见。,还可通过重影点判别可见性。,1
24、(2),作 图,k,m(n),b,m,n,c,b,a,a,c,(b)直线为特殊位置,空间及投影分析,直线MN为铅垂线,其水平投影积聚成一个点,故交点K的水平投影也积聚在该点上。,求交点,判别可见性,点位于平面上,在前;点位于MN上,在后。故k 2为不可见。,1(2),作图,用面上取点法,两平面相交,两平面相交其交线为直线,交线是两平面的共有线,同时交线上的点都是两平面的共有点。,要讨论的问题:,求两平面的交线,方法:,确定两平面的两个共有点。,确定一个共有点及交线的方向。,两平面中至少有一个处于特殊位置。两平面均处于一般位置。,判别两平面之间的相互遮挡关系,即:判别可见性。,可通过正面投影直观
25、地进行判别。,a,b,c,d,e,f,c,f,d,b,e,a,m(n),空间及投影分析,平面ABC与DEF都为正垂面,它们的正面投影都积聚成直线。交线必为一条正垂线,只要求得交线上的一个点便可作出交线的投影。,求交线,判别可见性,作 图,从正面投影上可看出,在交线左侧,平面ABC在上,其水平投影可见。,能!,如何判别?,两平面均为特殊位置平面,b,c,f,h,a,e,a,b,c,e,f,h,1(2),空间及投影分析,平面EFH是一水平面,它的正面投影有积聚性。ab与ef的交点m、b c与f h的交点n即为两个共有点的正面投影,故mn即MN的正面投影。,求交线,判别可见性,点在FH上,点在BC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制图 完整 PPT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74152.html